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吴若夺取豫章,相当于切断袁术南扩之路,势必惹怒袁术。
而当前,袁术实力强悍,惹怒袁术,引火上身,实在不明智。
而会稽虽然地处偏僻,但夺取会稽后,可以全面控制扬州东南部,使得吴地没有后顾之忧。
经过反复争论,孙策终于决定,把南部会稽,作为下一步发展的目标。
而孙策的策略是:拥护洛阳朝廷,同时北和袁术、刘备,西向暂不招惹刘表。全力以赴,夺取会稽。安心发展壮大后,再夺取豫章,兵发荆州,报杀父之仇。
……
孙策刚刚确定发展战略,便收到报告,太尉刘芒的特使刘伯温,已渡过长江,到达曲阿。
刘芒和孙策,没有交情,没有同盟关系。所控制地域,相距千里,没有交集。
但是,刘芒却是孙策唯一能仰仗的,重要战略伙伴。
从地域上看,孙策目前最大的威胁,就是只有一江之隔的袁术和刘备。
刘备的实力,并不比孙策强多少,威胁还在其次。
而袁术,实力强悍,且南拓意图明显。
孙策想凭一己之力,阻止袁术南下豫章,几乎没有可能。
只有和刘芒建立友好关系,期望刘芒在北面牵制住袁术,才能延缓袁术南拓势头。
而同样,从战略角度上,刘芒也需要孙策从南面牵制袁术。双方具备合作条件。
刘伯温堪称刘芒的谋主,他亲自赶来东吴,一定是为寻求同盟,共同对抗袁术。
孙策有自己的想法:刘芒,要好好相处;袁术,不能主动招惹。
孙策立刻命舅舅吴景,赶去曲阿迎接刘伯温一行,以示尊重。
……
刘伯温一行,一路舟车,到了曲阿,住进驿馆,等待孙策派人来接。
刘伯温一行人,都来自北方。
见惯了粗狂奔放的风霜雨雪和大山大河,来到江南,满眼翠绿鲜艳,秀山美水,无处不透着软糯甜美,不仅好奇。
七郎延嗣和宇文成都年纪都不大,难免好玩心性。
两人待在驿馆,甚是无聊。尤其是七郎,像是屁股上长了疖子,一刻都坐不住。
七郎偷偷捅捅宇文成都。“我说,成都小兄弟,你和老刘先生央求央求,放咱们出去转转呗。”
宇文成都为难地道:“七哥,你咋不去说?”
七郎撇撇嘴。“老刘先生,嘴太损,我去,怕他损我。”
宇文成都瞪着七郎。“七哥,你怕被损,却让我去说?”
七郎被拆穿,却不尴尬。“成都兄弟,你年纪小,他不会损你。”
宇文成都连连摇头。“那我也不去!主公嘱咐过,一定要保证刘先生安全。咱们出去玩,若是先生出了意外,没法向主公交代。”
七郎说不动宇文成都,又找蒋平商量。
蒋平可是做过水贼的,心思甚多。
他也憋坏了,惦记着出去看看热闹。便低声对七郎道:“七兄弟,这事好办。你去那展熊飞面前吐吐苦水,那展昭一准会对刘先生说。”
果然,展昭听了七郎的话,便对刘伯温说了。
曲阿是孙策治下重镇,外驻重兵,甚是安全。而城里繁华热闹,治安甚好。而他们所住的驿馆,是官家开办,住在这里,安全没有问题。
“你们出去逛逛吧,只是,千万别招惹事端。”
七郎等人大喜。
展昭沉稳,受命保护刘伯温,不肯离开半步。
七郎延嗣和宇文成都蒋平三人,换了便装,兴高采烈出门玩耍……(未完待续。)
第0711章 曲阿城西有热闹()
江东多水。
曲阿位于扬州东北部,北面临长江入海口,南面由西向东,依次是长荡湖、滆湖和太湖。
风景优美,水产丰富。
中华民族,历来以北方中原为中心,江东一带,以前一直被视为蛮荒之地。
但是,汉末战乱,大批中原百姓南迁,江东渐渐成为中原百姓躲避战乱之所。
江东道路虽不发达,但水系纵横,百姓驾乘小船往来,也甚是便利。
自刘繇将扬州治所迁至曲阿后,曲阿日渐繁荣。
而孙策入主江东后,联络世家,政通人和,曲阿发展,渐至顶峰。
