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归大宋-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三十一章 变故(3)() 
寂静持续着,无人说话。

    李符性格如火,当即又道:“陛下,诸位同僚,此事还需早些定夺为好,五万大军地处西夏,迟则生变啊!”

    最终,赵光义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就依李爱卿的意思吧,若再不把弭德超叫回来,怕是那五万大军也要保不住了。”

    众大臣彼此看了一眼,最终也点了点头。

    当初出兵之时,他们就曾竭力反对,如今撤军自然也是题中之意。

    就在这时,一道苍老的声音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皇上,微臣不赞同撤兵。”

    赵光义和众大臣一下子就听出了说话之人正是赵普,不由露出惊异之色,赵光义问道:“皇兄,你有何看法吗?”

    赵普咳了一声:“燕云十六州一战,我大宋已经名扬天下,四海诸国皆震撼不已,若此次西夏一战再胜的话,恐怕这些小国家都会纷纷来投,那时我大宋盛世将会不弱盛唐,皇上也会成为唐太宗那样的人物,名垂千古。”

    “可若是此战就此结束,大宋威名势必大损,以后这些小国谁还会把大宋放在眼里?”

    “反观西夏,经此一战后,李继迁在西夏内势必声明如日中天,无形中西夏的国力反而大为上涨,而我大宋却士气大跌,此消彼长之下,日后我大宋想要收复西夏将会更加困难。”

    众人被他一言点醒,皆是后怕不已,若事情真的如同赵普所说,那这西夏国怕是再也收不回来了。

    事实上,在历史中的大宋朝,直到被蒙古灭国,也没有收回西夏和燕云十六州,这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大遗憾,若此二地被大宋收复,面对如狼似虎的蒙古国,大宋未必不能与之周旋。

    吕蒙正叹了口气:“听闻相爷一言,晚辈受益匪浅。诚如相爷所言,若此战就此结束,大宋势必成为笑柄,辽国、西夏、交跱等国必然越发不将大宋放在眼里,所以晚辈如今也觉得此战不能停!”

    众大臣无言,事到如今,他们也知道了大宋的处境,已是骑虎难下,若是大宋坚持撤军,国威势必有损,士气也会大跌。

    可若是大宋继续西征,粮草又该从哪里来?

    就算大宋此时粮草充足,又有何人能接下弭德超的烂摊子,继续西征直至收复西夏?

    大臣们为难了,面上虽然不说,但心中有没有对赵光义的幽怨就没人知道了,毕竟是他非要西征的,而且弭德超也是他的爱将。

    “皇兄,大宋如今处境艰难,咱们又该如何摆脱不利的局面呢?”赵光义对赵普问道。

    赵普郑重道:“大宋毕竟建国数十年,要是想办法的话,粮食倒是暂时不愁,只要朝廷坚定决心,相信百姓们会体谅朝廷的。”

    赵光义接着问道:“皇兄是说,要向民间富户借粮?”

    “嗯。”

    赵光义点了点头:“此法甚好,好在秋收在即,朝廷马上就会有税收入库,日后再还给他们就是,只是这西征领军人选?”

    赵光义此时也看出来了,弭德超就算对他再中心,能力毕竟放在那里,若是让他继续领军西征,怕是再多军队和粮食也不够他造的,因此赵光义也觉得该换将了。

    赵普想了想,道:“本来若是曹彬、呼延赞等老将出马,自然是最好的,但潘美北伐归来后,身体已是大不如前,怕是。唉,所以微臣觉得,此次领军就让年轻将领去吧。”

    “年轻将领?”赵光义心里闪过一个人的身影,正是赵谷。

    但想到赵谷正在病中,赵光义不禁为难了,难不成让赵谷带病上战场?

