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徒士孙瑞,游走在刘芒与袁绍之间,他也难以权衡。
倾向袁绍。自己就要做被殃及的池鱼,随杨彪、刘芒一起下台。而倾向刘芒,他又难以承受袁绍一党带来的重重压力……
司空刘芒府中,众幕僚也是面色凝重。
李鸿章道:“无论如何,主公决不能让出三公之位。兖州大灾,袁本初不肯借粮,其目的,就是要让灾情扩大,并以此为由,逼迫三公让位。”
这。正是袁绍不可告人的目的。
长孙无忌道:“逼三公让位,只是袁绍党羽的第一步。只要三公让位,朝权自然要交予大将军。大将军辅政,袁绍辅政。才是他们的目的。”
让位,绝不可能。
袁绍首辅,绝不能答应。
刘芒有本钱。
朝廷所在的洛阳,是刘芒部下用鲜血和生命打下来的。
中原蝗灾,并州和司隶,是受影响最小的地区。谁的功劳?不言自明。
但是。有本钱不等于可以为所欲为。
袁绍党羽势力非同小可。若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争得主动,必须和杨彪联合,且要向士孙瑞,以及朝廷中的中间势力适当妥协。
刘芒权衡再三,决定亲自去见杨彪、士孙瑞。
……
三位辅政大臣,闭门密议。
密议一开始,便充满了火药味。
一轮磋商,无果。
三人各回府中,再作商量。
又一轮磋商,还是没有结果。
分头再进行商量……
刘芒在三公磋商间隙,接见了刚刚抵达洛阳的荀彧。
曹操借粮一事,房玄龄已派人提前禀报。
自起兵之初,刘芒就为粮食发愁。
今年终于喜获丰收,刚刚有了存粮,曹操就跑来借。这感觉,很奇怪。
不恰当的比喻,就像一个爆发户,一直贫穷。突然有了钱,还没攥热乎,就有人跑来借。
刘芒舍不得。
但是,兖州也是大汉的疆域,兖州百姓,也是大汉的臣民。
刘芒是辅政三公之一,坐视不理,任由数以百万计的灾民饿死,违背辅政大臣的职位,也违背做人的根本。
但是,曹操是袁绍的同盟,换句话说,是刘芒潜在的对手,甚至是敌人。
借粮给对手和敌人,不是不可以,但,总要有些条件吧……
荀彧也是政治大家,受命来向曹操的竞争对手借钱,不带些条件,怎么能开口。
可是,曹操现在太穷了。
穷到手里除了有几万兵马,还有的就是几百万人——不过,是灾民。
曹操的开出的条件,除了口头向刘芒示好,只剩下一个——联姻。
曹操承诺的条件,荀彧有些开不了口,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口。
“刘司空有女,聪明伶俐,温婉贤淑……”说实话,荀彧说这些阿谀之词,都觉脸红。
刘芒的两个女儿——香儿、薄荷,只是一两岁的孩子,聪明伶俐不假,何来温婉贤淑。
刘芒笑眯眯地听着,荀彧只能继续说。
“孟德公有子,聪颖多才,恳请与司空千金,定下婚约……”
“哈哈哈……”刘芒忍不住笑了起来,“找我借粮,还要我赔上女儿,孟德这买卖,太赚了吧?”
“呃……司空不要误会。孟德公之子,确是不世出之才,且孟德公联姻之心至真至诚,绝无虚情。”
“哦?孟德与吾联姻,不怕本初将军多疑吗?”
荀彧只能违心地道:“儿女婚约,与他事无关。”
荀彧也觉得借人家粮,再诱拐人家女儿实在不地道,只能把曹操交代的底牌拿出来。
“刘司空若是不肯轻信荀某所言,孟德公愿送公子来京,请刘司空当面检验未来贤婿。”
表面上,是让老丈人看新姑爷,实际上,就是曹操愿意以子为质。
刘芒笑呵呵问道:“孟德之子数人,不知是哪个公子,欲娶我的宝贝女儿啊?”
“自然是孟德公嫡子,公子植。”
曹植?
这孩子好像不错,现在应该是两三岁的样子。
刘芒的两个女儿——香儿、薄荷,都非嫡女,曹操肯以嫡子娶刘芒庶出之女,也算足够谦恭了。
不过,刘芒还是没有立刻答应。
“联姻嘛,是好事。借粮嘛,不是不可以,但,我还有些条件……”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第0641章 朝廷利益再划分()
“我没记错的话,文若长子名恽,次子命俣(雨),对否?”
