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燕王-第4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皂角林距离大营只有二十里,以敌军骑兵行军速度,不消半个时辰就能赶到,而那时刚好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他们如果得手,闯入大营,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幸精武军、扬武军、镇敌军已经提前在皂角林埋伏。
看着敌军策马奔腾,向南而去,埋伏在道路两旁的精武军将士压制住躁动的心情,搭箭对准十几丈外奔跑的敌军,只等一声令下,羽箭便会脱手而出!
敌军一直在奔涌向南,时间一息一息流逝,在焦急的等待中,似乎过了很久,将士们依然没有接到攻击的命令。
精武军六指挥兵力,均匀埋伏在纵贯皂角林的四里大路两旁树林中,他们是灭杀敌军的主力。
此刻包括杨丛义在内的各指挥主将、副将全都紧紧的盯着不远处不停跑过的敌兵,于此同时,高度注意南边可能传来的声音。
根据战前约定,必须等陈敏的镇敌军将敌军先头部队拦住,挡住他们的去路,把他们拦着林中,不能寸进,精武军才能发起进攻,等战斗信息传到皂角林北边,敌军想要撤退之时,扬武军再及时出手,截断敌军退路,让林中的敌军不能退,林外的敌军不能进,而后三军合击,将皂角林内的敌军全部歼灭。
在焦急等待许久之后,南边隐隐约约传来惨叫声。
就在惨叫声传来的一瞬间,距离镇敌军埋伏之地最近的苏仲营,在苏仲一箭射出之后,随着一声鸣叫的号令,埋伏在两旁的将士张弓放箭。
利箭从昏暗的树林中飞出,如同长了眼睛一般,直接钻进火把照耀的下的敌军身体!
恍然不知发生何事的敌军士兵,没有丝毫防备,中箭之后,手一松,腿一软,瞬间从奔跑的马上摔倒在地,随即被后边跟上来的战马踩踏过去,当即身死。
刹那间,埋伏在树林深处的精武军将士朝火光映照处,射出三箭,成片的敌军落马坠地。
命大躲过前三轮箭雨的敌军士兵,发现被攻击,当即一收缰绳,勒马奔跑的战马,取下弓箭就准备还击。
可在火光下,根本看不清昏暗的密林,就在他们张弓搭箭不知要往哪里射击时,他们就成了静止不动的箭靶,眨眼间便中箭坠地。
五轮箭雨过后,侥幸未死的敌军翻身下马,藏在了战马底下,惊慌之余,四下一看,周围已经没几个还活着的同伴,而利箭还在不停的从头顶飞过。
乱箭飞舞,战马中箭,吃痛之下,撩蹄子飞奔,侥幸未死的敌军,还没来得及庆幸,就命丧马蹄之下。
林中战斗,随着精武军第一指挥三轮箭雨过后,迅速朝紧挨着他们北边埋伏的第二指挥传去。
又几轮箭雨,惨叫声起,挨着第二指挥埋伏的第三指挥紧接着向敌军发起攻击,箭雨朝路中火光照亮处倾泻而下,三轮箭雨,完好无损者无几,再几轮箭雨之后,幸存者寥寥,在死亡的威胁面前,完全丧失了反击的勇气和能力。
敌人的惨叫,如同战斗命令一般,像烽火一样,迅速向北边埋伏的其他将士传去。
第四指挥、第五指挥相继投入战斗,五轮利箭倾泻而下,火光中,十分显眼、毫无心理准备的敌军,顷刻间就所剩不下几人,有的躲进了暗处,有的躲进了战马之间的空隙,只求留得一命而已。
亲自率领第六指挥,埋伏在精武军与扬武军之间的杨丛义,在敌军到来前半个时辰传下军令,第六指挥没接到他下达的攻击命令之前,不得随意发起攻击!
