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们的1649-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个男技术员们互相瞅了一眼,心里说多事。
贺阳说:“对哦,喝汤用公用勺子,吃菜用公用筷子也对啊。”
好吧,大家尊重女性,遵从这个习惯了。
都说一个男人要是在女人堆里时间长了,男人会越来越像女人;一个女人要是在男人堆里时间长了,却会更加有女人味儿。
也不知道这句话对还是错。
胡柳技术员还主动给大家布菜,一个劲儿的劝菜,那热情中还带着一丝妩媚……
胡柳技术员说:“苏团长,你吃饭好大声哦,吃的太快了不好……”
苏波团长咽下饭后说:“噢,这是在军队里吃饭时养成的习惯……我们四个当过兵的可能都这样。”
胡柳技术员说:“吃菜时多品品它的味道,就慢下来了,等我亲自下厨给大家做几个菜,保证刚入口时和品尝时的味道不一样。”
贺阳说:“哇,这厨艺好高,大家有口福了。”
胡柳技术员又看了看李铮站长,说:“李站长,你总是抖腿……”
李铮站长刚才正想着向热兰遮城要求增加配货的事情……比如这个火柴,脱销好多天了。
这时,他一下子回过神来,说:“我有吗?”
贺阳说:“有的,桌子都颤了。”
一时间大家都没有话了,胡柳技术员也觉得今天的话好多,不好意思地说:“一年多了,第一次单独和男生们吃饭,我有些兴奋了。”
贺阳马上说:“没事,没事的。”
众人都开始安安静静吃饭,做出斯文的样子。
好容易把饭吃完了,服务员们把桌子收拾了下去。
胡柳技术员建议说:“大家吃完了饭,出去散散步吧,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大家开始推脱了,这个事儿那个事的。
贺阳说:“好啊,我带你去滨海大道看看,郑家也学着我们在路边种花……只不过是各种颜色的花。”
看着两个人走出了商站,李铮站长叹了口气,这是来了个小妈呢。
李铮站长说:“苏团长,我有抖腿的毛病吗?”
苏波团长拿出手绢来,擦了擦汗,这真是他吃得最累的一次饭。
苏波团长说:“不算太抖吧……偶尔。”
靠,这都能被她一眼看出来。
几个人泡上了一壶茶,抽着小烟,开始吹年轻时的事情了。
这个说自己当年从做火柴火药qan开始,一路走到自/制火铳,要不是家里送他去当兵,他弄不好早都进去了。
那个说当年自己凭借一把盾板让无数大哥折腰。
吹牛逼呗,大家都没当回事情。
李铮站长倒是对火柴火药qan感上了兴趣,这个他还真没玩过。
那个团员笑着说:“一看你就是个乖宝宝长大的,这火柴火药qan啊,很简单,我都是老军医级别的……
火柴火药qan,顾名思义啊,就是用火柴棍,当作子弹来玩的手工玩具枪。它主要的配件用的是自行车链条,可以把一个个链条的眼位排列好,然后固定住,用铁丝弯个枪架子,然后用牛皮筋推动一根同样用铁丝制成的撞针。
哈哈,李站长,你可不要误解以为它很危险,这种玩具枪本身的威力非常小,还没有一把弹弓威力大,它是利用火柴头上的那一点火药被外力撞击产生爆炸的原理制/作的,虽是有爆炸效果,但只放一两根火柴棍,充其量吧,发出响声像小号鞭炮一样;威力并不大。”
苏波团长也回想着说:“那阵儿,这玩意儿就是最得意的‘娱乐装备’,要知道在那些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男孩子们如果能亲自动手制/作出一把能打响的火柴火药qan,那他几乎就是周围孩子心中的‘王者’,那种手掌一把火柴火药qan的满足感觉,毫不亚于后来那面世界孩子们拥有一架遥控飞机的感觉,比那样更牛……”
那个团员说:“苏团长你也自己做过?”