“刘司空细察入微。”
“我长女香儿,想许与文若次子荀俣,不知文若意下如何。”
颍川荀氏,是名满天下的望族。荀氏子弟多才俊,刘芒欲与荀氏联姻,除了有联络颍川荀氏之意,也有从侧面联络曹操的想法。
荀氏子弟中,名气最大的荀彧、荀攸,都是曹操重要幕僚,与荀氏联姻,可直接影响曹操对并州司隶的战略。
刘芒贵为辅政三公,主动提出联姻,荀彧当然乐意,但他也有些许顾虑。
荀氏叔侄,深受曹操倚重。若是与刘芒结下儿女之亲,曹操会不会生疑?
“刘司空抬爱,在下荣幸之至……”荀彧犹犹豫豫,不知该如何应对。
刘芒清楚荀彧顾虑所在,笑道:“文若若不应允这门婚约,我便不会答应与曹氏的婚约。”
“呃……如此……求之不得……”
“好!”
刘芒做主,袭人所生女儿香儿,与荀彧次子荀俣定下婚约。婉儿所生女儿薄荷,与曹操之子曹植定下婚约。
两桩儿女亲事,就换来赈灾粮食,这交易也太不公平了吧?
即使刘芒大方,荀彧都觉得不好意思。
赈灾粮食,天大之事。
刘芒帮了天大的忙,曹操总要投桃报李。
而曹操能报答刘芒的,就是他在袁绍阵营中的影响力。
荀彧拜会刘芒后,又去拜会士孙瑞。
辅政三公已经进行了几轮磋商,始终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荀彧是曹操的代表,还是目前颍川荀氏名望最高之人。曹操和荀彧,可以影响袁绍阵营中很大一批人,足以影响士孙瑞最后的决策。
……
袁绍为了争取更多利益,将一样东西送到洛阳——公孙瓒的尸体!
袁绍下令,加快剿灭公孙瓒,冀州军对公孙瓒困守的土垠城。发起一波又一波猛烈的攻击。
北平军虽拼死抵抗,土垠城最终还是失守。
大势已去,公孙瓒亲手放了一把火,将自己活活烧死在住所。
曾经威震北疆的白马将军。以悲壮之举,终结了自己的一生……
刘虞之死,乃公孙瓒亲手造成。
洛阳朝廷,将公孙瓒视为奸佞之臣。
袁绍剿灭公孙瓒,自诩大功一件。送来公孙瓒烧焦的尸体,作为争夺朝廷权力的筹码。
……
辅政三公,再次会晤磋商……
杨彪和士孙瑞,虽然并不和刘芒同一条心。但是,三人也有共同的目的,那就是避免三公同时下台。
经过前几轮磋商,三人的目标也渐渐趋于一致,在化解内阁危机的同时,为各自一方谋求更大的利益。
而杨彪和士孙瑞,久历宦海。他们很清楚。朝廷在刘芒的地盘上,而刘芒手中握有十万精兵。如果不对刘芒做出一些让步,很可能在天灾之外,再添人祸。
而刘芒驳斥袁绍党羽指责的最充分理由就是,蝗灾肆虐,唯独我治下并州司隶免受其苦。凭什么让我为这场天灾负责?
刘芒更进一步表态,并州和司隶安稳,我刘芒不仅无过,反而有功!
刘芒同时强调,如果朝臣坚持袁绍任首辅。可以,请袁本初来洛阳!
