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成都回三国-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笑呵呵的说道:“我回来了,大家可以准备一下,我们等会儿就一起去洛阳令府上赴宴了。”

    刘鑫与袁绍和曹操,自然是作为客人参加周异举行的宴会,而姜维与王双是作为护卫,苏佳与张松是作为随从,至于钟会和黄权便是作为刘鑫的跟班了,都会跟随刘鑫前去赴宴,但是吃饭的位置就和刘鑫三人不一样了,会有周异府上的管家陪同。

    因此,刘鑫一众人都会前去周异府上赴宴。

    PS:今天回家了,一直都处于没有WiFi的状态,所以现在才更新,对不住各位了。

第三一三章 刘备的现状() 
曹操见刘鑫在哪里思考人生,便给袁绍使了一个眼色,袁绍也只能递给曹操一个无奈的眼色,笑着说道:“大哥正在想事情呢,你先等一会儿吧。”

    曹操点了点头,便随意找了一个地方坐下,等待刘鑫回过神来。

    刘鑫又愣了一会儿,在心里想好该如何对付刘备之后,这才发现曹操已经回来了。

    刘鑫呵呵一笑,开口说道:“三弟,你这么快就回来了啊。”

    曹操笑着点了点头,有些好奇的说道:“今天官衙里没有什么事情,洛阳令就让我提前回来通知大哥,让大哥可以收拾收拾去赴宴了,洛阳令已经在扫榻相迎了,对了,大哥你这在想什么呢,看你刚才笑呵呵的。”

    刘鑫无奈的耸了耸肩,半真半假的说道:“哦,那大家可以做好准备去洛阳令府上赴宴了;我刚刚想到了一个人,一个我师父让我特别注意的人罢了,他现在很有可能已经在洛阳了。”

    所有人都知道,刘鑫的师父可是鼎鼎大名的周公,而周公最为人称颂的能力,便是周易之术了。

    而周易之术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预测未来了。

    因此,能让周公特意卜算,让刘鑫留意的人,绝对不可能是什么凡夫俗子。

    于是乎,曹操笑呵呵的凑到刘鑫面前,更加好奇的询问刘鑫道:“大哥,你说的这个人是谁呢?你给小弟我说说,我看我认不认识。”

    袁绍也笑着点了点头,一脸自信的说道:“大哥你把这个人的名字告诉我,他只要在洛阳有点名声,我就应该知道他的消息;这两年我可没有在家里闲着,我对洛阳城内的消息可谓是了如指掌。”

    正如袁绍所说,他虽然赋闲在家,但是也不是闭门修炼,再加上袁家对于洛阳城内的消息掌控也算不错,不论是朝堂大事,还是街头巷尾的小道消息,袁绍都是有所了解。

    刘鑫一听袁绍这么说,不由得一拍脑袋,自己怎么又忘了袁绍这个“洛阳通”了呢,如果刘备真的已经在洛阳拜卢植为师,那袁绍肯定会有所耳闻的。

    要知道在历史上,刘备在洛阳求学于卢植的时间并不清晰,只知道是在黄巾起义之前,刘备具体是多少年进入洛阳,多少年离开洛阳,史料对此也是记叙不详,再加上那个不靠谱的天道,刘鑫还真不敢确定刘备是不是真的在洛阳了。

    因此,刘鑫点了点头,笑着对袁绍说道:“说的也是,这个人的名字和我还是本家,名叫刘备,字玄德,好像是幽州涿郡涿县人。”

    听完刘鑫这么一说,袁绍就一拍大腿,笑着对刘鑫说道:“哈哈,这不就是刘大耳吗,我当然认识,而且我和刘大耳见过几次面,就在上个月我和公孙瓒见面时就见过这刘大耳。”

    刘鑫一听,便听出了袁绍对刘备的鄙夷之情,看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刘备现在已经拜入卢植门下为徒,否则以刘备的身份与地位,是不可能与公孙瓒有所联系的。

    也不等刘鑫继续询问,袁绍就给刘鑫介绍起了刘备的情况,“这刘大耳,也就是刘备,这人本身没有多少能力,还整天好逸恶劳,喜欢跟着卢尚书的其他弟子四处游玩,蹭吃蹭喝,不过刘备这人倒是有着三寸不烂之舌,善于恭维他人,因此卢尚书的其他弟子对于刘鑫还算挺有好感的,也愿意带着刘备到处去见见世面,偶尔也接济刘备,所以刘备在洛阳过的也算不错。”

