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5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林对刘芒的认知,都来自西凉军中,各种关于刘芒的传言,无非是阴险狡诈、骄横跋扈、狠辣残暴……

    而这些描述,完全不能和眼前的刘芒挂上勾!

    杨林看到的刘芒,没有高官显贵的盛气凌人,没有久历官场的狡诈油滑。没有世家大族子弟的骄横,也没有李儒等人所说的,小人得志后的嚣张。

    从刘芒脸上,杨林能看到的,只有平静。

    只是,这平静的表情里,似乎包含着无比复杂的品格……

    坚毅、不屈、沉着、自信……

    杨林仿似还看到,刘芒清澈深邃的双眸,透出一丝惋惜……

    难道,传言,都是错的?

    难道,自己的选择,也是错的?

    杨林不禁轻叹一声……

    刘芒也轻叹一声:“唉,你我无缘,今日才得以见面。”

    刘芒话中深意,杨林不可能完全听懂,也没人能全部理解。

    刘芒无奈地摇摇头,淡淡地道:“不过,迟见总比未能相见好。只是,此时此景,却有些尴尬。”

    刘芒如此说,杨林竟不知何以应对。只能长吐一口气,道:“无需多言,既要见吾,有话直说便是。”

    “吾无甚话说,只想问你一句:为何叛逆?为何要与大汉为敌、与天下为敌?”

    “与大汉为敌?刘汉之天下,从何而来?从嬴秦手中夺来!嬴秦之天下,从何而来?还不是从其他人手里抢来的?!哼!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家一人的天下!嬴政、刘邦能得天下,别人为何不能?!我倒很想问问刘太尉你……”

    “不必说了。”刘芒抬手止住杨林,“吾知汝要问何事,吾不会作答,亦不会与你辩论。吾只想说,杨广为虐,有违天理。汝助其为虐,只能留下万世骂名。”

    “呵呵……哈哈哈……”杨林的笑,豪迈中,亦含苍凉。“男儿,死于自己所选之路,管他人如何评说!毁誉,何妨?胜败,何妨?生死,又有何妨?!”

    刘芒无奈地叹口气,明知徒劳,还是忍不住道:“杨林,你我亦算有缘,迷途知返,尚有余地。”

    杨林笑了……(未完待续。)

第0998章 总结战果议得失() 
“多谢!”

    杨林脸带笑意,但心意已决。

    刘芒释放善意,杨林很感激。

    但是,对杨林而言,义与生之间,没有抉择的必要。

    他选择追随杨广之时,便已做好了准备。

    “如有可能,还请刘太尉放吾属下一马。”

    “你不肯归降,却让吾放过你的手下……”刘芒无奈地看着杨林,半晌,缓缓点点头。“好吧,我答应你。”

    “多谢刘太尉!”杨林很郑重地行礼。

    再抬起头来,脸上已是决绝之色。

    虬龙棒一分左右,朗声道:“杨林只为征伐而生。战死沙场,不枉此生!刘太尉手下猛将如云,一起上来吧!”

    刘芒黯然拨马回返。

    “给他留个全尸吧……”

    薛仁贵纵马摇戟,直冲而上!

    薛礼身形一动,杨林不禁暗赞:果真威武!竟不输温侯吕奉先!

    刘绛天果然不同凡响!麾下默默无闻之将,竟也如此威猛!

    “来吧!”

    靠山王大喝一声,挥舞虬龙棒,来战薛礼!

    薛仁贵,人如猛虎,其威赫赫。戟似蛟龙,攻势滔滔。

    靠山王杨林,虽在壮年,但被困多日,精力已衰。

    甫一交手,便落在下风。

    不几合,薛仁贵大喝一声,画戟猛抡,横斩而来!

    靠山王不敢硬挡,急忙低头躲避!

    “咔!”

    虽避开要害,头上兜鍪,却被击飞!

    “啊!”

    靠山王大吃一惊,不禁慨叹:“后生可畏,罢了啊!”

    情知不是薛仁贵对手,靠山王心念已灰,斗志已丧。

    画戟疾刺而至,不再徒劳躲闪,双眼一闭……

    一头黄白须发,凌乱风中……

    靠山王,跌落尘埃……

    ……

    靠山王,杀身成仁。

    三百幸存部下,泣拜主帅。不肯苟活,竟全部自刎而亡!

