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6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要有机会谋求利益,曹操绝不会错过。
在融洽的气氛中,曹操再次求助。要购买粮食良种,和优质生铁。
良种和生铁,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一直被严格控制。
说实话,刘芒不想答应。但是,以曹操的性格,既然开口,就要办成。
况且,这一次,曹操还不算过分,是要购买,而非讨要。
为了维护双方的关系,索性卖个人情。
刘芒爽快地答应,双方的关系,更近了一层。
酒宴从中午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方才结束。
临别前,曹操亲热地拉着刘芒的手。
“绛天啊,坊间传言,称绛天铲除袁公路之时,得到传国玉玺。”
曹操说到这儿,故意停顿了一下。见刘芒未做任何反应,曹操继续道:“还有传言,称绛天私匿了传国玉玺。”
“孟德公如何看?”
刘芒淡定如斯,曹操有些失望,也不禁佩服刘芒之沉稳成熟。
曹操只想借机挑拨刘芒与其他人之间的矛盾,绝不想惹祸上身,赶紧表态道:“绛天乃我大汉柱石之臣,岂能行此不臣之事。操自然不信这些无稽之谈。只是,恐怕他人借机生事,不利于绛天啊。”
“清者自清。芒被人泼污水,早已习惯了。”
“绛天果大人也!”曹操一挑大拇指。“绛天放心,若有人借题发挥,老曹一定站在绛天一边!”
……
刘芒会见曹操的同时,孙策拜会了刘备。
刘备和孙策,隔江相邻。徐州步骑,日渐强大;江东水军,笑傲长江。
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双方而言,都至关重要。
日益强盛的刘芒,使孙刘双方结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刘备和孙策,进行了深入的磋商,并达成共识,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防止刘芒涉足长江流域。
以刘备为挡箭牌,抗衡刘芒,这是孙策的算盘。
想要利用刘备,光靠嘴皮子,是不够的。
孙策早有准备,话里话外,向刘备传递了信息——外界盛传,刘备攻取寿春后,私匿了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到底在谁手中,传言的版本,各有不同。矛头或指向刘备,或指向刘芒。
孙策周瑜故意散布谣言,扰乱视听,他们却不知道,刘备却是手握底牌,洞察真相。
刘备故作惊慌,请孙策切莫相信传言。又再三恳求孙策,如再听到有人传播谣言,一定要替自己解释。
刘备戏演得逼真,神情紧张,语无伦次。絮絮叨叨之间,故意流露出几个名字——刘瑾、秦桧、胡太后……
孙策的脸色,瞬间变了……
第1205章 忠厚长者刘玄德()
刘备、孙策,都有雄心大志,也都有苦衷。
刘备占据徐州、九江,东临大海,南阻长江,西北两向,有刘芒、曹操两大强豪,莫说开疆拓土之余地,便是生存空间,都严重受限。
孙策霸居江东,长江既是固守的天险,也是北进中原的障碍。
小霸王很想一统江南,但要吞下西面死敌荆州,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刚刚夺得庐江数地,作为进军中原之跳板,但以江东羸弱的步卒,想要固守,也非易事。
联合刘备,互为支援,稳住现有局面,徐图荆楚,是孙策的算盘。
故意散播,使刘备身陷私匿传国玉玺传言之中,再出面替刘备说话,是孙策周瑜拉拢刘备的手段。
本以为天衣无缝,神不知鬼不觉,哪想到,刘瑾、秦桧、胡太后等人的名字,令孙策如遭霹雳!
刘备说出几人名字,貌似不经意,但能割据一方者,哪个是省油的灯?
自己的算计,早已被人识破!
原本是用来拉拢、威胁人家的手段,反而成为自己的把柄,攥于他人手中!
