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望族-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这次赏赐;几位阁老没少与皇帝较劲。虽说加封外戚爵位是常例;可也没有厚重的道理;如今皇太后、太皇太后都健在;那两家不过是侯爵、伯爵;张家人兄弟都得爵位;已经比其他外戚强出太多;本不当再加恩。

    不过皇帝爱重皇后;世人皆知。几位阁老的劝阻;都不能影响皇帝重赐张家的决心。随后就有不平的御史上了折子;也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也没有谁真的就死掐张家。

    说到底;张家不单单是后族;还是太子的外家。真要有谁不看眼冲着张家使劲;就要有得罪两代帝王的决心。御史都是十年寒窗苦读出来;又一步步熬上来的;有些不平事可以开口;却不能犯拧;否则就是与自己的乌纱帽过不去了。

    大老爷摇头道:“勿要人云亦云;南城书院那边的结社;无知酸儒太多;你以后少去两回”

    三老爷闻言一愣;不由自主地望向三太太。

    三太太面上有些讪讪;却不敢插嘴。

    大老爷道:“你即有心仕途;就当以学业为主;还轮不到针砭时事的事情。人云亦云清谈;除了浪费口水;徒劳无益。即便想要开拓视野;增长见闻;也当从留心民生经济上;而不是关注那些那些勋贵纠纷、内廷密事。”

    就算三老爷会试顺当;也不过是从低品级做起;要学习的东西还多;高层之间的纠纷博弈还波及不到他身上。

    大老爷是正经教导;三老爷便起身听了。

    如此一来;三太太、玉姐也不好再坐着;跟着起来。

    四哥从三太太膝上出溜到地上;察觉出气氛的肃穆;拉着三太太的袖子;乖巧地站着;眼睛忽闪忽闪地望向大老爷。

    听大老爷说完;三老爷面带羞愧道:“是我这些日子轻浮了……以后再也不会了……”

    三太太面上滚烫;下巴已经顶到胸口上。这一年来;眼见丈夫经常往南城书院去;三太太心中是欢喜的。丈夫乐意亲近自己娘家;自己也跟着沾光;多回了两趟娘家。

    可她即便有些私心;也是三从四德教导出来的淑女;自然是晓得孰轻孰重

    丈夫是她的依靠;同与娘家亲近相比;自然是丈夫的前程更重要。南城书院虽名扬在外;汇集了不少大儒;可那些人书生意气也重。

    不管皇帝如何重视外戚;那都是皇家的事;本不该随口议论。祸从口出;这个道理古今同。

    自己老爷早年醉心书画;并不喜欢谈政治;这两年来却是变化颇大。如今想想;多半是南城书院那边的影响;其中未必都是好影响。

    三太太羞愧不已;几乎要站不稳了。

    徐氏瞧着不对;笑着对大老爷道:“你们兄弟要说话就往小书房说去;我们娘几个还要拜月。”

    眼前就这几个人;三太太的窘迫都在大老爷眼中;大老爷却只做未见。不是他爱操心;去理会弟弟、弟媳妇的家事;只是三老爷这两年与田家走的太近了。

    在三太太眼中;田家是至亲;可在沈家人眼中;田家只是一门姻亲;大老爷不希弟弟太过亲近田家。有今日因;就有明日果。三老爷夫妇都亲近田家的话;就会影响到四哥。

    虽说四哥与两位堂兄相差十多岁;可大老爷还是希望以后这堂兄弟三人能如同胞手足似的抱团。

    沈瑞、沈珏都没有能依靠的外家;四哥这边也远处点好;否则等到沈家老一辈过身;田家人站在四哥身后;四哥到底该亲近那边?一边是嫡亲舅舅;一边是无血缘的嗣堂兄;似乎也不难抉择。

    那样的结果;是大老爷不愿看到的。

    大老爷希望小一辈兄弟三人;能互相扶持;将二房传承下去。

    三老爷最是乖觉;见长兄脸色不好;打诨道:“大哥;要不咱们也随着大嫂拜月?”