    “勇士啊!全部深埋吧。”

    刘芒吩咐一声,转身下山。

    山下,杨修正对着杨林的尸身,大骂不止。

    “让他安静些吧。”刘芒冷冷一句,杨修悻悻退下。

    “主公,杨林尸身,如何处置?”

    “厚殓,深葬于山脚下。以冢领山为坟冢,不辱靠山王之名。”

    ……

    郑县一战,洛阳军战果辉煌!

    西凉军主帅杨林、大将魏文通毙命。

    西凉十万大军崩溃,遭斩杀、死于暴惊战马铁蹄之下者,多达两万,受伤被俘及跪降者也近两万!

    洛阳军还有更大的收获!

    来俊臣决口渭水,无意间,给洛阳军送上一份大礼!

    西凉战马惊乱暴走,不受控制。

    渭水决口,将四万余匹战马,阻隔在郑县以东,全部成为洛阳军的战利品!

    大多数马匹,无甚大伤。稍加诊治,便可重上战场。

    部分伤重马匹,不适合做战马,亦可补充农耕。

    而西凉降兵,都精于骑术。

    洛阳军瞬间多出数万马匹,过万骑兵,大发横财!

    ……

    决口洪水,以郑县为界,分割雍州东西。

    惨败,杨广吐血大病,西凉军士气衰竭,无心东顾。

    大水阻隔,寒冬已至,洛阳军亦无法西进。

    以水为界,严加防范。

    刘伯温、王猛,修订了战略,拟定当前紧要事宜,呈报给主公刘芒。

    冬季已至,且有洪水阻隔,不适合继续对雍凉用兵。正可将全部精力,投入援曹抗袁战略之上。

    雍凉方面的紧要事务包括:安置灾民,稳定人心;严防郑县潼关一线,修缮潼关,使之成为真正的堡垒。

    正式任命狄仁杰为弘农郡守,兼领雍州赈灾事务。李卫协理。

    命邓羌尉迟恭哥舒翰等,布防郑县。

    命左冯翊的徐世绩、张清部,固守临晋。隔渭水,与潼关相互照应。

    命王濬的水军,驻扎于风陵渡,随时支援潼关、临晋。

    命年轻但沉稳持重的郭子仪,驻守潼关。

    调建筑大师宇文恺来潼关,开春后,立刻完善潼关西向防御体系。

    郭侃退至弘农,整编西凉降兵。

    ……

    刘芒最重视的,是铁林军的情况。

    召集邓羌、周德威及相关人等,召开专门会议,听取铁林军的战果和损失汇报,分析重装骑兵的利弊得失。

    郑县一战,铁林军神威大展。

    铁林军将士战马,披挂重甲,不易受伤。但战马所披的马铠,不可能保护全身。

    人员损失较少,但损失的战马,却有数百匹之多。

    战马之伤,多在马铠保护之外的腿、蹄部位。

    因为负重太大,战马一旦受伤,便十分严重。

    铁林军初次登场亮相,展现了威力,也暴露的缺点。

    众人通过实战表现,分析了重装骑兵的利弊。

    此战,铁林军的确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刘芒和众将领,很冷静地分析了铁林军暴露出的问题。

    铁林军取得辉煌战果,和前期严密封锁消息,以及装备马镫这一秘密武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此战之后,铁林军秘密不再。

    而马镫,也必将引起其它势力的重视。马镫的制作简单,用不了多久,便会成为各方骑兵的标准装备。

    不再神秘、没有了独一无二的装备,重装骑兵还能有这么大作用吗?

    作用,是显然的。

    在平原地带,大兵团对决,重装骑兵,确实能起到攻坚克难的作用。

    但是,重装骑兵,受限之处太多。

    如果敌人采取更为机动灵活的战术战法,重装骑兵的作用,必然会大打折扣。

    而且,铁林军的训练周期太长,装备太过昂贵。

    此战之后,单是修复受损铠甲,就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

    邓羌、周德威认为,不宜大量发展重装骑兵,保留现有规模即可。

    刘芒也是这个想法。

    命周德威率领铁林军,退回弘农,补充人员、休养战马,修复战甲。

    ……

    雍凉战事,暂告一段落。

    接下来,刘芒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东面。也能抽出西部的兵力,支援其它战区。

    命祖逖率部分兵马,北上雁门,补充边关防御。

    命邓艾、史进部,稍作休整,开往司隶河内郡,补充入徐达部。

    洛阳军一直饱受缺少战马之苦。

    为了准备雍凉之战,除了北部边塞,其它各部的战马,几乎全部抽调至雍凉战场。

    收获四万战马,苦尽甘来!

