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撼唐-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住嘴!”李渊冷冷地说道,他看着刘文静,道:“刘爱卿,此事就由你去办!”
初春时节,汉中一片忙碌,农夫们都在忙着耕种。
杨侑在田间走着,身后是数名大臣,他们人人穿着便服,任谁也看不出这几人是大隋的掌权者。
“陛下,去年汉中收成多了不少,可是陛下的功劳啊!”李袭誉说道,他是汉中人,对汉中有着格外的眷念。
“民以食为天,粮食的多寡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盛,必须要用心。”杨侑说道。这时他眯起了眼睛,道:“李爱卿,你可想令兄?”
李袭誉叹息一声,道:“兄长自去岭南之后,了无音讯,恐怕他已经……”
杨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李爱卿,朕可以担保,令兄还活着!”
李袭誉有些诧异,他不明白殿下为何如此肯定。杨侑又道:“尧爱卿应该到了吧,走,回城!”
众人走到官道边上,跨上了战马,朝着城里飞奔而去,进了城,在府衙停下,就看见尧君素正在门外等待着,见了杨侑,施礼道:“陛下!”
“哈哈,尧爱卿一路辛苦,走,进去喝杯茶!”杨侑说着,大步走了进去。巴蜀本来就盛产茶叶,再经过茶道高手嫣然的改良,味道更好,这一次他带了数十斤过来。
众人进了屋,在大厅内坐下,几名随身伺候的宦官已经烧好了水,片刻之后一套产自江陵的茶具端了上来,茶盅依次放在众人面前,有人揭开一闻,顿时颇为惊讶,李袭誉端起来,尝了一口,道:“好茶。”
杨侑笑道:“这一次带了一些茶叶,都是精心炮制而成,待会你们分了吧!”
尧君素尝了一口,道:“好喝是好喝,但臣还是习惯喝酪浆。”
杨侑呵呵一笑,“茶叶可是好东西,能清油解腻,还可以助消化。这东西对草原人更有效用。”草原人每餐都是牛羊,吃多了未免腻,喝茶可以解腻,对肠胃很好。
李靖听到这话,眼睛却是一亮,道:“陛下是要打算大量生产茶叶,倾销到草原吗?”
“有机会,一定会的。”杨侑回答。草原上没有茶叶,就如同铁、盐一样,牢牢地控制了草原人的命脉。但前提是要让草原人知道茶叶的好处,才能大量卖到草原,牟取暴利。
这时,杨侑将茶具放在了案几之上,众人顿时肃然,知道接下来要说正事了。
两名宦官将沙盘推了上来,然后迅速拼接起来,一炷香的功夫后,整个沙盘拼成,呈现在众人眼前的,便是大隋在大业五年时的地图。大隋在大业五年剿灭了吐谷浑,慕容伏允逃到泥岭,当时是大隋国力空前强大的时候,疆界也是最大的时候。
在南方,越过了伏波将军马援所立的铜柱,夺下了林邑;在东南,拿下了琉球;而在东北则与高句丽接壤,抵达了辽东;北方则是突厥臣服,在西北,大隋将势力伸入了西域,开始与西突厥争夺在西域的利益。
正是在这个辉煌的时候,大隋急速衰退,成为一个垂垂老矣的老翁。
沙盘拼好,杨侑站起身来,走到了沙盘前,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地说出了心中的想法,随着杨侑的声音落下,群臣心中惊讶万分,想不到这竟然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
这时,杨侑看着李袭誉,道:“李爱卿,朕说过,到你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说着,杨侑指着牂牁郡,说道:“经过数月的围剿,我军已经拿下了牂牁郡,在此地,有一条河,叫做都泥江。”都泥江和牂牁江一样,发源于牂牁郡,是后世珠江的一条支脉,从此地可以乘船到岭南。
历史上汉朝灭掉夜郎古国,就是从岭南逆流而上,杀入夜郎境内。此时杨侑是要顺江而下。
