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末逍遥游-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秸饫铮喂馑玫牧成偈币醭料吕矗闹懈嵌蕴频老鎏砹思阜趾抟狻�

    唐道袭拉住宋光嗣的胳膊,还要继续央求,宋光嗣却甩开唐道袭的手,皱着眉头,淡淡地道:“唐将军,这件事,某家实在是无法做主,你还是问问国舅爷吧。”

    唐道袭楞了一下,心中颇为焦急,他知道多说无益,只好悻悻地去找周德权了。

    李盛和普慈公主等人住进了利州城的驿馆里,普慈公主的心情很好,毕竟这里已经是蜀中的地盘了,她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终于金蝉脱壳了!想一想,普慈公主就激动得难以自持,下一步,她的打算就是与李盛远走高飞了。

    不过,周德权却不是这么想,这一路上,他思考了很久,他很希望李盛能够留在蜀中,为此,他一定要提议蜀王给予李盛足够的赏赐,甚至包括普慈公主!

    这年头,别说普慈公主尚未与李继崇圆房,就算是普慈公主有了李继崇的孩子,再想改嫁给李盛也未尝不可,即便是前唐年间,王室的婚姻就乱得很,现在天下间连年征战,礼乐崩坏,谁会在乎这种事?即便是市井之徒闲来无事之时嚼舌头根子也无关大碍。所以,众人刚刚在驿馆安顿下来,周德权就去找李盛了。

    “现在,我们已经回到蜀中了,李公子,你会跟我们一起回成都么?”周德权一本正经地问李盛,说话间,他看着李盛的眼睛,似乎是想分辨李盛是否撒谎。

    “当然了,晚辈至少要护送公主殿下安全返回成都才好。”李盛闻言不由得有些惊讶,他不明白这个老家伙为什么这么问,既然自己已经与普慈公主发生了那些事情,自己就必须对普慈公主负责任,虽然他明知此去成都前途未卜。

    周德权这才松了一口气,他知道李盛虽然有些神秘莫测,但却不是言而无信之人,沉吟片刻,接着问道:“李公子,你认为,公主殿下以后还会返回陇右么?”

    “这个,晚辈并不晓得,您应该问问公主殿下本人才是啊。”李盛含糊其辞。

    周德权当然不会去问普慈公主这件事,他皱了皱眉,轻叹一声,面带忧色地说道:“如果公主殿下不愿意回陇右,李茂贞绝不会善罢甘休,那就恐怕会导致陇右与我们兵戈相见啊……”

    “国舅爷所言极是,晚辈认为,这场大战在所难免,李茂贞必定会以此为借口发兵,可是,你认为李茂贞会打赢这一仗么?”李盛面带微笑地反问周德权。

    “这,这个确实很难预测。”周德权捋着胡须陷入了沉思,李盛这句话恰好问的就是周德权最担心的事情,可是周德权从李盛的表情却能猜得出,李盛并不看好李茂贞麾下的陇右军,周德权难免有些不解,普慈公主的事情关系到李茂贞的颜面,一旦双方开战,必定会分出胜负,李茂贞的战意不必怀疑,这次陇右一行,周德权虽然亲眼目睹了陇右军的现状,认为陇右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可是,如果开战之后,各种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战局的走向,那可是很难预测的!

第500章 该来的总要来()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如果李茂贞要打仗,晚辈不认为他们会赢得胜利,至于到底如何,只能静观其变了。”李盛当然不会对周德权说自己了解这段历史的发展趋势,天机不可泄露,否则,他也不会帮助普慈公主逃婚,天下大势,浩浩汤汤,人类就像蝼蚁一样,谁也不能阻挡历史的车轮。

    周德权眯着眼睛笑了笑,对李盛说出了他今天主要想说的话:“老夫还是不放心你,你是个非同寻常的年轻才俊,希望你能够留在蜀中发展,蜀中的好多官员都很平庸,你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老夫会提议陛下对你重用,而且,你可以和普慈公主成婚,你还可以带着你的那些部下,你们会在蜀中得到用武之地的,陛下虽然出身草莽,但却向来敬重人才,所以,大诗人韦庄能够成为蜀中的宰相,如果你留在蜀中,莫说宰相,就算是成为陛下的义子甚至封王也很有可能,将来,你们可以成为蜀中的世家……你想啊,如果你走了,普慈公主的日子也不好过,你们都是历经劫难的人,既然你们是两情相悦,索性就在一起生活吧,陛下会恩准你们的,会有人帮你们在成都安家落户,这样一来,你就不必有任何顾虑了。”

    见李盛似乎很惊讶的样子,周德权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在陛下面前,老夫一定会帮你说话,陛下求贤若渴,他非常希望你留在蜀中。”

    周德权发现有一丝笑意从李盛的脸上慢慢地延伸开来,似乎这小子有些动心了,其实,李盛却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李盛并不表态,只是提醒了一句:“利州城距离陇右很近,一旦陇右出兵,利州城首当其冲,务必要做好防范才是!”