外来人口带来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融合了吴地精致小巧之风。曲阿城,各种式样的建筑,鳞次栉比,令七郎延嗣等人目不暇接。
城外密布水道,数不清的小船,穿梭往来,多是贩卖水果蔬菜的小贩。
这些水果蔬菜,北方哪里得见,七郎三人租了条小船,随性而走,四处“逛吃”,玩得叫一个开心。
为了防止贼寇侵犯,曲阿原本只有南北两个城门。如今江东安定,为了方便百姓外出和贸易,新开了西城门。
刚刚开通的西城门外,十分热闹。
三人弃船上岸,专往热闹地儿跑。
却见一颗香樟树下,聚集的人最多。
里三层外三层,三人费了好大劲,才寻了个缝隙,瞧瞧热闹。
只见人群里,香樟树下,摆着几个竹筐,其中两竹筐里,装满果子。
旁边,一个壮大汉子,斗笠遮住头脸,倚树而坐,像是睡着了。
另有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身姿挺拔,却很瘦弱。端坐在树下,竟然在喧闹的人群中读书。
而人群中,另有一个人,和读书青年差不多的年纪,个子不高。
令人称奇的是,这矮个少年,手中竟握着一支长弓。
这支弓,弓背黝黑,弓弦紧绷。
七郎和宇文成都都是习武之人,一眼就看出,这是铁胎弓。
这种弓,莫说是拉开,便是拿着都甚压手。
铁胎弓近一人长,握在矮个青年手中,感觉都不成比例。
连七郎延嗣都没把握拉开这种铁胎弓,这矮个青年难道能拉开?
有此疑问者,不仅是七郎三人,围观百姓,有好事者,发问道:“卖艺嘛,别光说不练,拉开弓来瞧瞧嘛。”
矮个青年抱歉一笑。“在下可没这个能耐,此弓非在下所用,乃是这位好汉的长弓。”
说罢,矮个青年指指在树下睡觉的壮汉。
“人家的,你拿着作甚?”
“就是,唤那大汉起来,耍得好,我们就给钱。”
“对!对!把大汉叫起来耍耍。”
围观者嚷嚷不停,矮个青年道:“诸位稍安勿躁。吾等在此,并非卖艺,而是和诸位玩耍玩耍。”
七郎看着热闹,叹道:“这江南就是不一样啊,连卖艺的,说话都文绉绉的。”
蒋平曾讨过偏门,见识较七郎多,唧唧笑道:“七兄弟,你啥眼神么,这矮子,本就是个读书人。估摸着,落魄了,才出来讨生活。”
圈里,矮个青年轻轻嗓子,大声道:“这弓不是卖的,吾和诸位以此弓玩耍一番。”
“如何玩耍?”
矮个青年一指铁胎弓,道:“诸位可以进来试拉此弓,不管能否拉开,都赠果子三枚。”
“还有这好事?!”
“嘿嘿……”矮个青年笑道,“还有更好的!哪位英雄,若能张满此弓……”
矮个青年故意停顿片刻,卖个关子。
果然,有好事者接嘴道:“那待如何?”
矮个青年快步走到一个盖着盖的竹筐前,掀开盖子,拿出一团赤红色毛绒绒的东西。
“这是什么?”
矮个青年抖开,竟是一张完整的狐狸皮。“此乃上等赤狐皮!”
有围观者识货,赞道:“好东西!”
矮个青年将狐狸皮搭在脖颈上,道:“哪位英雄,若能拉满此弓,便以这上等赤狐皮相赠!”
“哇哦!我来试试!”有人已经忍不住了,挤进人群,就要伸手一试。
“等等!”矮个青年伸手拦住来人。“这位英雄,请稍等,容在下把话说完。拉开长弓,赠上等赤狐皮,还在其次。诸位请看!”
矮个青年快步走到香樟树下,伸手一指。
众人才发现,树干上,吊着一枚钱。
“哪位英雄,若能拉开此弓,并射中此钱,还有大礼相赠!”
拉开弓就赠赤狐皮,还能有什么大礼?
矮个青年见围观者的胃口已被吊起,才掀开另一个竹筐。伸手筐内,掏出一整张黄底黑条纹的皮子。
“哇!虎皮!”
虎皮,在江东可是稀罕少见,甚至很多人,根本就没见过,也不认识。
但是,有见多识广者一说,众皆雀跃。
有几个青年,已经冲进人群,要试拉长弓,赢取大奖。
有围观者心计多,问道:“喂!莫上当,拉弓一准收钱的!”