孙策变色,周瑜脸色更加难看。
好在,刘备并未继续往下说,打住话题,开始大扯家常。
絮絮叨叨,无外乎盛赞孙策之父孙坚,说乌程侯如何英勇,自己如何仰慕。孙坚英年早逝,自己如何感伤。如果乌程侯能活到现在,一定和自己投缘,能成为好兄弟、好朋友云云。
说者貌似无意,听者贯注有心。
周瑜七窍玲珑之心,刘备点到即止,并不说破,说明有意利用此事,要挟孙策,与其站在同一立场,将私匿玉玺之事,嫁祸他人,为自己谋求利益。
本欲要挟他人,反成被要挟之对象。
这滋味,实在难受。
不过,只要能把玉玺之事嫁祸出去,引得中原诸侯互相争斗不休,总是对江东有利。
孙策周瑜,一面暗骂刘备阴险,一面揣摩刘备的心思。
传国玉玺失踪,嫌疑最大者,自然是进攻袁术的刘备和刘芒。
既然不能嫁祸给刘备,刘芒便是理想的背锅人选。
孙策周瑜,谨慎地试探,刘备却不正面表态。
东扯西拉一番,孙策周瑜只能告辞。
刘备亲自相送,并命人奉上礼物。
漆盘托盛,绢布覆盖,掀开来,里面竟然是两双麻布编织的鞋子!
刘备憨厚地笑着,亲手奉与二人。“此乃备亲手所编,伯符公瑾,莫要嫌弃。”
当然嫌弃!
孙策周瑜,在江东被称为孙郎、周郎,都是玉树临风的偶像级帅哥。两人都出身于富贵之家,啥时候穿过这种低档的鞋履。
谁都知道,刘备发迹之前,以织席贩履为生。可是,现在已贵为一方诸侯,以此为礼,实在不合适。
不过,嫌弃归嫌弃,孙策周瑜心里清楚,刘备以亲手编织之物相赠,只为说明其相交心意之诚。
离开刘备的驻地,孙策的脸色阴沉下来。狠狠骂了一句:“匹夫可恼!”
“吴侯不必动气。”周瑜劝道。“大局为重,若想在江北立足,必须与徐州联手。至于那一事,再多人证,又有何用?”
周瑜的意思很清楚,即便日后与刘备反目,只要死不承认,能奈我何?
况且,刘备所谓的把柄,最多也只能证明,玉玺被刘瑾秦桧窃取。并不能说明,刘瑾等人窃取了玉玺,送给了孙策啊。刘瑾私自藏匿,也未可知。
周瑜一番劝说,孙策脸色稍缓。
“刘玄德不明确表态,用意为何?”
“刘玄德外表忠厚,内则狡诈。只想等待合适时机,再做表态,我们受制于他,唯有附和。由此,日后联合,其便能处于主导地位。”
“小人!”
把柄被人攥在手中,孙策只能恨骂一声泄愤,别无办法。
……
会见曹操的第二天上午,刘芒会见了几位刘姓诸侯王。
下午,刘备如约前来拜见。
刘芒降阶相迎,刘备紧走几步,口称“下官刘备,拜见太尉”,就要大礼相拜。
刘芒和刘备爵位相同,官职也不差很多,都是一方诸侯,但论年龄,刘芒小刘备整整一辈,岂能受此大礼。
赶紧快走一步,一把将其扶住。
“玄德公欲折煞芒乎?”
“太尉乃我大汉朝廷柱石,铲奸除逆,盖世功勋,当受此礼。”
刘备还要再拜,刘芒只是不许。
再三客套,总算平礼相拜,刘备深深地鞠了一躬。
刘芒仔细打量着刘备。
刘备的长相,极其朴实厚道。除了两只胳膊较常人稍长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特点。
稍微瘦一些,就是个教书先生;稍微胖一点,就是杂货铺老板;稍微矮一些,就是酒肆跑堂;稍微高一些,就是个如假包换、踏实能干的苦力。
这么说吧,脱了官服,扔到人堆里,没人能认得出来。
普普通通的长相、朴朴素素的穿着、谦卑有礼的举止,任谁也无法将其与雄霸一方的当世豪杰联系起来。
虽只是初次见面,但刘芒最熟悉之当代人物,就是刘备刘玄德。
当然,刘芒对刘备认知的来源,无外乎演义、评书、影视剧,Q群、tie吧、朋友圈。
各种或真或假的信息,刘备给刘芒的印象是,外表忠厚,内心难测。
虽然,刘芒心中早给刘备画了像,知道刘备绝非没有心计平庸之人,但是,当亲眼见到刘备之后,刘芒还是不禁感叹:刘玄德,果然忠厚长者也!
所谓忠厚,既朴实厚道,用鲁迅的话,刻薄一点来说,就是无用、废物。
刘备,以微末之身,终成一方强豪,怎么可能是废物?
