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农家乐-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秀瑶忙摆手道:“不要的,我不要布,我就想知道城里时兴什么样的棉布,什么样的好卖,什么价钱。”

    小七挠了挠头,道:“行,俺记住了,回头让俺六哥去问吧,这种事情我可说不好,我看那些布都一样,就是蓝的红的绿的呗,有什么好看的。”

    等李氏烙好了几十个哈饼让他去吃,又把剩下的给他包起来。

    小七看着忙伸手去掏,掏了半天,掏出一支银簪子来,笑道:“我就剩下一点路费,拿这个换饼吧。”

    李氏笑道:“不用,这饼就是给你们吃的,我听丫头们说你们爱吃我烙的饼,还拿地瓜换,俺家老头子和丫头稀罕你们那地瓜,上回就那么几个饼,赚了你们的,这次多弄几个,想吃了再来。”

    小七却不肯白拿,一定把簪子塞给秀瑶,“你戴着吧,我看你戴着挺好看。”

    李氏又给他装了几根大葱,一小罐鲜酱,用包袱包了,小七接过去就笑嘻嘻地告辞。

    他也是骑马来的,出了门,把包袱往夹袋里一放,就跟秀瑶和姥爷告辞,然后打马跑了。

    老柳头还有点回不过神来,“这些后生真能干,小小年纪就骑马飞跑,县里乡下的来来回回的,一点都不打怵。”

    秀瑶笑道:“姥爷,你去过县里吗?”

    老柳头摇头,“没机会去。”

    秀瑶道:“姥爷,下次咱们也去看看,你不是说县里点心铺子都说咱们的面好吗?咱早点把水磨坊开起来,到时候磨面又快又好,县里需要多少咱也赶趟儿,就让他们来咱们这里买面。”

    老柳头笑道:“这是个好主意。咱先去看看那十来亩地,然后合计合计种什么。”

    据老柳头判断齐家那十六亩地位于杨柳村后头,土质还算肥沃,而且靠近水源,不旱不涝,非常好的良田,种什么收什么。

    可等他们到那里看了看,老柳头改了判断,他道:“可惜了,这地前几年使得太厉害,施肥不够,已经变瘦很多,要再种也得养。”

    秀瑶想了想,肥料不是问题,他们多沤肥,是可以改变土地质量的,这地原本不差,只是过度利用中间养养就好了。

    她想种棉花得锄草间苗、打心打杈子,还得拾棉花,拾棉花的时候指尖都戳烂了,去年秋天拾棉花手上戳的倒枪刺现在都没好。要是种花生,虽然期间不用怎么维护,但是收花生的时候也麻烦,先扒再摔,还得川地耘地,最后还得拿小镢头刨地捡花生。老秦家都是夏天捡麦子,秋天倒果子(刨地里散落的花生)。而高粱的话种多了也没用,又不是要等着用秫秸绑把子盖房子。

    她道:“姥爷,那地咱先种一茬豆子,然后再种小麦吧。”豆茬麦子可是比普通地要多收好几斗呢,而且豆子好照顾,种上以后也不要怎么锄地,收割的时候更是方便,割回来晒干,然后打场就好。豆子既能榨油还能磨豆腐豆浆,用处也多多。第一茬种了豆子,地里的氮肥变得丰富起来,这样对瘦地有利,接着种麦子,来年的麦子都能多收成。

    老柳头想了想,也道:“对,种豆子,然后种麦子,咱家靠河的几块就可以再合计合计秧地瓜了。”

    说着两人就往回走,秀瑶又道:“爷爷,咱种麦子的时候垄大点,顺便在麦地里间种上菠菜白菜的,白菜立冬就收,菠菜来年春天挖了咱再套种棉花,这样也不浪费地,还有菜吃。”

    老柳头哈哈笑道:“你这个丫头,哪里学来那么多道道儿,这个办法好。就是咱们得多沤肥。”

    秀瑶笑道:“姥爷,这样种有个好处,既能合理种地,省肥料,还能少长草,不生虫子。”——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其实主要是个发家致富文,至少前面几乎都是

83第83章() 
83、第83章

    秀瑶笑道:“姥爷;这样种有个好处;既能合理种地,省肥料,还能少长草;不生虫子。”

    老柳头好奇道:“还有这说法?”

