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骠骑大将军-第5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辈怀ぞ谩!�
“哎!”汲暗叹了口气:“早知是这个样子,倒不如做我的京兆尹比较好,至少没人给我添乱。”
窦婴笑了笑:“这话说的有些违心,想当初你做京兆尹的时候,可没烦恼,特别是遇到苏小子之后,从来就没见你笑过。”
汲暗无奈的笑了两声:“苏小子,呵呵,早知现在当初真该打他一顿板子!”
两人笑了几声,窦婴忽然面色一正:“可知都是谁?”
汲暗道:“还能有谁?”
“又是他们?”
汲暗点点头:“自从他们做了御史以来,我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当初怎么就答应了庄青翟,将祸事引到自己身上,早知道就该赶出长安才好。”
“就他们三人?”
“已经联合了不少,大概有十七八个,基本上和他们的情况差不多,都是自命不凡的人。”
“那就让他们闹去,看着就是!不过,你得私下里向陛下上个奏折,免得陛下以为是你鼓吹。”
“此事我还知道,到时候希望丞相多多帮助。”
两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建章宫的宫门已经开了,太仆已经喊叫着众人列队准备上朝。窦婴和汲暗都是三公,两人应该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只有他们两人站好,剩下的人才依照顺序跟在两人后面。原本站在队伍最前面的有三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然而自从文帝朝太尉周勃被罢官之后,太尉一职始终空缺,到了现在朝廷都没有太尉。可以说,朝廷的军队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太仆从队列里穿过,一一检查是否有人站错,或者有人穿戴不合时宜。这时候就看太仆的心情,心情好的说两句,心情不好的直接就让人撵回家,从此以后你就知道你的政治生涯结束了。所以一个小小的站队,也是有政治目的的,如果是皇帝不想见的人,太仆就会在宫门外将你处置。
黄门侍郎刘吉庆站在宫门里,面无表情等着众人站好队伍,大声说道:“陛下有旨,今日乃是大朝会,诸位爱卿上殿!”
长长的音调拖出来,窦婴第一个迈出步子,余者双手抱在胸前,低着头看着前面人的脚后跟,鱼贯而入。羽林卫手持兵器站在御道两边,泛着青光的刀剑已经出窍,只要现谁有不轨举动,立刻就会砍下来。所以,这个时候百官比鹌鹑还鹌鹑,因为就算羽林卫砍了你,非但没人替你叫屈,弄不好还会满门抄斩,这就是皇权。
建章宫的大殿里灯火通明,离着八丈远就能闻见灯油的味道。皇帝刘彻端坐龙椅之上,面貌威严,俯瞰他的臣子。窦婴在离着台阶还有三步的地方停下,等了片刻,跪倒在地,率领众人山呼。
这就是大朝会,没有后世电影中那般的繁琐,也没有后世电视剧中那般浩荡。总共加起来不到二百人的队伍,全都挤在大堂里,诺大的建章宫都显的有些拥挤。
待众人山呼毕,刘吉庆扫视一眼众人,再次说话:“陛下有旨,诸卿就坐!”
众人纷纷寻找自己的座位,站在后面的只能去门外。如果放在以前,就苏任那个破太中大夫,了不起只能坐在门槛上。可见大汉的官员有多么繁杂。现在自然不一样了,有了将军的职衔,最起码能坐在殿里面。有些人当了一辈子官,都没有机会在建章宫就坐。
上朝并非是议事,重要的事情,皇帝和几个亲近大臣早已经商量妥当,之所以在朝会的时候说一说,就是告诉别人结果而已。与其说大朝会是群臣商议国策,倒不如是一场政治秀。无论是封建帝国还是后世的各种政治形态,决定国家命运的人永远只是少数。
“陛下,为臣有事上奏!”
按理来说,大朝会的主角是丞相,只有丞相说话,其余人才能言。现在丞相还没说话,就有人抢着言,不由的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一看那人的样貌,汲暗的心就凉了半截,一张脸立刻就黑和锅底一样。但那家伙是他的人,这时候出去制止已经来不及了,心中叫苦却无能为力。
新任御史边通跪在大殿中央,脑袋触地,一双手高高的捧着自己的奏折:“臣身为御史,有弹劾枉法之人的职责,今有建威将军苏任,私授战场缴获,私卖军功,更有不法商贩崔久明从中作梗,护军将军韩安国尸位素餐,雁门太守李广、代郡太守程不识装聋作哑,臣以为这些人皆为朝廷蛀虫,笼络战兵之心,其心可诛!请陛下明察!”
