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季汉再起-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苋ξЧブ芏嘉荆绱怂洳荒芑髌扑镌簦蹦艽炱淙衿恢咕衔绾危俊�

    王朗凝视虞翻良久道:“仲翔可愿担此重责?”

    虞翻慨然道:“翻愿为使君效力,击破孙贼,还百姓一分安宁。”

    王朗点点头道:“江东多水,少马。我虽喜读经书,但从小喜马,自来会稽后,曾自幽州运来几十匹良马,加上会稽原有的,合集起来约百匹左右,全部交给你了,望你能为朝庭建功,不负天子恩宠。”

    当夜,月白如水。

    寂静的山阴城外突然爆发出一片火光,随即传来一阵阵的怒吼声,刀剑相击、战马怒嘶,伴随着各种惨叫哀嚎。

    孙策果然有所防备,周才刚刚攻入大营,就见周围火光齐亮。

    周才知道上当,“大叫后退!”

    孙策岂会让他轻易退走,伏兵四起,刀剑相加,眼看周才就被完全陷了进去,全军尽灭。

    正在这时,一支轻骑悄悄地接近孙策后营,一时火箭齐发,火星迸出,眼看着后营火起,后营一片惊慌。

    正在前营伏击周才的孙策大惊,急忙招军前去救援。

    虞翻乘机杀出,轻骑所过,留下一片血路。

    周才得虞翻所救逃回城中,所带人马损失了近三成。

    孙策营中也不好过,混乱中部卒被轻骑伤了不少,更叫人痛心不已的是,自家军兵在救援时不慎引燃了一堆粮草,可谓损失惨重。

    孙策恨恨地道:“是谁出此计谋我当生吃了他?”

    当夜离城五里重整营寨,一夜不眠。

    直到第三天,孙策见士气已复,指挥大军攻城。

    王朗令周才严密防守,不可懈怠。

    这王朗并不纯粹是个文人,对军谋也有涉猎,在会稽治政又颇得民心,在他的协调指挥下,孙策连续攻城二个多月,仍未攻下,这是他争夺江东以来所受到的最大的挫折。

    刚来就吃了一个暗亏,一直在孙策心中愤愤不平,对王朗可谓咬牙切齿。

    但事实就是如此,山阴守军十分顽强、坚忍。

    眼看所带粮草用完,再有一月攻不下来,孙策所部只能含恨退军了,这让孙策如何甘心?

    附近能打的县城已经打下,得到的粮食没有多少,又不能竭泽而渔,将百姓的粮食收取干净。

    正在孙策心烦意乱,焦躁不安之时,有一壮士前来相助。

    此人姓董名袭字元世,余姚人。孙策一见,为之惊叹:此人身高八尺有余,身材雄伟,双目有神,生就两条粗眉。

    孙策心中欢喜,下帐相迎。

    孙策道:“壮士来见有何教我?”

    董袭恭敬道:“孙郎征会稽,军需紧张却从不扰民,百姓感孙郎之德,听说孙郎在山阴遇阻,让袭前来相助。袭虽粗鄙但生于会稽,知会稽粮草存放之地,特来相告。只要此地拿下,山阴必失。而此城虽险,但守城军士松懈。孙郎只要秘密前往,必破此城,所得粮草不可胜数,而王使君知孙郎攻此城则不得不救。”

    孙策大喜,请董袭为前导,自己亲带军马前去袭城。

    程普担心道:“董袭此人不知底细,将军还须小心谨慎,以防上当。如真要袭城,由我等前去就是了,将军不可冒险。”

    孙策道:“事关重大,非我不可。我观此人不似奸诈之徒,我相信他。再说,如果我不能亲冒箭矢,那个愿意为我冲锋呢?韩叔不必多言,我自会小心,城破之时,安排奸刺通告王朗,然后我们再中途伏击,一举攻山阴。”说完又向程普细细地交代几句,程普听完面露兴奋之色。

    在董袭的带领下,拿下山城极为顺利,守城军士做梦也没有想到相隔百里的孙策军会突然出现在自己城下,发现时已是防守不及。

    孙策拿下山城,果然城中粮草不计其数。

    孙策大喜赐任董袭为门下督,随军行动,专事破贼。

    程普等孙策走后不久,渐渐地将兵撒离,似是往山城方向。

    王朗大惊,急与周才、虞翻商议。

    王朗道:“如山城被破,孙策将再粮草无忧,山阴围城日久必难固守,必须迅速救援山城。”

