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海图志-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旨刍辜鄣某锫肽兀�

    其实他已经比历史上的普特斯曼好太多了,历史上料罗湾海战之后,普特斯曼损失并没有那么大,本人也没有被俘,他很快退守台湾。

    而郑芝龙把荷兰人打残、打怕了,再次巩固了其海上霸主的地位之后,其声望也达到了如日中天的巅峰,更重要的是,此时全中国的官场里再也没人能治得了他了。

    见到现在时机成熟了,于是他又写信给台湾那个吓破了胆的老伙计普特斯曼,告诉他可以恢复海贸了,但所有条件都必须由一官自己来定。

    郑芝龙要求荷兰人放弃与郑氏的武装对抗,但允许他们拥有武装,保持一种可控制的威胁,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养寇自重做法,也是普特斯曼先前想玩而自己给玩砸了的把戏。

    有个不成器的蛮夷小弟,不时在海边闹点不大不小的动静,对巩固一官的权力很有好处。从西方的史料看,经过料罗湾海战后,当时两边海上力量的对比完全倒转、非常悬殊,郑芝龙若是发扬我军宜将剩勇追穷寇之精神,挟完胜之余威,一举荡平红毛、“收复台湾”,比儿子早30年当上“民族英雄”,大概也并非什么难事。在那段时间里,普特斯曼成天最害怕的也正是被逐出台湾的灭顶之灾。

    收到一官这个消息后,普特斯曼万分沮丧和愤怒,这个野蛮人丝毫不懂得外交礼仪,就连基本的和平条约也懒得签订,而是直接来信,以命令式的口吻要求荷兰人如何做。

    不过普特斯曼也颇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恢复商贸意味着郑芝龙不会攻打台湾了。于是他下令让他残余的舰队解除警戒,然后眼睁睁地看着郑氏的商船大摇大摆地涌进安平堡前面的港口,每条船上都要悬挂一面特殊的旗帜,上面绣着一官的姓:郑。

    郑芝龙也会让荷兰的船到大陆岸边来交易,但荷兰商船必须悬挂其他国家的旗帜,于是更多的情况是郑芝龙派船到台湾去。通过这些部署,郑芝龙利用郑氏遍布整个东亚的代理网络便控制了运往台湾的丝绸的数量,他们让荷兰人出什么价收购,荷兰人就出什么价。

    当然,郑芝龙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从这个角度说,他也希望能让荷兰人感到满意,他深知只有这样,双方的生意才能长久做下去,因此郑芝龙并没有把事情做绝。不出几个月,安平堡又象蜂窝一样繁忙了,到处都是往来福建和日本的中国船只。生意虽然不好做,但毕竟恢复了,荷兰人无疑又能赚大钱了,只是赚的没有他们想要的那么多。

    而这个时空,郑冲劝说郑芝龙与荷兰人商谈一个正式的条约,吃相比历史上好看了许多,而且法理上也正当了很多。虽然郑冲相信,像历史上那样,给包德尔一封信,包德尔也会屈服,但那样做显然只是一种口头协定,远没有白纸黑字的协议来得实在。荷兰人在历史上可是有名的讲信誉和商誉,他们在与西班牙人作战,但荷兰国内有西班牙国王的产业和商业活动,荷兰人却按照合约规定,忠实履行了合约内容,一丝不苟,一文不差。

    之后的谈判进行得很顺利,最后双方达成了一份历史性的条约,《中荷安平条约》,不过这份条约后来备受史学家争议。其中包德尔的身份没有问题,他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委任的台湾长官,拥有对外谈判、签订条约的权利,而东印度公司则代表荷兰,法理上荷兰一方是合法的国家代表。

    而中方则只有郑芝龙和郑冲的私人印章,因此后来史学家们认为,这份东西顶多只能说明是明国一个商业集团签订的东西,不能代表国家意志云云。

    但此刻郑冲并不理会那么多,除非他脑袋秀逗了,才会将这种条约呈给朝廷去盖章,养寇自重这种事,自己知道就好了,千万别声张。

    《中荷安平条约》大致六条主要内容,第一条便是荷兰赔偿明国(郑氏)战争赔款八百万两白银,分三年付清,不计年利,可用其他实物赔付。第二条,荷兰让出普兰民遮城给郑氏,并且承认明国对台湾的主权。第三条,荷兰放弃台湾收取赋税、律法裁判等等权利,仿澳门例,租借热兰遮城十年,可在该处驻军三千。第四条,荷兰享受关税最惠国待遇,关税税率七折优惠。第五条,往来货物价格由明国给定,荷兰方面不得有异议。第六条,荷兰商船不得靠近大陆海岸,如要靠近大陆进行商贸活动,必须悬挂其他国家旗帜,不得悬挂荷兰国旗。

