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6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要有机会谋求利益,曹操绝不会错过。

    在融洽的气氛中,曹操再次求助。要购买粮食良种,和优质生铁。

    良种和生铁,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一直被严格控制。

    说实话,刘芒不想答应。但是,以曹操的性格,既然开口,就要办成。

    况且,这一次,曹操还不算过分,是要购买,而非讨要。

    为了维护双方的关系,索性卖个人情。

    刘芒爽快地答应,双方的关系,更近了一层。

    酒宴从中午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方才结束。

    临别前,曹操亲热地拉着刘芒的手。

    “绛天啊,坊间传言,称绛天铲除袁公路之时,得到传国玉玺。”

    曹操说到这儿,故意停顿了一下。见刘芒未做任何反应,曹操继续道:“还有传言,称绛天私匿了传国玉玺。”

    “孟德公如何看?”

    刘芒淡定如斯,曹操有些失望,也不禁佩服刘芒之沉稳成熟。

    曹操只想借机挑拨刘芒与其他人之间的矛盾,绝不想惹祸上身,赶紧表态道:“绛天乃我大汉柱石之臣,岂能行此不臣之事。操自然不信这些无稽之谈。只是,恐怕他人借机生事,不利于绛天啊。”

    “清者自清。芒被人泼污水,早已习惯了。”

    “绛天果大人也!”曹操一挑大拇指。“绛天放心,若有人借题发挥,老曹一定站在绛天一边!”

    ……

    刘芒会见曹操的同时,孙策拜会了刘备。

    刘备和孙策,隔江相邻。徐州步骑,日渐强大;江东水军,笑傲长江。

    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双方而言,都至关重要。

    日益强盛的刘芒,使孙刘双方结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刘备和孙策,进行了深入的磋商,并达成共识,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防止刘芒涉足长江流域。

    以刘备为挡箭牌,抗衡刘芒,这是孙策的算盘。

    想要利用刘备,光靠嘴皮子,是不够的。

    孙策早有准备,话里话外,向刘备传递了信息——外界盛传,刘备攻取寿春后,私匿了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到底在谁手中,传言的版本,各有不同。矛头或指向刘备,或指向刘芒。

    孙策周瑜故意散布谣言,扰乱视听,他们却不知道,刘备却是手握底牌,洞察真相。

    刘备故作惊慌,请孙策切莫相信传言。又再三恳求孙策,如再听到有人传播谣言,一定要替自己解释。

    刘备戏演得逼真,神情紧张,语无伦次。絮絮叨叨之间,故意流露出几个名字——刘瑾、秦桧、胡太后……

    孙策的脸色,瞬间变了……

第1205章 忠厚长者刘玄德() 
刘备、孙策,都有雄心大志,也都有苦衷。

    刘备占据徐州、九江,东临大海,南阻长江,西北两向,有刘芒、曹操两大强豪,莫说开疆拓土之余地,便是生存空间,都严重受限。

    孙策霸居江东,长江既是固守的天险,也是北进中原的障碍。

    小霸王很想一统江南,但要吞下西面死敌荆州,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刚刚夺得庐江数地,作为进军中原之跳板,但以江东羸弱的步卒,想要固守,也非易事。

    联合刘备,互为支援,稳住现有局面,徐图荆楚,是孙策的算盘。

    故意散播,使刘备身陷私匿传国玉玺传言之中,再出面替刘备说话,是孙策周瑜拉拢刘备的手段。

    本以为天衣无缝,神不知鬼不觉,哪想到,刘瑾、秦桧、胡太后等人的名字,令孙策如遭霹雳!

    刘备说出几人名字,貌似不经意,但能割据一方者,哪个是省油的灯?

    自己的算计,早已被人识破!

    原本是用来拉拢、威胁人家的手段,反而成为自己的把柄,攥于他人手中!

