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学教师在大明-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籍加快脚步,向马车走去。在县试张榜公布考试时间之日到考试前三天之间的这段时间,任意一天去报名都行,一般而言都有二十多天的时间,方便考生准备。今天是二月初六,张籍选这个日子去是有点后世迷信的意思,初六初六,六六大顺,愿考试顺利别出什么差池。
临清州府衙门在城南,清渊书院在城中偏北,这一路几乎穿过了大半个州城。车厢中张籍和张百万聊着天。
“张兄最近学的如何了,上次我说过的树状图法可曾掌握,还有时文背了几本了?”张籍看到张百万兴致不高有些郁郁,不禁出言问道。
“唉,籍兄弟,树状图法用的还顺手,可这时文忒难背了,现在我都头昏脑涨的,和你是比不得,人人都说你是咱清渊的小神童呐。”张百万闷闷的道。
“时间已是不多了,张兄还是得多看书,记不住也要看,那些大题小题时文中兴许就有这次县试涉及到的题目。还有这不过是科场第一步,张兄可要打起精神来,莫不是怕了?”张籍激了张百万一句。
“嗯?谁说我怕了,我可是要考秀才的人,怎么能怕了这小小县试……”张百万闻言果然来了精神,语调也提高了不少,表完决心后,张百万又道:“老弟,咱临清州文风鼎盛,读书人众多,往年参加县试的人足有三四千,而县试录取的名额只有四五十,几近百中取一,这县试可真真不易,那个为难你的左亮已经考过两次,都没取中。”张百万的心气被提起,话也多了起来,向张籍说着临清州往年县试的情况。
县试差不多百中取一,这和后世临清这个八九线小城事业编招考的比率差不多,三四千人报名参考,最终入选的就那么五十人。
张籍两人一路上说着话,这路上的时间很快就溜走了,感觉到人声渐起,马车渐缓直至停下,外面传来林三的说话声:“少爷、籍公子,府衙到了。”临清州是直隶州,地位比县高,相当于后世的地级市,但因为管辖范围小,都是运河沿岸,故而府县一体,只有一个衙门,城中人有时称之为府衙,有时称之为县衙。
两人下了马车,看向县衙门口,今天下午天气不错,前来报名的士子不少,府衙街道两旁停着几辆马车牛车,还有不少徒步而来的读书人往衙门内走去。
张籍和张百万刚到衙门口,就看见一个衙役笑着脸走了过来,“吆,我说对面那辆马车怎么这么熟悉,原来是张大少来了,这是要来报名今次县试?”
“王大?今天是你当值?”张百万闻言一看,原来是个老熟人,当下也是笑道:“对,我和我这小兄弟就是来报名的,正好,去哪儿办手续,帮忙引个路。”边说着,张百万手中一块银角子塞了过去。
那唤作王大的衙役脸上堆着笑向前迈了一步似是要抱拳,却看他右手接过张百万的银子,左手一蹭不知怎得就到了他怀中褡裢里,同时作揖礼也没停下,这一套收钱的手法用的甚是熟稔顺溜,让张籍大开眼界。这一看就是公门里的老油条。
衙役王大熟门熟路的带着张籍和张百万来到大堂西侧的礼房中办理报名手续,此刻礼房门前早排起了个大约二十几个人的长长队伍,但是王大没有过去,径直带着两人从大堂中侧门直入礼房,招手喊出一名书办将两人带到礼房一旁的内间中,单独备录。这世上没有白花的钱,这下有衙门中人引路,直接成了vip服务。看着窗外那些还在等待的考生,张籍微微一叹,转念一想自己不正是为了能享受这些特权才去考科举的吗,心中的那一丝歉意顿时消散了。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张籍的一些想法正在被时代同化。
内间中书办询问了两人的年庚及三代履历,听得张籍年方十四也是多看了几眼,不过也就仅此而已,十三四下场县试的人很多,下场取中的极少。
写完年庚履历,书办给两人领了考牌,还写了两人的体貌特征粘贴在考牌之后,这个就类似后世的准考证及上面的照片了。办完这些,两人又各自领了十张考试专用纸,五张草稿纸,再交上一百文常例钱,这相当于是后世的报名费。至此县试报名的这一套手续就走完了。
办完手续,衙役王大一路陪着送两人出了县衙,此时旁边礼房的等待的队伍中还有十几人。