    “不过说句实话,我是挺看不起刘备这种人的,完全就是一个跟屁虫,作为卢尚书的弟子,却大字不识几个,四书五经都没有精通,实在是有辱卢尚书之名,而且这刘备还大言不惭,跟别人说他是中山靖王之后,别人问他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自己的身份,这刘备支支吾吾,直说自己的家已经丢失,只是从他的亲戚口中得知了这件事,因为这些原因,我们这些人都称呼他为刘大耳了,他还笑呵呵的答应了,这脸皮也简直了。”

    刘鑫点了点头,没想到刘备现在在洛阳城内也算是一个名人了,虽然是不好的名声。

    曹操这是也接话说道:“二哥说的对,这刘大耳的名字我也听说过,平时蜗居在洛阳城郊的一间小院子里面,也不从事任何工作,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平时也就只依靠他的几位师兄对他进行接济,我记得前段时间公孙瓒和我喝酒时说过,他曾经给过刘备一笔钱,让刘备在洛阳城内置办一些产业,以满足刘备平时的生活所需,结果你猜怎么着,刘备先是满口答应,回头就跑去花天酒地,潇洒了一段时间后,刘备就把那笔钱给花完了,把公孙瓒那个气的。”

    袁绍这时又点了点头,一脸冷笑的说道:“哦,说到刘备住的地方,我记得一开始刘备的亲戚送了一套洛阳城内的小院给刘备,结果刘备很快就把这套小院子给卖了,然后才搬到洛阳城郊的那个小院子去了。“

    刘鑫一皱眉头,没想到刘备的风评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差,尤其是在袁绍这些世家子弟眼中,刘备都已经成为了一个笑话,而刘备却对此毫无反应,或者说是毫不在乎。

    而这时,黄权也有些迷茫的对刘鑫说道:”刘大哥,我听袁大哥和曹大哥这么说,那这刘备的名声不咋样,而且能力也不行,刘大哥你的师父怎么会觉得这刘备很特别呢?“

    其他人都是一脸好奇的看着刘鑫,毕竟正如黄权所说的,如今的刘备就这副样子,怎么会被周公给注意到了,而且看样子周公对着刘备也非常看重。

    刘鑫思考了片刻,笑着说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谁又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吗,我这么给你们说吧,刘备这人可能会流离半生,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但是到了最后,刘备很有可能会成为一方诸侯,而且是那种能够占据一方的大诸侯。“

    刘鑫自然不可能说出三分天下之类的话,所以只能将刘备说成那种能够割据一方的大诸侯了。

    ps:今天至少还有三章,具体时间待定。

第三一四章 赴宴(上)() 
刘鑫话一开口,众人都是大吃一惊。

    要知道现在的大汉,就算是西凉交州这样的边疆地区,刺史的权利算是非常大了,甚至可以说是拥有一部分的自治权,就像交州的士家,几乎掌控着交州的所有主要官职,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又或是军事,都在士家的掌握之中,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诸侯国了。

    但是,他们在名义上还是属于大汉的刺史,不能以诸侯为名。

    而刘备日后能成为一名诸侯,这是袁绍等人不敢置信的。

    这就像现在你家八大姑四大姨的儿子,日后能成为某某省长一样。。。

    因此,袁绍忍不住开口说道:“大哥,你这不是在开玩笑吧,就刘大耳现在这个样子,他以后能成为一方诸侯?而且据我所知,刘大耳的出身非常差,而且家族成员里也没有什么官员富豪,刘大耳他凭什么成为一方诸侯,这不是在开玩笑吗?“

    曹操这时却陷入了沉思,好像想到了什么,对刘鑫说道:”如果周公他老人家真的这么说,看起来刘备还真有可能成为一方诸侯,毕竟这家伙非常机灵,而且很会说话,可谓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且交友广泛,上至世家子弟,下至平头百姓,刘备都有朋友,如果刘备能有机会为官,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就可以一步步往上爬,日后成为一郡太守是没有问题的,万一再给刘备他一份机缘,成为一方诸侯也在情理之中。“

    曹操的话非常中肯,虽然刘备整天好逸恶劳,并且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刘备的这些缺点也是他的优点,并且非常适合在官场中打拼,哪怕刘备出身不够,但是刘备也能凭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来往上爬。

