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摄政大明-第5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禀报之后,所有人皆是表情严肃。

    德庆皇帝的目光有些冰冷,向着赵俊臣问道:“赵俊臣,如今陕甘与山西各地的赈灾钱粮皆是出现了问题,这件事情一向是由你负责,你可有什么要说的?”

    赵俊臣同样是表情肃穆,隐隐还有些茫然与疑虑,马上就出列认罪道:“陛下,臣有罪!”

    当然,赵俊臣绝不可能承认这件事情与自己有关,只是说道:“前段时间,臣忙于朝廷各项政务,实在是太过疲惫了,眼见着所有事情都是落入正轨,也就想着稍稍歇息一下,将所有事情都交给了两位侍郎负责,却是完全没有察觉到朝廷的赈济钱粮出现了问题,臣实在是有负圣恩,还望陛下降罪责罚!”

    赵俊臣的这一番话,表面上看似是请罪,但实际上则是把自己的责任全部摘脱干净了,甚至还隐隐表明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功劳苦劳,却是让德庆皇帝完全是无法下手责罚于他。

    于是,德庆皇帝轻哼一声,然后就把目光转向了两位户部侍郎——“赵党”的詹善常、“周党”的马森。

    见到德庆皇帝的目光之后,詹善常同样是快步出列,也同样是干净利落的摘清了自己的干系,说道:“陛下,这段时间以来,户部的事情太多,所以臣与马大人二人一向是分工行事,各自负责一摊,臣所负责的事情乃是农改政策的落实与商税整顿的监控,至于赈济灾情的事情,一向是由马森马大人负责,臣并不了解。”

    此时,马森的表情满是错愕,心中更是觉得憋屈。

    当初,德庆皇帝想要促成“赵党”与“周党”的制衡,就给双方相互掺沙子,将“赵党”的刘长安任命为吏部侍郎,又将“周党”的马森与叶尚宏任命为户部侍郎与工部侍郎,让两党皆是在对方的核心势力范围内插了一根钉子。

    最终,虽然因为赵俊臣与周尚景的默契克制,两党的冲动并没有出现,但刘长安、叶尚宏、以及马森三人却是被人架空了,表面上乃是朝廷核心衙门的三品侍郎,但实际上他们根本无力插手这几个衙门的事情。

    前段时间,因为赵俊臣的歇息放权、詹善常又忙着农改计划与商税整顿的事情,朝廷的赈灾钱粮的事情也就落到了马森的手上,马森原本还以为这是自己的时来运转,却没想到又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隐约之间,马森觉得这一切就像是赵俊臣提前安排的一场阴谋,就是为了把责任栽到自己头上。

    不过,这种猜测并没有任何证据,马森也不能说出来。

    最终,在德庆皇帝的注视之下,马森硬着头皮出列说道:“陛下,关于朝廷赈灾钱粮的具体安排……臣也不大清楚,具体的事情都是户部下面的官员在处理,臣只是负责钱粮的筹集与分发而已,户部的账目并没有任何问题,但为何会有大批钱粮不翼而飞,臣也不知详情!”

    马森的解释并没有说谎,户部乃是赵俊臣的禁脔,所有的户部官员都是赵俊臣的亲信朋党,而马森出身于“周党”,乃是一个需要防备的外人,赈灾钱粮的事情虽然是由马森负责,但具体的事情究竟是怎样的安排,下面的官员并不会向马森详细通报,马森却也不大清楚。

    而德庆皇帝听到赵俊臣、詹善常、马森的陆续解释之后,却是怒极而笑!

    “好啊!大批的赈灾钱粮不知所踪,既没有到了地方官府手里,也没有落入灾民手里,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整个户部都是一问三不知!户部尚书累了要休息,户部右侍郎负责其他事情,直接负责赈灾粮草的户部左侍郎又只懂得看账册!哈!依朕看,这户部留着也没什么用了!”

    说完,德庆皇帝的眼神在赵俊臣、詹善常、马森三人的身上转了一圈,然后他的双眼就盯在马森身上,目光愈加冰冷。

    赈灾粮草失踪的事情实在是太大了,朝廷必须要有人负责,户部必须要有人背黑锅,德庆皇帝也必须找一个人立威……很显然,德庆皇帝考虑了片刻之后,这个背黑锅的人选将会是马森!

