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燕王-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没我们高,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完颜元宜进一步蛊惑人心。

    “大人,瓜洲大营里好像还有不少人闭营不出,既没去扬州,也没加入我们,这一部分也有十几万人,他们是不是隐患?要不要先拉拢他们,或是先拿下几个,杀鸡儆猴?”又有将领提出问题。

    “这的确是个问题。他们对完颜亮死活的不关心,对辽阳的新皇帝似乎也不太上心,不知道他们心里是不是另有拥立的人选。如今这十几万人在瓜洲渡大营按兵不动,对我们来说不是好消息,如果他们在我们去攻打扬州时,抄了我们的后路,那我们可就危险了!”徒单守素表示认同。

    完颜元宜沉默片刻,而后道:“这些人我去找他们聊聊,不管他们是什么想法,都跟完颜亮那些追随者不是一路人,是可以争取的。目前我们还没返回北方,汴京的完颜光英和追随完颜亮那些人,对我们都有威胁,跟他们是有可能合作的。以我的判断,他们应当最多还是跟之前一样在边上看戏,不会现在就介入我们跟扬州城那些人的争斗。”

    “大人说的有理,他们躲在营里,现在情势并不明朗,怎么会跑出来惹事,还是把注意力放在扬州城,怎么解决了他们,好安心回北方去。”唐括乌野应和道。

    众人正商讨间,忽有卫兵进来禀报:“大人,扬州城方向出现大批军队,气势汹汹,正朝大营而来!”

    “扬州城的人主动来进攻了?”有将领大惊。

    “慌什么,他们一共就十万人,能来多少?”完颜元宜不愧是重臣,此时依然淡定。

    等他环视众将后,高声下令:“诸位,敌人来袭,此战绝对不能输!你们马上回去整顿军队,我们在大营外与敌决战,一战定胜负!”

    “好,一战定胜负!”唐括乌野打头,众将纷纷响应。

    夜中,瓜洲大营外,一场混战很快展开。

    

第641章 撤离扬州() 
双方十几万大军在瓜洲渡与扬州城之间激战一夜,势均力敌。

    待到天亮之后,完颜亮在扬州城再次发出诏令,召瓜洲将士共击叛逆!

    瓜洲大营内按兵不动的二十余万军队,接到诏令,询问过硬军随传令兵和随行的扬州城守军后,很快判断出完颜亮还活着,就在扬州城,于是一众将领纷纷起兵响应。

    随着瓜洲大营二十余万大军加入双方混战,完颜元宜等人率领的叛军在前后夹击之下,开始节节败退,向西撤离。

    巳时,混战结束,伤亡无数。

    扬州行营内,完颜亮很不高兴。

    方才来报,最大的叛逆完颜元宜没有抓到,他带着五万大军向西逃跑,唐括乌野死于乱军之中,徒单守素不知所踪,最大的几个叛逆主谋都没有抓到,只抓到几个追随他们反叛的统兵官。

    完颜亮当即下令追杀完颜元宜、徒单守素,不管他们逃到哪里,必须抓到,枭首示众!

    不久之后,俘获的叛逆统兵官送进扬州城,他们跪在完颜亮面前叩头乞命,额头都磕破了,完颜亮冷眼观看,没有半点心软。

    几句话问明一起行叛逆之事的都有哪些人之后,当即下令将叛逆斩首。

    而后又下一令,叛军中的校尉军官及以上全部斩杀,普通士兵可免一死。

    午时左右,详细的战报送回行营:“昨晚至今日巳时,在瓜洲大营外共击杀叛逆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三人,其中统兵官八人,校尉军官及以上两百七十四人,俘获两万一千三百余人!”

    完颜亮面沉如水,这一场叛乱,使大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更是军心彻底动摇,瓜洲大营乱成一锅粥,他的行营是迁不回瓜洲了。

    “皇上,贵妃们已经带回扬州城,是否马上送来行营?”侍卫进殿禀报。

    完颜亮眉头跳动,随即问道:“是在哪里找到的?”