张籍两人坐上回书院的马车,张百万突然来了一句:“籍兄弟,你这次可一定要考好取中啊,咱们一起报的名,兴许我还能沾沾你的才气……”张籍一听不禁莞尔。自从考试成了改变命运的途径,不知道有多少人为此恍惚,张籍挑初六日子报名,和张百万刚才的想法本质上是一样的,皆为患得患失。
透过车厢的帘子,张籍看到一个高大的牌坊,上面写着三个字“考棚街”,街道两侧有不少客栈,想来等到考试前几天,这些客店都要挤满人了吧,也不知道到时候一间房能涨到多少钱。张籍的眼前不禁浮现出自己后世艺考时鲁省风筝城经济适用的酒店旅馆爆满,一行十几人只得住民房,睡大通铺的场景。
如此说来,在清渊书院就读的学子们还有县试不必住客栈这么一重隐藏的好处,张籍胡思乱想着。
第八十八章 考前突击()
距离县试剩下的时间已是不多,如果是在后世,想必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早就写上了倒计时,诸如距离某某考试还有多少天这样的字样,尽管没有这些,今次准备下场的学子心中也自有一个倒计时在催促着自己。
张籍除了白天正常跟着乙班的教学课,晚上还要去董讲郎处补课,虽然董讲郎只是说有疑问可去询问,并没有强制要求天天到,但是张籍还是天天去。来到大明后的读书日子,让张籍有了一个深刻的体会,古代求学,欠缺的不是苦读的决心,而是教授知识的人,在两汉时期曾有语云“业师易得,经师难求”,由此可见一斑。
求学者众,而名师难求,这就是大明读书人所面对的现状。如今张籍对面的内院董讲郎精通《春秋》,义理功底深厚,堪称这个时代的名师,故而张籍一刻也不敢放松,尽可能向董讲郎求教。
在董讲郎的眼中,首先张籍是好友陈仁肃拜托自己照顾的,其次这个学生很聪明,进步很快。虽然张籍有着这样那样的小缺点,不过时人多如此,且他又年少,故而虽然点评教导时言辞犀利,要求严苛,但是教学态度上极其认真负责。优等生嘛,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会被老师所看重赏识。
黄昏渐至,天色已暮,董讲郎简单的寝舍内,灯光亮起,张籍手边放着写满字的厚厚手稿,董讲郎一份接一份的批改,张籍继续读题练习,题海战术是最笨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熟能生巧,量变产生质变,自己似乎已经摸到了那顿悟突破的门槛……
此刻张百万的房间内,长长的书案上,摆着不少大题小题时文册子,张百万左手拿着一本书册边读边背,右手持着毛笔在白纸上写写画画,如果看的仔细,就能发现上面写的都是文章破题、束股收尾的精妙语句。这也是张籍教给他的方法,写文章嘛,首尾两段是最重要的。
外院丙班讲堂内,七八个学子凑着灯光在灯下聚拢着探讨问题,其中也包括着张籍的舍友冀永贞,他来书院也有两年了,这次也想下场试试看。
外院甲班讲堂中,近二十个学子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块读书,甲班想要下场一试的更多,容修明与郑茂文两人相对而坐,互相批改对方的文章,他们两个为了这次县试准备了好几个三年了。
书院左讲郎的寝舍中,左讲郎站立在案几一旁,左亮坐在案几前眉头紧皱正在写着什么,这是左讲郎在监督着左亮比照往年的县试题做着训练……
此时此刻,在书院之外整个临清州有志于此的童生都在为这场县试做着准备。
……
腊月十九日,距离县试还有三天,这天春光明媚,和煦的阳光驱散了初春的寒意。
下午时分,张籍正在内院乙班讲堂中温书,忽听门口传来斋夫的喊声:“哪位是张籍张小哥,书院门外有家里来人找。”张籍闻声出了讲堂小声对斋夫道:“老先生,可知是何人来寻我?”
这斋夫就是当初张籍第一次进入清渊书院时的那人,只见他笑着道:“看上去好似当初和籍小哥一起来书院交流的同窗……”
张义先?这个时候他怎么来了,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吗,张籍不禁有些疑惑,向报信斋夫道了声谢之后赶忙向着书院门口奔去。
片刻之后,张籍便到了书院门口,正见到张义先背着书箧站在门口的树下,张籍忙向张义先招手道:“义先、义先你怎么来了,可是家中有事?”