这个命令是临时更改的,因为敌军想趁夜袭击瓜洲大营,对提前埋伏在皂角林的三军来说,绝对是轻松灭敌的天赐良机,在黑暗中,不管有多少敌军进入皂角林,绝对都是有来无回。
因此,杨丛义临时调整部署,在南边传来惨叫之后,没有立即下令发动攻击,而是按兵不动,放敌军上前救援,只要敌军不退,想上多少都随意。
果然,当前方的惨叫声传到时,敌军稍稍犹豫了一会儿,前进的速度稍缓,不过随后快马加鞭,继续朝前边冲去。
但是,不过多时,奔跑的战马便被前军所挡,渐渐停了下来,后军挤前军,不得寸进。
前军遇袭,损失惨重的消息,很快传到后军。
眼见后军停在原地,不进也不退,似乎是在等待命令,杨丛义便也没有急于下令攻击,他倒想看看,敌军明知中埋伏,如何决断。
然而,不过片刻,敌军之中呼喝声起,便见他们忽然开始向北方调转马头,意欲离开密林。
由于马匹之间,前后左右都相距太近,想要调转战马方向十分艰难,瞬时之间,路中的敌军士兵就乱成一团。
杨丛义哪里容得眼前的敌军逃跑,当即张弓搭箭,一箭射中一个正提缰绳调转战马的敌兵胸腹。
不等那敌兵喊叫出声,杨丛义身边想起一声清亮的鸣叫。
随着那声鸣叫传开,箭雨便朝马背上的敌军呼啸而至!
嗖!嗖!嗖!
敌军举着火把,为利箭指明了攻击目标,他们根本无法躲闪,更无法抵挡从黑暗中飞过来的利箭,等他们看到的时候箭头已在身前三尺之内。
十多丈外,每人三箭过后,还能安然坐在马背上的敌兵不足一半。
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正要举弓反击,第四轮箭雨就迎面扑到!
马背上的少数幸存者,瞬息之间张弓搭箭,可还没没等他们发现目标,第五轮箭雨又来了!
第五轮利箭刚刚射出,第六轮箭又拿在手上。
七轮箭雨过后,马背上再无敌兵身影。
但精武军并没有大意到马上上前打扫战场,因为他们知道,敌军还有幸存者,在第一轮第二轮箭雨过后,已经有机警的敌兵迅速跳下了战马,躲在马腹下,或是已经爬进了路边林中,由于他们在被攻击之前已知道有前军中埋伏,所以多少会有些准备,一见身边有人中箭,有些人必定第一时间逃命。
精武军按兵不动,在马背上没有敌军之后,他们绝大多数人放下了手里的弓弩,拿起了刀枪,马上做好准备,与敌军展开近距离战斗。
精武军将士均匀分布在大陆两旁的密林中,每名将士与左右同伴相距不会超过六尺,还不到一枪的距离,幸存的敌兵钻进密林,要想从他们身旁逃跑并不容易,更何况他们躲在暗处,贸然闯入密林的敌兵很难发现他们,一旦闯进来,等待他们的也只有死亡而已。
此时,对双方来说最好的选择,便是等待天亮。
第592章 大胜忧心()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双方静静悄悄,谁也没有发出声音,闹出动静。
接近路中的树林里偶尔发出持续不断的惨叫声,那时幸存的敌兵想要趁黑摸进树林,想逃过一命,却中了精武军士兵设下的陷阱。
黑暗中,几处惨叫发生之后,再也没有新的陷阱被触发,躲过先前箭雨攻击的敌兵再也不敢再黑暗中轻举妄动。
在等待中,黎明来临,林中渐渐有了些许光明。
但精武军依然按兵不动,太阳不升起,林中不透亮,他们不会轻易走出埋伏之地。
又经过漫长而煎熬的等待过后,林中洒下阳光,四周透亮,目之所及,一览无余。
一声令下,一声号响,精武军将士手拿弓弩刀枪,从埋伏之地起身,一步步朝敌军残存的路中逼近。
逼近途中顺手就将落进陷阱,只剩几口气的敌兵结果掉,而躲在林中妄图逃过一命,又不愿意放下武器投降的人,也合围之下,马上就丢了性命。
等精武军从两旁的树林搜索至路中,最后的战斗开始了,对手只是少数最先躲起来的敌兵。
面对数倍于他们的精武军合围,除了被杀死,只有投降一条路走。
战斗很快结束,少数顽固敌兵被当场射杀,其余的,全部放下武器,从战马掩护下的路中来到林边投降精武军。
投降的敌兵中有金人,也有很多汉人。
当杨丛义找来汉人俘虏询问此次领兵偷袭瓜洲大营的敌军统兵官是谁,有没有进入皂角林时,为了抢功,当即就有俘虏禀报,统兵官是高景山,就在投降的敌兵中!
高景山是何人,其他人不知道,杨丛义可是一清二楚,他早在临安听过金使高景山狂妄挑衅之语,不想他又是统兵偷袭瓜洲大营之人!
