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影侯-第6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件事情说起来还是一个认可的态度。
这也是他游学教导门生和那些老友们相谈的时候所表露出来的意思。
那些老友们也都知道他有突破,但从未抛弃过,这也是能够延续师生友谊的方式之一。
在某些方面他可以允许自己有分歧,甚至是有一些其他不一样的想法。
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完全把儒家学说抛弃,也没有想过把至圣先师所留下来的言论抛开掉。
这一点也是众多在搞理论研究的人所要承认的,他们可以开拓新的思路,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但是想要让他们完全的抛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些人都会努力的从里面抓取新的东西。
儒家学派也有各种不同的流派,甚至是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各个地方的大都有各自的理论知识。
有一点他们的共识是存在的,那就是朝廷现在的势力实在是太过强大。
谁能最先和朝廷现在所宣扬的理论融合在一起,那么对于各自的流派发展一定是最好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方孝孺虽然在南方名声很好,但在北方就有些差了。
这种差并不是说他有一些不好的名声,只是推广度没有其他的大儒那样广。
所以这才是他这一段时间内比较心烦的地方,一听到别人在讨论这件事情。
之前就已经有这样的风声传到他的耳中,只不过那个时候他没有太多的在意,但是如今却有一些后悔了。
想到自己的儿子可能会对孔家不利,他的就心如乱麻,不得不回来找自己的儿子谈一谈。
“父亲,孔家是孔家,圣人是圣人。
对于我们来讲,他们其实是两码事。
您作为朝廷官员,作为当世大儒,这件事情应该看得更加的透彻。
孔家的不肖子孙太多太多了。
这些年孔家借助朝廷的特权,不知道做了多少的坏事。
朝廷不是不知道,只不过一直没有处理。
不说别的,之前山东的旱灾难道与他们没有关系?百姓们还有不少饿死的,难道与他们无关?
如今陛下行使仁政,他们一直撺掇的人进行阻挠。
甚至是对于朝廷现在这种大力建造和开拓土地的行为,非常的不理解,煽动那些读书人阻挠朝廷。
所以他们的心思已经坏透了。
光凭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让朝廷处置他们了。
父亲,难道您认为孩儿极力主张处置这样的人也是错误吗?
那您之前教导的孩儿一定要以国事为重,以百姓为重的话,都是欺骗孩儿吗?”
方中愈说的情绪有些激动,虽然对待自己的父亲不应该用这样的语气,可是他就是忍不住。
这些年他一直以为父亲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坎坷,再加上有了那一场战争的洗礼。
最后这些年的改变会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朝廷缺乏的东西。
可是现在看来似乎还差了许多。
他有些失望,淡淡的失望。
方中愈说的是事实,其实方孝孺又何尝不明白。
真正走到那一步地位上的人,家大业大,就算是其他人有心维护,至圣先师的形象,但他那些子孙后代呢,还有多少人说不定早就心里不满了。
方孝孺越是想到这样,心里就越是苦涩,或许只有他们这些根本和孔家没有关系的人,才会为孔圣先师感到悲哀吧。
方中愈所点出来的一件件一桩桩。
方孝孺都知道,一定会找到证据的。
人太多就不好管,再加上朝廷在某些方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不相信孔家没有那样的危机意识。
可是就算他们有,会改变吗?
“中愈,可是为父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孔家人都有罪。
锦衣卫是什么性质,为父非常清楚。
如果你真的做了,锦衣卫这些年维护的形象,可就倒塌了。”
刚刚方孝孺已经听得非常清楚明白了,那就是自己的儿子真的已经打算动手,甚至是连圣人是圣人,孔家是孔家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
自己的儿子竟然敢这样说,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
。
第0932章 烧火烧的更旺了()
人都是只能看到眼前的而看不到身后的事情,所以当他们专注的时候,就会发现处处都是漏洞。
所以他一直还想再争取一些,至少要把很多的事情不要做的那么过分,为自己的儿子留一条后路。
虽说现在对付孔家,不一定会引起天下所有读书人的反对。
可是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人会维护孔家的,到那个时候方中愈依旧是处处树敌。
那可就不好了。
可是既然现在这件事情都要做了。
也就意味着甚至是陛下和朝中的诸位大臣都已经有了相似的共识。
这些事情之前没有跟他们这些品级不太高的官员商量,是因为还没有到那一步,不需要公开的透明化的把这些事情说出来。
方孝孺也不希望因为这件事情把之前方中愈好不容易改变过来的锦衣卫形象完全覆灭掉,毕竟人言可畏。
维持这个好形象这么多年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不知道有多少人付出了无数的努力,才能走到如今这个地步。
就是因为一件事而回来的话,那真的是得不偿失。
“父亲,其实您真的太过担心了。
如今以您为首的南方士人可以说是,都已经能够接受新政。
北方的学子们大多也能够接受,而那些跟着孔家受着孔家煽动,对朝廷指指点点的那些人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真材实料的,要不然他们早就会被各大学院录取了。
儿子自认为在对待人才这上面没有太多的偏差,甚至是只要他们真的有正在学校,儿子一直都支持他们去往各地学院学习。
这一点可以说全国的读书人都知道。
做人得讲良心,如果他们在儿子的支持下学到了不少东西。
甚至能够接触到如今各个部门学堂里的高级知识,那么他们还能做出这样的事的话,只能说他们的良心都被狗吃了。
儿子自认为在人性方面没有做得这么差,所以还是认为那些人基本上都是垃圾。
对于这样的人,孩儿认为不需要太多的仁慈。
有些人特别的努力,有些人特别希望大明朝廷变得更好,那么这样的人就该得到重用,
而那些一直唱反调的人,自然只要他们不给朝廷添乱,活着无非就是浪费点粮食罢了。
孩儿觉得这些粮食自己还是出的起的,所以啊,对于他们孩儿不想给予太多的机会。”
方中愈的言辞也颇为严肃,甚至他对于方孝孺也直言不讳。
他必须要严肃这样才能让父亲重视起来,不再把自己的心思放在同情那些孔家人和依附于孔家的学子身上。
如果是在之前形势还不明朗的时候,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不去明摆着站队或者是支持的话,方中愈还觉得情有所缘。
可是后来平叛战争已经结束,朝廷正在努力的维护自己的形象,后来又开展了一系列能够促进整个大明朝廷发展的政策,那么就需要更多的人支持了。
但是这个时候孔家的人做了什么了,他们仗着朝廷给予的特权,让这两方都不敢对他们过多苛责,所以不断的侵占良田,甚至是放纵家奴,对那些老百姓穷追猛打。
造成了不少的百姓流离失所,甚至是还有不少人饿死。
之前锦衣卫调查了不少的罪证,甚至是孔家那些人在老家做的那些事儿有多么的严重,他都清楚,甚至是朝中的大臣们也都知道。
可是他们一直都选择了隐忍不发,甚至在这个没有做太多的步伐,当然一些必要的准备还是要做的。
方中愈说方孝孺的脸色就变了,虽然他有一些难受,可是这个时候。
他却没有办法去反驳方中愈。
大明有多少的年轻人成长起来,可以说这5年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受过方中愈的恩惠。
全国各地的学堂方中愈,基本上都在里面参与过,甚至是各地的学院,图书馆方家哪一项没有投钱?
