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们的1649-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
此时云南正值阿迷州土司沙定洲叛乱,明黔国公沐天波逃离昆明。这小子加税蛮重的,手法一点都不隐蔽。
他的副将龙在田早在张献忠谷城诈降时与孙可望相识,便派人向孙可望求援,告知:“假大义来讨,全省可定也。”
四将军认为这是扩大农民军辖地的好机会,便以为黔国公复仇的名义出兵云南。
沙定洲闻讯,惊恐万状,弃昆明南逃。这帮子土著也没少祸害昆明。
1647年四月,大西军开进昆明,“各民人户外俱设香案迎接”,其实谁来都一样待遇。
四将军马不停蹄进行分路平定,说服沐天波与农民军联合,宣布“共襄勤王,恢复大明天下”。
八月,四将军在昆明共同称王,孙可望称平东王,李定国称安西王,刘文秀称抚南王,艾能奇称定北王。
他们仍然保持着农民军的传统:“每公事相会,四人并坐于上”,“然各营诸将赏罚,则一尊于可望”。
穿越者们心里清楚,后来发展的事实会证明,这种权力组织结构,只是伪minzhu形态,这不适合明大陆的国情。
1648年五月,定北王艾能奇在征讨东川的战斗中,中毒箭牺牲,所部为孙可望收编,但他的实力还是比不上李定国和刘文秀的实力。
八月,李定国、刘文秀破沙寨,生擒沙定洲,滇东全平。大军回师时,沐天波“顿首谢”,“滇人被沙氏害者皆以为快”。
四将军在云南期间,实行了恢复生产有利于民的政策,彝、白、壮、傣等族人纷纷参军,大西军扩大到“有众二十余万”,还增加了新武装——象队。仅李定国部“汉、罗亦逾五万”。生产也有了很大发展,当年就出现了“滇南大熟,百姓丰足”,“兵民相安”的景象。
右倾逃跑主义分子孙可望随着地位提高,个人的野心逐渐膨胀。他竟然认为明王朝无可救要了,扬言说咱们自己来。
1646,当朱由榔在肇庆称帝的时候,孙可望早将“联明抗清”扔到脑后,妄图割据云南,独霸一方。
遗命派李定国义正辞严地对他说:“肇庆已有君,永历其年号也,不度德量力,妄自尊大,其yu自取灭亡乎?”
这意思就很明显了,你算个啥啊?咱都去尊明,这样大家都差不多……
碍于李定国、刘文秀实力雄厚,孙可望只得打消了“ducai”野心,但内心却耿耿于怀。
孙可望又苦思了一个办法,他暗想:“名号既正,挟天子以令之,同类必不敢我抗。”
内部力量不均衡,没有天然的责任感,使命感,无法使他们走向一体……当然,穿越者也非常明白,这帮子人还没有真实性地逃离生存阶段,眼光也无法穿透历史的迷雾,一切选择都以先活下来为基础。
1649年四月孙可望派杨畏知为正使,与永历帝谈判“联合恢剿”,并要求封为秦王。
李定国虽“揣知其jian”,但为实现“联明抗清”的愿望,“姑因之以自达”。
但是孙可望的要求却被永历帝及其臣属拒绝。由此,李定国对孙可望的行为很是不满。你看,这里又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郑成功,现在还是个小渣渣,正在广东揭阳、潮州一带活动,在南澳等地招募兵员,连克潮阳、揭阳、惠来三座小县城,招降当地一些武装,壮大了自己,兵力扩大到数千余人。
不过他此时还没有吞掉叔叔辈郑联的厦门势力,那得到1650年才有机会。
想要把老爹分散的大叔们重新聚集回来,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还有一股势力,穿越者们不得不又研究了一下。
澳葡方面在拥立永历政权方面,也是出过力的,甚至还赤膊上阵过。
永历政权其实在成立当初,上上下下全是透着绝望。天主教也成为了他们的一种寄托,很多大臣和后宫人员都加入了天主教,这使得澳葡方面大喜。
当时的瞿安德神父,奥地利人,1646年到澳门,旋即被派随军支援永历政权,此人深得永历的信任,并获准在宫中传习天主教教义,使永历宫中充满了天主教气氛。
这些援军是另一个神父,意大利人毕方济奉永历之命赴澳求助而求来的。
当时,澳葡当局十分重视这个永历政权,认为支援他对自己以后的贸易有利,于是很快便征募得士兵300名,大炮数门,并以尼古拉费雷拉为队长,受同去请援的太监庞天寿统领。
这支援兵作用还真不小,一次出击就打死围城的清兵千余人……这也让参加攻城的清兵目睹和亲身感受到火铳、火炮在战场上的作用。
这玩意儿并不像明人使用起来那样渣。
1650年尚可喜、耿继茂攻打广州时,也仿效永历政权雇佣了荷兰炮手……穿越者们又看到了荷兰人那肮脏的影子,尽管他若隐若现,但一直存在。荷兰人妄图替代葡萄牙人的势力,支持了满清……