    “完颜元宜中军大营,完颜元宜逃跑时没有带走她们。”

    “除了她们,还有什么人留下?”完颜亮心头一颤。

    “没有了,行营内其他人都死了,跟完颜元宜不和的随军大臣也都被杀害。”

    “不用带她们进行营,找个地方处置!”完颜亮冷声道。

    “皇上,她们是贵妃。。。。。”侍卫一惊。

    “听不懂吗?”完颜亮双眼一瞪。

    “遵命!”侍卫惊出一身冷汗,急忙接令退走。

    “皇上,在城内处置并不妥当,传出去有损皇上名声,当此之时更该谨慎。”见殿内无人,杨丛义出言提醒。

    “哦,那你以为该如何?”平息叛逆的完颜亮,心情并没有好上一分。

    “自然是送出城外,找个无人之处,悄悄处理掉。”杨丛义小心回道。

    “也对,那你去办吧,做干净些。”完颜亮微微点头。

    “是,皇上。”杨丛义领命告退。

    走出殿门不远,追上那侍卫,出言叫住。

    “尚书大人,何事?”

    “皇上把处置贵妃之事交给我了,她们现在何处?”杨丛义问道。

    “就在城东。”

    “走,带我过去。”

    催马而走,不到一刻钟,杨丛义随那侍卫来到城东一个有卫兵戒备的庭院。

    “她们有几人?”

    “五人。”

    “找一些平民衣裳,再找两辆马车过来。”进庭院之后,杨丛义低声吩咐。

    侍卫应声而去。

    扬州城外,两辆马车向东疾驰,两骑一前一后陪在马车左右。

    奔跑间,前车传出一个声音:“杨大人,我们这是要去哪儿?皇上不是在扬州吗,为什么不送我们去见皇上?”

    “发生叛逆之事,扬州城也不**稳,皇上为你们安危考虑,决定先送你们回汴京。”杨丛义回道。

    “杨大人,能不能跟皇上说一声,我们哪里都不想去,就想跟着皇上。”车内女子说道。

    “这是皇上亲自下的命令。”

    杨丛义此话一出,车内马上安静了。

    小半个时辰之后,奔跑的马车在一处四下无人的荒野停下。

    “大人,这里合适吗?”侍卫低声询问。

    杨丛义四下望了望,见不远处荒草及腰,于是便道:“这个地方也行,一会儿直接丢进那边的草丛。”

    说完转头看了一眼马车夫,低声道:“几个若女子好弄,先把他们处理掉。”

    “是。”侍卫毫不迟疑,领命而去。

    很快将两个车夫引进荒草之中,片刻之后,那侍卫提着血淋淋的刀走出荒草丛。

    等侍卫走近,杨丛义向他使了个眼色,命他赶紧将她们了结了,好回去复命。

    侍卫领命,抬腿就朝后面一辆马车走去。

    就在他与杨丛义擦身而过之后,杨丛义转身上步,袖中匕首一挥,从后面割了他的喉。

    “抱歉,有些秘密,谁都不能知道。”杨丛义看着紧捂喉咙,满脸痛苦,说出不话的来侍卫,轻声说道。

    被割喉的侍卫倒地,很快断气。

    杨丛义捡起侍卫的刀,而后将他拖进了不远处的荒草丛中。

    回到马车前,杨丛义用刀挑开了门帘:“下车。”

    “怎么了,杨大人?”车内衣着普通的三个年轻女子,看着血淋漓的刀,满脸惊愕,不由自主的往车内躲去,其中一个胆子稍大的女子壮着胆子战战兢兢的出声询问。

    “出了点事,赶紧下车!”杨丛义道。

    三名女子不敢再问,畏畏缩缩下了马车。

    而后杨丛义提刀来到一丈外的另外一辆马车前,一挑门帘道:“出了点事,下车。”

    少时,五名女子发现地上的大片血迹,惊恐的聚在一起,双腿打颤,动弹不得。

    “大人,放过我吧!求求你,行行好,放过我,以后我给你当牛做马都行!”其中一女子跪倒在地,吓得眼泪滚滚而下。

    其他女子也纷纷瘫倒在地,开始求饶,乞求放过她们。

    “是谁要杀你们,你们知道吗?”杨丛义眼见几个柔弱的女子这般模样,心下顿时一软,本想杀了她们,却有些犹豫起来。

    “不是大人吗?”一女子抬头问道,小心翼翼。

    “不,当然不是我。你们想想,如果完颜亮真想送你们回汴京,不会多派些人护送吗?你们被叛逆俘虏过,他是大金皇帝,怎么会要被逆臣沾染过的人,哪怕你们干干净净,一旦回去也免不了流言蜚语,毁的可是他的名声。他是皇帝,又不缺女人,还要你们何用?”杨丛义看着五个柔弱的女子,心里有一丝怜悯,手里的刀实在有点下不去。