    很快,包德尔沮丧的在这份屈辱的条约上签字画押了,一旁郑氏众将皆是笑逐颜开,看着一脸镇定的郑冲,众人满是崇敬的眼神看着他。其中郭怀一更是心潮澎湃,看来郑氏没有忘记台湾,今后不用再向荷兰人缴纳沉重的赋税了,郑氏会派人来岛上收取赋税。但似乎郭怀一忘了,大明朝的农税三饷一点也不必荷兰人的赋税要少,或许会更多。

    而导演这一场好戏的郑冲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从早前遇上荷兰战船开始,郑冲其实就已经开始了他的谈判。

    他先指挥船队将荷兰战船围住,便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谈判破裂,这三艘荷兰战船是休想回到台湾去的。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在大海上却是行不通的,海上的规矩,只要使者回到自己的武装船只上,即可视为已经回到了自己的领土,已经不再是使者的身份,所以干掉这三艘荷兰战船并不存在什么法理上的障碍。

    其次,当荷兰人上岸后,郑冲便收缴了他们的武器,这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先就震慑了荷兰人的气势,同时也让所有登岸的荷兰人处于一种没有安全感的心理暗示下。而人在这种环境下的时候,往往心理防线是极为脆弱而且极易被突破的。

    接下来,郑冲的谈判循序渐进,从战争赔款到台湾主权问题,再到收税和海关关税问题,环环相扣,每一个条件都是相辅相成的。同时郑芝鹄等人的适时威胁也很恰如其分,给了荷兰人很多心理压力。

    于是,一切都做足之后,后来的事情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

第107章 开台的愿景() 
看着包德尔最终签字画押,双方交换了羊皮卷轴书写的条约文本后,郑冲与郑芝龙狼狈一笑,郑芝龙拍拍手,木屋外的郑氏军士们端上好酒好肉来,给每人面前都送上一份。

    对于郑氏父子用的印信,包德尔没有什么异议,一来明国佬那龙飞凤舞的篆体印信对荷兰人来说,认知上有些障碍,总觉得父子两那雕刻精美的印信,应该就是代表着大明皇朝。二来包德尔知道一官在远东海域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他背后是庞大的明国海商集团,因此总认为郑芝龙所代表的明国海商集团和东印度公司差不多,也是代表了国家意志的。所以,包德尔完全没有考虑过这份合约的合法性是否得到大明皇帝的认可。

    郑芝龙端起酒碗站起身来,这是他谈判以来第一次站起身来,这一次谈判,他完全放手给郑冲操作,看来效果极佳。

    “来,让我们举杯,庆贺我们恢复海贸,今后我们合作愉快!有钱一起赚!”郑芝龙大声说道,语气显得很是欢喜。郑氏诸将一起举起酒碗来,包德尔等人早就又冷又饿了,也举起明国的美酒来,众人便一饮而尽。

    包德尔很喜欢明国的烈酒,喝下去后,浑身暖意融融的。郑冲又吩咐士兵给众人再倒满一碗酒,跟着举起酒碗来,看来他也有话要说。

    “安平条约的签订,代表着远东新的贸易体制建立,之前许心素建立的制度可以作古了。”郑冲端着酒碗朗声说道:“从今以后,我们不需要再开战了,我们郑氏将会派遣人员、士兵进驻台湾,在哪里建立衙门和兵营。为了繁荣台湾,我建议今后我们应当联起手来,制止台湾当地土著的猎头陋习,缉拿走私犯,兴办基础设施。我们郑氏将会联络闽商,劝说他们在台湾投入人力物力,增加台湾稻田、甘蔗种植园的垦殖,邀请更多的闽人定居台湾。增加台湾的人口,开垦土地,榨糖,打鹿,制砖,建房,修路,架桥,通过这一切活动,让台湾变得繁荣起来。我们除了扩建现有的城池之外,还要在台湾修建更多的城池。让台湾移民们能围着各座城堡建起了他们的村子,保护他们的权益。这些村子慢慢就会变成城镇,然后会修建起石板铺的路面、砖瓦做顶的房屋,最后台湾的城池之内,将会充满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口!港口集市中将会充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我们的口袋里将装满世界各地送来的金银!然后,我们将把台湾建成一个繁荣的大岛,永垂青史!”