    见到德庆皇帝的表情变化之后,“周党”所有人都是面色一变。

    马森是“周党”的人,“周党”自然是要护短。

    周尚景稍稍犹豫一下,就要抢在德庆皇帝开口之前为马森求情。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赵俊臣则是再次开口了。

    抢在德庆皇帝与周尚景表态之前,赵俊臣突然叩首向德庆皇帝行了大礼,说道:“陛下,如今正是火筛入寇之际,朝廷的赈灾钱粮关系重大,一旦是陕甘、山西等地的灾民得不到赈济,整个西北局势都将会是糜烂一片,如今赈灾钱粮失踪了大半,臣身为户部尚书,责任无法推卸他人,这一切都是臣疏忽失察的罪过!”

    听到赵俊臣的请罪,所有人都是不由一愣。

    任谁也没想到,赵俊臣明明已经是把责任摘脱干净了,如今却又重新把责任揽到自己头上,这绝不是赵俊臣的平日作风!

    与此同时,赵俊臣的表情愈加严肃,说道:“然而,朝廷的赈灾钱粮究竟是到了哪里,臣目前确实是完全不知情,此事又影响重大,不可轻视,所以臣恳请陛下让臣待罪立功、亲自前往山西与陕甘调查此事,一定会给陛下您一个交代!”

    ……

    第一更!

    ……

第七百一十二章。出京之前(上)。() 
……

    ……

    对于赵俊臣的决定,德庆皇帝与百官们先是一愣,接着则是各有所思。

    在大多数官员的眼中,赈灾钱粮失踪的事情确实是与赵俊臣脱不了干系,如今赵俊臣眼看到这件事被人捅了出来,就打算亲自前往陕甘与山西、将这件事遮掩下去,至少也要摘脱掉自己的嫌疑。

    当然,也有少部分官员认为赵俊臣确实是心忧国事,想要尽快处理各地灾情的事情,毕竟赵俊臣近段时间的所作所为确实是让人刮目相看,而且这件事乃是赵俊臣的显著功绩之一,赵俊臣自然是不希望出现意外。

    至于德庆皇帝,则是想得更深一些。

    大批的赈灾钱粮不翼而飞,绝对是地方官府出现了问题,山西巡抚李勋、陕西巡抚章晟德、甘肃巡抚吴敏这些封疆大吏绝对是脱不了干系,若是让赵俊臣亲自处理此事,就必然会让他抓到许多地方官员的把柄,到了那个时候,赵俊臣的势力影响就会扩张到西北各省,权势人脉也就进一步的增涨。

    至于周尚景的想法,也与德庆皇帝差不多。

    但任谁也没想到赵俊臣的野心与胆子如此之大,竟是甘冒风险想要参与边防战事之中,并且已经完成了许多布局与准备事宜。

    德庆皇帝并不想让赵俊臣离京,也不希望赵俊臣的权势进一步增强了。

    然而,德庆皇帝考虑了片刻之后,却发现朝廷若是真想要尽快解决赈灾钱粮的失踪之事,赵俊臣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毕竟赵俊臣最是熟悉钱粮之事,寻常的贪污手段根本瞒不过赵俊臣的眼睛,这件事关系到赵俊臣的政绩,赵俊臣也一定会用心处理,并且赵俊臣乃是朝廷的二品尚书,由他出面调查西北数省的巡抚总督们也不会显得势弱。

    于是,德庆皇帝沉吟片刻后,却是终于做出了决定。

    “既然是赵爱卿主动请缨,这件事情朕就交由你来调查……不过,这件事涉及到了西北二十余个州府,范围太广了,赵爱卿仅仅一个人,恐怕也忙不过来,这样吧,朕任命你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西北各省的赈灾事宜,再任命一位大臣担任钦差副使,让他辅佐于你,为你分担工作……”

    说完,德庆皇帝的眼睛环视着皇极殿内的百官,打算寻找一位钦差副使的人选。

    这位钦差副使一定要地位足够高,并且与赵俊臣处于敌对关系,还要拥有足够的眼光能力,这样才可以监视赵俊臣,防止赵俊臣趁机在西北各省扩张权势。

    有了这样一位钦差副使,在德庆皇帝看来也就两全其美了,既是可以尽快解决赈灾钱粮的事情,又可以防止赵俊臣趁机扩张权势。

    最终,德庆皇帝的目光落在了礼部侍郎鲍文杰的身上。

    鲍文杰身为“太。子党”干将,向来是与赵俊臣水火不容,今天就是鲍文杰带头揭露了赈灾钱粮的纰漏,并且鲍文杰的能力眼光皆是不俗,赵俊臣若是想要瞒着鲍文杰搞些小动作也不容易,并且鲍文杰离开京城之后,“太。子党”留在京城里的势力也会削弱,这有助于德庆皇帝更换储君的计划。

    于是,德庆皇帝说道:“至于这钦差副使的人选,就由礼部侍郎鲍文杰来担任吧。”

    听到德庆皇帝的吩咐之后,鲍文杰先是一愣,但马上就出列行礼道:“臣遵旨!”