有此一说,几个踊跃青年迟疑了,问道:“拉弓收钱不?”
“不收!”矮个青年回答得很干脆。
一个胳膊粗壮的青年拨开众人,道:“不收钱,那我先来!”
“这位兄弟,一看便是豪侠之人!吾这赤狐皮,甚至老虎皮,恐不保了!”矮个青年表情丰富,好像已经输了一般。
粗胳膊青年受到吹捧,甚是得意。“把弓给我!”
矮个青年将长弓递了过去,在粗胳膊青年将接未接之时,矮个青年笑道,“这位英雄,一准能赢了在下的皮子。不过,既然是玩耍,总要有点彩头才好玩。如果这位英雄拉不开长弓,便留下十枚铜钱,可否?”
人群里,有人鄙视道:“看吧,果然要收钱。”
围观者一说,粗胳膊青年犹豫了,不知这长弓,该接还是不该接。
矮个青年口才甚好,辩道:“非也!此非收钱,实乃交易尔!十枚铜钱,买一张上等赤狐皮,还有北方极地老虎之皮。此等买卖,在下可是亏大了!”
见粗胳膊青年还在犹豫,矮个青年用了一招欲擒故纵,出言相激道:“这位英雄想必舍不得十枚钱,那就先让别的英雄试试。今日,吾只备了一张赤狐皮和一张虎皮,看看哪位英雄先能得手。”
说罢,作势要拿回长弓。
粗胳膊青年担心皮子被别人赢去,一把抓住长弓。“我来!”(未完待续。)
第0712章 这个买卖忒划算()
粗胳膊青年,经不住诱惑。
先交了十枚钱做抵押,伸手拿起长弓。
“嗨!”
大喝一声,双臂较力。
可是,竟只拉开长弓之一成。
“嗨!嗨!嗨!”粗胳膊青年不肯放弃,连续大喝发力,却无法将长弓再拉开分毫!
“噗……”
粗胳膊青年泄了气,一松手,弓弦归位,发出久久不绝的“嗡嗡”声。
“嘘……”
围观者起哄。
蒋平惊道:“唧唧!这弓弦声,好怪!”
宇文成都不动声色地道:“此弓,乃铁胎铜弦。”
围观者见粗胳膊青年拉弓未遂,有的感觉失望,有的幸灾乐祸。“我就说嘛,这就是骗钱的,还非要上去试。”
矮个青年见围观者议论纷纷,却无人出来尝试。急忙蛊惑道:“这位英雄非是力气不足,而是准备不足。若拉开弓步,用力得法,定可拉开长弓,赢得赤狐皮。”
见众人不信,矮个青年轻描淡写地拉拉弓弦,貌似毫不费力地将长弓拉开一成。“看吧,只要用力得法,拉开长弓,还是很容易的!”
蒋平叹道:“没想到,这矮子还有把子力气。我怕是一分一毫都拉不开。”
七郎呲了一声,道:“弓弦有弹性,是个人,都能拉开一成。”
蒋平一转三角眼,扭头怒道:“小七,你说谁不是人呢?!”
七郎本是说矮个青年骗人,却无意间,损了蒋平。当即笑道:“哈哈哈,蒋兄弟你本来就是鼠嘛!”
三人关系要好,说笑打闹,不会当真。
而人群中,终于有人禁不住诱惑,纷纷进场,一试身手。
只是,所有尝试者,都只能拉开一成。
挑战失败者越来越多,矮个青年倒也说话算数,收了每人十枚钱,奉送几枚果子。
蒋平啧啧舌头。“这买卖,忒划算了!”
江东一带,和中原不同。
江湖纵横,不会有旱灾,只有洪涝。
洪涝发生时,土地里的庄稼,会大量减产,却肥了江湖。丰富的水产,足以弥补粮食歉收。
因此,江东一带,天旱有粮食,地涝捕鱼虾。鱼米不缺,物价相比中原,更加平稳。
在江东,一石粮米,不过300钱左右。
折算十枚钱,可买二斤米。而矮个青年赠送的果子,甚是普通,一枚钱能买好几枚果子。
也就是说,只要没人拉开铁胎弓,这矮个青年相当于将果子以十倍的价格,卖了出去。
这买卖,果然划算。
这青年,果然聪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