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农家乐-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活起来呢。”
冯掌柜觉得不错,“那咱们就这么办。”说着他掏出一份文书来,上面已经写好了一些内容,只要把价格等填进去。
秀瑶虽然认识一些字,不过却不能更好的理解意思,就让冯掌柜念给他们听。听完以后,秀瑶发现他们准备很充分,竟然还有要求保密一项。
秀瑶笑道:“冯掌柜,这个我们也想要求保密呢,我们和你一样的想法,不过有个问题不好控制,那就是来干活的人,这不是什么太复杂的东西,要让他们做,就肯定要让他们知道,所以如果真的走露了,只怕……”
冯掌柜道:“这样,每个来上工的,我们都要求她们也按手印,如果谁走露了就需要赔钱坐牢,她们肯定就不敢了。”他不是怕秀瑶,而是防着其他铺子的人呢,不说别的,县里时常跟他们竞争的也有几家呢。
秀瑶同意了,原本她还想让那些妇女回家织,这么一看还是来她家的好,不过她家那么个小地方,只怕又不成。
周强媳妇听见了,笑道:“这有什么难的,来我家好了,我家地方大,还灌热水,烧着热炕呢。”
冯掌柜笑道:“那周娘子要多少?”
周强媳妇笑道:“什么多的少的,咱们打交道这么多年了,我们给冯家做了多少针线活儿了,可是老关系。你们看着给点柴火钱就行了。”
冯掌柜一听,捋髯笑道:“既然是这样,那我也做主了,买烧火草的钱、茶水钱、灯油钱什么的我们出,一天七文如何,做一个月,过了年再一个月。”
周强媳妇算了算,一天七文,一个月就是二百一十文,她笑道:“中,我也让一让,两百文好了。”
这时候柳氏问道:“那来上工的人晌饭怎么办?”
周强媳妇笑道:“让他们自己带。这年头想直接赚点钱哪里那么容易,尤其是女人们,听见有活儿干,哪个不抢着来,不用管饭,让她们自己带了我们负责给热热,管点咸菜好了。”
秀瑶知道她说的是事实,不是所有人都有二姐那样的运气,像娘如果冯家不要鞋垫,就算她针线好,也是没地赚钱的。乡下跟城里不一样,城里靠手艺吃饭,乡下人都种地呢,若不是大事也没有人会去花钱买别人家的针线。
秀瑶道:“成,那就这样。婶子有威信,不如我们就和婶子合伙,有钱大家赚。”
周强和他媳妇一听,立刻大喜,也不拒绝,周强媳妇笑道:“要真是那样,那我可恭敬不如从命。你放心,我保管帮你找妥妥的人,不会有一个敢来捣乱的,更不会有人敢泄露出去。”
秀瑶就是冲着她在媳妇们群里有威信,时常找人干活,给人赚点钱,大家都听她的,自然要比秦家威信高。要是都去秦家,秀瑶可保不准会发生什么。这样拉了周强媳妇入伙,她也乐意张罗,又能赚钱,而自己也不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只能是暂时赚一笔,这样算是皆大欢喜。
为了保密,免得惹起麻烦来,秀瑶还请周强说这是她揽得活儿,秦家就是来帮工的。周强媳妇领会,自然都应了。
冯掌柜抚掌笑道:“好好好,这样好,秦家姐妹心灵手巧,周家媳妇能管住人,你们合作,我可就放心了。”说着把文契推过来,“咱们就签了吧,另外还有一份给来上工的人按手印的。”
秀瑶又和柳氏、秀容商量了一下,大家都同意,柳氏就代她按了手印。
冯掌柜先从褡裢里提出两吊钱来,对周强媳妇和秀瑶几个道:“这是两吊钱,你们可以先找人,棉花呢明儿让人送来,纺线车子就用各家的,可以吧。”
