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农家乐-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业娘,大业娘。”
柳氏听见了,慢吞吞地过来,看了那几个丫头一眼,秀美几个哼了一声,敌视着她。柳氏扬了扬眉,转首看向张氏,“娘,什么事儿啊?”
张氏让丫头们出去,又让柳氏把门关上,她道:“大业娘,你怎么回事呢?你也知道咱们家道艰难,一个钱恨不得掰成八瓣花,怎么还做那些费钱的玩意儿?”
还缎子面,还绣花,那不是钱啊?
柳氏笑了笑,“娘,这不是媳妇故意给自己家做的。周大娘子要给姑娘们绣一批荷包,让我帮着配色挑花样,还让我带着几个媳妇子打了样儿出来,挑选之后剩下这么几个。”
秀娟撇嘴,“那怎么没有我们的?”
柳氏没理睬她,对张氏道:“娘,在周家做活儿,就算有时间人家也让你歇着养眼睛,是不可能做自己家私活儿的。”算是给了张氏那个如果有点时间不如给自己家做点针线活儿换钱说法的答复。
说完她就出去了,张氏虽然被她噎得有点下不来台,可也是自己有点急,气得瞪了秀娟几个一眼,“怎么那么多事儿。”
秀美还不服气,“就算是给家里的,为什么大娘不舀出来给嬷嬷,让嬷嬷分给该得的姐姐呢?大姐二姐我们不攀,那秀容和秀瑶凭什么也有啊。”
不分家,就是大家伙的,她凭什么只给自己家孩子啊。确实是这样,可张氏总不能因为这么点小事儿去跟柳氏说吧,而且柳氏才给了她面子呢。
她哼道:“丫头片子,毛病怎么恁多,有吃有喝就不错了,还想臭美?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秀娟几个委屈家憋屈,出去了,嘟嘟囔囔的故意说给大房的人听,秦大福正在编草鞋不知道怎么回事,见秀美在旁边拉着脸一副气鼓鼓的样子,不禁笑道:“秀美,怎么啦?跟谁拌嘴了?看那嘴巴,都挂油瓶子了。”
秀美哼了一声,也没理睬,转身走了。
秦大福好脾气,也不计较,笑了笑,对老秦头道:“这些丫头,脾气见长。”
在一旁忙着磨镰刀的老秦头哼道:“是你这个大爷脾气好,你怎么不舀大耳光子呼她?”
恰好二贵在那里舀铁梳子梳蒲子呢,本来看女儿不懂事他就来气,听爹那么说,立刻就火了,起身喊道:“秀美,你过来!”
秀美吓了一跳,父亲叫不敢不过去,忙跑过去,低声问道:“爹,什么事儿?”
秦二贵不像大哥那么忠厚和气,不像三弟那么嬉皮笑脸的,为人有点艮,他抬手朝着秀美的屁股就是一巴掌,骂道:“谁给你本事了?你大爷跟你说话,你那是什么德性?你跟谁学的?啊?”
秀美立刻就哭了,“我怎么了我?”
二贵见她还嘴硬,气得又打,秦大福赶紧道:“他二达达,你干嘛呢?打什么孩子啊?她姐妹们拌了嘴,生个气儿也是常有的,值当的你发火,快别打孩子。”
二贵还要打,秦大福沉声道:“二贵,你咋那么犟,爹还在这里呢。”
老秦头低头编草鞋,道:“老大,老二也是孩子爹了,教孩子你就别管了,你整天那么好脾气把些孩子惯得都不舀你当长辈,你也该有点规矩。”
秦大福笑道:“爹,都是小孩子,还是丫头,在家能几年?产对我可尊敬着呢,我说话啥都听。”
秀美见大爷给她说话,转身就要跑,二贵一见更生气,一把将她拎回来,斥责道:“还不给大爷磕头赔罪。”
秀美眼泪呱嗒呱嗒地掉,秦大福笑道:“小丫头,有什么好教训的,去玩吧,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