边通说的有理有据,手中的奏折更是厚的令人指。自从苏任改进造纸工艺以来,原本笨重的竹简已经被纸张替代,就算是写万言奏章,也就薄薄几页,今日边通手里的奏章足有一寸后,看上去都有些吓人,不知道这份奏章他写了多长时间。
既然有人上奏,皇帝刘彻自然不能不问,挥手示意刘吉庆将奏折拿上来。接过刘吉庆手里的奏折,刘彻轻轻的放在面前几案上,扫视了堂下一眼:“还有何人要参奏苏任,一并拿上来。”
王朝就要起步,因为边通已经看了他好几眼。朱买臣却一把拉住王朝,冲他微微摇头。跪在堂下的边通愣了一下,原本三人说的好好的,更有十几人誓同进退,怎么现在自己占了出来,其余人都打了退堂鼓?边通的眼里冒火,盯着那些站在朱买臣身旁的人,牙齿咬的嘎吱响。
刘彻又喊了一声,依旧没有人现身。汲暗长出一口气,幸亏没有生几十人一起上奏的事情,只有这么一个刺头就好办的多。待刘彻问了三声之后,汲暗这才站出来,对皇帝施礼:“陛下,臣本不该说话,但因诬告苏将军之人乃是御史,所以臣斗胆请陛下责罚!”
汲暗说完,慢慢的跪下。刘彻一直看着堂下众人,等汲暗跪好,呵呵笑了两声:“诬告?御史大夫以为是诬告?”
汲暗没敢说话,他似乎从皇帝的话中听出了不同的意思。脑子飞快的分析皇帝的话代表什么,思前想后还是觉得自己有些莽撞了。正准备说话,就听见皇帝接着道:“我看边卿说的很对,苏任售卖斩获和倒卖军功只是朕早有耳闻,就想看看尔等谁在为我大汉着想,让朕寒心呀!三公九卿全都装聋作哑,难不成你们已经被一场胜仗冲昏了头脑?”
刘彻举起边通的奏折,继续道:“朕今日就告诉你们,苏任枉法之事事实清楚,边卿绝没有愿望他!黄门侍郎,立刻拟旨,着令卫尉亲自前往马邑,将苏任收监押回长安,听候落!”
第767章 脆弱的太子()
马邑城每天都在生变化,有公输轨在,只要苏任提出一个想法,公输轨就会带人按照苏任的想法努力的将马邑建造城塞外最坚固的城郭。瓮城,棱堡全都出现在马邑,凡是当过兵的人看过之后,无不咬牙切齿。只要在马邑屯够足够的粮草,不用一万人,就能将马邑守上一年。
刘健已经主动请缨,希望留在马邑镇守,苏任笑呵呵的答应了。但是他的话也没有说满,必定刘健的身上流着淮南王的血,说刘彻心里不各应那才是怪事。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李成和刘健都留下,刘健只会作为李成的副手。这也更符合苏任的利益,必定李成是苏任当初的兄弟。
马邑的俘虏和商贾已经走了,只剩下两万军卒。听说西面已经打了起来,所以马邑的建设度还得继续加快。苏任对建筑的事情不是很精通,但是他每天都要在工地上转悠两圈。一来让马邑城中的老百姓放心,自己这个驻守大将没跑,另外一个就是给公输轨多余制造些麻烦。
吊车已经成为主要的建城工具,站在广场上,看着民夫将水泥和砖块一趟趟的吊上去,转眼间就变成一段城墙,让苏任很有成就感。虽然这样的城墙在苏任心中和玩具一样,但是大汉朝的人格外重视,恨不得一块砖之下全放上水泥,这可是他们保命的本钱。
王恢一直没事,总是跟在苏任身后,只要苏任出门他就跟着。朝廷还没有撤掉王恢副将的职务,所以说王恢还是苏任的副将,跟在主将身后是副将的必备条件。哪怕是死,也会比主将死的迟一点。
“以在下看,再有三月,马邑的城墙就能建好,有了将军的办法,再建造房舍就简单多了!”王恢很感叹,他见过建城,有多么辛苦他非常明白。
苏任道:“房舍其实不用怎么建,城中留下的房舍已经够百姓居住,剩下的地方卖给那些商贾,他们想怎么建造看他们的意思就成。”
王恢一愣:“将军还准备和匈奴人交易?”