士孙瑞早和袁绍党羽商量过,袁绍来洛阳,来到刘芒的地盘。绝无可能。
为袁绍争取首辅之位,不现实,也不是他们的目的。以此为筹码,争取更多利益,才是目的。
经过数个时辰的商量,辅政三公。终于达成一致。
三公辅政格局不变,首辅太尉杨彪,让出首辅太尉之位,为这场大灾顶罪。
三公,仍保持刘芒、袁绍、杨氏代表的世家集团各占一席局面。
刘芒接替杨彪,出任太尉、首辅,兼领司隶校尉。
士孙瑞仍为司徒,与弘农杨氏关系最近的钟繇任司空。
……
三公之下,是九卿。
刘芒因获得首辅地位,在九卿席位上,做出让步,只占两席。
长孙无忌接替刘芒,出任卫尉(既卫将军),李鸿章出任少府卿,掌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
九卿其余席位,袁绍方面占三席,分别是光禄勋、太仆、大鸿胪三卿。
杨彪代表的世家集团占三席,分别是廷尉、宗正、大司农三卿。
另一席,是九卿之首的太常卿,由地位中立,原司空赵温担任。
各寺府副职及主要属官,由三大势力及中立势力交叉担任。
刘芒的一些手下,分别在寺府中任职,包括:
房玄龄任大鸿胪寺丞。
郭守敬为太常卿属官。
张须陀、高长恭为光禄勋属官。
贾思勰为大司农属官。
宋应星、宇文恺、郦道元等为少府卿属官。
刘伯温、王猛分别任太尉府和司隶校尉府长史,杜如晦、王忠嗣等人,分别在两府中任职。
……
为安抚袁绍集团。
袁绍,继续担任大将军,爵位由侯爵晋升为公爵。
两汉四百年,授公爵者,除孔子和周公苗裔,只有东汉初皇子。
袁绍不授实职,晋升公爵,是刘芒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骠骑将军,授予曹操。
车骑将军,授予刘备。
荆州刘表、交州士燮、江东孙策,假节执政一方。这些诸侯,本就是统领一方军政,假节与否,对其权力并无直接影响,只是表明朝廷对他们统治一方地位的进一步认可。
支持洛阳朝廷的各方诸侯,均有所得。
通过权力的再次分配,因蝗灾而起的危机,渐渐平息。
……
政治危机暂时缓解,但是,这次危机,暴露出的危险信号值得深思。
袁绍剿灭公孙瓒,一统幽冀二州,其势更盛。
朝廷中,原本倾向中立的士孙瑞等重臣,已明确表态,支持袁绍。
如今,洛阳朝廷中,呈刘芒、袁绍、世家集团三足鼎立之势。而袁绍的力量,无疑最强。
东汉王朝这架大车,虽陈旧,却依然体量庞大。
刘芒身是首辅,却不可能独自驾驭这辆又破又旧的巨车。只有联合更多力量,才能驱动这架老旧沉重的巨车,沿着自己设定的路线前进,才能克服其它势力对前进方向的干扰。
而刘芒能联合的势力,唯有以杨彪、钟繇为代表的世家集团。
长孙无忌和长孙无垢兄妹,一起来找刘芒。
“有一件事,主公该有所考虑了。”(未完待续。)
第0642章 官职任务全部完成()
“何事?”
“与弘农杨氏联姻一事。”
杨彪欲与刘芒联姻一事,已经反复几次。
现在,刘芒、袁绍两个集团,都在争取世家集团的支持,长孙无忌建议刘芒,主动向杨彪示好,纳玉奴儿为妾。
纳妾必须征得正妻同意,无垢深明大义,主动表态,同意刘芒接纳玉奴儿。
女人和政治相联系,刘芒总觉得很别扭。但是,与弘农杨氏联姻,的确是笼络世家集团的最便捷的途径。
婉儿当然不乐意再来人分享刘芒,尤其那美艳无双的玉奴儿。
但是,婉儿也很懂道理,知道与弘农杨氏联姻,意义重大,撅撅嘴也就罢了。
至于袭人,不会对刘芒做的任何事提反对意见。
她唯一的愿望,就是一辈子在刘芒身边,哪怕碰不到、摸不到,只要时不时能看到刘芒,就知足了。
长孙无忌出面,钟繇做媒,刘芒纳弘农杨氏之女为妾,玉奴儿正式改名杨玉环。
杨玉环虽是杨氏旁支,但弘农杨氏名头太大,连小皇帝刘协,也很给面子,亲授杨玉环尚服夫人,负责刘芒的服饰穿着。
……
这杨玉环,人美身材好。
刘芒不是没见过美女的色狼,而且已经有了三位如花似玉的夫人,但杨玉环的魅力实在太大,声音、眼神、腰身,无处不勾人魂魄。
接连宠幸几日,刘芒难免有些神魂颠倒,腰膝乏力。
好在刘芒已经渐渐成熟,加上事务繁忙,总算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