    周才自告奋勇前去救援。

    当下点兵八千,前往山城。

    刚出城几十里,一声鼓响,四周孙策大军拥动,齐声呐喊。

    周才大惊,指挥大军急速后退。

    此时那里还来得急?孙策一马当先冲出,手起枪落,周才躲闪不急,被孙策挑下马来,几月的恶气终于让孙策长长地吐了一口。

    王朗军见主将被杀,那里还有什么战心,纷纷放下武器。

    孙策迅速让自己的军卒换上王朗军的战甲,找来一名王军副将,软硬兼施,同意带路。

    天要黑未黑之时回到城门,程普率兵在后急追。

    孙策让那名副将大喊:“快开城门!周都尉救援失利,遭遇伏击,我等被迫突围返回山阴,我有要事禀报王太守。”

    守门之人,见是自家副将,后面又追得急,不敢怠慢,开城放入。

    王朗军刚入城门,突发变故。

    只见这些人亮出刀剑,纷纷将开门军士斩杀,夺取城门。

    守城军士大惊,慌忙跑去报告王朗。

    正在郡守府等候救援消息的王朗听说城门已破,急忙带着虞翻等部份精锐、心腹向外逃去,一直逃到东治。

    王朗知道大势已去,无可挽回,准备渡海前去交州。

    知道虞翻还有老母在堂,到了东治,王朗对虞翻道:“仲翔!我知你家里还有老母在堂,你就不要同我们一起前去交州了。你就此返回吧!以你之材,那孙策必会重用。你就不要再管我们了,就此告别吧!”

    谁知事情并非王朗想到的一样,虞翻返回后,王朗等人本想乘船渡海去交州,事不凑巧,这段时间出现大风,无船敢冒险出海,孙策听到王朗在东治,派人前来捉拿。

    王朗无计可施,束手就擒。

    孙策尊重王朗之才,劝说王朗从己。

    不过王朗拒绝孙策征辟,一心想回许昌。

    孙策无法,又请王朗好友张昭前来劝说,王朗不为所动。

    王朗在会稽很得民心,孙策是杀又不能杀,最后只得同意王朗返回许昌。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五十三章 孙袁决裂 豫章争雄() 
孙策听说协助守城的还有功曹虞翻,让自己吃了大亏的偷袭战,竟出自虞翻之手。

    得知虞翻是余姚人,现正在家,就将部曲交给程普、张紘,自己只带几十名亲卫亲自到虞翻家里相请,登堂拜见虞翻老母。

    虞翻看孙策确实诚心相请,同意出任会稽功曹。

    会稽已平,孙策率军前往吴郡。

    吴郡太守名叫许贡,听到孙策攻破会稽,郡都尉周才被杀,王朗束手,大惊!

    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王朗,料来吴郡无法坚守,立即带领亲信,逃往乌程严虎处。

    严虎本是吴郡豪强,自黄巾之乱后,挟持部份百姓占山为贼,拥兵达一万多人,即使太守许贡也不得不对他青眼相看,任他霸占乌程。这严虎时而为贼,时而为官,往来结交具是名士、豪杰。

    许贡来到乌程,两人商议如何防备孙策进攻,议来议去,无计可施。

    严虎派人与孙策协商,称愿意服从管理。

    孙策认为吴郡形势正对自己有利,那里同意将乌程交给这么一个人来治理,埋下众多不可知的隐患。

    孙策坚持:严虎必须放下武器,做一个单纯的富家翁。

    严虎单心放下武器后,自己性命不保。

    派自己的亲弟严与前来商议。

    孙策摆酒相待,协商时严与态度强硬。孙策大怒,拨出长剑,一剑将桌子砍掉了一角。

    严与吓得慌忙跳开。

    孙策奇道:“我不过砍掉一个桌子角而已,你为何如此跳跃?”

    严与脸一红道:“我看到拨剑心里害怕,故此跳开。”

    孙策心里知道严与此人无用,乘其不备掏出小戟,一戟将严与杀死。随后传严与随行人员,让他们告诉严虎,放下武器,还可留下一命,否则城破之日必夷其三族。”

    士卒听到严家军中力气最大的严家二公子在孙策手中无还手之力,军心动摇。

    严虎只得接受孙策的条件。

    与许贡一起跑到许贡的部下许昭那里去躲避去了。

    孙策收复乌程,三郡渐平,众将祝贺,程普道:“将军为何不乘胜用兵,铲除许昭?”