当然这是穿越者们还没有来的历史上发生的。
澳门耶稣会士曾商请瞿纱微神父,劝入教之王皇太后上书罗马教宗及耶稣会会,因此,王皇太后遣使赴澳献祭后,即筹划遣使赴罗马进谒教宗。
王皇太后,圣名赫烈纳(helena),简称烈纳,她本非永历帝的生母,因是熹宗(天启)之妃,王后死,进位为后,既然是先帝之后,于礼制便视为在位皇帝之母。
这次使命原打算由庞天寿完成,但是王太后考虑到他年事已高,恐难长途跋,而且他是永历朝廷的主要支柱,不能离开。
后改派宫中耶稣会士卜弥格代表前往。
第一个出使欧洲的明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尽管他早被人们遗忘了……为了使欧洲更为直观地了解南明朝廷,司礼太临庞天寿特命年轻官员陈安德携带永历阜帝的亲笔信函与卜弥格同行,陈安德遂成为第一个赴欧洲的“中国外交官”。他的故事以后再讲。
穿越者们认为,永历遣使赴欧洲,其真实目的有两个:一是向教会国家表示明王朝忠于基督教义,二是争取欧洲对他的抗清斗争的支援。不仅要争取到道义上的支援,而且希望获得大炮。
这也是穿越者们有信心用火炮火铳能换回女孩子的原因。
这时的永历政权虽然控制了广东地区,但清兵的强大攻势,令其处境相当困难,这次遣使出访罗马,恐怕也是为挽救危局而作最后的努力。
最后他们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支援,葡澳方象征性给了一百支火铳……葡澳方也看出这个南明不行了,转而投向满清。当然,这是后话。
资料查到这里,穿越者们自认为研究透彻,分析到位。
至于北方那些此起彼伏的民间反抗事件和门派林立的反抗组织,他们决定先放一放。真的是实在顾不过来了。
1649的六月与以往的六月一样的酷热,广州城里依然人来人往,依然还保持着世界著名商业城市的骄傲。
战争的yin云,似乎离他们还有一些距离。但他们也做了些准备。
广州城三面临水,南明两广总督杜允和复筑两翼附于江水为台,引水绕之,地险守固。
感谢yezye、美乐芝、酒后不乱性、大雪老哥、河马象、xiaoniu1166三位老朋友这么久的支持。欢迎新朋友ypp的到来。
感谢二百零三位朋友的订阅。
在这本书的前面部份,我正要写到对女性的塑造时,有书友不停地催促我快点穿越,谁看你前面的准备!结果我一怕,匆匆穿越了,现在回头看,还差对女性的描写了,不那么完美。只能等完本后,发番外章补上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今生今世我就是你的人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今生今世我就是你的人了
早在元朝统治期间,广州的中城、东城、子城没有连为一体,交通大受限制,且旧城低洼。
洪武二年,广东置行省。历任广东行省参知政事很注重城建工作,这样在前后近三百年里,经过多次的建设,广州城已经是“规制大备”,成为一座在国内外都受到重视的大城市了。
到了崇祯十三年(1640年),广州增筑北城,将城墙培高7尺,增厚墙基,内砌女墙,加雉堞5尺,又增筑敌台2座,并且每隔20丈置有台阶,以便在城墙上落。
此时广州城城墙的数据为周长3796丈,高2。8丈、上宽2丈、下宽3。5丈。有城门、城楼和敌楼各7座,精铺97个。
城墙上的石条大都长1米左右,宽0。4-0。5米,主要是红岩石料,少量是花岗岩。
穿越者们在穿越前对城墙遗址做过调查,穿越后,结合去过无数次广州的何斌与郭怀一的描述,穿越者们认为与史实相差不大。
当然,完全的一手资料还得等派出去的探子回来汇报。
何斌真是个有文化的明人小知识分子,经过一个星期的培训,终于学会了开关dv和存盘,学会了使用小型太阳能充电器……至于拍摄的技巧,穿越者们认为教了也没用,只让他学会长拍和摇拍就行。让他们想办法站在不同的高处俯拍,何斌实际演练了一阵儿,穿越者们检验了后,觉得画面还能看清楚,这就可以了。
人家何斌也是个仔细人,给自己安排了七八个精心选出的人跟从,一方面用来保护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给自己做掩护。
当提到安排他们的武器时,穿越者们猛然发现,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要设计适合这个时空的短式热武器!