    秀瑶点头,“是啊;我从书上看来的。”现在识点字,也算是个半吊子读书的;把什么都赖到书上;姥爷更不怀疑。

    老柳头果然又夸道:“读书真好;一点都没白瞎那点学费。”

    后来老柳头还是找了时间;亲自去沙河村找他们里正打探一下,齐风那十几亩地确实是他的;而且跟他的哥哥们也没关系,如今大家都相安无事,没什么不妥的,老柳头才彻底放了心。

    转眼就到了寒食,李氏领着媳妇们擀饼,炸春卷,又买了烧肉,准备开始春种。老柳家的地和三姥爷等几家一起种的,一家出三个男人,地里的力气活儿就足够,不必女人跟着受累。

    大舅带着二舅、柳升去合伙种地,大表哥柳起帮着姥爷和秀瑶秧地瓜,二舅妈姚氏在家里领着柳起媳妇小陈氏赶驴继续推磨,李氏和陈氏照旧做家务,柳絮和柳芸的事情也不耽误。

    柳飞和秦扬也告了假,白天在家里帮工,晚上出去读书。

    老柳头领着几个孩子先把河边的几亩地秧上地瓜,留着一片地盖磨坊,等要盖大棚养猪的时候就可以用北边的地瓜地。

    经过这场春忙,秀瑶也发现,其实姥爷家比秦家一点不轻快,不过大家都开开心心的,白天累,回来就放松放松,没有人会攀比谁不干活。

    比如说大妗子是真的不干力气活,她就在家里帮姥娘做家务,实在忙不开就在磨坊里打下手帮忙,而二妗子一点都不觉得如何。因为一到农忙,磨坊几乎就是二妗子姚氏做主,忙里忙外,虽然现在轻省很多,却也得里里外外地盯着,每天收拾打扫一点也不轻快,二妗子却从没攀比过。而大妗子也会主动把好吃的留给妯娌吃,和婆婆李氏两个,换着花样给大家做好吃的。

    秀瑶觉得可能姥爷家有个好底子,没有败落,反而又勤劳肯干一家和睦,所以好日子就越来越好。

    而爷爷家原本也有个好底子,但是遇到了些破财的事儿,就败落了,虽然勤劳肯干,可家庭不睦,大家不是一个心眼,所以日子也就会越来越坏?

    长此以往,自然是有的就会越有,没的就会越没。

    忙活了十多天,这夜大家在院子里凉快,说些家长里短四外村的新鲜事儿。

    前几日听金货郎说北边又没下雨,这场春种怕是还得挑水吃力呢,最怕的就是春种用雨的时候不下,所有的雨水攒到割麦子的时候兜头淋下来,那时候可就麻烦得很。

    柳飞和秦扬各自给大家背了一段书,然后又让姥爷扒瞎话讲故事,大家乐呵呵的。等秦扬不缠着秀瑶让她讲故事做游戏,秀瑶就去跟姥爷商量种地的事儿。

    她给老柳头装了袋烟,又给他点着火王,老柳头抽了口烟,笑道:“丫头,又有什么好主意?”

    秀瑶笑道:“姥爷,咱河边那几亩半沙地,不能就那么干等着,咱栽点树吧。”

    老柳头诧异道:“栽树?栽啥树?地里能栽树吗?会不会把庄稼蝎杀?”老柳头说的蝎杀就是指树大,会抢庄稼的养分和光亮,导致庄稼死亡的。

    秀瑶道:“姥爷,咱又不是在树林里种一点庄稼。”她又去拿了纸笔来比划,那边新买的和原来的有好几亩地呢,可以种泡桐、银杏和枣树。

    泡桐可以种在河边位置,这样就不会挡住天地的阳光,但是却能为磨坊挡风,而且泡桐生长快,成材早,是制作家具的普通木料。

    枣树可以种在田地里,一亩地种个十来株左右,银杏既可以种在地边也可以种在田间,届时还能直接当做树篱芭来搭建养猪的大棚。

    枣树可以收集枣子,自用换钱都可以,银杏就更不用说,全身是宝。银杏果、皮、叶都是中药材,银杏树干是制作乐器、家具的高级木材,银杏本身也是美化环境的极好树木,既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能保护水土防止流失,防治虫害,净化空气等。

    秀瑶仔细地跟姥爷讲解着,老柳头听得很认真,不时地也询问几句,他还是怕树木跟庄家一块种会影响庄家收成。

    秀瑶又仔细给他讲林粮间作的好处,林木在一定间距行距的条件下和农作物一起种植,既能够合理利用土地,又可以调节温度湿度,保护土地防止水土流失,还能形成一种互相的依赖关系,抑制杂草和害虫的生长等等。

    这些老柳头听得云里雾里的,不怎么懂,不过他自动归为书上说的,他道:“要真这么好,那咱就种。反正那几亩地本来就不指望种庄稼的。”

    正常的庄稼地里秀瑶也没建议他种,毕竟大家田地都挨着,如果柳家种了,别人家肯定会有意见。

    夜里睡觉的时候,老柳头还去问柳飞,“小飞子,你们书上也教人种地?”如今这书上教着算账记账,教着改进磨坊,教着制造纺车织布机,难道也教着种地?

