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白马天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陶大勇看了看赵云,说道:“就是刚才被这位将军击杀的那个小渠帅。”
公孙续笑道:“如此则不足为虑!陶大勇,你和那刘福关系不错吧?”
“小侯爷英明!小的和刘福颇为熟稔,若是现在前去的话,小的有八成把握赚他入彀。”
“子龙以为如何?”公孙续偏过头询问赵云,将来他会让赵云做统兵大将,一有机会自然要考校一下。
赵云欠身道:“属下认为此时并非良机,等到战端再起的时候,才是出手的最好时机。”
“哈哈,我也这么想。”公孙续点头赞同,问道:“陶大勇,陶升和刘备有勾结吗?你认不认得一个叫糜竺的人?”
“刘备?”陶大勇茫然摇头,“家叔从未和刘备有过来往啊,至于糜竺,小的听都没听说过。”
“这就怪了,糜竺到底来此何干?”公孙续自言自语了一句,看了看天色,吩咐道:“公孙乙,替陶大勇治疗下伤口,我们回转蓟县。”
“多谢小侯爷!”
赵云脸有愧色,轻声道:“小侯爷,属下大概知道糜竺的来意。”
“哦?”公孙续表面愕然,心里却很为赵云的坦诚感到喜悦。
公孙续知道历史上的赵云最后投靠了刘备,成了五虎大将之一,糜竺忽然出现在赵云家中,再加上此前他几次拉拢都被赵云婉拒,糜竺所为何来一目了然,看来刘备对赵云真的非常看重啊!不过公孙续一直没有开口询问,就是等着赵云主动说出此事。
赵云单膝跪下,诚恳说道:“云有事隐瞒了小侯爷,请小侯爷治罪!”
“子龙啊子龙,怎么又跪下了?快起来!”公孙续赶紧跳下石碾,双手扶起了赵云,佯怒道:“当然要治罪!这样吧,就罚你以后永远不许对我下跪!记住了,你我是自家兄弟!”
赵云愣了愣,自己只是区区一个小军候,公孙续却是尊贵的小侯爷,能被小侯爷三番五次看重对待,他心头的感激简直无以复加,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无外乎如此吧?此时即使公孙续让他当场自刎,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糜竺所为何来?”公孙续笑着询问。
“属下不敢欺瞒小侯爷,糜竺应该是为了云而来”
原来在两年前,也就是初平二年的时候,兖州高唐县被黄巾击破,时任高唐县令的刘备仓皇奔逃,之后投奔幽州,依附于同窗公孙瓒手下。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备和赵云相识,对赵云的身手和为人赞赏,处处与之交好。
后来公孙瓒和袁绍争战,公孙瓒派遣刘备率军前往平原县对抗袁绍军,赵云随行掌管骑兵,二人交情愈加深厚,当时刘备就透露出招揽之意,不过却被赵云婉拒。此后刘备任平原县令,赵云则回到幽州,但是双方依旧有书信往来。
如今刘备已经是豫州牧,随时都会吞并徐州,成为一方诸侯。于是他再次起了招揽赵云的念头,连续给赵云写了几封信,还派遣亲信糜竺亲自前来迎接。
赵云乃忠义之人,原本并不想离开公孙瓒麾下,只是刘备在信中许诺会把手下骑兵全都交给赵云统领,更要紧的是他说会找医术精湛的太医替赵风治病。赵云并非圣人,投奔公孙瓒几年了还只是个军候,心里难免有些怨念,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再加上兄长赵风的病情日益加重,于是他辗转思考之后决定投奔刘备,恰好关靖去挑选护送袁潞回淮南的人选,赵云就主动报了名字,准备接上赵风一起南下。
若非公孙续先知先觉连夜追来,并且以厚重的恩情感动赵云,幽州军就会失去一员超级猛将。
公孙续听完后,拍着赵云的肩头,笑着安慰道:“家父不知道你的勇武,故而有所怠慢,而刘备却殷勤结交,子龙有此想法也是人之常情,我怎么会责怪你?”
“多谢小侯爷体谅!”
“罢了!天已经亮了,再解决两件事情,我们就回蓟县。公孙乙,把本村的族老找来。”
“喏。”
不一时,一个抖抖索索的麻衣老翁来到公孙续面前,膝盖一软就要跪下。
公孙续让公孙乙搀扶住他,和颜悦色的问道:“老丈是本地族老?”
老翁战战兢兢道:“小小老儿正是不知这位将军有何吩咐?”
“村民们死伤如何?”