“有何不可?朝廷没说不让继续交易,既然如此马邑依旧是个榷场。”
“可现在匈奴人已经开打,这场战争不知道还要打多久,谁会来?”
“那就得看大行令的本事,乌桓、西域、三韩这些地方还有不少国家,他们对我们大汉的货物非常需要,只要大行令能说服他们派人来马邑交易,没有匈奴人又有什么不同?”
王恢的眉头皱的更深了,瞥了苏任一眼:“你这是要老夫的命呀!”
“呵呵呵……!”苏任笑了笑:“大行令不就是干这个事情的吗?这些地方不比阴山,大行令给他们带去的是好消息,没人会要大行令的命,听说张骞在长安休养了半年,已经在准备第二次前往西域,大行令就不想和张骞比一比?上一次张骞失败了,可陛下还是赐爵博望候,大行令就不想?”
王恢叹了口气,摇头道:“封侯拜相何人不愿意,但在下就是担心怕又惹出什么乱子。”
“大行令真是应了那句古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若大行令没有封侯的心思,本将军找别人也是一样。”
王恢连忙道:“不用不用,在下这把老骨头还走的动!既然还是大行令,自然就要为我大汉流尽最后一滴血!就请苏将军替在下准备好一切,不日就去乌桓看看。”
一对骑兵在荒草中来回穿梭。骑士的技术高朝,趴在马背上,让马匹以最快的度前进。为的骑士穿着厚厚的皮裘,脑袋上还戴着一定钢盔,火红的盔缨迎风飘扬,如同一直狸猫在田野中若隐若现。刚刚进入马邑的控制范围,为的骑士一带马缰,战马人立而起,嘶鸣一声。
章君悦擦了一把脑门上汗,急忙来到于单身前:“太子,前面就是马邑,要不让老奴先去通报一声,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于单点点头。章君悦连忙纵马而去。春天几乎快要过完,草原上终于有了一丝温暖的意思。跑了一天的路,于单觉得全身燥热。解下水袋,仰头灌了一口,扔给身旁的亲卫。伊稚邪围困榆次一事已经解决,单于主动去了伊稚邪那里,伊稚邪以遵守承诺主动退兵。
说起这个事情,于单就有些后悔,若他能再劝劝自己的父汗,哪怕拖上几日,阴山被袭的事情就会传过来,到时候就算伊稚邪不走也得走,省的自己的父汗被伊稚邪羞辱。阴山被袭,伊稚邪遭受的损失最大,多年来积蓄下的粮食和金银被一扫而空,手下数万百姓军卒需要养活,不得不再次出兵榆次。
但是这一次,伊稚邪失望了,于单没有单于好说话,早早就防备了伊稚邪的偷袭,埋伏下的兵马让伊稚邪明白,就算是最温顺的兔子,到了危险的时候也会咬人。然而,兔子总归是兔子,咬人也咬不死,反而遭到了人猛烈的报复。在连续损失了三个部落之后,于单不得已再次来找苏任。
章君悦很快便带来了驻守城外的刘健。大家都是熟人,刘健笑呵呵的看着于单:“太子殿下来的有些早了,按照我们将军的猜测,殿下最快也需要五天之后才回来,今日突然造访,让在下有些措手不及。”
于单尴尬的笑笑:“苏先生知道我的来意?”
刘健道:“将军已经吩咐,他和太子殿下是朋友,自然要助太子殿下,为了减少麻烦,一万石粮草和一些兵甲就放在前面十里的哨堡内,太子殿下若需要现在就可以带走,当然这些东西不能白给,按照以前的价钱支付相迎的货物便可!”
于单点点头:“苏先生果然是个守信之人,感谢苏先生!”
刘健朝于单身后看了看:“看样子太子殿下今日是不打算带走了,那就多放几天也无妨,太子殿下请!”
苏任手里有两万兵马,一个小小的马邑城还装不下,多疑刘健只得带着一半兵马驻扎在过去的哨堡内,也是防备匈奴人趁机捣乱。照目前的形势来看,苏任这一招有些多余。匈奴人已经自顾不暇,谁都没有精力对汉人做什么。何况马邑在于单辖地之内,伊稚邪就算是手再长,也不敢贸然越过于单进攻马邑。
在一个稍大的哨堡内吃了饭,稍微休息了一下。于单告别刘健,继续向马邑挺近。他来马邑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