    孙策变色,周瑜脸色更加难看。

    好在,刘备并未继续往下说,打住话题,开始大扯家常。

    絮絮叨叨,无外乎盛赞孙策之父孙坚,说乌程侯如何英勇,自己如何仰慕。孙坚英年早逝,自己如何感伤。如果乌程侯能活到现在,一定和自己投缘,能成为好兄弟、好朋友云云。

    说者貌似无意,听者贯注有心。

    周瑜七窍玲珑之心,刘备点到即止,并不说破,说明有意利用此事,要挟孙策,与其站在同一立场,将私匿玉玺之事,嫁祸他人,为自己谋求利益。

    本欲要挟他人,反成被要挟之对象。

    这滋味,实在难受。

    不过,只要能把玉玺之事嫁祸出去,引得中原诸侯互相争斗不休,总是对江东有利。

    孙策周瑜,一面暗骂刘备阴险,一面揣摩刘备的心思。

    传国玉玺失踪,嫌疑最大者,自然是进攻袁术的刘备和刘芒。

    既然不能嫁祸给刘备,刘芒便是理想的背锅人选。

    孙策周瑜,谨慎地试探,刘备却不正面表态。

    东扯西拉一番,孙策周瑜只能告辞。

    刘备亲自相送,并命人奉上礼物。

    漆盘托盛,绢布覆盖,掀开来,里面竟然是两双麻布编织的鞋子!

    刘备憨厚地笑着,亲手奉与二人。“此乃备亲手所编,伯符公瑾,莫要嫌弃。”

    当然嫌弃!

    孙策周瑜,在江东被称为孙郎、周郎,都是玉树临风的偶像级帅哥。两人都出身于富贵之家,啥时候穿过这种低档的鞋履。

    谁都知道,刘备发迹之前,以织席贩履为生。可是,现在已贵为一方诸侯,以此为礼,实在不合适。

    不过,嫌弃归嫌弃,孙策周瑜心里清楚,刘备以亲手编织之物相赠,只为说明其相交心意之诚。

    离开刘备的驻地,孙策的脸色阴沉下来。狠狠骂了一句:“匹夫可恼!”

    “吴侯不必动气。”周瑜劝道。“大局为重,若想在江北立足,必须与徐州联手。至于那一事,再多人证,又有何用?”

    周瑜的意思很清楚,即便日后与刘备反目,只要死不承认,能奈我何?

    况且,刘备所谓的把柄,最多也只能证明,玉玺被刘瑾秦桧窃取。并不能说明,刘瑾等人窃取了玉玺,送给了孙策啊。刘瑾私自藏匿,也未可知。

    周瑜一番劝说,孙策脸色稍缓。

    “刘玄德不明确表态,用意为何?”

    “刘玄德外表忠厚,内则狡诈。只想等待合适时机,再做表态,我们受制于他,唯有附和。由此,日后联合,其便能处于主导地位。”

    “小人!”

    把柄被人攥在手中,孙策只能恨骂一声泄愤,别无办法。

    ……

    会见曹操的第二天上午,刘芒会见了几位刘姓诸侯王。

    下午,刘备如约前来拜见。

    刘芒降阶相迎,刘备紧走几步,口称“下官刘备,拜见太尉”,就要大礼相拜。

    刘芒和刘备爵位相同,官职也不差很多,都是一方诸侯,但论年龄,刘芒小刘备整整一辈,岂能受此大礼。

    赶紧快走一步,一把将其扶住。

    “玄德公欲折煞芒乎?”

    “太尉乃我大汉朝廷柱石,铲奸除逆,盖世功勋,当受此礼。”

    刘备还要再拜,刘芒只是不许。

    再三客套,总算平礼相拜,刘备深深地鞠了一躬。

    刘芒仔细打量着刘备。

    刘备的长相,极其朴实厚道。除了两只胳膊较常人稍长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特点。

    稍微瘦一些,就是个教书先生;稍微胖一点,就是杂货铺老板;稍微矮一些,就是酒肆跑堂;稍微高一些,就是个如假包换、踏实能干的苦力。

    这么说吧,脱了官服,扔到人堆里,没人能认得出来。

    普普通通的长相、朴朴素素的穿着、谦卑有礼的举止,任谁也无法将其与雄霸一方的当世豪杰联系起来。

    虽只是初次见面,但刘芒最熟悉之当代人物,就是刘备刘玄德。

    当然,刘芒对刘备认知的来源,无外乎演义、评书、影视剧,Q群、tie吧、朋友圈。

    各种或真或假的信息,刘备给刘芒的印象是,外表忠厚,内心难测。

    虽然,刘芒心中早给刘备画了像,知道刘备绝非没有心计平庸之人,但是,当亲眼见到刘备之后,刘芒还是不禁感叹:刘玄德,果然忠厚长者也!

    所谓忠厚,既朴实厚道,用鲁迅的话,刻薄一点来说,就是无用、废物。

    刘备,以微末之身,终成一方强豪,怎么可能是废物?