“那是啊,我还是用摩托车链子焊的,枪嘴都是铜管的……”
“哎呀,你这改/装的可有些危险了。”
“是啊,那是可以打铁珠的……后来让我老爸,一把给抢走了,丢进我们家乡的一条河里面。后来,我没事儿就去找,没事儿就去找,好多年了,可就是找不到了………”
李铮站长听得入迷了,一屋子大老爷们都安静下来了。
一位安保队员进来通报,说是永胜伯郑彩来拜访李铮站长了……
在会议室里,永胜伯郑彩和李铮站长展开了亲切地交谈。
双方共同回顾了厦门地区和台湾地区的经济、军事、人才方面的交流经过,共同感叹这一年来双方为营造一个和谐、繁荣的局势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表示在公平互利的情况下,双方继续推进两地的各项发展。
一番客气之后,双方进入正题。
李铮站长的性子急了些,说:“老郑,你们厦门地区的这些加工厂,给工人,就是劳工的待遇太低了,我说。这不利于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放水养鱼,你懂吧?劳工如果工资高一些,他们会拿出一部分来消费,这个地区大家都好做生意了,你的产品反而更好卖了……这个经济常识简单吧?”
“民富市丰,则百姓安居乐业……李站长,我老郑如何不知?然而我与台湾国情不同,那鞑虏随时冲杀过来,我若不集中全力应对鞑虏,何谈发展经济?”
其实永胜伯郑彩心里没有说出的话就是,我若没有银两物资,你汉唐集团能给我军需之物?!
李铮站长挠了挠头皮,这老郑说的在理上。
关键问题是安全啊,没有了它的保障,一切都是白费。可是一想到汉唐集团在那里不紧不慢地发展军力,心里又是一阵忙乱。
李铮说:“老郑,最近一阵子,怎么流民去台湾的少了?比往常少了三分之一………”
永胜伯郑彩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些流民蠢笨如豕,却又难离故土,只要提到渡洋过海,便恐惧不堪,以前,若不是我等强令驱使他们上船,他们不到临死之时,不会离开大陆。
从那地图上看,就那窄窄的一湾海峡,他们竟然是不敢跨出……如果在地球仪上看,那海峡又如发丝一般了……你们又不同意我强行搬迁……”
其实永胜伯郑彩心中想的是,我等现在也知道这流民大有用处了,几枚土豆,红薯,几支玉米便可活命了,做些什么对我等都有大益处,再多换些米粮也是易事……我再也不强力驱赶了,哼哼,你们先前不是也不赞同嘛……我如此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好名声和好实惠,却让你们汉唐集团都赚取了………我等再也不干这傻事了。
李铮站长一下子站了起来,大为高兴地说:“老郑啊,我怎么说呢?你是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大明人!
好啊,这是在我们的影响下才做到的……当然,我们不喜欢强迫搬迁,从不喜欢!那样我们和贩/卖黑奴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什么区别!?
没关系,这里如果移民少了些,潮州那面这次就能补上这个缺口了……厦门商站的工作卓有成效啊!
江组长说得太对了,主观意识上的改变,比科技上的改变更重要!”
李铮站长兴奋地在地上来回踱步,心里一直想着写点什么。
永胜伯郑彩跟本没有管李铮站长说些什么,但是有一句话却让他一惊,这潮州听说郑成功刚打下不久……这就学会与汉唐集团合作了?!厦门眼下可万万不能失去与汉唐集团交往的机会。
永胜伯郑彩轻轻说道:“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铮站长说:“老郑,你太过客气了,我是个直爽的人,也喜欢别人直爽!”
“这台湾之地的工厂里,我听闻工钱不低……莫不如在我厦门地区开上几家,这里人多,给口饭吃就行,流民们怕渡海,不如将木炭、砖瓦、火柴、水泥之类的厂子在我厦门之地开办几家……我等绝不会收取杂税,能养民就是好事情了。”
“哈哈,老郑,真有你的……”李铮站长说,“我正要给董事会打报告提到这一点,不开工钱的血汗工厂,我们是不会做的,但是能降低成本则十分必要……能增加产量总归是好事。”
“正是,厦门之地买不到火柴了,民怨是有一些…”
李铮站长大手一挥,说:“不怕了,老郑,多开一两家不是难事!”