    孙策沉思片刻,回道:“许昭对旧主有义,对故友有诚,这正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男子汉应当做的。这种人应值得尊重,我怎么能去将他杀了呢?再说严白虎、许贡等经此一役,想必不敢再挑事端。再说这许贡为人虽然狠毒,但在江东还是有些贤名,杀了会受到别人的指责。”

    不久,孙策收到一条消息,袁术公开称帝,自称“仲家”,以九江为伊,大封群臣,郊外祭天,赐封孙策为前将军。

    众将震惊,一齐看向孙策。

    孙策面沉如水,招张昭、张紘前来议事。

    张紘道:“袁术狂望自大,野心勃勃,听信妖言,挟袁氏历代先祖之恩,行不轨之事。必遭众人唾弃。此正是将军脱离袁氏的大好机会。当向各州郡、许都发放檄文,对袁术此种行径,严加痛斥,公开断绝与袁氏的关系,向朝庭进贡。必为将军夺得一个好的名声。”

    孙策道:“袁杨州前段时间,将舅父、堂兄、公瑾召回九江留府听用。如我公开谴责袁杨州恐对他们不利。”

    正说着,听得亲卫来报说:“吴太守回来了。”

    孙策大喜,出门相迎。只见吴景、孙贲走了进来。

    孙策问他们是怎么回来了的。

    吴景道:“自袁术称帝后,大封群臣。我与伯阳都封了官,大家都觉得袁术极难成功,许多人偷偷地跑了,我们也是在封职三天后借故走的。”

    孙策急问道:“公瑾现在怎样了?”

    吴景道:“公瑾到达九江后不久,袁术本来是要重用他的,公瑾借故自荐愿做居巢长。袁术见他执意要去,也就同意了。现在不知如何?”

    正说着又有人报:“将军的好友周公子来了。”

    孙策迎出屋外,看见周瑜,急忙跑上去拉着周瑜的手道:“我刚才正在担心公瑾呢?今日见你,我才将心放下。此次以后不要再走了,就与我一起共创大业!可好?有你!我大事可成了!”

    周瑜拉着孙策的手道:“从今以后再不走了,除非你赶我!”两人大笑。

    孙策任命周瑜为建威中郎将,调拨两千兵卒,良马五十匹。

    驱逐袁术任命的丹杨太守袁胤,派遣刘由为使向许都进贡,表奏舅父吴景为丹阳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自领会稽太守。

    令张紘书写檄文,严词斥责袁术的叛逆不道行为,通令各州、郡及许都,与袁术断绝关系。

    表章还未发出,听得原杨州刺史刘繇已死,立刻表奏堂兄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一部为庐陵郡,表奏孙贲之弟、孙辅为庐陵太守。

    原来刘繇被孙策击破赶出丹阳后,本想投靠刘表,一路展转来到豫章,听说豫章太守周术因病去逝,许都曹操经郭嘉提议,表荐前太尉朱俊的儿子朱皓为太守。

    朱皓本人正在豫章,接诏上任。

    刘表前部下诸葛玄因家兄去逝,几个侄儿侄女又小,辞别刘表回琅琊为兄长办理丧事。

    事毕带着侄儿诸葛亮、诸葛均等一班人自九江前往荆州,在九江被袁术留下,欲征辟为朝官,诸葛玄不就。

    豫章太守周术死了,曹操表朱皓为太守,袁术不同意,见诸葛玄在此,立刻表奏诸葛玄为豫章太守,认为自己得不到,也不能好了曹操。

    这诸葛玄本是刘表的前部下,刘表早就想染指豫章。

    这样一来,诸葛玄、刘表都会感自己的恩,也为曹操添点堵,可谓一举两得。

    事情果然如此,诸葛玄到了豫章后在刘表的支持下站住了脚。

    正在此时,刘繇来了。

    刘繇原本是想投靠刘表,此时却改变了主意,公开力挺曹操任命的朱皓,带兵将诸葛玄驱逐出去。

    诸葛玄不敌,只得再次回到荆州,半路因病死了。

    刘表无奈,只得罢手,本想将诸葛玄的侄子们招为小吏,以示照顾。

    年仅十七岁的诸葛亮不就,带着几位弟妹来到离襄阳不远的卧龙岗,购置了百十亩田地,租了部份出去,留下部份自己半耕半读,逍遥自在。

    朱皓在刘繇的支持下,坐稳了豫章太守一职,可事情又有了转折。

    比刘繇早到的笮融对刘繇的态度极为不满,他认为这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