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才简介:郎世宁,画家、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成为宫廷画家,长达五十年。将西洋绘画技法与中国画结合,留下作品百余幅。参与圆明园、畅春园设计与施工。
召唤出来郎世宁,说实话,刘芒想不出怎么使用他。
这个时代,世人接受不了西洋画。暂时将其留在卫将军府,也许某一天,能派上用场。
最近几次召唤的人才,大多现身。只有郎世宁附带出来的人才,一点消息都没有。
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不过,和这个附带人才相比,刘芒更关心的是徐州方面的情况。
吴用最近提供的情报显示,曹操的兖州军,和刘备陶谦的青州徐州联军,都不敢贸然发动进攻,徐州战事进入僵持阶段。
……
杜如晦微微笑道:“曹孟德刘玄德,谁都不肯轻易放弃徐州这块肥肉。而陶恭祖先是引火烧身,随即引狼入室。陶恭祖已是老迈残躯,其死后,徐州归属必将再次引发战乱。”
刘芒点点头。“还有袁公路。加亮先生,南阳方面,可有什么新消息?”
吴用道:“没有特别的消息,只是,近日有传闻称,袁公路欲将治所迁离南阳。至于迁去哪里,为何迁移,未曾可知。”
众人猜不出袁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他的一举一动,对中原局势影响极大。
“加亮。南阳方面的消息,最是重要,务必时刻留意。”
“诺。”
几人正在商议,吴用手下送来紧急情报:袁术以侯君集、桥蕤为将。出兵扬州,抢占庐江、九江两郡!
……
趁徐州战乱,出兵夺取扬州庐江九江两郡,这是李助为袁术谋划的战略。
这一次,袁术对李助的筹划基本满意。
曹操和刘备陶谦交战。袁绍也派兵参与,这是袁术最乐意看到的结果。
他们打得头破血流才好,袁术乐得一边看热闹,一边大肆抢占地盘。
抢占扬州北部两郡,袁术又收获了近百万人口。遍观天下诸侯,无出其右。
袁术基本满意,而不是完全满意,在于吕布没能攻下洛阳。
不过,这是吕布无能,而非李助筹划不力。袁术还是大大褒奖了李助。
李助再获袁术赏识,心情大好,思维仿佛都变得更敏捷了。
“来人。”
“诺。”
“哥奴在哪?”
“在月堂用功读书。”
“哦?”李助很满意。
小名哥奴的李林甫,是李助远房亲戚,家里贫穷。
李助投身袁术,奉献玉玺。初得重用,后所献截杀天子之计失败,反倒葬送了白波军韩暹所部。韩暹本决定投身袁术,损兵折将,恐不受袁术待见。转投张邈。
因为此事,袁术一度冷落李助。而且,为了避免李助与侯君集结党营私,袁术有意重用提拔侯君集。侯君集也渐渐疏远了李助。
李助终于认识到,玉玺只是敲门砖,热度过了,自己在袁术心目中的地位就要下降。
必须再想办法,给袁术献上更多良策,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还要培养自己的势力。才能巩固自己的地位,拉拢厉天闰,便是李助培养自己党羽的策略之一。
李林甫,也是李助培养自己势力计划的一部分。
李林甫家里穷,读书很少,但脑子极其聪明。其阴柔狡诈的一面,让李助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把他从家里接来,在自己家里为奴,慢慢调教,以期大用。
李助家里,有一间半月形的厅堂,名曰月堂。李助让李林甫住在月堂,读书学习。
……
读书学习,对李林甫而言,简直是活受罪。
但李助管得严,他每天不得不装装样子。
当然,一有机会,就要溜号,玩点有趣的东西。
李林甫除了不爱读书学习,本事着实不小。通过脚步声,就能听出来人是谁。
听得门外脚步声,知道是李助来了,赶紧把玩的东西藏起,坐到几案前,胡乱拿起竹简,随便展开一页,假装用功。
李助推门而入,见李林甫慌乱的样子,已知其又贪玩溜号。恨其不争,狠狠哼了一声,又无奈地叹口气。
李林甫心虚,担心被李助责罚,装作很认真的样子,大声读起书来。
“杖杜。”
涨肚?