拿着1649式步枪去?不方便,也容易暴露……马上设计生产,已经来不及了,再说手枪子弹的对底火和发射药的要求不同于长枪,它需要爆燃性能更强的效果……孙德发董事那边的氯酸钾提取工作,现在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尽管技术和设备上要求都不高。
怎么办?
李子强董事第一次承认了自己是个伪军事迷,还难得的脸红了一下,他说:“这是我在工作上犯的错……你们别笑,第一次啊!”
说完拔出自己的枪,说,用我的,人家给咱们卖命,总得有保命的家伙……
林胜利厂长也在心里脸红了一下,他也连忙拔出自己的枪说,我马上就设计加工,那东西简单……
伍大鹏董事长说,你们可拉倒,我也是个军事迷,没有想到短武器…第一百三十九章今生今世我就是你的人了
…主要是咱们总站在自己的立场想问题,这是个教训,我们要吸取。
说完他拔出自己的枪,说,你俩谁也别和我争,我天天在热兰遮城里呆着,比谁都安全,你们经常跑外……
当何斌接过伍大鹏董事长亲手送给他的手枪时,满脸的坚定之色,却又是眼泪哗哗地流,而腰杆却挺得很直,旁边的郭怀一也是两眼通红。
这是伍董事长的亲身物件,听说是汉唐集团人的保命家伙,这次能送给自己使用!这一个简简单单地动作里蕴含着什么?!
何斌站在那里一字一句地说,伍董事长,你以性命相托,我必以性命担保!只有一事相求……
伍大鹏董事长刚才一个随随便便地动作,把何斌弄哭了,正在想着如何借题发挥呢,一下子又被何斌的要求打断了。
“说,我们能做到的,都可以。”
“但求赤嵌小学,能收留我家与郭兄弟家的子女,莫要嫌弃……”
上一次把新兵家属全安排到赤嵌农业基地后,穿越者们内部也是议论纷纷,最后在网上形成了一种意见:军属大院十分必要,但吃相上太难看!难道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总是有一帮子人提出问题,而不去管解决问题……
所以,当赤嵌小学建立起来的时候,没有马上强迫二层行溪地区的子女上学,虽说是小学,这只是就学习的内容而言,不管年纪的事儿。十五岁以下都可以。正想办法又好看,又能把二层行溪的子女尤其是两个结首的给弄来……
这次是何斌主动要求,伍大鹏董事一脸庄重地说:“你放心,我一定要求他们解决。”
何斌的脸上无泪了,而以一种“今生今世我就是你的人了”的眼神看着伍大鹏董事长,脸上却又带着微笑,腰杆更直了。
伍大鹏董事长的一生中,第一次有了能被人看得毛骨悚然的感觉。
又推延了一天,何斌学会了开枪和上子弹,十米之内能上靶子了。
这一天,何斌搭乘着第二批来交易的广州商船出发了,出发时,他连头都没有回一下……郭怀一另有安排。
送别的郭怀一心里说,老何,我从没有见过你是如此铁心……
话还要说回来。
这个时期,整个广州分为两部份,旧城和新城。
广州旧城的形状就象一个太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