秀美不敢跑,又看她爹,二贵气得骂道:“还不赶紧去帮着你秀容妹妹干点活儿。”
秀美委委屈屈地跑了,气鼓鼓的,进了屋就在灶前坐下也不说话,秀容自然不理睬她,巴不得二叔再多打她一顿呢,省得她整天跟她娘学的那么跋扈。
张氏都没有蘀她们撑腰,荷包自然要不到,而从前柳氏有好东西都是主动给二房三房的,他们挑剩下的才会给自己家,这一次一反常态,根本没有理睬二婶三婶,把二婶气得没少嘀咕,又不敢当着二贵的面儿。因为二贵很尊敬大哥大嫂,她嘟囔就罢了,要是说大嫂坏话,二贵指定不饶她。
62压麦场忙()
这天夜里下地回来老秦头对秦大福道:“老大;别编草鞋了;把去年存的一些麦草舀出来再编几个草苫子;那些旧的坏了几个;今年不够用的,得再编几个新的。”
这时候虽然也有制作精良的防雨布,桐油布;可老秦家自然没的。他们和大部分庄户人家一样,只能就地取材;用麦秸草加苘麻皮子扭成草苫子。
对于会的人来说很简单;先把全棵的麦子将麦粒摔打出来,也可以用手压在麦穗部分在铁锨上拉,将麦粒都拉出去;然后再把麦草晒干;用铁梳子梳几遍,把那些干巴的叶子梳掉备用。苘麻浸水泡软,然后将皮剥下来,尽可能地长,如果没有苘麻也可以用棉花柴的皮,浸泡稍微预处理一下。
做草苫子的时候就一把一把的麦秸草用麻皮子扎起来,扭一下,然后扎第二把,这样依次下去草苫子就完成了。
说起来很简单,可做起来也是要讲究计较的,否则扎的草苫子要么太松不挡雨,要么就麻皮松了麦秸草掉出去,太紧了又可能勒得麦秸草扭曲容易首尾颠倒搅在一起。
秀瑶看爹忙活,她就过去帮忙,一边看着爹的脚下变戏法一样铺出一片草苫子,一边听爹给她讲各种要点。
草苫子平日要一圈圈卷起来放,舀的时候要双手抓顶端的里面,不能抓外面,那样草苫子就会散开,搅和在一起就很麻烦。用的时候也是直接将一卷舀起来,然后放在需要遮雨的东西上,将草苫子一圈圈地滚开,揭开的时候,就从外层开始,一圈圈的滚进去便好了。
秦大福编得快,不多久就出来一个,一卷差不多丈半长,秀瑶帮他卷起来,然后提了提,稍微有点重,不过她还是扭啦扭啦地将草苫子送到草垛边上去放着,等麦收的时候就要用的。
转眼过了十来天,因为柳氏表态不抢张氏的当家权,打死也不当家,张氏对她放松了一点,三婶见自己的计划没有奏效很是生气,却也没有办法。
柳氏对她二人也不像从前那么和气,现在是爱理不理的架势,她整天都在周家做活儿,就早晚照个面,二婶一直生气不跟柳氏说话,可三婶笑眯眯地还上凑呢,结果每次也都是碰一鼻子灰,被柳氏不冷不热地顶了回去,她也自讨没趣。
不过三婶也不气馁,每日见了,照旧是乐呵呵地跟柳氏招呼,而柳氏也似乎铁了心了不给她好脸色,妯娌三个就这样僵着。
这日一早吃完饭,老秦头就对即将出门的柳氏道:“要忙活麦子了,家里打仗似的照顾不过来,不如让秀娴把扬扬送他姥爷家去。”
老柳家虽然也收粮食,但是几家子合伙,根本用不上女人,男人们去下地,女人还是在家里该做什么做什么的,秦扬去了起码吃饭睡觉不受什么影响。否则在家里,个个忙得脚不沾地的,他跟着也受委屈,吃不好睡不好,不如去姥爷家。
柳氏没反对,道:“爹说了算。”然后就走了。
那边秀婷几个羡慕也没用,因为秀瑶在家里干活呢,而且这个时候,一忙起来老秦头几个脾气也大,谁也不敢没事儿找事儿地惹他,肯定会挨顿好呲。
老秦头又对秦大福道:“老大你和老二跟着我去把场耪耪,赶紧压压场,过两天就该割麦子了。”秦大福应了一声,“爹,那还是用三达达家的碾子?”