刘备身后,一干文武随从,各个气度不凡。
眉目冷傲者,王敦王处仲。
不拘小节者,简雍简宪和。
富贵之气者,糜芳糜子方。
精明干练者,陈登陈元龙。
而两名随行武官,一般的银甲白袍,面色平静,不卑不亢,目不斜视,却能洞察四方。
无需有人介绍,刘芒也能认出二将。
手持单枪者,定是赵云赵子龙。手持双枪者,当然是小将陆文龙!
一众随从,文精武勇,废物主公,焉能驾驭?
刘芒暗叹:刘玄德,厉害!
第1206章 扰乱视听求自保()
刘备的礼物,仍然是亲手编织的麻鞋。
刘芒欣然接受,啧啧有声,夸赞做工之细致。刘备面露得色,似乎很为自己的手艺自豪。
“可是用寿春麻布编织?”
“然也。寿春别无他物,唯有麻布。”
刘芒意味深长地笑道:“袁逆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怎会只有麻布?”
刘备知刘芒所指为何,赶紧请求借一步说话。
避开众人,刘备现出一脸苦相:“太尉啊,外界谣言四起,称备私匿了传国玉玺,备……冤枉啊……”
“嘿嘿,若说冤枉,某比玄德公更加冤枉呢。”
“可、可、可是备真的冤枉啊……”
刘备只是不停地喊冤,既不为自己辩解,也不往他人身上推。只是一口咬定,自己对传国玉玺一事,毫不知情。满脸委屈、诚恳可怜,任谁看了,都会觉得他真的是被冤枉了。
刘备演技太过高超,再聊一会,怕是刘芒都会信了他。
安慰几句,表示绝不会听信传言,让刘备也不要在意空穴来风。
当然,刘芒也不忘对刘备旁敲侧击一番,让我相信你,替你说话,就不要在暗中使坏,将私匿玉玺的屎盆子,扣到我头上……
……
刘备和曹操,都是重要的盟友,刘芒以同样的高规格,热情接待了刘备。
刘芒真诚,而刘备更是煽情高手,虽然没有儿女亲家的关系,但会见现场的气氛,并不亚于接待曹操。
人暖酒醇,宴席同样持续到晚上。
和曹操相比,刘备本份得多,没有索要东西,也没要买良种生铁,只是请求,派使团赴洛阳一带参观考察。
刘芒爽快答应,当场指示李岩,负责相关接待事宜。
……
有什么样的主公,就有什么样的下属。
徐州一干文武,除了王敦略显冷傲外,其余人众,大多像刘备一样,谦和本份。
徐州人等,给刘芒的印象极佳,刘芒一一敬酒,给足了面子。
刘芒最感兴趣的,自然是赵子龙和陆文龙。
二龙身担护卫重任,不能饮酒,刘芒也不勉强,准二人以水代酒。
陆文龙押运贡品,显露了本事,回去后,便被提拔重用,担任刘备的亲随统领。也终于有条件,打造了趁手的双枪。
陆文龙年纪轻轻,英姿挺拔,刘芒甚是喜爱。见其手持双枪,更是感兴趣。
“枪乃百兵之王,单枪已极难习练,这双枪之法,必定是难上加难。”刘芒扭头问自己的护卫杨宗保道:“我洛阳军中,可有使双枪之将?”
“无有。”
刘芒感慨道:“若另有双枪之将,唤来与文龙四枪合练,定然好看!只可惜,双枪将,天下恐只有文龙将军一人啊!”
杨宗保早得刘芒授意,接道:“除文龙将军外,似只有冀州将领董平,擅用双枪。”
陆文龙惊道:“冀州董平?前番劫持贡品者,便是一双枪将,难道是他?!”
“文龙,不得妄言!”刘备厉声喝断。
刘芒目的已然达成,暗自笑了……
……
刘备、孙策欲将私匿玉玺之锅,甩给刘芒,而刘芒也想嫁祸出去。
损人,一定要利己。
嫁祸给袁绍,挑拨袁绍与中原诸侯之间的关系,才能减轻东向压力,为解决杨广的西凉军集团,创造有利的条件。
袁绍一直企图拉拢中原诸侯,与曹操的关系交恶,刘备便成为袁绍拉拢的主要对象。
王导给刘备谋划的外交策略是,对刘芒“外联内防”,对袁绍则是“结而不盟”。
因为刘芒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