    另一边,赵俊臣深深看了鲍文杰一眼,然后也同样是向德庆皇帝行礼道:“多谢陛下!陛下放心,臣一定会妥善解决西北赈灾的事情!”

    德庆皇帝犹豫了一下之后,又说道:“如今正值火筛入寇,整个陕甘与山西的局势都不安稳,说不定什么时候蒙古骑兵就会长驱直入,就这么让赵爱卿与鲍爱卿前往西北,朕也不大放心……这样吧,朕再安排两百名禁军精锐一路护送你们,防止你们发生什么意外。”

    德庆皇帝的这个决定,也不知究竟是爱护还是监视,但赵俊臣与鲍文杰依然是纷纷谢恩。

    就这样,随着赵俊臣的主动揽责,并且是亲自前往西北各省负责赈济灾情的事情,这天的早朝经过了一波三折之后,总算是结束了。

    下朝之后,赵俊臣并没有马上离开皇极殿,而是主动走到了鲍文杰的面前,笑吟吟的拱手道:“今后这段时间,就要请鲍大人多多指教了!”

    鲍文杰看了赵俊臣一眼,表情比早朝时候更加严肃了,拱手还礼道:“‘指教’二字不敢当,赵大人您才是钦差大臣,下官不过是钦差副使罢了,一切都要以赵大人为主。”

    顿了顿后,鲍文杰问道:“赵大人,西北各省的灾情耽搁不得,赈灾钱粮失踪的事情必须要尽快解决,下官认为咱们二人最好是尽快上路,却不知赵大人意下如何?”

    赵俊臣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今天咱们二人各自准备一下,于明日辰时离京,在京城西门外汇合,如何?”

    鲍文杰点头答应道:“这样最好!既然如此,下官不敢耽搁,这就回去准备了!赵大人告辞!”

    说完,鲍文杰完全没有与赵俊臣继续拉近关系的意思,直接就离开了。

    赵俊臣看了一眼鲍文杰的背影,却是轻轻摇头。

    显然,鲍文杰认为赈灾钱粮失踪的事情与赵俊臣有关系,所以就很是防备。

    对此,赵俊臣也是无可奈何。

    *

    事实上,赈灾粮草失踪的事情,与赵俊臣并没有直接关系,但也不能说赵俊臣与这件事完全没有关系。

    陕甘三边的布局,赵俊臣早已经蓄谋已久了,很多事情都是赵俊臣埋下的伏笔。

    婚期的确定、新婚后的歇息、趁机把责任栽到马森的头上,全都是赵俊臣计划中的一环。

    在此之前,关于赈灾的种种事宜,赵俊臣一直是尽心尽力,不论是钱粮的筹备,还是灾情的调查、又或者是资源的协调,赵俊臣全部是亲自安排,从没有出现任何纰漏。

    然而,朝廷赈灾最关键环节,却还是将钱粮发放到百姓们的手中,这个时候户部就应该是进行监督了,但赵俊臣偏偏是选在这个时候歇息,将所有的事情全部丢给了不熟悉户部工作的马森负责。

    明朝的吏治早已经烂透了,绝大部分官员都是贪婪成性,所以赵俊臣很确定自己撒手不管之后,地方衙门见到马森无力掌控局势之后,就一定会暗中截留贪污朝廷的赈灾粮草。

    所以,赈灾钱粮的纰漏固然是与赵俊臣没有直接关系,但却是赵俊臣暗中纵容的结果!

    事实上,赈灾钱粮的纰漏会被揭发出来,就是赵俊臣一手推动的,就是为了自己可以正大光明的离开京城,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往陕甘!

    不过,赵俊臣并非是全知全能、算无遗策,从某方面而言,赵俊臣的这个计划看似成功了,但同时也玩脱了。

    赵俊臣虽然早就知道地方衙门一定会暗中贪墨赈灾钱粮,但如今正值火筛入寇之际,赵俊臣原以为地方官员们会从大局考虑,稍稍收敛一些,却没想到地方官员的贪心之绝远远超乎想象,竟是丧心病狂的一口气贪墨了超过七成的赈灾钱粮,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个时机一旦发生了灾民暴乱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这样一来,赵俊臣抵达山西与陕甘之后,也就必须要分心于赈灾的事情了,顺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