李铮站长哈哈大笑,永胜伯郑彩轻轻地笑了。
感谢老朋友on、美乐芝、酒后不乱性、胖马1、on、oa3、河马象、金明池的支持,欢迎新朋友ns、广州_笑破天、小锅米酒的到来,感谢用各种方法帮助这本书活下来的朋友。
2014年,让它好好的离开。
第三百五十三章 给点阳光就灿烂()
永胜伯郑彩刚辞别不久,胡柳技术员和贺阳技术员就回来了,胡柳技术员听说当地的绝对一把手刚刚才离开,心里有些遗憾。**顶**点** 。x。o
她正想要找到他,谈一谈厦门地区的妇女工作,很多事情还需要他配合,这样才有利于汉唐集团妇女工作的展开,同样,这对厦门地区是大有好处的,难道他永胜伯郑彩不应该主动支持吗?
李铮站长看着这两个比自己年轻的人快快乐乐的样子,心里有些发酸,但是又有些骄傲。
李铮站长心里想:“正是我们这样的人艰苦奋斗,一手一脚的建设,才让你们这样年轻的人可以花前月下什么的,不过看他们两个样子,出去后还没有干过什么……要不是我们改变了永胜伯郑彩的思想观念,你们两个敢这样快乐地逛厦门?那么,我这样的出色,什么时候能找到一个一起逛厦门的人?我可是长得比贺阳帅!”
李铮站长嘿嘿地笑着,说:“胡柳技术员专门主抓妇女工作,你可以主动去拜见一下永胜伯郑彩嘛。”
胡柳技术员说:“对哦,我过两天就去。贺阳,你陪我不?”
贺阳技术员说:“乐得奉命!”
李铮站长看着这两个人还在那里谈论厦门的风景,还你一句,我一句的,他转身就走,昂然而去。
他要写一篇关于永胜伯郑彩转变观念的小论文,题目都想好了:大明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永胜伯郑彩。
李铮站长想在这篇小论文中,重点突出自己管理的厦门商站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但是实在是不好写,他细细一回顾才发现,自己平常真的没有多做过什么。
业余时间,他大多和法治小组在一起点评汉唐集团的政策;工作时候,他按部就班的工作……所以想夹私货,这还真不好写呢。
胡柳技术员在厦门不过闲逛了两个多小时,便真心喜欢上这里了。
厦门岛周围水深港阔,可停大船,由于外围有金门、大担、二担诸岛,海浪对厦门港影响不大,特别是现在的季节,那海浪到了沙滩上分外轻柔了些,好像要给刚到的胡柳技术员一个好映像……。
明代初年,厦门岛是为明军驻防地之一,名为中左所,因此,它曾是一个走私商人躲避的港口,军、商两方具有比较好的合作意识和关系。
那一阵儿厦门岛上的人口并不多,不过二万人左右。
但是就这样,也能把那时到此地经商的西班牙商人震住。
那个商人是这样描述道:“那个港口是壮观的,除了大到能容纳大量的船外,它很安全,清洁而且水深,它从入口处分为三股海湾,每股海湾都有很多船扬帆游弋,看来令人惊叹,因为船多到数不清,这是一个建筑整齐,有着3000户人家的大市镇”。
呵,呵,比人多,不管什么时空别人都不是对手。
到了满清进入福建时,由于战乱,众多避祸的商人和百姓纷纷涌入相对安全的厦门岛,一时间岛上人口骤然增长,一度达到十三万人!
……如果不是汉唐集团的出现,在真实的历史上,他们又会在几年后受到满清的新一**屠杀,直到保持了新的人口均衡。
汉唐集团与郑家是采用了搬迁移民来交换各种物资的贸易方法,在这一点上,郑家一开始乐此不疲是有道理的,好处显而易见,这大大减轻了永胜伯郑彩的粮食压力。
在真实的的历史上,1650年,永胜伯郑彩就得带着主力出去征粮,然后留着定远侯郑联看家,然后被郑成功用探亲之计刺杀了,并举头四处示众,降服了留守部队……最后永胜伯郑彩不愿意息家人打自家人,年纪已是中年,失去了战斗力,便率领着主力向郑成功投降,交出所有的军事力量后,最终“老死”于厦门,也许确实是老死的。
当然,汉唐集团的到来,改变了这些,历史有了新的走向。
厦门岛如同台湾一样也发生了改变,没有了人口压力,又由于有相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