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成都回三国-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杨彪也非常耿直的对刘鑫说道:“的确如此,我们弘农杨家就是希望能从王爷你的手中获得宣纸的使用权,而且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弘农杨家还希望能够得到宣纸的独家使用权与售卖权,除了王爷你自己需要使用的宣纸之外,其他的宣纸都交给我们弘农杨家来负责吧!我们弘农杨家虽然是以研究文学为主,但是在商业方面也有着不少门路,保证能够给王爷你带来极大的收入,而且天下读书人都会念着王爷你的好的。”

    刘鑫一听,瞬间就明白了弘农杨家在打着什么主意,这年头那个读书人不会想要一本呢?

    而现在刘鑫如果将宣纸的使用权与售卖权都授权给了弘农杨家,那么弘农杨家相当于成了大汉宣纸的垄断商,那么再加上弘农杨家在大汉文士圈子中本来的地位,那么弘农杨家真的能够在大汉文士势力中一家独大了,而且还可以借此交好拉拢一些寒门子弟为其服务,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让刘鑫最意外的还是,弘农杨家还有些眼色,没有说出一些大义凛然的话来道德“绑架”自己,要求自己共享出宣纸的制作技术。

    毕竟明眼人都知道,刘鑫现在拿出来的宣纸已经是技术成熟,完全可以进行量产的产品了,至于宣纸可能会用到的材料,刘鑫相信以弘农杨家的见识。也应该明白宣纸的材料不会有多难得。

    毕竟以己度人。。。不对,应该说是举一反三,像弘农杨家应该是知道蔡侯纸的配方,所以就不难猜出宣纸的配方应该也差不多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弘农杨家在得到宣纸之后,便专门安排了人手对宣纸的制作方法进行了研究,尤其是材料分析,弘农杨家专门将一张宣纸分成了十多份,交给弘农杨家专门培养的造纸工匠(虽然蔡侯纸的实用性不佳,但是弘农杨家对于蔡侯纸还是有着一定需求的,所以弘农杨家也专门供养了一批造纸工匠,并且还有一个专门的造纸作坊)进行辨别。

    不过还是那句话,因为时代的局限性,造纸工匠并没有弄清楚宣纸的制作方式与原材料,确切的说是比较关键的那些原材料,所以弘农杨家试着制作了一些“宣纸”,结果自然是以失败告终。

    所以,杨彪今天才会开出这么好的条件,只希望刘鑫能够将宣纸在大汉的使用权与售卖权都独家授权给弘农杨家,这样弘农杨家就能够借此获得更好的发展,甚至有机会让弘农杨家升级到曲阜孔家的层次!

    没错,弘农杨家的终极目标就是与被称为文圣世家的曲阜孔家并驾齐驱!

    没错,弘农杨家就是这么有野心,毕竟文无第一,虽然曲阜孔家因为孔子的存在,一直毫无疑问的占据着华夏文士家族的第一名,而身后的亚圣孟子所在的世家,孔子弟子们所在的世家都在追赶着曲阜孔家,可惜因为这些世家大族都和曲阜孔家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所以都是对于曲阜孔家的地位有心无力,只能默默的跟在曲阜孔家身后了。

    而弘农杨家就不一样了,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士家族,弘农杨家到了杨赐这一代,声名鹊起,已经隐隐有和曲阜孔家相提并论的趋势,在学问方面杨赐自认为是和曲阜孔家同辈分的人相差无几,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没错,杨赐就是这么自信!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孔子作为几百年前的人物,杨赐还是非常尊敬的,而且也知道自己也是学习了孔子留下来的知识,所以杨赐也没有“欺师灭祖”的打算,借着曲阜孔家的“尸体”上位。

    毕竟前文也说到过,如果你想要在一个行业或是一个圈子里脱颖而出,那么最方便,最快捷,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踩着那些比自己有名气,有地位的“人”上位,当然了,还有一种方式便是“死同行”,当那些排在你之前的“同行”都因为各种原因不在了的时候,那么你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个“行业”中的带头大哥了。

    杨赐知道,指望曲阜孔家自行衰落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曲阜孔家的“江湖地位”摆在这里,就算是秦始皇一统天下,刘邦以汉代秦,都没有对曲阜孔家造成什么影响,反而还提升了曲阜孔家的社会地位,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曲阜孔家有所优待,所以杨赐认为曲阜孔家是不可能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杨赐也希望自己所在的弘农杨家能够和曲阜孔家一样延绵不绝!