    “我们清清白白,他们连一个手指头都没有碰过我们,冤枉啊,求大人给我们做主!”女子一听此话,赶紧纷纷辩白,力证他们的清白。

    “没用,那些叛逆死的死,跑的跑,要是抓不到,他们对外放出一些你们的消息,完颜亮的脸往哪儿搁?对他来说,你们还是死了的好。”杨丛义说完抬起了手里的刀。

    五名女子一见带血的刀扬起,脸色大变,纷纷跪地哭泣道:“求大人放我们一命,我们愿意做牛做马,服侍大人!求求大人,放过我们吧,以后让我们做什么都行!求求大人。。。。。。”

    杨丛义看着跪地哭泣的五个柔弱女子,紧了紧手里的刀,几番尝试后,心下不由的叹息,最终还是下不去手。

    “好吧,扬州城你们回不去了,回去也是死,跟我走,我给你们一个活命的机会。”杨丛义收起了手里的刀。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我们从今以后就是大人的人,当牛做马,服侍大人!”一听有活命的机会,五名女子纷纷叩谢,承诺攀附,托付性命。

    “赶紧上车跟我走。”杨丛义挥舞马鞭,将一辆马车驱赶走,转身来到另外一辆马车旁。

    五名女子闻言,马上拖着瘫软的腿,匆忙上马车,挤在一个车厢内。

    马鞭一挥儿,催马而走,杨丛义驾着马车继续往东去。

    大半个时辰后,马车来到京杭大运河边,此处有金军驻守。

    杨丛义向守军表明户部尚书身份,要来一艘船,而后带着五个女子登船,沿运河南下。

    一个时辰后,船只通过运河到达长江边。

    “大人,我们不能往前了,宋人的战船太厉害,一旦进入长江就危险了。”见船上的大人没有新的命令,小队长开口提醒。

    “瓜洲大营发生的大事,你听说了吧?”杨丛义问道。

    “听说了。”小队长小心回答。

    “大军马上就会北撤,本官要到长江对岸,去探探宋廷口风,而后再商讨重新议和。停战议和,此乃大事,宋人不会对我们不利,放心,不会有生命危险,赶紧渡江!”杨丛义解释道。

    “是,大人!”小队长一听将要北撤,顿时喜上眉梢。

    片刻之后,船只加快速度,朝江中行去。

    不多时,船只还没到江心,便被一艘大宋战船盯上,径直靠了过来。

    船上的金军士兵十分紧张,顿时就放慢了速度,不敢继续向前。

    一刻钟后,悬挂杏黄旗的大宋战船出现在十丈之外。

    原本小心戒备,随时准备发动攻击的大宋战船士兵,忽见对面船上举起一块白布,只听一声令下,纷纷放下手里的弓弩。

第642章 攻城掠地() 
绍兴三十一年,冬月二十七日,秀州行营接到战报:镇江守军击败敌军夜袭,杀敌万余,缴获敌船八十余艘,击毁敌船二十余艘。

    行营内,大宋君臣,坚守镇江的信心倍增。

    二十八日,泰州战报送达行营:二十六日敌军进犯泰州,攻破泰州城,大肆劫掠,百姓死伤无数!

    大宋君臣惶恐,逃亡派抬头,皇帝赵构准备随时撤离。

    二十九日,镇江战报送达行营:瓜洲渡敌军与扬州敌军内斗,敌军大部撤离瓜洲,进驻扬州附近!

    行营上下大喜,急令杨存中、虞允文查明敌军详情!

    腊月初一,接镇江急报:敌方大军撤离扬州,北返金国!

    腊月初二,再接镇江急报:杨存中、虞允文亲自渡江探明敌情,除扬州城还有近万敌军外,瓜洲渡附近,已无敌军!

    得知此消息,行营上下震动,赵构当即下令加快行军,五日之内赶往镇江府!

    同时下令,建康府、镇江府守军渡江反击,收复失地!

    腊月初六,镇江中军四万将士在都统制邵宏渊率领下率先出动,从瓜洲、真州渡江,合围扬州城,敌军弃城而去。

    中军立功心切,紧追不舍,追至天长县附近,遭遇五万敌军埋伏,奋战一天,损失万余人,退回扬州城休整。

    与此同时,建康都统制李显忠奉命率军从太平渡、建宁渡江北上,两线并进,一举收复和州、滁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