    柳飞道:“爷爷,是啊,先生说三教九流其实都有**着呢,不过好些人读书就是为了考取功名,不看好那些个,觉得他们是不入流的下九流。”

    老柳头笑道:“那是他们不知道好处,什么下九流,他们以为那状元是谁都能当的?天下那么多人多读书,可考中的能有几个,还不如咱们这样老老实实地种地开磨坊呢。”说着让柳飞早点睡,他也去睡了。

    第二天秀瑶几个继续去秧地瓜,老柳头则去集上转悠转悠,去看看树苗的情况。转悠了一圈,集市上倒是有卖树苗的,不过多半是些果树,桃李杏柿子的,这些家里都不缺,村里有人家有,要想栽可以去让人帮忙压条分植一棵。看了一圈,就是没有银杏树。

    回来家里,他又去里正家走了一趟,里正家也没有银杏树,倒是给了几棵自家枣树旁边分出来的小树苗。他又去三姥爷家转了圈,要了两棵小桃树,另外六姥爷家要了两棵小柿子树,七老爷家给了棵小杏树和小梨树。

    一般庄户人家都会种棵果树在家里,为的是每年不花钱买什么也有个果子嚼嚼,既能哄哄孩子,还能送亲朋好友,姥爷家栽的就是棵石榴树。

    每年春天,偶尔也会有人去别人家预定要棵小树苗,果树主人家就会提前准备,帮忙压条,或者也直接分株小的送人,若是人家自己会扦插或者嫁接,就拿回去自己处理。

    姥爷家的石榴又大又甜,三姥爷家的桃子是正宗的肥桃,六姥爷家的柿子结果多,还甜,七老爷家的蜜杏和鸭梨,而任里正家的枣树也是一绝。为了保持果树的优良品种,大家一般都是压条、扦插、嫁接或者分株,很少用种子播种,因为种子会降低水果的品性。

    秀瑶看姥爷买树苗竟然收集了这么一堆果树苗,家里也没地方栽,就都拿去将要盖磨坊的地里根据设计好的位置栽上。梧桐树到处都是,一般大梧桐旁边就能分株小梧桐,十几株很容易就收集齐了栽上。

    栽好了树苗,老柳头对秀瑶道:“明儿咱俩赶驴车去岔口村看看,那里有户姓孙的,他们家有一**果树林,看看去买点枣树。”

    秀瑶心下一动,岔口村不是小姨未来女婿的村吗?去年那个孙媒婆来说了亲,开始小姨似乎不同意,后来姥娘不知道怎么劝的,小姨同意了,订了亲要等柳芸表姐出嫁后再成亲呢。

    夜里秀瑶问柳絮,“小姨,明天我们去岔口村呢,你没有什么要我做的吗?”

    柳絮俏面微红,瞪了她一眼,“小丫头浑说什么呢。”

    柳芸笑道:“瑶瑶,你和俺爷爷回头去吃顿晌饭再回来。”

    柳絮忽的起身就胳肢她俩,秀瑶和柳芸合伙反胳肢她,三人闹成一团。李氏听见了喊道:“快睡吧,瑶瑶明儿一早还得和你姥爷出门呢。”

    秀瑶吐吐舌头,“小姨你饶了我吧,快睡觉吧。”

    柳絮笑骂:“你个小蹄子,还成我惹你了,赶明儿你和你姥爷再去五里沟子看看有没有树苗,最好住两天。”

    柳芸脸颊发烫,忙道:“是啊,去大姑家住两天。”

    柳絮嗤笑道:“自然是去她姐夫家了。”

    柳芸未来婆家就是五里沟子,和柳大姨是一个村的,柳大姨是前五里,柳芸未来婆家是后五里。

    柳芸不依了,“小姑你好坏啊。”

    柳絮笑道:“还敢惹我不了,我可告诉你,我报复心重着呢。”几个人又用被子捂着嘴笑。

    又大又亮的月亮爬上来,照得窗台明晃晃的,月光落在秀瑶的眼睛里,她盯了一瞬,有一种恍然如梦的感觉,就好像自己生来就是秦秀瑶,不是付瑶一样,那个付瑶离自己已经越来越远。

    天一亮,秀瑶习惯性地就早起,穿上柳絮给她做的新衣裙、柳芸给她做的绣花鞋,又被小姨和表姐打趣了一番,都说她是画里的小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