    现在,李盛早已淡泊了许多,在这个时代两世为人,飘泊了这么久之后,他已经经历了人间的许多坎坷,现在,他只希望能有一个安静的地方让他度过余生,他想找个女人成个家,然后生育几个儿女,那就算是老天爷对自己最大的恩赐了。

    周德权重重地点了点头,肃然道:“你说的有道理,老夫也是非常担心,唐道袭并不是驻守利州城主将的适合人选,回到成都之后,老夫一定要提醒陛下。”

    李盛笑了笑,提醒道:“还有,五百匹党项马不是小数,每天喂马的草料钱就将是一大笔开支,至于马场的选择,也有很多学问,必须是水草茂盛的地方,天下自古只两大战马产地,一个是阴山,一个是贺兰山,因此,主要的养马场都是分布在阴山和贺兰山周边,好在蜀中号称天府之国,繁华富庶,否则,养这么多战马,那可很不容易啊。”

    听李盛这么说,周德权更加担心,长叹一声道:“你也知道的,蜀中虽然富庶,可是要想找个养马场,却绝非易事,这件事需要从长计议,但却必须解决,因为这是国家大计!”

    说完话,周德权就肃手邀请李盛去驿馆里的餐厅喝酒,这一刻,他已经将李盛看成可以和他平起平坐的高官,而不是一个小小的商队首领。

    两人推杯换盏,酒足饭饱之后,李盛多天来的紧张和疲惫终于缓解了许多,此刻,李盛原本紧绷已久的那根弦终于放松了下来,他现在只想好好地睡个觉。

    周德权很有眼色,特意去找花姑,让她安排个侍女伺候李盛沐浴休息,周德权则来到驿馆的马厩,愁眉苦脸地看着那些嚼着马料的党项马,长叹一声后就回到了自己的住处,提笔写了一封奏折,准备回到成都之后向蜀王汇报这段时间里发生的那些事情,他能看得出来李盛似乎并不愿意在蜀中当官,这让他很头疼。

    在这封奏折中,周德权建议蜀王想方设法留住李盛这个人,他写的非常详细,在周德权看来,李盛堪称文武双全,此人的才干甚至远在宰相大诗人韦庄之上。

    李盛泡在木桶里,闭着眼睛享受着热水的浸润,一个女子给他做着按摩,本来李盛几乎昏昏欲睡,他却忽然嗅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怔了一下,李盛顿时睁开了眼睛,透过那些氤氲的水汽,李盛定睛一看,给他做按摩的居然是普慈公主!

    “你,怎么是你?公主殿下,你这可是折杀我了,其实,你派来一个侍女就够了……”李盛惊喜之极,两人曾经欢爱过多次,虽然也算是食髓知味了,可是,普慈公主居然放下身段这般伺候他,着实让李盛有些受宠若惊,事出无常必有因,普慈公主到底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自己做?

    普慈公主跳进这个还算宽敞的木桶里,溅起一大片水花,李盛不由得闭上了眼睛,这时,普慈公主的嘴唇又贴紧了李盛的嘴唇,李盛也不再说什么,一种狂热的欲望霍然从他的心底升起,他的手熟练地在普慈公主滑腻的娇躯上游弋……

    拥吻了片刻,普慈公主轻轻地咬了一下李盛的耳垂,低声呢喃道:“致远,人家早就把你当作夫君了,现在,人家有个想法要对你说……”

    两人癫狂了许久之后就睡在了一起,睡梦里的李盛却飞越过巴山蜀水,他在梦中看到了升州家里的院落,看到了在小轩窗边梳妆的陈晶晶,看到了在商铺里劳碌的宋福金,也看到了风尘仆仆的乐平公主,甚至看到了神秘兮兮的陈抟老祖。

