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诸葛诞拉到同一战壕之中。

    “诞以为,兖冀之军,远道而来,粮草不济,最难持久。彼不主动出战,我青徐联军,更宜坚守。待彼后援乏力,可不战而胜。”

    诸葛诞的回答,中规中矩,却也没什么新意。

    两人说着些无关痛痒的话,赶回阳都。

    诸葛诞驻马,面露歉意,下马深施一礼,道:“非常时期,不能请玄德公入军营,见谅。”

    “无妨,今日得见诸葛公子,备心足矣!”

    “久闻玄德公宽仁厚德,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告辞。”

    诸葛诞再施一礼,目送刘备等人离去。

    张飞不解,埋怨道:“大哥,咱大老远跑来,就听他说那些伍长什长都能说出来的战术吗?”

    刘备却对本次拜访十分满意。

    还是那句话,追人如同撩妹,一次就成功,只能说明追错了人,撩错了妹。

    初见和分别时,诸葛诞的眼神和语气已大有不同,足矣!

    “三弟,有些事情,你不懂。”(未完待续。)

第0551章 孙策江东初用兵() 
司州血战,徐州屠城,中原大乱。

    司州战事稍歇,徐州各方对峙。

    中原交战各方,胜利者忙着巩固战果,维持稳定。

    失败者,忙着整理心情。伤兵的养兵,伤心的养心。

    没伤兵没伤心的,如刘备,好整以暇,忙着招揽人才。

    没受任何伤,还收获了地盘人口的,如袁术,忙着筹划下一阶段的阴谋。

    中原战事,进入中场休息时间。

    就在此时,另一场战事,正在悄无声息地展开……

    ……

    孙策终于脱离了袁术的约束,得周瑜和张弘范两队强援,又有扬州九江人蒋钦周泰来投,手下兵马已超过五千。

    良将来辅,兵马强壮,立足之地,业已选好。目标,锁定江东。

    扬州刺史刘繇,有隽才有廉名,却懦弱惧战。后人评之“今岁不战,明年不争”。

    刘繇惧战,恐袁术来攻,逃离扬州治所寿春。在孙策的舅父吴景和堂兄孙贲帮助下,南渡长江,占据曲阿作为治所。

    刘繇多疑。吴景和孙贲有功,刘繇却因他们曾为袁术效力,而怀疑二人,并将二人赶出曲阿。

    孙策本就想去江东发展,此事成为孙策夺取曲阿的充分理由。

    孙策周瑜,早已定下夺取江东之策。佯攻牛渚,截杀援军,巧取曲阿。

    牛渚,既采石矶,沟通南北的兵家必争之地。欲取江东,先取牛渚。

    刘繇在牛渚筑有兵营,囤积了大量军械粮草。

    牛渚遇袭,刘繇必救。

    待刘繇出兵,半路截杀。同时,利用吴景孙贲在江东的关系,趁机夺取曲阿。

    孙策命张弘范率部,进军牛渚,攻而不取。只等刘繇派兵来援。

    吴景孙贲,联络在曲阿的内应,待刘繇出兵支援牛渚,曲阿城内空虚之时。打开城门,夺取曲阿。

    孙策周瑜,率主力,于半路截杀刘繇。

    曲阿之战,务必一战而胜。

    筹划部署已定。张弘范等部分头出兵,孙策周瑜,率部绕路徐州广陵郡,在长江北岸,隐藏行踪,准备跨过长江,截击刘繇。

    孙策刚刚在北岸部署完毕,张昭张子布来投。

    张昭拒绝陶谦征辟,被软禁在徐州。徐州战乱,陶谦再没心情和精力理会张昭之事。张昭趁机逃离。

    张昭张子布,定国安邦之才。

    得张昭来投,孙策大喜。“子布教我稳定江东之计。”

    击败刘繇,夺取曲阿乃至整个江东,不在话下。江东世家大族颇多,夺取江东后,如何收服世家之心,才是孙策关注重点。

    张昭进言道:“孙将军取曲阿,顺应天意,霸业可成。若要江东归心。只需做一事,留下刘正礼性命。”

    “请子布详为吾解。”

    “刘正礼清廉仁厚,杀之,必遭天下人谴责。世人皆知刘正礼愧对孙氏。孙将军若能留其性命,便可彰显宽仁,必被世人称道,江东世家之心,必归将军。”

    孙策大喜,一手拉着周瑜。一手拉着张昭。“某得公瑾、子布,大事可成矣!”