李助没出声,却一脑子疑惑。
自恃学问不差,怎么没听过有关“涨肚”的文章?
李林甫大声读着:“有杖之杜,其叶……其叶……”后面的字,他不认得,卡壳了。
李助凑近一看,气得直笑。忍不住念道:“有杕(地)之杜,其叶谞谞!”
李林甫偷懒被发现,不敢做声,低埋着头。
“唉!有杕之杜,是孤立的赤棠树之意,竟然读成‘涨肚’,也真难为你了。行了,别装模作样了,起来说话。”
李助埋怨道:“吾见汝聪颖,才着力调教,将来以为大用。而汝藏奸耍滑,如何能成大事?”
李林甫低声辩解道:“小奴以为,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读书,不如勤用脑。”
李林甫虽属狡辩,但李助看上他的,正是这一点。
正要苦口婆心劝道几句,家奴来报,袁术来了。
“啊?”李林甫正要出迎,袁术已迈着优雅的步子,来到月堂。
“李助见过袁公。”
“免礼免礼,这位是?”袁术看见李林甫,不禁上下打量一番。
袁氏一门,均生得相貌堂堂。袁术和他兄弟袁绍一样,不仅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更注重外表。
而且,对待下属,也仿佛有相貌洁癖。最初不甚待见李助,也是因李助的相貌,入不得袁术之眼。
而这李林甫,本就生得俊朗,李助有意给他穿上华服亮装,又添几分秀气。
“呃,此乃家中小奴,名林甫,小字哥奴。”
“哦?”袁术见李林甫手中还拿着书卷,更感惊异。“先生家中奴仆亦读书识字?”
李助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只能尴尬地哼哈地敷衍。
袁术兴致很高,指着竹简中《杕杜篇》道:“读来听听。”
李林甫头一次见袁术这么大的官,本就紧张。边上,李助挤眉弄眼暗示,李林甫更加紧张了,早把方才李助教的忘到脑后。
不敢不从,只得硬着头皮读道:“有杖之杜,其叶……嘘嘘……”
不仅又“涨肚”,还把去声的“谞谞”读成平声的“嘘嘘”,袁术忍不住大笑起来。
李助哀怨地看了李林甫一眼。
唉,丢死人了……(未完待续。)
第0548章 李哥奴人狠心毒()
袁术来找李助,是为李助找的汉室宗亲孩子一事。
益州刘焉,已经准备称王了,袁术岂甘人后。
“此事,属下已为袁公筹划妥当。”
“李先生请说详细。”
“袁公请看。”李助拿出一张东汉帝王世系图,解释道:“其出身,可定为穆宗孝和皇帝之孙。”
李助所说的穆宗孝和皇帝,便是东汉第四任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曾孙刘肇。
汉和帝刘肇,是帝室正统。而现在的小皇帝刘协,是河间王刘开之后。
刘肇的直系后人,当然比刘协更具说服力。
汉和帝刘肇驾崩,皇位本该传给长子刘胜。因刘胜身体有病,汉和帝的皇后邓绥做主,将皇位传给只有百余天大的刘隆,是为汉殇帝。尚在襁褓中的汉殇帝即位没几天,就死了。
皇位再度空缺,传至和帝侄子,汉安帝刘祜。
其后,皇位又辗转几次,才传到现在的皇帝刘协。
李助给这个孩子拟定的身份,是汉和帝刘肇之子刘胜之后,汉和帝之孙,汉光武帝第七世嫡孙。
如此身份,比现在的小皇帝刘协长一辈。
李助还给这孩子取名刘礽。
礽,意福。
刘礽,不仅避免与汉室任何一位宗亲重名,其字意,也完全符合帝室取名习惯。
而且,礽字还有特殊的意思,指从本人算起,第八世孙子之意。
以“礽”为名,就是提醒天下之人,这是光武帝刘秀的嫡传子孙。
袁术大喜。“礽字,甚好!等益州刘君郎称王,我们便将刘礽扶上皇位!”
李助已渐渐摸透袁术的脾气,把妙计接二连三推送给袁术,最容易得其欢心。
“袁公,属下还有筹划。”
“快讲。”
“这刘礽双亲亡故。袁公宜大肆操办丧事,以造其势,使天下人知晓此子之帝脉身份。”
“好,好。好!”袁术兴奋得坐不住了。“还有一事,益州刘君郎故弄玄虚,声称益州出了麒麟,以示祥瑞。咱们是否该效而仿之?”