张义先闻声转过头来看到张籍,只见他面露喜色,笑道:“籍哥儿,好久不见。”
见到张义先并无紧张的表情,张籍悬着的一颗心也就放了回去,“义先,社学里没开课吗,怎么有空到城里来了,还背着书箧?”
“我这不是投奔你来了,这次县试我准备下场试试,你可得给我找个地方住,刚才我去找了几家客栈都是说客满了,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只见张义先向着张籍抱怨道。
“奥?义先,你准备下场考试?”张籍问道,心下想着自己的这位发小最近进步很快嘛,信心挺足的。
“恩,四书我已经读完,也学着做了不少制艺文,现在社学中林嗣都不及我……”张义先滔滔不绝的说起了张籍走后的社学生活。
“恭喜义先荣登咱们社学的榜首了!”张籍拱手向张义先道贺,心中为他能得到社学头名而感到高兴,随即话题又一转道:“这住的地方嘛,书院中一般不留宿外人,住在这不好办,你先稍等等,我去向先生告个假在带你去个地方。”
张义先闻此道:“全凭籍哥儿安排,你且先去告假,我就在这等着。”
张籍说完就又转身进了书院,找到内舍乙班的方讲郎告了假,然后带着张义先去三元书坊。城中张义先能安排的地方不多,也就三元书坊了。
去往三元书坊的路上,张义先的嘴也没有闲着,说起了社学中一些趣事,首先是在几次考较中,张义先都稳稳的压了林嗣一头,让张义先得意万分,其次是自从张籍告诉了社学同窗们读书的技巧后,同窗们的进步,当然也有些不争气的人,比如胡屠户家的儿子和张义先的两个表兄弟。
说话间,张籍两人就来到三元书坊跟前,只见书坊门前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有风度翩翩的文人雅士,也有满面风尘的商贾,有前来歇脚的游人,也有蒙面薄纱的闺秀。见到这一幕,张义先不禁目瞪口呆,喃喃的道:“籍哥儿,这里就是你说的那个入股的‘小’书坊?”语气之中把一个“小”字念的重重的。
张籍一时间也没有反应过来,这许久没来,三元书坊的生意越发的红火了。两人进了书坊,就见书房伙计又添了几人,有倒茶水的,有整治点心的,有收拾书架的……眼尖的王掌柜,看到张籍的到来,放下手边的算盘,就要来招呼,张籍见生意繁忙连连摆手表示不用,便带着张义先向后院走去。
张义先看着这格局新颖的书坊卡座和雅间,心下啧啧称奇,对张籍也更佩服了。
张籍在后院寻了弟弟张卫,着其安排了张义先的住宿,张义先找到房间,放下书箧就准备起考前复习的架势,一切安顿好后,方才离开,也不知道自己的发小课业到了什么水平,回去的路上张籍心想。
第八十九章 县试()
安顿好张义先嘱咐几句后,张籍就回到了书院,毕竟时间紧迫,能学一点是一点。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终于到了县试考试这一天。
大明万历十年,正月二十二日。
天还没亮,张籍寝舍中的四人都已起身收拾,张籍朝窗外看去这会儿不过是四更天光景,书院中的亭台草木还笼罩在蒙蒙的夜色中,如果此时站在高处眺望整个书院,就会发现,有不少学子寝舍都亮了灯。
初春的早晨还有些凉,张籍便多加了件衣服,这个时候身体重要,可千万不要感冒了在这个时候掉链子。今天的食堂开的也很早,一切为了考试服务嘛,早餐也比较丰盛,厨房大师傅拿出浑身解数熬了一大锅浓香的小米粥,还破天荒撒了麻油的小咸菜,配上蒸饼,简单而美味。张籍满足的吃了一个半蒸饼,两碟小咸菜,两碗小米粥,颇有些后世路边摊早点的味道。
吃过早饭,返回寝舍收拾考试物品,将考牌和昨天准备好的蒸饼酱菜鸡蛋等饭食放进考篮中,再次检查一番并未少带东西,张籍便提着考篮向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