“李爱卿,丘爱卿,你二人都有亲人在岭南一带,此事就交给你们去办。冉安昌一部就由你二人带领。”杨侑说着,至于王典,就继续留在越帯さ鹊兀绦纳甭笠怠�
第217章 说客()
洛阳,萧梁国的使者在三天前已经赶到了这里,但让文士弘闷闷不乐的是,他被晾在了这里,没有人过问。仿佛他的到来无关紧要,他找到鸿胪寺的官员一再说明,有要事求见陛下,但两日过去了,依旧没有任何消息。
文士弘是个心思细腻之人,虽然没杨侑没有接见自己,但他绝不会坐以待毙,陛下交代的任务如果能够完成,将洛阳朝廷和萧梁国绑在一起,结成同盟,陛下心情大悦的话,一定能够获得极大的赏赐。
此时正是初春,阳光洒下来,让人感觉很舒服。文士弘离开了驿站,在洛阳城中踱步,他看似在闲逛,实际上却在观察着洛阳城的情况。
在年初,瓦岗李密突然退却,使得洛阳朝廷重新占据了回洛仓。回洛仓回到洛阳手中,有着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有了粮食就消除了粮食危机,百姓不再吃观音土,不再易子而食。大喜之下的杨侗立刻下令运送粮食回含嘉仓,保证洛阳的粮食需求。
由于从回洛仓获得了粮食,使得洛阳的粮价大幅下降,千金难买米的情况已成为了过去,长期以来压在百姓心头的巨石落下,不再那么惶恐,人生似乎也有了一些念想。
这种情况文士弘隐约知道一些,但具体的情况,他不是很清楚。在闹市口看到一间装饰的极为华丽的酒楼,文士弘略略沉吟,便走了上去。店小二看见有客人,立刻亲热地上来打着招呼:“这位客官,要吃什么?”
“有大河鲤鱼吗?”文士弘问道。
“这个,大河鲤鱼没有,但洛水小黄鱼倒是有,客官来一盘?”店小二说道。大河沿岸都是李密的势力范围,谁敢去捞?
文士弘点着头,道:“那就来一盘洛水小黄鱼,另外再上几盘特别小菜,一壶酒。”
“客官,别的都好说,就是没有酒。”店小二为难地道。这位爷,看来是外地来的了。
“那好吧,那就上菜,再来点米饭。”文士弘说道。
“好嘞,客官请稍等!”店小二说着。
这时,已经将近中午,食客渐渐多了起来。整个大厅约有七八人的样子,这点人已经让酒店老板喜笑颜开了。
“嘿,你们知道李密那厮为什么撤走吗?”一个食客说道,此人外号包打听。
“哦?有什么秘密?”一人感兴趣地问道。
“嘿嘿,因为他杀死了瓦岗的大当家李密!”包打听说道。
“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你还包打听呢!”另一个汉子不屑地说道。
“你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包打听神秘地笑着摇头,道:“李密杀死了翟让,但又怕翟让的旧部反叛,所以他将徐世绩调去了黎阳仓,说是为了防卫窦建德南下。”
“其他翟让的心腹也都调离了荥阳,引起了翟让旧部非常不满。”
“那他究竟为什么撤走?这和翟让有什么关系?”有人不解。
“因为有人不满,勾结了李胡商造反,据说已经占据了荥泽和修武两县,所以李密不得不放弃了围攻洛阳。”荥泽离荥阳只需一个时辰就到,距离非常近。
包打听一边说,一边猛吃着菜,其他几名汉子反应过来,大叫一声卑鄙,抄起筷子猛吃起来。
包打听刨了两碗饭,这才满足地打了一个饱嗝,道:“今朝有饭今朝饱,哪管明日苦与悲。”
“瓦岗已经撤走,洛阳如今很安全,你又何必杞人忧天?”一个汉子不屑。
“糊涂!”包打听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他压低了声音,说道:“大敌暂退,压力顿消,洛阳朝廷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如今各自争权夺利,斗得连亲爹都不认识了。”
包打听抬起头,正要喝口水润润嗓子,却发现一个儒士打扮的中年汉子站在身边。中年汉子笑道:“这位兄弟,我那边有些上好的菜饭,一起吃饭如何?”