    “胡闹”大老爷白了他一眼;道:“还不随我去书房;我可要考校考校你的学问如何了……瞧着你如今三、五日就要出门交际一次;实也没有个读书的样子。你还是叔叔;且想想瑞哥的毅力……”

    三老爷笑道:“我也是顶顶佩服瑞哥的;不是我夸自家侄子;就是南城书院那些寒门学子;也未必有咱们瑞哥的刻苦劲儿……明明不过十几岁年纪;却是迫不及待地模样;一日都不肯离了书本去;天道酬勤;到底没有白白辛苦。珏哥即便资质不让瑞哥;可也败在瑞哥的勤奋下……”

    大老爷与徐氏听到“迫不及待”四字;老两口对视一眼;都带了几分沉重

    待大老爷与三老爷去了小书房;徐氏就吩咐红云带人去花园摆祭桌。

    女不祭灶;男不拜月。

    中秋这晚;女眷都要拜月的。

    三太太心乱如麻;没有闲情逸致;随着徐氏在花园拜了月神后;便道:“大嫂;都是我的错;都是我贪玩老想着娘家;才怂恿三老爷常往书院去……”

    四哥已经乏了;由嬷嬷带了下去;玉姐却在。

    眼见气氛不对;玉姐素来乖觉;忙起身道:“母亲;三婶;玉儿有些乏了;先回房去了……”

    徐氏点点头;叫人挑着灯笼送玉姐回去;妯娌两个在花园的亭子里说话。

    “弟妹勿要多心;男人在外边的事;怎么能怨到内宅妇人身上?老爷只是担心三弟;怕三弟走了性子。三弟既是有心仕途;‘谨言慎行;这四字需铭记。狂儒可信口拿皇家的事情说笑;旁人也不会与之计较;朝廷官员若是如此;说不得就是倾家之祸。”徐氏对三太太正色道。

    三太太认真听了;点头道:“大嫂说的正是;我之前听着三老爷提及皇家秘辛也觉得不妥当;正是这个道理。以后我一定规劝三老爷;少出门交际。”

    徐氏摇头道:“岂能因噎废食?也不是就要让你们做聋子、做瞎子;对外头的消息不闻不问;只是不管听到什么;心里有数就行;勿要拿出来说嘴。”

    三太太犹豫了一下;道:“方才大伯……似不喜三老爷常去南城书院?”

    徐氏皱眉道:“弟妹也不是外人;我也就说几句实在话。真要为了三弟好的话;那边少去几趟就少去几趟吧……”

    三太太脸色苍白;哆嗦着嘴唇说不出话来。

    她虽是个以夫为天的女子;可到底也是田家女儿。

    徐氏叹气道:“弟妹别误会;我之所以这样说;不是指质疑亲家太爷、亲家舅爷人品;而是因书院的夫子们。那边虽集中了不少京中大儒;可多是在科举上不如意或是仕途受挫之人……他们太过书生意气;对于朝廷多有怨愤不平之语;三弟要是受其影响;就得不偿失了……”

    三太太既是书香门第出身;如何不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就是历代贤德女子中;还有“孟母三迁”这个典故在呢。

    三太太点头道:“我晓得了;以后定规劝三老爷;不会让大哥、大嫂再操

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高水长(一)() 
松江府;沈家坊;四房内宅。

    一青衫小婢站在门口;满脸为难道:“大哥;老安人正歇着……”

    上了年岁的人觉轻;张老安人每天寅正(凌晨四点)就醒了;到了中午精神就不足;总要小憩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

    沈瑞已经定了归期;明早就要乘船返京。别的地方还罢;四房长辈这里却需要道别。

    今日来的“巧”;正好是张老安人午歇时。

    沈瑾听了小婢的话;转过头来对沈瑞道:“瑞二弟……”

    “不好扰了老安人休息;就在外头磕几个头吧……”沈瑞痛快道。

    不仅沈瑾为张老安人提心吊胆;他自己也不耐烦应付张老安人;上次是凭着张老安人没留意迅地遁了;这次告别要是被抓住;少不得又是一番啰嗦。

    因此;在沈瑾“无意”说了张老安人的作息习惯后;沈瑞就掐着点上门来道别。

    即便无人盯着;沈瑞还是毫不含糊地在张老安人的院子里跪下叩。不管他心里对张老安人作何想;该做的还是要做;这就是“孝道”;孝道有亏;德行就有瑕疵;为人轻鄙。

    沈瑾看着沈瑞;面上带了几分不舍。

    兄弟小聚数日;明朝又面临别离。

    沈瑞叩完;站起身来;就与沈瑾回到前院来。

    沈瑾想到长随万宁;犹豫了一下:“让万宁随瑞二弟回京;会不会太麻烦瑞二弟?”

