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海图志-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橇恕�

    ……

    大明崇祯七年二月底,江南大地渐渐开始回暖,可辽东苦寒之地却还是看不到半点春意,依旧是一片冰天雪地。龙须号上的冰凌子一串串的挂在桅杆上,一夜之间的风雪寒冷就将龙须号装裹得格外耀眼。

    郑冲站在将台上,将台凭栏上结起了一层薄冰来,郑冲也不嫌寒冷,只扶着凭栏,远远眺望着远处的镇江堡。自从明军夺回义州之后,为了防止镇江堡的后金军渡过鸭绿江袭击义州,郑冲便命龙须号领几艘皮岛水师的福船来到鸭绿江口震慑后金军,助金日观所部守住义州之地。

    根据哨探得知,此刻后金军在镇江堡已经集结了近八千余众的精锐战兵,更有两万民夫辅军,对面义州城内,金日观所部只有三千余人,加上七千余民夫辅兵,兵力差了一大截。

    郑冲非常担心镇江堡的后金军会反攻义州,所以一直领船队在鸭绿江口徘徊,让后金军不敢轻举妄动。此刻鸭绿江逐渐开始化冻,巨大的冰块开始从江口入海,每天都有很多浮冰进入到大海中来。

    攻下义州后,明军也是强弩之末,没有余力再发动任何战役,于是明军和后金军不约而同进入了休整期。这段期间内,郑冲将俘虏的尚可喜所部战兵重新整编后,编入明军各部,明军两场战役损失的兵马算是补充了回来,皮岛明军总数恢复到了一万八千余人。

    而后郑冲整编了义州、宣川、铁山邑等各处俘获的民夫辅兵,挑选其中的精壮汉人加入明军,从缴获的后金军物资中拨出铠甲、兵刃来武装他们,又得战兵七千余人。这些辅兵多数都是汉人,是分配到每个八旗兵麾下的奴隶,许多人从前都是辽民,也有从关内掳劫到关外的汉人,重回明军怀抱后,自然是愿意加入明军的。

    新军分散后编入各部明军中,郑冲命陈平朝等大将开始训练这些新军。陆军不像海军那样训练繁复,有些时候三个月便可完成陆军的操训。其实陆军真正的操训不在训练场上,而是在战场上,所谓百战成军就是这个意思。郑冲便是想简单操训之后,继续扩大皮岛明军的规模。然后就是在战场上进行残酷的实战训练了。

    除此之外,郑冲从各处难民之内,收养了许多孤儿,成立了少年近卫团,开始了他的长远大计。

第286章 少年近卫团() 
整整旬月时光,郑冲一门心思都扑在收编、扩充皮岛明军之上,所有将令也都是通过侯隆侯监军下发的。其实皮岛明军各部大将也并非瞎子,他们早就看出这位侯监军其实就是这位郑公子的传话筒,但却无人点破。

    皮岛明军自毛文龙死后,就没再打过像样的胜仗,而郑冲到来后便带着皮岛明军连胜几仗,光复了义州等地,缴获无数,其实皮岛诸大将也都是佩服郑冲的。另外侯公公虽然给皮岛明军发饷了,是以朝廷名义发放的,但诸大将都心知肚明,这些钱都是这位郑公子的。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是以皮岛诸大将对郑冲也言听计从。况且郑冲直到现在还一直让诸大将各领旧部,也没有表露出要夺他们兵权,让自己心腹掌兵的迹象,是以皮岛诸大将都默默接受了郑冲通过侯隆指挥他们的模式,也无人点破,更无人反对。

    相反郑冲不断补充兵员到各部军伍中,但与诸将都言明,从前吃的空饷额度不变,不会因为麾下实兵增多而挤占了空饷份额。诸将见得如此,麾下多了兵马,但又能继续吃空饷,自然是乐得其见。

    有了新兵之后,郑冲要求各部严加操训,并且宣布今后发饷按训练考核指标来进行,训练考核第一的发双饷,最后一名发半饷,空饷部分也是一样,训练第一的空饷也是双份,训练最后的空饷也是减半。诸将自然开始玩命的操训部下,谁都希望能拿双饷,谁也不希望拿半饷。于是在冰天雪地里,各部明军展开了格外严格的训练,不但是新兵,就连老兵也不敢懈怠。

    对于训练的方式,郑冲并没有太多的干涉,说实话他对冷热兵器混用的训练、战法其实了解并不算精通,远不如那些统兵多年、征战多年的将领经验丰富,所以他并没有干涉明军的训练方法和战法。假如他横加干涉,改变训练、战法,明军将士或许会很不适应。