    ……

    一切尽在掌握,张弘范做出向牛渚大举进攻之势,刘繇仓促支援。

    吴景孙贲,借助内应,夺取曲阿。

    刘繇得报,折返而回,欲重夺曲阿。

    却被孙策周瑜,率部截断归路。

    双方激战一场,刘繇兵多,孙策将勇,难分胜负,各自后撤扎营。

    ……

    孙策独坐帐中,闷闷不乐。

    本以为刘繇兵弱,一战可胜,却不料,敌人如此难缠。

    自己兵力不足,而刘繇兵马多出一倍不止。若不能迅速击破敌人,待得他处兵马来援,虽得曲阿,亦难固守。

    想了几个法子,均觉得难以奏效。孙策越想越闷,走出营帐。

    营门口,刚刚搭好的瞭望台,孙策走了上去,俯身在栏杆上,眺望着远方刘繇的军营,仍然想不出良策……

    ……

    孙策不言不语,静静待在那里,不知过了多久,突听有人喊自己。

    原来是周瑜程普等人找寻而来。

    “去帐中寻伯符将军不见,听宿卫说将军往营门方向而来,以为将军独自出了军营,让吾等好一阵担心。”

    出营?

    孙策眼睛一亮,苦思冥想,被周瑜一语提醒。

    “公瑾,我有破敌之策矣!”孙策异常兴奋,“北面有小丘。明日,吾少带人手,上小丘之上,假作查探敌营。敌军必派兵赶去捉我。公瑾暗中准备兵马,待敌军出营,相机行事。”

    “不可,万万不可!”周瑜连连摇头摆手,“伯符乃一军统帅,岂能以身涉险。”

    “公瑾,破敌要紧。若再拖几日,敌军援兵一到,我军再无胜算。”

    “不可,伯符,万万不可。”周瑜还是不同意。

    孙策只能强行下令。“公瑾不必多言,吾意已决,公瑾速速去做准备吧。”

    两人自幼相识,周瑜最了解孙策的脾气。他决定之事,断无更改可能。

    再劝无用,周瑜道:“此事太过凶险,若要诱敌,何劳伯符亲自出马,周瑜愿担此任。”

    孙策笑道:“不挂香饵,如何钓得金鳌?刘正礼也算一条大鱼了,我亲自出马,人家才会给咱面子。公瑾你啊,面子没我大哦!”

    孙策喜玩笑,有事没事,常和属下说笑一番。

    可是,孙策越是说得轻描淡写,周瑜越觉不妥。

    “公瑾。”孙策终于收住玩笑,用力拍拍周瑜的臂膀。“我们刚刚起兵,若是我这个当主帅的,都不肯担一点风险,将士如何拼死效命?”

    见周瑜还在犹豫,孙策再次用力地拍拍周瑜。“公瑾无需多虑,某自幼随家父征战,历经风雨无数。刘繇兵马虽多,但能拦住我孙策者,怕是尚未出生!”

    言语间,豪迈霸气尽显。

    周瑜终于点头……

    ……

    翌日,刘繇军营哨位指着不远处小山丘,大声喊叫:“孙策正在窥视我军军营!”

    刘繇得报,出账来看。

    果然,孙策带着十余人,驻马土丘之上,正对着己方军营指指点点。

    刘繇无奈地摇摇头。“随他看吧。”

    孙策如此嚣张,刘繇能忍,有人却忍不了!

    军中有人大喝:“此时不捉孙策,更待何时!”

    发声者,非是别人,东莱太史慈是也!

    ?(未完待续。)

第0552章 小霸王酣斗太史慈() 
太史慈乃刘繇同乡。

    刘繇初来扬州上任,将勇猛过人的太史慈带来扬州。

    立足扬州后,因太史慈无有显赫出身,刘繇担心引起江东世家不满,不敢重用太史慈。

    孙策露出对江东用兵之意,有人建议刘繇启用太史慈为将。刘繇却怕被善于评人的名士许劭许子将笑话,竟不肯用,只将太史慈派去侦察军情。

    冲锋陷阵,斩将搴旗之能,却做斥候,太史慈委屈!

    早就憋着一股劲,要证明自己。

    活捉孙策,一展雄风!

    大声呼喝“不捉孙策,更待何时”,太史慈豪气迸发。

    这一声,震慑军营。

    一时间,军营兵将,面面相觑,鸦雀无声。

    突然,哄笑声四起,许多人笑得前仰后合。

    孙策,少年成名,勇猛无敌。冲锋陷阵,身先士卒;攻城拔寨,率部先登。江东人称“小霸王”!