李助很得意很自信地道:“刘君郎指鹿为马,谎称麒麟。其计低劣至极,且听属下为袁公所谋。”
“快,快说!”袁术完全沉迷于李助的谋划之中。
“南阳有淯水,袁公以治水兴农为名,开挖沟渠。使此子参与其中,拾得玉玺!”
“妙!妙啊!妙之至极!”袁术差点蹦起来。
历朝历代的帝王,为了证明自己是承天之气运,是天之子,总要弄出各种各样的玄虚。
而出现麒麟、遇到苍龙等伎俩,已经被用烂了。麒麟也好。苍龙也罢,虚无缥缈,无人得见其真容。
而李助设计的,在挖沟渠时,刘礽拾得玉玺,才是绝妙之计!
如此,玉玺,可以亮相于天下。而刘礽拾得玉玺,又有汉室宗亲的身份,足以证明。他才是真正的帝脉传承!
袁术越听越兴奋,干脆在李助家吃饭,边吃边聊。
李林甫为二人奉上酒菜,两人越说越兴奋。聊了一会,话题不经意又转到吕布攻取洛阳不利一事上。
袁术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小皇帝刘协和朝廷回归东都。
提起这事,袁术埋怨吕布无能的同时,也不禁发愁,让李助再为谋划。阻止朝廷东归。
李助也想不出合适的办法,在一旁替二人斟酒的李林甫突然“呃”了一声,欲言又止的样子。
“哦?”袁术看看他,问道:“汝有话要讲?”
李林甫赶紧跪伏请罪。“小奴身份卑微,不该参与军国大事,罪该万死。”
“恕你无罪,说说看吧。”
得到袁术首肯,看到李助鼓励的目光,李林甫俊秀的脸上,显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狠。“小奴以为,不必大费周章。所谓截其流,不如断其源!”
李助脸色一变。他虽素知李林甫有心计,性阴柔,却也没想到,他有如此阴毒的想法。
“哦?”袁术早已丧心病狂,对这个小名哥奴的人更感兴趣了。“明言。”
李林甫脸上阴狠之意愈盛。“袁公所虑者,无非二人,天子及刘芒尔。派能人异士赴安邑,斩断其源,便再无所虑。”
袁术李助早有这般想法,只是,刺杀皇上,一旦败露,后果不堪设想。
这和在弘农,让白波军截杀天子,天子死于乱军之中,决然不同。
去安邑刺杀,难度太大,最麻烦的,是没有合适的人选。
“小奴知一人可担此任。”
“何人?”
李林甫阴险一笑。“此人武功高强,来去无踪,与秦琼秦叔宝齐名。”
袁术不熟悉江湖人物,李助阅历庞杂,急问道:“可是那江湖人称的淮江一霸?”
“正是。”
李助连连点头。
这“淮江一霸”,世人无人知其真名,行事亦正亦邪。
秦琼名震黄河一带,“淮江一霸”在淮河长江一带闻名。
有他出手,其事可成。
“只是,如何能寻觅其踪。”
“小奴自有办法。”
袁术大喜。“快快招来,某必重赏。”
“不可。”李林甫越说越自信,“袁公,此人乃江湖中人,不会轻易归附。况且,行此等机密之事,袁公还是莫见其面为好。”
此话提醒了袁术。“对,对!吾不见他。哥奴速速联络此人,只要其应允,一切条件,均可商谈。事成之后,袁某加倍犒赏!”
“多谢袁公。”
刘协年幼,无有子嗣。而灵帝一脉,再无可继承帝位之人。只要除掉刘协,刘礽为帝,便更加合理。
至于刘芒,袁术恨不能衣其皮,食其肉。早除掉,早解恨!
当即命李林甫全权处理此事,暗中联络淮江一霸,所需用度,不计多少,一律满足。
今儿这酒,喝得爽快!
袁术在兴头上,对李助道:“李公,术有不情之请,李公务必应允。”
袁术改口称自己为“李公”,李助心中狂喜不已,但表面上,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