    抽调一万多匹战马,补充给司隶徐达部、颍川王忠嗣、岳飞部以及南阳常遇春部。

    让其它各部,共同分享胜利果实!

    安排好诸事,刘芒准备两日后,启程东返。(未完待续。)

第0999章 天下第一老滑头() 
“要回洛阳了!”离家日久,婉儿想女儿了。

    “婉儿先回洛阳,我要去王屋山。”

    婉儿脸上的兴奋,褪了下去。

    王屋山,是牺牲英烈的归宿之地。

    刘芒要亲自安葬勇三郎王伯当的骨灰。

    想起王伯当,刘芒的双眼,不禁泛酸,神情落寞。

    “婉儿随夫君一起去……”婉儿虽然想女儿,但她还是很体贴地凑过来,抱着刘芒的胳膊,柔声地道。

    “……好吧。婉儿先去歇息吧,我还要处理些公务。”

    ……

    刘伯温等人,早已准备停当,只等主公刘芒到来,启程出发。

    留守在弘农的王猛、郭侃、周德威等人,前来送行,和刘伯温、杜如晦等说笑着。

    稍后将率部东往的邓艾,和来弘农督办赈灾物资的李卫,也前来送行。

    邓艾从军时间短,职务低,加之笨嘴拙舌,不敢和这些牙尖嘴利的幕僚们说笑。只是愣愣地独戳在一旁,偶尔和李卫聊上几句。

    刘芒和婉儿出来,王猛等人上前行礼。

    “主公。”

    “这么热闹,说什么呢?”

    “哈哈哈,我们在说,主公天资不凡,竟能琢磨出这好东西!”刘伯温笑着指着自己坐骑上悬挂的马镫,极其自然地拍了刘芒的马屁!

    “是啊!”王猛也笑着道,“我们在说,主公天资不凡,也在说,主公和伯温先生,真能沉得住气。如此大好之物,竟深藏数年之久!”

    “早露出来,郑县大胜如何得来?哈哈哈……”众人皆大笑起来。

    马镫,是刘芒起兵之初,在幽州上谷时期的“发明创造”,刘伯温建议深藏不露。

    直到雍凉大战,这一简单而又神奇的装备,终于派上用场,且收获奇效。

    只是,这个神奇装备,一旦亮相,便不再神奇了。

    刘芒早就想到这一点。

    周德威在河东东垣秘密训练铁林军,需要装配马镫。

    刘芒命令军中铁匠,给铁林军打制马镫的同时,另打造了数万副马镫,以及与之配套的、悬挂马镫用的皮带。

    马镫,能减少骑乘难度,提高作战能力。

    早一天使用,早一天见效。

    待铁林军一亮相,马镫一曝光,立刻将早就备好的马镫、皮带,发放到洛阳军各骑兵部。

    苏定方的远征幽州代郡,麾下的骑兵,便配备了马镫。

    “嘿嘿,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刘伯温发自真心地夸赞着。

    他的骑术稀松平常,终于配上马镫,上下马方便多了,坐在上面,也安稳得多了。

    “要是早几年用上这东西……”老滑头见上官婉儿在场,不敢胡说,凑到王猛的耳边,低声笑着道:“老刘的屁股,就不用遭那么多罪喽!”

    王猛被他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

    刘芒等启程,王猛等送到十里长亭。

    刘芒正要和送行的属下道别,突见东面官道上,尘土飞卷。

    “看这架势,应是六百里加急驿马。”

    果然,马蹄声渐进,驿卒飞至,呈上洛阳紧急公文。

    文书,是留守洛阳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联名签发。

    展开一看,刘芒皱着眉头,略显无奈地摇摇头,轻轻叹了口气。

    转身对刘伯温王猛杜如晦道:“你们不妨猜猜,辅机和玄龄急报何事?”

    听刘芒如此发问,刘王杜三人,同时松了口气。

    杜如晦道:“既然是辅机和玄龄所发公文,定非军情急报。主公如此发问,应亦非与我直接有关之急报。”

    刘芒点点头,用目光询问刘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