    况且他也怕赵谷再立大功,使得他赏无可赏,那情况就又麻烦了。

    “让杨延昭去,可否?”赵光义试探着问道。

    赵普摇了摇头:“杨延昭的本事,已经不输杨业,但终归只有将才,却无帅才。”

    “如此说来,非赵谷不可了?”赵光义面露疾苦之色,问道。

    赵普没有说话了,但脸色同样有苦涩,赵光义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当即下令道:“传令开国涿州郡侯赵谷,命他为西征大将军,即刻领军出征,务必收复西夏,待他领军归来,朕亲自为他摆宴庆功。”

    赵灵儿作为赵光义的贴身太监,立刻拟好了圣旨,递给赵光义看了,确认无误后盖好大印,立刻由太监送到了闲云山庄。

    闲云山庄内,此时却是一片愁云惨淡,只因为赵谷到现在还没醒。

    苏小成、柳俏俏、上官思思、柴郡主四女齐齐守在他旁边,五个大夫则在远处商讨着病情。

    “四位,赵侯爷这病虽然不算严重,但怕是三两日都难以清醒了,纵然喝了我开的清心汤,一两个月内也难以完全恢复,不知四位可有更好的方子?”其中一名头发花白的大夫道。

    另外四人齐齐摇了摇头,这个头发花白的大夫乃是开封名医,本事确实不小,其他四人的想法和他几乎没有出入。

    而且这个清心汤也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其他人第一时间还没有想到这个法子,因此这次治疗只要是以他为主。

    于是,五位大夫当即定下了治疗的法子,报给了苏小成知道。

    苏小成等四女听到赵谷的病并不算严重,微微放心,道:“有劳五位先生了,便请你们用心救治吧,等到侯爷醒了,侯爷自有重金酬谢。”

    五位大夫点了点头,立刻下去开药了。

    却在此时在,赵光义传令的太监来到了闲云山庄,宣布了赵光义的旨意。

    苏小成等四女无奈,只能替赵谷接了圣旨,等到圣旨念完,苏小成出面将赵谷的病情告知给了太监,随后道:“公公,眼下赵侯爷已经病成了这个样子,怕是怕是很难奉行皇上的旨意了,还请公公代为传达,将侯爷的病情告知皇上和诸位高官。”

    那太监也知道情况严重,点了点头,当即告辞离去,回到了紫宸殿,将赵谷的病情告知了朝堂上的诸人。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三十二章 看病(1)() 
“这。”

    赵光义等人听到赵谷的病情,皆是沉默无语,若不是地方不对,他们都恨不得大叹三声了。

    “那便让他好好养病吧。”赵光义黯然道。

    众大臣皆点头,唯有赵普神色有异,但同样没有多说。

    朝会就此陷入了僵局,放弃西征吧,恐失了国威,可继续西征吧,又没有能力挽狂澜之人,赵光义急的嘴角都起泡了。

    他虽然军事能力比不上太祖赵匡胤,但眼光还是有的,深知此时大宋若想吃掉西夏,其中难度之大难以想象,自然愁得不行。

    若此次西征真的无救了,大宋日后势必会被其他国家轻视,那他这个坚持西征的皇帝,怕是在史书上就成了和隋炀帝杨广一样的暴君。

    赵光义是十分在乎自己的名声的,虽然经常玩弄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一向分得很清。

    下了朝后,赵光义左思右想,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领军人选,不由对弭德超越发厌恶起来。

    作为一名皇帝,对于属下自然十分凉薄,好似之前的王恩一样,赵光义不还是说杀就杀了。

    实际上,弭德超在北伐时就轻敌冒进,犯了赵光义的忌讳,赵光义虽然面上不说,那是因为在军方他没有太多支持者,无法下重手惩处他,而且北伐终究是成功了,赵光义还没有体会到赵谷在朔州城死守时的处境。

    如今当这种左右为难的处境降临到他的身上,他终于体会到被弭德超坑的感觉了,也终于体会到赵谷曾经的心情了。

    有心赐死弭德超,赵光义最终还是忍住了,培养这么一个军方的高层可不容易,赵光义私心里总觉得其他军方的人不靠谱,自然也就顾不上什么国法军律了。

    他却从未想过,皇帝本就是一个孤单的职业,他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的,若是这个也不相信,那个也提防,这偌大的天下,他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焦躁的在御书房来回渡着步,赵光义眉头紧凑,却始终拿不出一个好主意。

    赵灵儿端着几盘精美的点心,走进了御书房,道:“皇上,御膳房最近新研究出了几种典型,皇上尝尝吧。”

    赵光义拿起其中一块点心,吃了一口,却根本没有尝出点心是甜是苦,显得心不在焉。

    “赵灵儿,你曾说过天下英才尽入朕的手中,可为何区区西夏,却让朕如此为难呢?难道朕真的比不过皇兄吗?”赵光义似是无意识的问道。

    赵灵儿何其聪慧,立刻听出了赵光义话中的挫败之意,连忙安慰道:“皇上此言差矣,先帝爷虽是天纵奇资,这中原大地不还是在您手中统一的吗?燕云十六州也是您收复过来的,您怎么会比不过先帝爷呢?”