各地的蒙学他们的教材所用的纸张,甚至是笔墨纸砚,只要是与读书有关的东西,方家基本上都给予了无偿的投资。
甚至可以说方中愈所获得的那些分红基本上也全部都花在这上面了。
这一点都是对外公布的,所以老百姓都认为方中愈真的做的挺好了,这也是为什么方中愈可以受到这么大的支持。
皇帝也可以这样做,但是他不能用皇帝的名义可以做很多事情,如果他做的太过普遍,反而让别人不懂得珍惜。
所以如今这种状态恰恰是最好的。
不过对于这样的宣传确实没有放松过,皇帝做的好事全部都会广而告之,让更多的百姓在这上面感觉到皇帝所带来的好处。
这一点朝中的官员其实多少还是有些想法的,他们不太希望把皇帝的作用放大,可是又没有办法去反驳,如果你真的想反驳的话,有本事你拿出来这么多钱啊。
既然没本事那就把嘴闭上,这是很多人在指责皇帝的时候,其他官员反驳的。
正是因为如此,方孝孺才没有办法反驳自己的儿子,因为方孝孺清楚的知道儿子到底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又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把事情办到如今这个地步。
对于前来投奔的那些年轻人,只要是有能力的,方中愈又经过一番考核之后,都会推荐到相似的学校或者是部门去学习。
只要他们能够通过,以后的考核,基本上也能找到事儿做。
可以说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方中愈也从来没有如此努力的去做一件事情,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帮助他们做好这些东西。
也就是说方中愈从来没有亏待过一个人,只要那些人真的有本事,各个方面都行。
很多跟下面的人有方方面面的联系,只要他们不违法乱纪,方中愈基本上都给予支持,手下的人推荐过来的人考核之后也会送到各地去锻炼。
也就是说,现如今大明各地的官衙之中,有很多都是方中愈所推荐的人,或者说受过方中愈的恩惠。
方中愈,方家名下的产业,还有锦衣卫内部,合适的人才总是在做着挑选,方中愈自认为,对他们不薄。
那些人如果还是这样的话,只能说明他们真的没有良心。
所以方孝孺有一些矛盾了,以他自己的思想水平,在这个时候不应该有这样的苦恼。
可是他还是觉得不应该这样。
自己的儿子所做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整个帝国的进步他也看在眼里,可是他就觉得自己过不了心中的那个坎。
就算自己现在不断的告诉自己的内心,儿子做的是对的,可总有另一个声音跳出来,就算是对的,也不该这样做。
所以它是非常的矛盾。
“孔家那边真的无法挽回了?”
方孝孺还是想为他们争取一些,毕竟事情还真的没有到那个地步,他们也不是不死不休的。
虽然说文化之争一直都有这,可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孔家至圣先师的地位不会被灭掉,衍圣公的爵位一直都是存在的。
这一点是所有读书人的精神支柱。
虽然如今这个精神支柱慢慢的在被取代,可是大家也只是壮大了如家升华的儒家,而不是和之前一样只保留那些糟粕。
“父亲,因循守旧已经不是现在的风格了。
您自己也是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理论的。
他们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大的作用了。
时代是在变化的,我必须要为更多的人指一条路,至少不能按照现在这样发展。
这个时间,朝阳所散发出来的光辉是照耀万民的,而不是照样一部分人。
既然大家都能享受这个待遇,那么他就不是一家之私产。
所以孩儿一定会推动这件事情的发展,不会放过那些人。”
方中愈有他自己的想法,父亲到这个时候选择支持,他也不觉得有什么意外。
可以说这件事情真的做了之后恐怕会万夫所指,就看自己怎么操作了。
对于方中愈来讲,他早就想做了,一直磨磨蹭蹭拖了这么多年,只是因为他腾不出手来。
现在既然已经能够去做这件事情,他自然还是要多做一些的,对于整个帝国来讲,也需要有这样的功绩去把更多的事情做好。
有些政治遗产是可以接收的,对于他们这些男人说,现在把这些事情做下去可能会受到阻拦,但可能也会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