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军工-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怎么,你敢打敢拼的东子同志也有顾虑?”
“不是……”
被人说中心思,任旭东尴尬的挠了挠头,只不过他平时就是快人快语的爽利汉子,那点尴尬片刻转眼也就过了,反到一脸严肃的担忧道:“顾虑谈不上,但是条条框框摆在那儿,让咱们束手束脚,好好的一台设备,却只能造枪造炮,想想都可惜了!”
“造枪造炮就可惜了?那你太小看枪炮里的门道了,明着告诉你吧,就已现在枪炮所体现的技术而言,我们还有极大的潜力去挖掘!”
此话一出,包括任旭东在内,周围不少白云厂的职工都怔住了,因为他们都从柏毅的这句话里读出了难以置信的内涵,一时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想象柏毅真的要把如此高端的设备应用到枪炮这等低端的装备制造上。
最后还是任旭东最先反应过来,连忙问道:“柏工,你的意思是,真的用精锻机造枪造炮!”
柏毅微微一笑,毫不犹豫的点点头:“你还真说对了,我就是要造枪造炮!”
第四百九十三章 冷锻工艺()
“他真是这么说的,准备造枪造炮?”
就在柏毅等人围着精锻机忙得团团转的时候,白云厂新建的苏联专家俱乐部里,舒缓的天鹅湖舞曲正悠扬的响彻大厅,但身处其中的肯普夫似乎对着优美的旋律充耳不闻,反倒一脸诧异的盯着旁边的列宾:“你不会听错了吧,以柏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拗性格,他竟然会妥协?”
“就算我耳朵出了毛病,可我这双眼应该不会错!”
手里摇晃着酒杯,眯着眼欣赏美妙乐曲的列宾却毫不在意肯普夫的诧异,睁开眼睛指了指,笑着说道:“你在莫斯科的这段日子里我几乎天天在监督他们的情况,柏毅他们完全是依照协议规定在使用精锻机,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会相信,但事实确实如此,中国人的自尊心再强面对比他强的存在也得低头,这就是真理!”
肯普夫闻言点了点头,旋即抿了一口杯中的红酒,有些不放心的说道:“怕就怕是他们使得障眼法,要知道那些中国人是很狡猾的。”
“障眼法?哈哈~”
听了这话,列宾不禁笑出声来,过了好一会儿方才平静下来继续说道:“要是能在一台报废机器上使出障眼法,那我就能把整台精锻机给吞了,就他们那技术水平,在给他们半个世纪也搞不出来!”
“报废机器?”
肯普夫准确捕捉到列宾话里的关键点,连忙从座位上直起身子:“刚到货的精锻机就报废了?”
“你最近一直呆在莫斯科是不知道,精锻机来这里不到一个星期,就被那帮蠢家伙给搞报废了……”
说着列宾的脸上闪过一丝讥讽,这才缓缓的道出其中的来龙去脉,原来精锻机安装完毕之后,柏毅等人的确是按协定在使用,但问题是他们对机械的操作实在是太野蛮了,以至于几天的功夫就出了好几起故障。
刚开始柏毅等人还囫囵吞枣的能修好,可到后来随着故障越来越多,维修难度也越来越大,到最后不得不把整台精锻机全给拆了,这下好了,精锻机是被拆了个七零八落,却没本事再组装起来。
不得已只能叫苏联专家过来,却没想到在他们拆卸时很多部件都莫名其妙的丢失了,这下就算大罗神仙来了也没用了。
“就这低劣的素质和粗糙的管理,还想在精锻机上做文章?早知道是这个结果,我们也不用费那么多心思了,他们自己就能把自己玩死!”
等列宾把话说完,肯普夫这才长长呼了一口气,原以为柏毅要出什么幺蛾子,没成想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下肯普夫总算是放下心来,终于露出笑容,冲着列宾举起了酒杯:“接下来就看看我们的柏毅小同志是怎么焦头烂额的。”
“相信一定比天鹅湖还要吸引人!”