    事实也的确如此,曲阜孔家几乎贯穿了整个华夏文明,其香火从未断绝,而且随着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曲阜孔家的看重(实际上就是华夏古代每次改朝换代的时候,统治者基本上都会去找曲阜孔家“背书”,以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顺便也就再给孔子加封一些新的称号,一些很长很强力的称号),曲阜孔家才能香火不断,为人称道。

    所以,杨赐觉得自己是不可能等到曲阜孔家“自寻死路”的那一天,也不可能出手去找曲阜孔家进行“文比”,从而踩着曲阜孔家的“尸体”让弘农杨家成为文士家族的第一名,但是杨赐不甘心弘农杨家在自己的领导下就这样一成不变,毕竟杨赐觉得现在在自己领导下的弘农杨家无比的强大,尤其是文学方面已经是无人能比,所以杨赐希望自己领导的弘农杨家能够获得应有的地位。

    所以杨赐左思右想,一直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直到刘鑫的出现,确切的说是刘鑫手中的宣纸出现时,杨赐终于意识到,自己一直寻求的问题答案已经出现了。

    孔子为什么能够名垂青史,庇佑后世的曲阜孔家,首先肯定是孔子的学识渊博,这一点杨赐都是十分肯定的,但是杨赐认为这并不是孔子能够成为文圣的重点,而真正的重点杨赐认为其实是孔子在当时的“名声”!

    杨赐认为,孔子就算是学究天人,如果拘泥于一地,著述编书,最后可能也只是留下一两本值得一读的“无名氏”著作罢了,但是孔子选择了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并且广收学徒,有教无类,这是哪个时期从未有过的事情,所以孔子这个“先驱者”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当时的红人,再加上其学说的正确性与传播性,孔子从而获得如今的地位,也有了现在的曲阜孔家,毕竟孔子将自己的家学变成了天下人都要学的儒学!

    而现在,杨赐觉得自己在学问方面已经非常不错,名气方面也都还行,在大汉不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也是十个人里面有八个是认识自己的,所以杨赐觉得自己就差一个机会,一个真正能够扬名立万的机会,也就是将弘农杨家的家学变成“国学”的机会。

    而现在,宣纸就给了自己这个机会!

    家学之所以叫做家学,就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与通讯条件的落后,导致每个文士家族都只能闭门造车,无法像曲阜孔家的家学那般成为整个国家的“国学”。

    时势造英雄,当时各种各样的机缘巧合之下,才能造就出孔子这样“圣人”,杨赐知道自己是复制不了孔子的“成圣之路”,但是杨赐现在可以利用宣纸来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

    杨赐现在都已经想出了一个办法,只要刘鑫将宣纸的使用权与售卖权都交给自己,那么自己就可以制作出轻便的纸书来,内容自然是四书五经的这样经典书籍为主,但是杨赐也会将弘农杨家的家学作为“私货”加入其中,也就是杨赐进行加注后的版本,然后通过适当的放低价格,从而推向大汉,让大汉的读书人都在无形中学习到自己弘农杨家的家学!

    PS:上一章标题弄错了。。。

402章 合作事宜() 
杨赐觉得,只要自己将弘农杨家的家学上升到“国学”的层次,那么弘农杨家的“文名”就会越来越好,最后在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最好还能得到曲阜孔家的“背书”,那么弘农杨家就能和曲阜孔家并驾齐驱了!

    而杨赐自己,则会成为弘农杨家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家主,甚至能够成为与孔子一样伟大的华夏文人,说不定日后也能被奉为圣人呢!