文士弘走出了酒楼,脸上带着得意之色,他没有想到洛阳朝廷竟然有如此复杂的局势。
小皇帝杨侗提拔王世充想要对抗卢楚、皇甫无逸等人,引起了卢楚等人不满,但由于王世充掌握着洛阳大半兵权,卢楚等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双方各自明争暗斗,闹得鸡犬不宁,在朝会上争论不休,让小皇帝杨侗头痛不已。
杨侗性格温和,面对双方争斗束手无策,以至于洛阳朝廷一片混乱。洛阳朝廷的情况让文士弘找到了一个突破点,经过思考后,他决定去找王世充。
如今这年头,有了兵权就有了一切,卢楚、皇甫无逸都是到四书五经他们头头是道,但要说打仗,便只有洛阳军方的大佬王世充了。
文士弘打听到了王世充的郑国公府在何处之后,立刻奔走了过去。
此时,王世充正在郑国公府中踱步。王世充五十多岁,浓眉大眼,鹰钩鼻,嘴唇厚实,下巴圆润。他身材高大,足有七尺半。
王世充本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只因亲父早死,母亲改嫁,这才随继父姓王。
王世充虽然看起来很粗鲁,但是为人心细,狡猾多端,和他的相貌截然相反。他在开皇年间就因军功升至兵部员外郎,杨坚死后,杨广登基,王世充便开始钻营,在江都扳倒了张衡从而得以上位,从此之后,靠着巴结杨广平步青云。
当然,王世充也有一定本事,他曾经参与平定杨玄感之变,在江淮平定叛贼多年,取得不小成绩,后来与杨义臣等人在河北剿灭了豆子卤亢的格谦,杀死了河北第一巨盗张金称,战功赫赫。
正是因为如此,杨广在得到洛阳危机消息的时候,才派他带着两万精锐江淮战士前去支援洛阳,对抗瓦岗李密。由于薛世雄在大雾中被窦建德击败,王世充得以统帅援助洛阳的精兵。
尽管在对抗李密的战役中失败,但对于洛阳朝廷来说,只有王世充才能守住洛阳。所以王世充虽然屡战屡败,却依旧是洛阳朝廷的大红人。
王世充此时心中担忧,是因为卢楚和元文都、皇甫无逸等人对他很是敌视。这其中的关系,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是胡人。卢楚出自于范阳卢氏,元文都出身于关陇贵族,皇甫无逸也是名门之后,所以他们对出身于西域的王世充很是敌对。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他掌握了洛阳的兵权,可以说是跺跺脚,洛阳都要抖一抖的角色。他们不愿意将军权旁落,所以一再弹劾王世充。尽管王世充有杨侗保护,但王世充仍然忧心忡忡。
杨侗年纪不大,很容易受到旁人控制,王世充是心狠手辣之人,自然不会让人摆布。其实他一直都在暗中策划,但他带来的江淮战士几乎阵亡殆尽,尤其是费青奴的战死,让王世充心痛万分。
江淮战士跟随他多年,是他的根基,是他所控制的洛阳士兵不能比的。所以他扳倒卢楚、元文都等人的计划一直搁浅。尤其是巴蜀的强势崛起,让野心勃勃的王世充有些犹豫,在没有确定胜利之前,王世充永远都会留一手,不想与大隋彻底决裂。
正在他思考的时候,儿子王玄应匆匆进来,道:“爹,有人求见。”
“是什么人?”王世充问道。
王玄应压低了声音,道:“爹,他说他来自于萧梁国!”
王世充扬起了眉毛,略略沉吟后,道:“带他来书房找我!”
文士弘在门外踱步,当他接到王玄应答复的时候,心中便十分肯定了,在来之前,他已经想好了说辞。随着王玄应走了大约半炷香的功夫,便到了王世充的书房外。
“爹,他来了!”王玄应说道。
文士弘忙一拱手,道:“梁国使者见过郑国公。”
王世充眯起眼睛看着文士弘,这是一个长的极瘦的书生,嘴唇很薄,两颊消瘦,眼中却闪动着精光,应该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王世充沉默着没有说话,王玄应退了下去,书房里只剩下了两人。
“既然郑国公不愿见我,那么我就告辞了!”片刻之后,文士弘说道。
“请,不送!”王世充说道。
文士弘忽然笑了,眼中露出轻蔑之色,冷哼一声,道:“本来文某认为阁下有着雄心壮志,但想不到却是一个不识大体,看不清局势之人。既然是这样,合作也是枉然。告辞!”
王世充抬起头,知道这是文士弘以退为进之策,但自己刚才何尝也不是如此?他从文士弘的言语中听出来此人不是卢楚、元文都等人派来的,便放下了一颗心,道:“文先生,王某是一介草莽,不识礼数,还望恕罪。”
“先生,请坐!”王世充非常诚恳地说道,为文士弘倒上了一杯酪浆。
文士弘呵呵一笑,道:“郑国公,刚才文某失言,还望恕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