    清晨的时候,他极不情愿地被驿馆院子里的嘈杂声惊醒,下意识地看了看躺在身边的普慈公主,此刻,普慈公主犹在酣睡,只是,她那有着迷人弧度的小腿露在了锦被外面,李盛坏笑着掀起那床锦被,看了一眼普慈公主那白皙的大腿。

    李盛舔了舔嘴唇,心中又萌生了一股欲望,但却不忍心打扰普慈公主睡懒觉,昨晚再次抵死缠绵,普慈公主的体力消耗很大,还是让她再多睡会吧。

第501章 人怕出名猪怕壮() 
一念及此,李盛又用锦被给普慈公主盖严实一些,这才下了锦榻,披上衣衫,拉开窗帘的一角,有一搭没一搭地向窗外看去,此刻,一些人在院子里聚成一团,他们正在交头接耳,不知道在议论着什么。

    李盛总算是感觉轻松了一些,在陇右这段时间里的刀光剑影明争暗斗实在是太多了,早春时节,蜀中依然春寒料峭,他却依然有一种孤独感,不知道哪里才是真正可以安心栖息的归宿。在他看来,即便是立下了盖世伟业,也比不过与妻妾和家人的温馨相聚。现在,李盛只想快马加鞭地护送普慈公主赶到蜀中,然后就回到升州那个属于自己的小院子。

    早饭的时候,李盛见到了朱洽道长,便说起了普慈公主要开建养马场的事情。

    朱洽道长拱了拱手,道:“恭喜,李公子,你这次陇右一行可是一举多得啊!”

    “道长言重了,其实,在下并不认为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李盛苦笑了一下。

    朱洽道长放下了粥碗,惊讶地问道:“这一次,你可能就要名扬天下了,难道这还不算是好事?年轻人,就应该鲜衣怒马,不要像老年人那般瞻前顾后。”

    李盛正色道:“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世道,那些军阀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即便是蜀王也不例外,到了成都之后,别说我,就连普慈公主都可以说是前途未卜……我这样锋芒毕露,占了不少便宜,肯定会有不少关于我和普慈公主的风言风语,因此,我难免会被蜀王嫉恨,那些蜀中的文武官员也会对我严加防范,在历朝历代,声名远扬者一般都不会有好下场,只有他们都不把我放在眼里,我才能全身而退,我想了很久,其实我只想离开蜀中,回到升州,跟我的家人们团聚。”

    “你这样的少年英雄难道不应该留在蜀中受到蜀王的重用吗?如果你能够成为蜀中的驸马,贫道也可以趁机在蜀中捞到一些好处,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据我所知,蜀王虽然人品差一点,但他还算知人善任,难道他会不重要你这般难得的人才?李公子,你还是年轻,你想的太多了。”朱洽道长很不认同李盛的想法。

    李盛并不反驳朱洽道长,只是笑着摇了摇头,继续低头喝粥,现在,他只心想着早日到达成都,护送普慈公主毫发不损地回到蜀王的身边,其余的事情,等到到时候再说,总归需要伺机行动。都说少年人戒之在色,其实,李盛却不认同这句话,虽然他与普慈公主早已春风几度,彼此也算是情投意合,可是,他与普慈公主的相识原本是起因于合作关系,他从未想过要当什么驸马,他不想吃软饭。

    李盛并不愿意在仕途上进取,循规蹈矩的做官,步步为营的高升,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因为他知道蜀中这个政权并不长久,最终还是毁在了那个败家子后主王衍的手里,在李盛自己看来,只要留在蜀中,或许就能像韦庄那样仕途无忧,还能娶到普慈公主,事实上,骨子里心高气傲的普慈公主以后还能嫁给谁?

    “道长,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李盛喝完粥,将碗放在一边,他很想听听朱洽道长的想法,他认为,如果他们两人联手,或许可以做一些事情,甚至可以一起去找陈抟老祖,尝试能不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暂时还没有想好,贫道越来越老了,不妨以后就跟着你混了,你小小年纪就有了这么大的机遇,你还有什么值得犹豫的,莫非你真的只想回到升州家里混日子?既然我们是同道中人,应该联起手来闯世界才好。老夫的弱点便是武功不强,只是在龙虎山上学过一点皮毛功夫,你文武双全,不能埋没了自己的本事。”

    朱洽道长劝诫李盛,他很惊讶,寻常的年轻人要是干下了这般大事,一般都会变得的骄傲自满,而李盛却依然冷静,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