    所以,曹操才会认可刘鑫对于刘备的评价。

    袁绍听曹操这么一说,也不由得点了点头,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刘备如今在卢尚书门下为徒,虽然学问没能学到多少,但是在人脉关系上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比如幽州公孙瓒,虽然对刘备有些恨其不争,但是对刘备一直很不错,引以为知己,而且公孙瓒所在的辽西公孙家,是当地绝对的名门望族,控制着当地的军政大权,如果刘备去投靠公孙瓒的话,还真有可能混出一些明堂来,毕竟辽西地区可以说是公孙家的自留地,要不是那个地方没有什么资源与特产,也不是什么战略要地,因此中央朝廷对于辽西地区好不重视,公孙家才能在辽西地区作为一方军阀了。“

    刘鑫一脸懵逼的看着袁绍与曹操,没想到这两人一唱一和,还没要自己开口,就把事情给说绝了。

    不过曹操对于刘备的分析,其实非常靠谱,毕竟刘备正如曹操这样说的,非常适合在官场中打拼,毕竟刘备也是一个投机主义者,擅长在各种情况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将利益进行最大化。

    当然了,刘备更加适合在乱世之中奋斗,毕竟在乱世之中,所有的规则与限制都被弱化,刘备就如蛟龙入海,如鱼得水,只要得到一份机缘,刘备就是一遇风雨便化龙,得以成为蜀汉之主。

    不过现在还不是讨论刘备的时候,毕竟刘鑫还不打算这么早就去见刘备,毕竟刘鑫现在和刘备一样,都是没有得到承认的刘皇叔,因此刘鑫想的很清楚,等到自己得到了汉灵帝的承认,落实了王室身份之后,再去找刘备好好聊聊人生,只要刘备敢在刘鑫面前提他是中山靖王之后,刘鑫就得揭穿刘备的”真实身份“了,让刘备做人老实一点。

    刘鑫拍了拍手,笑着说道:”好了,这事我们就暂且揭过,不提这件事了,大家好好收拾收拾,我们该出发了。“

    众人点了点头,各自换了一套合适的装束,毕竟是去别人府上赴宴,着装方面肯定是要给足主人面子的。

    就像姜维与王双作为刘鑫的护卫,平时着装都非常简洁轻便,今儿也换了一身比较”洋气“的装扮,换了一身像关二爷那样的袍服。

    不过王双穿着那身袍服,有些不伦不类了。

    刘鑫见大家做好了准备,便招呼着众人,在曹操的带领下前往周异府上。

    在前去赴宴的路上,曹操一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时不时的偷看刘鑫,好像有什么想要说的。

    刘鑫咧着嘴,曹操想说什么刘鑫是知道的,无外乎是想要找刘鑫询问周公有没有给他卜上一卦。

    毕竟曹操自认为在各方面上都比刘备要强上不少,周公都注意到了刘备,那自己呢?

    要知道曹操对于卜卦这方面还是很相信的,甚至说是迷信,哪里有这些事都想往上凑一凑,尤其是对于自己的未来,曹操也是非常看重的。

    就像几年前,汝南著名评论家许邵许子将曾经开了一个”月旦评“,每个月都会评论大汉的著名人物。

    而曹操在听说了这件事后,就去凑过热闹想要让许邵给他进行评论,不过当时的曹操不过是一名纨绔子弟,身上还没有官职,所以许邵并不想给曹操做评论。

    毕竟作为一个评论家,许邵还是自恃甚高的,并且以清流文士自居,平时评论的都是当世名人,像袁家家主袁逢,大汉司徒王允,大儒卢植等人,那个不是在大汉赫赫有名的人物?

    说句不好听的,许邵根本就看不起当时的曹操,毕竟曹操是宦官之后,虽然曹操与他的爷爷曹腾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在古代只要进行了过继仪式,进了族谱,那就是父子爷孙了。

    而文士自古以来就看不起宦官,这也算是华夏自古以来的设定了,因此许邵对于曹操的态度只能用呵呵一笑来形容了,根本就看不起曹操,更别说给曹操进行评论了。

    再说了,许邵的月旦评已经可以说是一个品牌了,或者当做某民日报的专栏了,想要上这个专栏的人物,自然要有一定的身份,如果让某个学校的大队长上了这个栏目,岂不是要砸了招牌?

    因此,许邵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曹操,当然了,作为一个文化人,许邵自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