老翁黯然道:“死了七个,伤了二十几个。”
“村中一共多少人?”
“本村共有九十七人。”
“竟然一下子死伤了三成!”公孙续有些震惊,安慰道:“老丈无须太过悲伤,我会向本地官府说一声,他们会好生抚恤,还会免除你们明年的赋税。公孙乙,把钱给这位老丈!”
公孙乙点头答应,从腰间解下一个钱袋递给了老翁,里面的银锭和铜钱叮当作响。
“啊?”老翁一愣,吓得赶紧摇手:“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啊!将军刚救了我等性命,岂能再要将军的钱财?”
“拿着吧!”
老翁哆嗦着接过钱袋,躬身道谢:“多谢将军赏赐!不知将军贵姓?小老儿好让人摆上长生牌位。”
“我是蓟侯府的公孙续。”
“什么!难道将军就是蓟侯府的小侯爷?”老翁大吃一惊。
“正是,老丈也听过我的名字?”公孙续有些惊讶。
老翁激动道:“当然听过啦,大伙儿都知道小侯爷劫法场救了刘大人,都念叨着小侯爷的仁慈呢!”
“呵呵劫法场”公孙续呆滞而笑,没想到自己竟然有这么大的名声,而这名声却是刘虞带来的,让他心里颇不是滋味。
老翁接着说道:“如今见到小侯爷,果然如传言中一样宽厚仁慈,此乃我等小民之福啊!”
公孙续摆摆手道:“罢了罢了。我有一件事要你做。”
老翁躬身道:“小侯爷请吩咐,小老儿豁出命也要办好。”
“没那么严重!”公孙续笑了笑,吩咐道:“你找人把那些黄巾军的尸体都烧了,若是有人来打探消息,你就说他们都被我杀光了,记下了吗?”
‘谁会来打探这个消息?’老翁心头愕然,点头道:“谨遵小侯爷的吩咐。小侯爷请放心,若是有人前来打探消息,小老儿保证不会出半点漏子。”
“如此甚好!”公孙续满意地点点头,快步向战马走去。
片刻之后,一行人押送着五十名黄巾俘虏,借着晨曦的微光向着蓟县的方向而去。
第十章 钱粮姻缘滚滚来()
“下去吧,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公孙瓒挥手令一名侯府侍卫退下,看着坐在书桌对面的中年男子,问道:“经易,此事你有何见解?”
这中年男子很瘦,脸颊细长,留着一缕山羊胡子,他穿着一身黑色的宽大道袍,更显得瘦骨嶙峋。此人就是相师刘纬台,字经易,如今是蓟侯府的客卿,不过却没有人敢把他看作一个普通客卿对待,谁都知道刘纬台是公孙瓒最信任的人。
当日公孙续借鬼神之说救下了刘虞,公孙瓒并不怀疑鬼神之说,但是却怀疑麾下有人暗中和公孙续说了什么,于是派出得力的贴身护卫暗中查探,结果半个月过去了却一无所获。公孙瓒得到这个结果颇为喜悦,这说明公孙续救下刘虞一事完全是他的个人所为,也再次证实了确实有鬼神眷顾公孙续,否则他不可能一鸣惊人。
“恭喜侯爷。”刘纬台嗓音有些沙哑,说话的时候脸上也没什么表情,“父子二人皆能得到鬼神眷顾,此乃天佑公孙家族啊!”
公孙瓒笑道:“还请经易扶乩掐算一下,吾家将来的前途到底如何?”
“也好,请侯爷移步。”
二人出了书房,向着刘纬台居住的小院走去。蓟侯府的客卿有数十人,拥有独立小院的仅仅只有刘纬台一人。这个小院在侯府东北角,三进三出,里面有座二层小楼,前面栽种着大片竹子,枯叶已经落得精光,只剩下光秃秃的竹枝随风飘舞。
二人进入小楼一层的客厅刚坐下,一个少女就从里面跑了出来,娇声叫道:“爹爹,小侯爷回来了吗?”接着猛然看见公孙瓒,赶紧裣衽行礼,小蛮腰几乎弯到地板上去了,“宁儿见过侯爷。”
这少女穿着水绿色长裙,鹅黄色夹袄,脚上穿着一双鹿皮靴子,圆圆的脸因为羞怯而变得通红,眉目颇为精致,两个浅浅的梨涡让她更显可爱。她叫刘宁儿,年方十六,是刘纬台的女儿,也是他唯一的亲人。
公孙瓒笑着扶起她,“哈哈,宁儿无须多礼,你找子民有何事?”