    沈瑞摇头道:“麻烦什么?顺路而已……”

    虽说对于沈瑞来说;即便沈瑾不打长随跟着上京;他直接在京城帮沈瑾或赁或租或买一处宅院都是举手之劳;不过他并未开口往自己身上揽。

    沈瑾即便中了举;进京备考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况且还有郑氏之事;沈瑞不愿搀和太多。真要那样的话;他自己嫌麻烦不说;二房长辈知道心里也会不舒坦。

    沈瑾还是郑重道:“如此就多谢二弟了……”

    除了四房;宗房那边沈瑞也要去一趟。

    三年前徐氏回松江省亲时;曾在宗房留了一笔银钱;为的是在松江置产。如今田产早已经置下;由宗房大老爷使人代为管理;相关田契早已送到京中;沈瑞今日过去;除了与宗房诸位告别;还要去清点一笔银钱;是庄田这几年的受益。

    因这个缘故;沈瑞就没有在四房继续逗留;反正今晚还要见面;族兄弟们今晚会来五房为沈全、沈瑞等人践行;沈瑾自然也在其中。

    沈珏昨天就被沈接回宗房过中秋去了;原本也要连同沈瑞一起接的;被沈瑞婉拒了。

    除了沈珏之外;沈瑞对宗房其他人都不怎么熟;自然是愿意留在五房过节

    宗房有孝;过节冷清;便也没有勉强沈瑞。

    沈瑞过来宗房时;正好沈珏在书房与宗房大老爷说话。

    “那边二太太到底是个什么情形?”只有父子二人;没有外人在;宗房大老爷便直言道。

    沈械得知的消息;就是二房二太太身体不好;回京奔丧后就开始卧病;今年还挪到庄子上休养去了。

    要说这其中没有猫腻;宗房大老爷才不相信。可乔氏毕竟是沈珏嗣母;真要有不好;宗房大老爷怕影响到沈珏身上;才主动相问。

    换做旁人相问;沈珏自是晓得“家丑不可外扬”;会隐下此事;可是亲爹问;他犹豫了一下;便道:“二太太买通人要给四哥下药做局;想要用三老爷刑克亲人为名抱养四哥……”

    至于罚他雪地里下跪之事;沈珏不愿宗房大老爷担心;就略过没提。

    即便如此;宗房大老爷依旧是黑了脸:“抱养四哥?有了你这个嗣子还不知足;那算什么?”

    “四哥生辰是珞大哥祭日;听说四哥长相与珞大哥幼年时肖似……二太太有此心结;也不是一日两日……当初南下时;便想要半路回京;为的就是舍不得刚落地的四哥……”沈珏道。

    沈珏对乔氏并无多少怨恨;反而心里有些可怜她。

    要是沈珞还在;乔氏也不至于几成癫狂。归根到底;还是丧子之痛影响太深;失了心智;越来越糊涂。

    宗房大老爷却是对乔氏毫无好感;皱眉道:“不贤妇人;不甚清明;同二房大太太还真是天壤之别……他那娘家兄弟也是糊涂人;竟要沈琰做女婿;这不是给你添麻烦么?以后亲戚往来;到底是走动;还是不走动?”

    即便以前宗房大老爷对于沈琰兄弟并无厌恶;可如今站在沈珏立场;自然希望那兄弟两个离二房敬而远之。

    “老爷勿要担心这个;如今沈琰兄弟两个就在京中;前几个月我还随着瑞二哥过去见过他们兄弟……瞧着大伯父意思;不同那兄弟两个亲近;可也没有禁瑞二哥与我同他们往来。”沈珏道。

    宗房大老爷闻言;颇为意外:“那年二房大太太态度可是决绝的很;怎么又改了主意?”

    沈珏不以为然道:“难道还要赶尽杀绝不成?说到底也不于他们兄弟两个的事。”

    宗房大老爷还是觉得有些古怪;可一时也猜不到缘由。

    想起另外一事;宗房大老爷迟疑道:“你二哥办了糊涂事;我已经罚了他;珏哥可是恼了?”

    沈珏挑了挑嘴角;带了讥讽道:“我恼不恼算什么;老爷还是想着怎么与瑞哥解释吧……”

    宗房大老爷叹气道:“子不教、父之过;等瑞哥过来;我亲自与瑞哥赔罪

    沈珏皱眉道:“二哥已经是将三十的人;既是敢打人悄悄去客院翻箱子;就不敢有点担当来道歉?老爷能护他一次两次;还能护他一辈子不成?”

    宗房大老爷面上带了几分颓废:“当年瞧着你大哥为人方正;你二哥机灵通透;如今这才几年功夫;怎么就都走了样?要是早知你两个哥哥如此;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将你出继出去……”

    沈械的性子自以为是;人情淡薄;沈又聪明的过了;只盯着利益好处;这两人都不是做族长的性子。

    身为族长;就要公正豁达;才能调和族亲关系;否则谁会信服?各房头都是出了五房的关系;沈氏一族本就松松散散;得不到各房信服的族长;维系不了宗族关系;沈家早晚要分宗。

    反倒是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