    军队其实是最保守的地方,要做军队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郑冲概念中想要打造的是纯热兵器的步军,但现在他缺少合适的燧发火枪,因此在大批量燧发火枪生产出来之前,他并不打算改变明军的战术、战法以及训练之法。而且郑冲的想法是通过建立军校,培养出军官之后,将新式的战法和训练之法教授给军官,然后再由军官来重新训练军队。这也是为什么郑冲还没有对皮岛诸将动手的原因,要夺他们的兵权,郑冲有许多坏点子,但夺了之后呢?能有人比现在皮岛诸将干得更好的人么?于是郑冲便先隐忍了下来,等待开春后,郑芝龙后续船队到来,再做决定。

    郑冲新招募了一千余名战争孤儿,成立了少年近卫团,其中少年男女都有,少年有八百多人,少女有三百多人,郑冲命于孟熹为总教头,命他按照夜不收的操训标准先操训这些少年男女。

    对于郑冲招收孤儿少女入伍,于孟熹等将校一时间还想不明白,但郑冲告诉他们,今后征战需要有女兵,让这些女兵学会基本的自保之后,多学外伤金创之术,郑冲打算成立自己的战地护士队。于孟熹等将校虽然还不太理解,但还是按郑冲的吩咐开始对少年团进行严苛的训练。于孟熹他们也不忍心将这些孤女赶出军营,她们没吃的、穿的,很快会因为饿冻而死于冰天雪地里,要么很快沦为皮岛上做皮肉生意的姬女。

    当补充兵员、整编、少年团操训诸事都安排好后,郑冲便请侯隆坐镇铁山邑,督导各部明军操训,自己则跑到了鸭绿江口,来查探镇江堡后金军的情形。

    “公子爷,前面就是镇江堡了。”张永铲在郑冲身旁,指着鸭绿江口北岸一片戒备森严的城寨说道。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到,这镇江堡比铁山邑城寨要坚固许多,也庞大许多。四周皆是用石头垒砌的围墙,估摸有两丈余高,环城有数道堑壕,堑壕之间有后金军营地布置,其间鹿角、拒马、堑壕颇多,看来后金军这二十多天里没干别的事,就忙着加强镇江堡的防御工事了。

    郑冲看了一会儿,将望远镜交给身旁的少年亲卫张承寿。这张承寿便是皮岛副总兵张焘的私生子,登岛后跟了郑冲,很快成了郑冲心腹,在除掉沈世魁这件事上,张承寿立了大功,因此郑冲便将他一直带在身边。

    张承寿身边还有其他两名少年和一名少女,三名少年最小的十一岁,最大的十三岁,和张承寿年纪相当,而那名少女不过十二岁年纪。这三名少年男女便是从一千余名孤儿中挑选出来的聪慧者,他们三人都识字,而且都很聪明。

    郑冲出了三道考题,来考校那些孤儿,这三人正是都能答出三道考题的人。第一道考题便是填写数字九宫格,第二道考题是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第三道考题便是浮水验真金的考题。这三道题对于现下的人来说,还真是很难的问题,就算是成人也不一定能答得出来,想不到一千余孤儿中这四人脱颖而出,并且还有一位少女。

    少女名唤桑七娘,原本是河北人氏,原本家中书香门第,但建奴入关后,家人被杀光后,少女被掳劫到了关外,分给扈什布麾下一名牛录为奴,在铁山邑被攻陷后也算命大,没被大火烧死。这小姑娘很聪明,能在大火混乱中逃得性命,也是一种本事。而她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因此能答出三道考题。

    其余两名少年,一个名唤郭慎、一个名唤林祯。郭慎乃是辽民之后,父亲是个铁匠,母亲则略通文墨,儿时得母亲和父亲教授,因此懂得九宫、算术等知识。林祯也是辽东遗民,父亲曾是毛文龙麾下一名文吏,母亲则是朝鲜女子,林祯学识也是父亲传授,因此也极为聪慧。两人父母都是死于战乱,成了孤儿,郭慎是从义州难民中救出,而林祯则一直在皮岛难民中厮混。

    张承寿用望远镜看了一会儿后,将望远镜交给郭慎、林祯、桑七娘三人轮流都看了。郑冲耐心的等四人都看完后,才缓缓说道:“这些天都教了你们弹道学,你们算算看,从龙须号上发炮,能否打到镇江堡去。”