    刘备身后,一干文武随从,各个气度不凡。

    眉目冷傲者,王敦王处仲。

    不拘小节者,简雍简宪和。

    富贵之气者,糜芳糜子方。

    精明干练者,陈登陈元龙。

    而两名随行武官,一般的银甲白袍,面色平静,不卑不亢,目不斜视,却能洞察四方。

    无需有人介绍,刘芒也能认出二将。

    手持单枪者,定是赵云赵子龙。手持双枪者,当然是小将陆文龙!

    一众随从,文精武勇,废物主公,焉能驾驭?

    刘芒暗叹:刘玄德,厉害!

第1206章 扰乱视听求自保() 
刘备的礼物,仍然是亲手编织的麻鞋。

    刘芒欣然接受,啧啧有声,夸赞做工之细致。刘备面露得色,似乎很为自己的手艺自豪。

    “可是用寿春麻布编织?”

    “然也。寿春别无他物,唯有麻布。”

    刘芒意味深长地笑道:“袁逆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怎会只有麻布?”

    刘备知刘芒所指为何,赶紧请求借一步说话。

    避开众人,刘备现出一脸苦相:“太尉啊,外界谣言四起,称备私匿了传国玉玺,备……冤枉啊……”

    “嘿嘿,若说冤枉,某比玄德公更加冤枉呢。”

    “可、可、可是备真的冤枉啊……”

    刘备只是不停地喊冤,既不为自己辩解,也不往他人身上推。只是一口咬定,自己对传国玉玺一事,毫不知情。满脸委屈、诚恳可怜,任谁看了,都会觉得他真的是被冤枉了。

    刘备演技太过高超,再聊一会,怕是刘芒都会信了他。

    安慰几句,表示绝不会听信传言,让刘备也不要在意空穴来风。

    当然,刘芒也不忘对刘备旁敲侧击一番,让我相信你,替你说话,就不要在暗中使坏,将私匿玉玺的屎盆子,扣到我头上……

    ……

    刘备和曹操,都是重要的盟友,刘芒以同样的高规格,热情接待了刘备。

    刘芒真诚,而刘备更是煽情高手,虽然没有儿女亲家的关系,但会见现场的气氛,并不亚于接待曹操。

    人暖酒醇,宴席同样持续到晚上。

    和曹操相比,刘备本份得多,没有索要东西,也没要买良种生铁,只是请求,派使团赴洛阳一带参观考察。

    刘芒爽快答应,当场指示李岩,负责相关接待事宜。

    ……

    有什么样的主公,就有什么样的下属。

    徐州一干文武,除了王敦略显冷傲外,其余人众,大多像刘备一样,谦和本份。

    徐州人等,给刘芒的印象极佳,刘芒一一敬酒,给足了面子。

    刘芒最感兴趣的,自然是赵子龙和陆文龙。

    二龙身担护卫重任,不能饮酒,刘芒也不勉强,准二人以水代酒。

    陆文龙押运贡品,显露了本事,回去后,便被提拔重用,担任刘备的亲随统领。也终于有条件,打造了趁手的双枪。

    陆文龙年纪轻轻,英姿挺拔,刘芒甚是喜爱。见其手持双枪,更是感兴趣。

    “枪乃百兵之王,单枪已极难习练,这双枪之法,必定是难上加难。”刘芒扭头问自己的护卫杨宗保道:“我洛阳军中,可有使双枪之将?”

    “无有。”

    刘芒感慨道:“若另有双枪之将,唤来与文龙四枪合练,定然好看!只可惜,双枪将,天下恐只有文龙将军一人啊!”

    杨宗保早得刘芒授意,接道:“除文龙将军外,似只有冀州将领董平,擅用双枪。”

    陆文龙惊道:“冀州董平?前番劫持贡品者,便是一双枪将,难道是他?!”

    “文龙,不得妄言!”刘备厉声喝断。

    刘芒目的已然达成,暗自笑了……

    ……

    刘备、孙策欲将私匿玉玺之锅,甩给刘芒,而刘芒也想嫁祸出去。

    损人,一定要利己。

    嫁祸给袁绍,挑拨袁绍与中原诸侯之间的关系,才能减轻东向压力,为解决杨广的西凉军集团,创造有利的条件。

    袁绍一直企图拉拢中原诸侯,与曹操的关系交恶,刘备便成为袁绍拉拢的主要对象。

    王导给刘备谋划的外交策略是,对刘芒“外联内防”,对袁绍则是“结而不盟”。

    因为刘芒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