列宾伸出酒杯与肯普夫的碰了一下,旋即肆无忌惮的笑声伴着华丽的音符响彻大厅……
柏毅没有焦头烂额,但的确有些头疼。
究其原因还是最新到位的精锻机还没有达到他理想的要求,因为在他的规划中,正在推进的通用机枪项目里,最关键的枪管只能靠精锻机才能做到理论的设计值。
毕竟现如今中国在基础材料上还很落后,高价值的枪械合金钢根本生产不出来,只能依靠从苏联进口的含镍合金钢,可既便如此,由于苏联自身特有的工业发展思想,导致他们的材料在产量上高得离谱,可在质量上却平平常常。
再加上苏联一贯对出口产品能行的打折,导致进口的含镍合金钢的机械性能只能勉强达到武器生产要求。
想要如二战初期德式枪械那般的经久耐用,那是绝无可能。
在这方面,柏毅早就组织人做过试验,按照现有的工艺利用苏联进口的含镍合金钢制造的机枪枪管,最多不过五千发的使用寿命,差一点的还不到三千发。
平均下来只有四千两百发的使用寿命,这个数值看得很多,可到了真正的战场上这四千多发的弹药不过才几个基数的量,打一个普普通通的阵地防御战都不够用。
更何况战场环境瞬息万变,很难估计会遇到什么情况,更是让枪管的寿命急剧下降,正因为如此,一般机枪的使用寿命必须达到一万发以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部队在高强度的战争环境下的最低持续作战要求。
然而现如今,以白云厂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根本没办法让枪管达到这个数值,所以必须想个办法,在材料无法突破的情况,将枪管的质量提上去。
至于怎么提,当然是从加工工艺上寻求突破。
而柏毅提出的解决办法便是他前世身管武器普遍采用的冷锻工艺,这种一次性将身管热处理、锻造以及膛线一体加工的工艺,不但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材料的损耗,而且还能够增强材料的机械性能,从而令加工出来的枪管和炮管具备远超同类装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正因为如此,从六十年代开始奥地利人成功在枪管上应用冷锻工艺后,这种好比对枪械增加buff的神工艺便迅速在西方推广开来,中国在八十年代将此工艺引进国内,也迅速铺开,从而一举将自身的身管武器制造水平超越苏联。
柏毅至今还记得,当年去俄罗斯进行学术交流时,采用冷锻工艺制造的12。7mm重机枪连续发射两万发大威力弹药而枪管毫无异常时,俄罗斯同行脸上的震惊神情。
因为自苏联解体后,经济低迷的俄罗斯直至二十一世10年代还没有完全掌握冷锻工艺的制造技术,当然只有震惊和羡慕的份儿。
不过冷锻工艺说起来简单,但真要做起来却不容易,最重要的就是设备,柏毅的前世还好,身管冷锻设备国内就能生产,随时就能买到。
可现如今柏毅身处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冷锻工艺还只是大学教授们论文探讨的新课题,远没达到实用要求,想要将想法变成现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第四百九十四章 绝对的天才()
之所以不容易,是因为其中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便是同向精锻定位,即利用四个相同的精锻冲压锤头,同时对管装物实施精锻,要求同时同秒,不能有丝毫误差,否则锤锻出来的身管坯料不但达到不到设计要求,还有可能因为精锻过程中出现的凹凸瑕疵,而导致整个材料的报废。
而如今的柏毅难就难在同向锤头的定位上,为此他依照前世的观摩和操作身管精锻机的经验,提出了几个解决方案,可无一例外的不是在时间上有偏差,就是力度上达不到一致性,从而导致加工出来的枪管要么是坑坑洼洼,要么是管内膛线参差不齐,总而言之,根本就达不到理想的设计要求。
柏毅从来没这样头疼过,可偏偏在精锻机上让他恨不得把自己的脑袋重新扔回前世,要是当初在兵工厂实习时能多深了解下精锻机的构造,现在也不用抓瞎不是?
展开自己亲手绘制的设计图,柏毅重新拾起桌上的铅笔,再次在与精锻机一起运过来的三个冲头上轻轻点了点,随后又从旁边扯出一张演算纸,在上面迅速写了一组计算公式,最后在几个关键数值上画上圈圈,呢喃道:“应该没有错,当初自己看到的那台生产枪管的精锻机就是在这组数值的基础上运行起来的,怎么这时却不行,难不成因为穿越水土不服?”