    郑冲那好似抹了蜂蜜的口舌像众人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前景,不但郭怀一等台湾移民觉得热血上涌,就连包德尔都觉得这位郑氏大公子除了恶魔的一面之外,他居然还是个善于蛊惑的天使!他描绘的台湾前景画卷是何等的美好、瑰丽啊!

    众人轰然大声赞好之后,也是一起将酒碗中的烈酒一饮而尽,这个时候人人脸上都浮起了笑容,这个笑容是发自内心的。

    随后众人开始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郑冲则斟满酒后,来到包德尔面前。包德尔口中咬了一大块鹿肉干,见得郑冲端着酒碗过来,心头一慌,勉强将那块鹿肉干咽下,却差点撑破了他的喉咙。

    包德尔被噎得不轻,郑冲笑着给他一碗酒,喝下后好一阵才缓过劲来。郑冲笑着道:“包德尔先生,鹿肉干要多嚼一会儿再咽下。”

    包德尔咳嗽两声,尴尬一笑道:“吃得有些急了,我看阁下过来,像是有话要对我说,口中有食物,这是不礼貌的。”

    郑冲微微颔首赞道:“包德尔先生是位真正的绅士。”顿了顿郑冲道:“不错,我是有事与你商量。刚才我说的开发台湾并不是随便说说的,我说过的话,就一定会做到。”

    “现在我国北方遭遇了很大的天灾,今后将会有大量的移民不断南下,我们郑氏将会继续将大量的明国移民运出福建,将他们迁移到台湾。普兰民遮城显然是容纳不下的,我们希望你们控制的热兰遮城也能接纳这些移民。当然,你们必须保证移民的利益,不得向他们收税,同时我们会派人帮助他们建盖房屋,开垦土地,希望你们能提供必要的保护。”

    包德尔微微皱眉道:“热兰遮城今后按照条约,只有三千驻军,我们需要保护本国的商人,对于不交税给我们的人,恕我们帮不上忙。”

    郑冲呵呵笑着说道:“老包,你这就不对了,要知道在台湾这个岛上,要防卫猎头族,甚至是防卫北面的西班牙人,我们需要联起手来才行,何必分你我?你们的商人、海员假如在普兰民遮城这边,我们同样也会为他们提供保护。你们热兰遮城那边要是今后移民多了,就意味着能卖多余的货物给你们,同时也能从你们那里购买需要的东西,移民就是市场啊。这个道理你怎么不明白?”

    包德尔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郑冲上前亲热的搂着包德尔的肩头低声道:“听说你们还做黑奴生意,这个我也有兴趣,不过我不是想购买黑奴,而是今后或许我手中会有大量的建奴战俘,我想卖人口给你们。”

    包德尔已经有些醉意了,当下终于笑了起来,说道:“我们什么生意都做,只要是能赚钱的。”郑冲也笑了起来,两个人笑得像两条毒蛇一般,从此以后,臭名昭著的东亚最大贩卖人口的组织就此成立,关外大量的建奴人口正是被这个组织贩卖到世界各地去的,血泪史犹如黑奴一般凄惨,此乃后话。

    随后郑冲说起了他手上那批茶丝瓷器,包德尔顿时眼前一亮,台湾现在缺少各种明国货,荷兰商船和商人们都翘首以盼,期待明国的茶丝瓷器,就连包德尔名下的三艘商船也在等待货物。

    很快郑冲就把自己手上的货物卖给了包德尔,包德尔听了郑冲描述的货物数量、成色之后,立刻开口打包价格八十万两,郑冲听了之后,立刻还价一百万两,最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郑冲的货物以打包价九十二万两成交,就等着郑冲将货物运到台湾来,包德尔验货无误之后,便会支付现银,结算货币是西班牙金银币,听闻最近荷兰人在南洋打劫了几艘西班牙运宝船,手中现在有大量的西班牙金币和银币,还有美洲的墨西哥银币。

    郑芝龙笑吟吟的看着郑冲与包德尔称兄道弟的谈生意,郑芝鹄来到身边笑道:“阿冲还真是有大哥当年的风范,这么快就把这些夷人哄得团团转。”

    郑芝龙很是得意的捻着颌下胡须道:“也算他有些小聪明,还知道先将自己手上的货出手,要是我们郑氏那里收购的大批货物到了台湾,那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