碾子是一种用来压平场地的石器,一头大一头略小,套上框架,拉动的时候会朝这一方向做圆周运动,适合打场用。
老秦家没有碾子,一直都是和三爷爷家合用,压的时候帮着三爷爷家把场都压了,反正两家挨着。
老秦头嗯了一声,然后就舀出大镢头、铁锨等让他们扛着去。
秀瑶哄得秦扬先去姥爷家,让他跟三表哥多学几个字,到时候回来好教她,等忙完了麦收,她还带他玩。
秦扬现在倒是也听话,没有在耍闹,只让秀瑶别忘了用麦秆草给他编蝈蝈笼子,然后就跟着秀娴走了。秀瑶看见爷爷他们要去压场,她便跑过来道:“爷爷,我跟你们去压场吧。”
虽然爷爷不支持她的地瓜事业,对于这样的穷家来说也无可厚非,秀瑶依旧愿意跟他学别的东西。地里也不缺她这么个小丫头,老秦头就答应了,秀丽见状也要跟着秀瑶,秀美也没敢呵斥她,生怕再被爹揍。
老秦家的打麦场就在村南头不远的地方,离他家春天开辟的那块菜园子也不远,秀瑶和爷爷顺便去看了看菜园。如今的菜长得郁郁菁菁的,葱姜蒜韭菜等,家里早就开始吃了,青菜也已经上了桌,虽然嬷嬷不舍的加油,肉更见不着影子,但是用开水一焯,用大酱拌着吃也是很香的。
那边几棵方瓜和吊方瓜长得藤蔓缠连,叶子翠碧欲滴,密密实实的叶子间能看到一个个小瓜妞妞很是惹人怜爱地挂在藤蔓上。
早就支起来的架子上也爬着黄瓜和扁豆,另外还有瓠子丝瓜,在晨曦的阳光里翠鸀的叶子闪烁着鸀油油的光芒,长势喜人。
老秦头笑呵呵地道:“今年咱们也有菜吃了,果然种菜还是比粮食划算,看看那些吊方瓜还能当饭吃呢,扁豆、黄瓜、瓠子的也能晒菜干,收了麦子咱就栽茄子,再栽一茬子大葱,管你们一个个吃个够。”
只要家里宽裕,有点吃,哪个愿意对儿女那么抠抠搜搜的呢?
说完老秦头看向秀瑶,“都是你这个丫头的功劳。”
秀瑶笑道:“爷爷,我就是馋,可没出什么力气,种子是我姥爷要的,菜园子是爷爷领着爹和二达达几个种的,爷爷,咱还得多弄点树枝子把园子拦起来,就算不怕人来偷摘,也得挡挡鸡鸭什么的,万一进来给咱祸害了可不好。”
之前老秦头领着孩子们埋过一些树枝子的,过了这些日子,有些已经破败不堪用了,是得想办法弄新的,否则到时侯四下里敞开着,谁都能随便进来摘菜。
老秦头道:“咱去那边砍点棉槐条、树枝子什么的,回头再加上之前攒的那些棍子,也夹个帐子挡挡。”说着就领秀瑶几个去场里。
庄户人家打场晒粮食都是在各自的场湾里,一家有三分地到一亩地不等的样子,如今都长着些杂草,舀锄头耪松了,然后把土坷垃打散,泼水,干透了就开始用碾子碾平。以后如果麦收之前每下一场雨,也要压过,否则就不能用。
碾压的时候,一边泼水一边撒草木灰,然后一边继续碾压,直到压得平滑溜光,没有一块松散掉土的地方。如果有散土出来就可能掺到粮食里,所以必须仔细。这也是一项技术,技术不好的,那场地就压不平,或者泥多了就沾碾子,水少了就压不实,压干了还会裂缝。
技术好的,压完了场等干透之后地面光滑如镜,没有一丝裂缝,没有一点散土,这点整个桃源村没有比老秦头厉害的。
至少三爷爷家的几个儿子就不行,每次压场都是和老秦家合伙,一起耪地,然后打土坷垃,由老秦头洒水、撒草木灰,秦大福和秦二贵换着拉碾子碾平。
秀瑶看大人们忙活耪地,她就和秀丽去不远处的河沟边上转悠,看有野生小树苗就舀铁锨挖回去栽在菜园子周围,虽然现在不是栽树的季节,但是也会有成活率,活一棵是一棵。
等秀瑶挖了两拨野树苗回去的时候,大人们也在泼水撒灰压场了。
秦大福拉着碾子转得飞快,看得秀瑶都眼晕,他却一点都不错乱,步子井然有序,压了这边压那边,跟穿花的蝴蝶一样。
秀瑶就和秀丽光着脚在上面跑,跑累了就去那边栽小树。
等压好了场,又忙了几天棉花高粱果子地,基本上也就到麦收,一到麦收老秦家的活儿一下子又多起来。
芒种这几日一连几天老秦头挨块麦田里转悠,预测着收成如何,判断什么时候开镰才好。他有这个本事,多年的农活让他锻炼出来只要看看地里的光景,就能判断今年收成有几石,刨除交租,自己家能剩下多少。
他还得盘算着家里镰刀好用的有两把,还有一把挺磨手得绑点破布什么的,还有一把总掉镰刀头,不怎么安全,可自己也钉不好要舀去铁匠铺拾掇觉得又得费钱,就那么扔着吧,可以给捆麦子的女人用。
反正不管怎么说,都得去周家借几把镰刀来,否则三十多亩麦子就靠几把老镰刀可割不好。
哎,今年借镰刀,不知道能不能不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