    “可为何这区区西夏,却让朕庞然无措啊!”赵光义似是涨了一丝信心,但还是哀叹道。

    赵灵儿眼珠轻转:“皇上,宦官不得干政,奴才也回答不上您的问题,只不过呢,赵侯爷眼下虽然不能出征,但据说他病得也不轻,侯爷他孑然一身来到大宋,父母长辈都不在大宋,您作为他效忠的君主,也算是他半个长辈,不如就暂时放下西征的事,前去探望他一下如何?”

    “你不说朕倒是忘了,他好歹也是开国郡候,生病了朕去看望一下也是应该的。”赵光义道。

    “皇上记得带上御医。”赵灵儿提醒道。

    听到这话,赵光义猛地眼睛一缩,盯着赵灵儿,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你的意思是说,他有可能是装病?让朕带御医去一探究竟?”

    赵灵儿微微一笑:“皇上不是一直很‘关心’赵侯爷吗?若他是真病了,您自然可以让御医替他整治,显示仁君恩德。若他是装病嘛。”

    赵光义已经完全明白了赵灵儿的意思,当即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好,赵灵儿你可真是一个妙人,若赵谷他是装病,朕自然要问他一个临阵退缩,不肯效忠朝廷的罪名,届时就算朕拿了他的开国郡候爵位,谅他也无话可说。”

    赵光义说完,风风火火的就带上御医,直奔闲云山庄而去。

    有句话他其实没有告诉赵灵儿,那就是若赵谷是装病的话,他并不会马上惩治赵谷,而是会利用精湛的权术,引导赵谷西征,一旦赵谷大破西夏,这样便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等到赵谷凯旋而归,赵光义再让人把赵谷装病的事捅出来,到时他再利用此事惩处赵谷,如此一来,西征之事解决了,赵谷这个屡立大功的年轻臣子也可以趁势拿下。

    可不过,赵光义自以为精湛的权术,真的很精湛吗?

    事实上,当赵光义带着御医感到闲云山庄后,这个消息就在大宋高层之间传开了,大家也都不是笨蛋,立刻想到了赵光义的目的。

    似李符这样的正人君子,自然对赵光义的做法十分不满,本来嘛,赵谷出使辽国回来后,赵光义就该对他加官进爵,可赵光义却只给了他两个大学士的空衔,逼得赵谷不得不借故隐退。

    之后赵光义更是火速批准了赵谷的隐退奏疏,表现的十分急切,这种做法也是非常令臣子们心寒的。

    只不过赵光义浑然不觉而已,他只当别人都没看出他的用意,或者说他觉得就算别人看清了又如何,他是皇帝,其他人有意见又有谁敢说出来。

    一时之间,满朝文官高官的目光再次聚集到了闲云山庄。

    此次赵光义一行人摆明了是来试探赵谷的,若赵谷真的病了,赵光义的做法自然为人所不齿,可若是赵谷是在装病,那他的用心也就很值得怀疑了。

    苏小成得知赵光义前来,只能带着众人迎接,赵光义示意众人不用多礼,随后道:“朕听闻赵谷这小子病了,特意从宫里带了御医过来给他看看,牛御医,便请你好好替赵谷看看吧,然后再开上几幅草药。”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三十三章 看病(2)() 
赵光义的心思,没有瞒过精明的众女,但饶是柴郡主身份不低,他也不能阻拦赵光义什么。

    因此众女只得让牛御医给赵谷把脉,心中虽然觉得心寒,但却没有人敢表现出来。

    牛御医在来的路上,就已经被赵灵儿隐隐点出了此行的来意,因此十分慎重,抓着赵谷的手衡量了许久。

    随后,在赵光义期待中带着冷意的目光下,牛御医艰难的站了起来:“皇上,先前侯府所找的大夫的判断并没有错,赵侯爷他确实是操劳过急,又得不到休息,身体亏空了,这才因为夜深露中,最后染了风寒。”

    赵光义此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