柏毅使劲儿摇了摇头,将有的没的全都一扫而空,无奈叹了口气,放下手里的铅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脸颊,也就在此时,办公室内的那台落地钟传来悠扬的钟声,柏毅抬眼一看这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已经是夜里十点了。
自己对着图纸竟然足足做了四个多小时,自打穿越以来,也没这么苦干过,看起来自己这个穿越者真是够另类的,竟然被自己挖的坑给埋了。
柏毅有些自嘲的苦笑,拧开杯子准备喝两口茶,却发现连杯子都已经空了多时,别说是水了,连里面的茶叶都成茶叶干了。
顺手拿起的暖水瓶也是轻飘飘的,显然里面的水早就喝完了,这让柏毅再次苦笑起来,一屁股摊坐在椅子上,感叹道:“人要是倒霉连口水都喝不上,真是祸不单行呀!”
“不管单行还是双行,吃饱肚子才能前行,我的柏大工程师,你就别客气了!”
柏毅这边话音刚落,耳畔便传来一阵铜铃般悦耳的女声,与此同时一股诱人的饭香也随之扑鼻而来,令柏毅顿时睁开双眼,这才发现林晓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进了他的办公室,正将两个饭盒摆在他的面前。
柏毅从朝鲜返回白云厂没多久,林晓也受命调回白云厂附近的军区医院,没过多久,上级便批准两人的结婚申请,随即便在白云厂宿舍区举行了一场简单却热闹的婚礼。
只是婚后柏毅便开始着手整顿白云厂的技术队伍,而林晓的军区医院也因为朝鲜战事的持续而任务繁重,所以两人尽管身处一地,但也是聚少离多。
却没想到,今天林晓却回来了,这让柏毅是又惊又喜,连忙问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林晓将带上的暖水壶打开,给柏毅的水杯蓄满:“下午就回来了,先去爸妈哪儿坐了会,这才知道你的事情,你也是的,让一步就让一步,干嘛还要死撑着,你看看这才多少天,人就瘦成这样!”
林晓嘴上埋怨,但满眼都是心疼,特别是看到柏毅发黑的眼圈,和消瘦的面庞,一双大眼睛不禁红了起来。
柏毅什么都不怕,就是怕女人流眼泪,眼看着林晓就要洪水决堤,赶紧拍着胸脯道:“放心吧,事情已经有眉目了,到时候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柏毅何尝不知道退一步他自己就能海阔天空,可他没事了,陈耀阳和任旭东他们该怎么办?他们所谓的过去只是历史的无奈,而不是主观的选择,如果真要一棒子打死,简直毫无道理。
更何况陈耀阳他们都是一等一的技术人才,只要他们心怀这个国家,有着让这个古老民族重新崛起的梦想,难道摒弃前嫌,共同铸就理想难道就不好吗?
柏毅不是什么圣人,更不是所谓的救世主,他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有利于国家,有助于发展,那就要坚持,就要保存,哪怕所谓的强权压迫也不行。
所以他才会保留各项研发项目,所以才会不遗余力的争取各种立项,所以才会跟苏联驻厂专家针锋相对,所以才会废寝忘食的搞吃力不讨好的精锻机,所谓的就是保护陈耀阳他们。
林晓是个聪明的女人,哪里不明白柏毅的想法,更何况自打苏联专家开始在背后搞风搞雨后,陈耀阳的妻子小芬就不止一次找她哭诉情况,这让林晓心下气愤的同时,也不免对柏毅担心起来。
要知道在现在的大环境下,跟那些苏联专家对着干根本讨不到好,哪怕你再有本事,只要扣个帽子就能将你打落尘埃。
可她也知道柏毅是个既有主见的人,只要他认定的事,就会坚持到底,所以林晓也没指望能几句话就把柏毅给劝住,她能做的无非是让柏毅在冲锋陷阵时,为他看好这个家,让他少些后顾之忧罢了。
所以当她听了柏毅明显言不由衷的话,也没有过多的追究,反而柔声宽慰道:“那些技术上的事情我不懂,政治上的事就更不用说了,我能做的就是帮你看好这个家,这就像三个同时运转的机器,你一个人带动两个已经超负荷,家里就不用你操心了,我只希望你累了,倦了,还记得有一个叫做家的机器在为你不停的运转!”
听了这话,柏毅不禁怔住了,刚刚夹起菜的筷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