    “一个斥候,竟如此不知天高地厚。”

    “唉,无知者无畏矣!”

    “哈哈哈,笑死我了,不行了,肚子笑疼了,哈哈哈……”

    众人讥讽嘲笑,太史慈勃然变色。虎目暴瞪,两腮急速鼓动,脸色惨白,嘴唇暗紫。双拳攥得嘎嘣嘣响,向笑得最夸张的家伙迈了一步!

    “子义,不可胡来。”

    刘繇也觉太史慈太不自知,只是刘繇有涵养,没像将士们那样笑出来而已。

    一群鼠辈!

    太史慈心中怒骂一句,转身而去。

    众人见其面目可怖,不敢招惹,闪开一条路。

    太史慈飞身跳上坐骑,拿起大枪。

    “子义,汝欲何为?”

    刘繇发问,太史慈充耳不闻,大喝一声:“某必生擒孙策!有胆气者,都跟我来!”

    雷霆之怒。虎威惊心!

    无人再敢出言嘲讽,纷纷避让,却无人响应。

    太史慈鄙夷地扫视一圈,在众鼠辈强忍嘲笑的目光中。纵马冲出军营!

    “太史子义,真猛将也!”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声赞叹!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一员小校,身着劣甲。手持破枪,已飞身跃上劣马。

    “太史子义稍等,吾随你去!”

    急催战马,直追太史慈而去!

    营中将士,再也忍不住了,军营里,笑声震天,炸营相仿……

    ……

    太史慈闻听喊声,驻马回望,见此人身材虽矮小。却十分精壮。衣甲枪马虽劣,脸上豪气十足,一双眼睛,如狼目虎睛。

    “有种!”太史慈冲小校一挑大拇指。“汝姓甚名谁?”

    “大丈夫若不能建功立业,留姓名何用?待擒得孙策,再报姓名不迟!”

    太史慈赞道:“大丈夫,理应如此!”

    小校心计颇多,眼珠一转,道:“彼有十余骑,我们只二人。若混战一处。难讨便宜。不如以言语讥讽,激得孙策与子义单打独斗,某引开众随从,子义趁机擒杀孙策!”

    “此计甚好!”

    看着小校的劣枪劣马。独斗孙策十余随从,定无生还可能,太史慈不禁说声:“兄弟保重!”

    “不用管我,子义一定要擒获孙策!”

    太史慈自信地点点头。

    那小校又不放心地叮嘱道:“若是擒得孙策,而某不幸被敌所擒,敌若以吾交换孙策……”

    不等小校说完。太史慈插言道:“绝对不换!”

    “哈哈哈……”

    两人笑声爽朗豪迈,生死之旅,有如郊游!

    ……

    山丘上,孙策早已注意到太史慈二人。

    孙策以自身为饵,本想钓出大鱼,引刘繇率部出营。却只引来两只小虾米,孙策好不失望。

    为保孙策安全,孙氏旧将黄盖韩当,以及刚刚投奔孙策的周泰蒋钦随行左右。周瑜另选了八名精壮死士,伴在周围。

    见太史慈二人冲来,韩当请道:“将军,某去斩杀此二人,再引得敌军出营。”

    “不!”孙策摆摆手。“杀此二人,敌必胆寒,更不敢出营。这两个家伙,不能杀,也不能擒。我等假意与其二人纠缠,方能引得刘繇出营。”

    商量已定,太史慈二人已纵马来到面前。

    太史慈手中一杆大枪,背后背两把短戟,手指众人,喝道:“谁是孙策,某特来擒之!”

    “哈哈哈……”孙策朗声大笑,“我就是孙策,汝等何人,敢口出狂言。”

    “东莱太史慈是也!”

    那小校也是豪气冲天:“曲阿无名小将是也!”

    “太史慈,没听过这名字啊。”孙策故意假作不知,随随便便一指。“既然来了,你二人便一起上吧。”

    太史慈不屑地怒哼一声。“擒你孙策,岂用二人之力?来,汝等十余人一起来,某一并擒杀!”

    “哈哈哈,好狂妄,不过,倒和孙某脾气!”

    太史慈狂妄,激起孙策好胜之心。

    “你们听着,这厮狂妄,某必独擒之。尔等不得插手!”

    孙策此言,正中太史慈下怀。

    “来吧!”

    “来!”

    两员虎将,催马挺枪,杀在一处。

    甫一交手,二人不免都吃了一惊。“好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