“没什么,宁儿给侯爷沏茶去。”刘宁儿扭转身,慌慌张张跑了出去,差点一头撞在了门上。
“这丫头,总是这么莽撞”刘纬台叹了一声,眼中却满是疼爱。
公孙瓒微笑道:“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子民和宁儿都长大了!”
公孙瓒意有所指,刘纬台一听就明白,他摸摸胡须,缓缓道:“且等子民娶亲之后,再议此事吧。”
公孙瓒喜道:“如此甚好!来年就让子民去西凉迎亲。经易,开始吧。”
“来人,把东西拿上来。”
一个黑袍童子带着两个青衣童子走了进来,两个青衣童子端着扶乩用的沙盘和笔墨,跪坐在地上把沙盘南北摆放。黑袍童子拿着一个‘y’形的桃木笔,恭恭敬敬递给了刘纬台。
刘纬台呢喃了几句咒语,身体忽然不停颤抖,低喝一声之后,拿着那个桃木笔开始在沙盘上书写起来。他所写的东西歪歪扭扭如同鬼画符一般,记录的那个青衣童子却运笔如飞,在一尺长的白纸上迅速写了一首诗。
‘青城吞月光,木落翻林浪。起笔神仙阁,辽天望南海。东风忆故乡,天明月惟新。下有贤者出,一朝华发生。归来奉天子,心随林泉隐。’
刘纬台写完后瘫倒在地,此时他浑身汗如雨下,如同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公孙瓒赶紧扶起刘纬台坐在胡凳上,又让童子把书写的诗呈上来,看了半天才发现是一首藏头诗:青木起辽东,天下一归心。
“此诗何意?”
刘纬台挥手令三个童子出去,然后擦了擦汗水,声音很虚弱的说道:“汉朝乃是土德,小侯爷是木命,五行木克土,紫姑神这道神谕说的很明白,将来让天下归心者,非公孙子民莫属!恭喜侯爷!”
公孙瓒大喜:“善!看来天命果然应在吾家啊!哈哈”
刘纬台扯着嘴角挤出个笑容,心里却想起了五日前的那个晚上。
当时月明中天,公孙续忽然来访,刘纬台把他请到小书房询问来意。
公孙续并未东拉西扯,直接把前几日和公孙瓒所说的几大隐患说了出来,他请刘纬台帮着劝说公孙瓒多加提防,并且另外拜托了两件事,请刘纬台在适当的时机帮他说几句话:其一,公孙续在军中资历不足,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战功,想要掌握更多军权很难服众,因此他想前去昌黎说服刘和来投,然后整编刘和麾下兵马为己用;其二,公孙续准备寻机谋夺张燕的黑山军,让燕山东部一带全都成为公孙家的地盘。
刘纬台原本对公孙续并不很看重,认为他莽撞勇猛有余,谨慎谋略不足,因此二人很少来往。公孙瓒多次暗示让刘宁儿嫁给公孙续做妾,都被刘纬台装糊涂推辞过去。没想到公孙续昏迷之后竟然得遇鬼神,整个人瞬间豁然开窍,言谈举止和深沉心机让刘纬台都震惊不已,因此一口答应了公孙续的请求,主动提出任何时候都会相助公孙续。作为交换,刘纬台让公孙续娶刘宁儿为妾,并且保证刘宁儿在公孙家后院的地位仅次于正妻。若非刘家门第太低,再者公孙续已有婚约在身,刘纬台肯定会替刘宁儿索要正妻之位。
刘宁儿和公孙续兄妹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小时候每次被人欺负都是公孙续站出来帮忙,因此自小就很喜欢公孙续,对刘纬台多次拒绝公孙瓒的提亲十分不满。如今终于得偿所愿,刘宁儿心里极为喜悦,这几日绣了个香囊准备送给公孙续,没想到公孙续招呼都不打一个就离开了蓟县,让她心里颇为失落。刚才听到爷爷回来的声音,她才冒冒失失冲出来问了一句,没想到公孙瓒竟然在场,赶紧用泡茶的借口遁走。
刘纬台等公孙瓒笑完后,轻声道:“侯爷,吾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公孙瓒笑道:“自家兄弟,有什么直说便是。”
“子民身负天命一事不可外传,只是他如今名望不显,侯爷不妨多给他一些机会!”
公孙瓒点点头,摸着胡须沉思起来,就连刘宁儿的丫鬟苏儿端着茶盘进来都没察觉。
刘纬台倒了一杯茶放在公孙瓒面前,自己也端起一杯缓缓品尝,并未再多说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