得知这个消息,杨丛义当即带上见过高景山面目的俘虏,去看守投降敌兵之处寻找高景山,将他揪出来,严密看管,免得他隐匿身份,伺机逃脱。
来到俘虏集中处,汉人俘虏伸手一指几十个俘虏中一个普通士兵打扮的中年士兵,口中叫道:“大人,他就是高景山!”
杨丛义抬眼望去,只见那人头发散乱,胡子也割掉了一半,身上穿着汉人士兵穿的粗布衣,脸上也满是灰泥,猛一看,与投降的汉人俘虏并无两样,但若仔细看,还是能发现些许端倪。
“高景山,不久前你在临安挑衅大宋君臣百姓,如今还敢领兵来犯瓜洲大营,看来你是不知道大宋军民早已对你恨之入骨。来人,将高景山拿下,即刻送回瓜洲大营!”
杨丛义一声令下,围在四周的精武军将士立马举枪上前,就要解下战马缰绳,将他捆绑起来。
谁知那高景山见被识破身份,吼叫一声,纵身朝杨丛义扑来,瞬息之间,就到五尺之外。
并且不知何时,被缴获武器的高景山,手里又多了一把半尺长的匕首,寒光闪闪,他手持匕首直朝杨丛义刺来。
围在俘虏四周的将士,都是手持刀枪,距离俘虏也有一丈来远,面对突然出现的情况,还没来得及反应,高景山已经到杨丛义身前。
只见杨丛义不慌不忙,手中长枪一探,一枪便刺中高景山大腿,对方当即扑到在地。
身旁的精武军瞬间反应过来,举着刀枪一拥而上,不等杨丛义下令制止,那高景山便命丧乱刀乱之下。
杨丛义暗道一声可惜,若是能抓个活口回去,说不定就是一件大功。
确认高景山身死之后,吩咐将士解开他穿着的粗布衣一看,见里面穿着的都是精美的绸缎,虽然精武军里,包括杨丛义本人都未见过高景山本人,但就凭这身华贵的绸缎衣裳,他就不是普通人。
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敌军将官,杨丛义下令立即寻找绳索,将俘虏全部捆绑起来,彻底搜身,并一一查清他们的身份,重点清查里面的将官,包括已经命丧利箭之下的死人。
一个时辰之后,扬武军、精武军、镇敌军打扫完战场,各自留下哨探后,带着四百多个俘虏、活着的战马、高景山的尸身和其他已经死亡的敌方将官尸首,走出了血腥弥漫的皂角林。
不到午时,三军带着巨大的战果回到瓜洲大营,早已接到战报的刘,率领一众统制官在大营门口亲自迎接“破敌军”。
“精武军、扬武军、镇敌军此番在皂角林歼灭敌军五千四百六十八人,俘虏敌军四百五十三人,击杀统兵官高景山等敌军将官二十九人,缴获战马三千六百九十八匹,其他兵器物资无数!此番大胜敌军,颇长我宋军士气,当传令全军,通令嘉奖!本帅即刻向朝廷上报战果,为精武军、扬武军、镇敌军争取奖赏和功勋!希望各军将士以破敌三军为楷模,敢于战斗、勇于战斗、善于战斗,争取将敌军挡在扬州城下,让他们不得寸进!”
刘站在众统制官中间,嘶哑着喉咙,说完这番话后,再也说不出更多的话来,开始不停的咳嗽。
杨丛义、陈敏、袁华三人当即抬手抱拳,齐声道谢:“多谢大帅!”
刘病重,已经无力多言,接下来,便是刘汜代替他主持交割俘虏、缴获战马、物资等一应事务。
此番在皂角林大破敌军偷袭,自然要庆祝一番,分享战斗经历经验。
安置好三军,傍晚在帅营议事厅内,二十多名统制官和刘、刘汜一起,听杨丛义、陈敏、袁华讲解皂角林战斗经过。
听过之后,他们发现这场战斗平淡无奇,说是歼灭俘获敌军将近六千人,但根本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么激烈与惨烈,心里不由得开始不服气。
在他们看来,这场所谓的大胜完全是因为敌人愚蠢的在夜间穿过黑暗的皂角林,结果就被杨丛义等人躲在暗处偷袭了,若是正面对抗,或是敌军不那么愚蠢,不在夜间通过树林,他们绝对不会赢的这么轻松,甚至根本就不可能赢!
当刘汜代表刘,赞扬杨丛义、陈敏等人英勇无畏,临战机变,当为众军楷模之时,不服气的嘲弄声便在议事厅内出现了。
“躲在暗处偷袭,偶尔赢一场算什么,真有本事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