    孙泽沛还在养伤,郑冲一时间没人在身边烦扰忽然觉得有些不适应,因此他让张承寿跟随身边外,还挑选了这三人跟随身边,打算将自己一些所学开始传授给他们三人。

    得了题目后,四人立刻拿了纸笔开始分头计算,最先算好的居然是桑七娘,小姑娘乌溜溜的大眼睛很是机灵,她用轻脆柔美的声音道:“公子爷,奴家算出来了,炮口仰角需……”桑七娘算出来的得数和郑冲自己的计算差不多,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算出来,可见小姑娘的确是聪慧过人。

    桑七娘为奴的时候,她很聪明的用一种方法保住了自己的清白。她用一种毒草涂在自己身上,使自己身上和脸上的肌肤长了许多毒疮,让那些后金禽兽们看了就没有食欲,因此她成功的保住了女儿的清白之躯,但也给自己造成了一些损害,她身上、脸上在毒疮痊愈后,留下了许多麻点,一张小脸成了麻子脸。但郑冲觉得这并不影响小姑娘的美貌,相反她的聪慧让她看起来气质很好。

    跟着是郭慎算好,林祯也算好,张承寿反而是最后一个算好的,而且他还算错了。张承寿的资质的确比不上三人,他不识字,郑冲不得不从头教他识字、识数。虽然张承寿资质不好,但他很勤奋,每天都比其他三人更晚睡、更早起,努力学郑冲教授的知识,有点将勤补拙的意思。

    不过郑冲也看出来其实张承寿并不适合学这些太艰深的东西,反而对学习武艺、排兵布阵颇有天分,所以张承寿每次算错,郑冲也并不责罚他。

    看了四人的答案后,郑冲微微一笑道:“好,你们四人现下就去船舱,用你们算的结果操炮,朝镇江堡打上十炮!”四名少年男女欢呼雀跃起来,他们于后金都仇深似海,能发红夷大炮打后金军,自然是兴高采烈的去了。

    看着四名少年男女下船舱之后,张永铲呃了一声道:“公子爷,这般发炮只怕也无用,我军没有陆师可以登岸。”郑冲点点头道:“建奴对镇江堡防备森严,即便有陆师在,我们也很难登岸攻下这里,现下发炮,只是骚扰建奴。今后每天每隔两个时辰,都朝镇江堡打上十炮,定时定量,让他们不得安宁!”

    张永铲点头应了,片刻后,船舱下响起了红夷大炮的怒吼,第一炮就准确命中了镇江堡外围营地的一处望楼,木制的望楼顿时被击中倒塌,上面跌落三名建奴兵卒,整个后金军外围阵地顿时警报四起,人马开始骚动起来。

    “打得不错啊。”郑冲在望远镜中看着张承寿四人发炮,都准确落到了后金军外围阵地上,忍不住赞了一声。

    正在这时候,有巡哨船靠到龙须号身边,一名信使登上船来,朝郑冲大声禀报道:“公子爷,侯监军请您火速回皮岛,俞将军回来了,还带回了圣旨!”

第287章 东江记功史() 
郑冲换乘其他福船赶回皮岛去了,但给龙须号留下了一条非常恶毒的命令,每天十二个时辰,隔两个时辰,龙须号便会准时朝镇江堡炮击,每次十炮,定时定量,童叟无欺。虽然龙须号的炮击并不能造成太大的伤害,在炮击中死伤的后金军士卒很有限,造成的损害后金军一夜之间就能全部修复,但这种炮击很伤、很伤士气!

    遭受了几轮炮击之后,忍受不了的镇江堡后金大将达尔汉暴怒之下,喝命孔有德、耿仲明麾下乌真超哈炮队反击。二将接得将令后傻了眼,明军的龙须号是在海口之处发炮,隔着海岸七、八里之遥,自家火炮是无论如何都够不到的。

    但将令已下,二将还是咬紧牙关,命士卒将火炮从船上卸下,布置在海岸边,发炮还击。然后叛军的火器营遭到了龙须号的报复性炮击,损失了八门大炮后,孔有德仓惶命士卒收拾家伙后撤,不敢再与其争锋。

    达尔汉也很无奈,虽有心杀贼,但无力回天啊。于是后金军从上至下被迫开始习惯这种炮击,而龙须号也成了操练炮兵的场所,每天都有新兵来这里操练炮术。

    张永铲也不用担心弹药的问题,毛文龙在皮岛上留下了一些铁器作坊和火药作坊,熟练的铁匠和火器匠人都有,郑冲又在难民中招募了一些有手艺的匠人,于是皮岛上的军械局重新开张。在义州、宣川、铁山等地缴获了大量后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