    所以,杨赐如今对于刘鑫手中的宣纸势在必得,所以才让杨彪给出了如此丰厚的条件,而且就算刘鑫不同意这个条件,杨赐也是准备好了一个后手,保证刘鑫会为之动心的条件。

    而刘鑫现在也是一脸纠结的模样,因为刘鑫也不得不承认,杨彪给出的这个条件已经非常不错,非常诱人,而且刘鑫一开始也打算开始经营宣纸业务了,毕竟做宣纸的买卖对于刘鑫来说可是一本万利,毕竟刘鑫可是知道宣纸的制作材料与制作技术,所以知道宣纸的成本并不高,生产效率也非常不错,而现在在大汉却可以卖出一个天价来,一本万利根本不为过。

    但是正因为如此,刘鑫也很清楚宣纸的制作技术非常简单,而且流程也比较清晰,与普通的蔡侯纸制作技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要是个熟练的蔡侯纸造纸工匠了解一二,很快就可以复制出宣纸来,毕竟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通百通。

    所以刘鑫觉得自己如果开办一家宣纸的造纸工坊,相信只要有有心人专门派一两个卧底潜伏在自己的造纸作坊中,就算自己特意拆分了宣纸的生产流程,那也用不了几天就能够让这些卧底将宣纸的制作技术与制作原料窃取出来,到时候刘鑫就无法垄断宣纸行业了,那么刘鑫建立造纸作坊的初衷——赚钱计划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是一落千丈。

    因此,刘鑫与苏佳商量过好几次,最后得出的结论都是这样不容乐观的,所以开办造纸作坊就势必会引来有心人的窥视,从而导致宣纸的秘密外泄,最终刘鑫也就失去了在宣纸方面的优势。

    于是乎,刘鑫也只能想办法修建一个小型的宣纸制作工坊,让苏佳亲自来制作宣纸,不过这样做的话保密工作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制作效率那就不容乐观了,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效率,毕竟刘鑫平时都需要苏佳在身边进行各种各样的帮助,而且作为刘鑫的智囊,苏佳还要负责收集各方面的情报,有时候还需要亲自出马,所以不可能有时间来制作宣纸的。

    因此刘鑫也已经放弃了制作宣纸的打算,开始考虑将宣纸的制作配方与制作技术公之于众的打算。

    没错,刘鑫打算将宣纸的一切秘密都公之于众,毕竟刘鑫也不是一个敝扫自珍的人,死抓着宣纸的秘方不放手,而且宣纸本身的保密性就不强,很容易就能被其他人发掘出其中的奥秘,所以刘鑫觉得自己不如顺水推舟,卖给整个大汉文士势力一个人情,推动纸质书籍的发展,变相也加强了大汉的文化教育工作。

    当然了,像刘鑫的其他制造技术,就比如香水与洗发水之类的制造技术,刘鑫都会一点点的进行开放,给予大汉一定的福利,不过现在刘鑫还是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保密的。

    当然了,如今对于刘鑫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该如何借此机会,利用宣纸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毕竟这宣纸秘方刘鑫马上就要公之于众了,那么也算是最后捞一笔吧。

    于是乎,刘鑫笑呵呵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原来如此,文先兄你们有心了,本王也就实话实说吧,文先兄你提出的条件与合作内容本王都非常满意,所以本王愿意与文先兄你所在的弘农杨家进行合作,不过本王这儿有一句话必须要给文先兄你说一说,希望文先兄你在听了本王的话后再做决定,毕竟本王虽然不想占你们弘农杨家的便宜,也不想对你们弘农杨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有一些话本王必须要提前说明才行。”

    刘鑫如此严肃的对杨彪说道,这让杨彪有些措手不及,本来杨彪在听到刘鑫愿意与弘农杨家进行合作时十分高兴,但是杨彪可没想到刘鑫会突然话锋一转,突然给自己来了这么一出,让杨彪开始有些担心刘鑫会对自己说什么了。

    于是乎,有些惴惴不安的杨彪点了点头,挤出了一个有些勉强的笑容,然后对刘鑫说道:“呃,还请王爷有话直说吧,在下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

    刘鑫见杨彪这幅样子,心里却有些想笑,没想到杨彪会担心成这幅样子。

    不过现在可不是说笑的时候,所以刘鑫也摆出了一副十分严肃的样子对杨彪说道:“文先兄,事情是这个样子的,本王知道你们弘农杨家其实想要的可不仅仅是本王手上的宣纸独家使用权和售卖权,而是想要宣纸的制作秘方吧?我的对吗?文先兄。”

    杨彪也有想过刘鑫会直接知道弘农杨家到底想要什么,毕竟就算是合作也要按照基本法,谁都不想受人掣肘,所以谁都想要当那个“供应商”,而不是成为一个“经销商”。

    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