周强媳妇笑道:“成。”她去搬了只手箱子来,又拿了一沓子纸,对秀瑶道:“秀瑶,既然你识几个字,那这钱箱子你管着,每天记账用。”说着将钥匙交给她。
秀瑶也不拒绝,毕竟谁拿钱箱子,谁有发言权。这本是自己家的买卖,如果什么都让周强媳妇管,那她们教会了人家之后,意义可就不大了。
所以秀瑶没拒绝把钥匙接过去,柳氏见周强媳妇主动如此,也松了口气,免得以后有什么争执,还是一个人拿钱箱子的钥匙好。
既然一切都商定好,便各人就回去准备,秀瑶还让冯掌柜也一起准备织毛线的针。来的时候秀容带了一副的,拿出来给他们看过,秀瑶表示金属的、竹的都可以。冯掌柜愿意帮忙打制一部分金属的,再找人削磨一部分竹的应付过去,毕竟金属的不能一下子做好。
商量完冯掌柜也不耽误时间,带了小厮赶着马车就走了。
周强媳妇张桂芳也去找四外村以前给她做过活儿的,信得过的媳妇们来。
离开周强家,秀容激动地道:“娘,没想到咱们也要雇人了。”
柳氏笑道:“这也是人家冯掌柜给机会,你婶子肯帮忙。”虽然张桂芳也是为了赚钱,可柳氏还是念着人家之前帮的忙,觉得这样甚好,自己家赚点,也能还人家从前的人情。
她对秀瑶道:“你这个婶子是个实在人,有心眼,但是心眼好,咱信得过。”
132加油赚钱()
秀瑶笑道:“娘,我也觉得呢。”
三人路过梯子家的时候;听见家里又吵吵嚷嚷的;梯子娘在骂媳妇;“你个扫把星,克死了自己男人不算,还想克死我不行?你嫌我活得岁数大了是不是?”秀瑶就想起了张氏;他们在家里吵吵嚷嚷的时候;其实人家外面的人也都听得见,只不过贫寒人家;谁家都这么过,所以也就没多少人笑话了。
那媳妇带着哭腔委屈道:“娘;你别生气,我再给你重做。”
“重做什么?家里有那么多粮食让你祸害?真是个笨婆娘。”
柳氏听见叹了口气;示意秀瑶几个赶紧过去,秀瑶却道:“娘,咱们让我嫂子也跟着织手套吧。”
那媳妇是个手巧的,秀瑶看过她给梯子做的鞋,当时她还想呢梯子出夫呢,肯定要穿旧鞋,好鞋留着以后穿,她怎么还给送新鞋呢,针线那么好。
秀容也说让她跟着织手套,柳氏道:“那行,我们去看看,不过你大娘要是不许,咱们就没办法了。”
柳氏走到门口,叫道:“嫂子,吃饭了吗?”说着就进去。
梯子娘一听,忙迎出来,笑道:“哎呀,是大妹子呢,快进来吧,刚做呢。”说着瞪了儿媳妇一眼,“还不去给你婶子倒水喝。”
那媳妇穿着一身黑色的袄裙,脸冻得青紫的,低着头叫了人就赶紧进了屋。
柳氏也不罗嗦,进了屋跟梯子爹娘寒暄两句,就道:“大哥,大嫂,我们是有点事儿想请媳妇子帮忙呢。”说着就说了在周强家找妇女帮忙是织手套的事情。
梯子娘一听有钱赚,立刻眼睛都亮起来,她还有个小儿子没成人,家里净等着花钱呢,以前梯子赚钱,现在梯子死了,她就觉得天塌了一样。
“大妹子,真有这么好的事儿呢?俺那个笨媳妇能行?”梯子娘有点不敢相信,“俺那个笨媳妇可没有大妹子你那好手艺。”
秀瑶撇撇嘴,这些个婆婆,都是看自己媳妇不好,嬷嬷一有事也说娘哪里做的不好不入人家眼呢,出了门,人家都说娘做的针线活儿好。这个梯子娘,也是那个心理。
柳氏笑道:“嫂子你就放心吧,明天吃了晌饭就让她去强子家。”
梯子娘立刻乐了,要留柳氏吃饭,柳氏客套了两句就领着孩子告辞。
第二天一大早,张桂芳就来敲门,见了面道:“嫂子,冯掌柜送棉花来了,还有一大麻袋棉线呢,我也找了人,咱们先纺棉花,早点纺了线,然后明天就能织手套。以后边防线边织手套。”
柳氏赶紧做了早饭吃完,秀瑶先过去。张桂芳已经找了十个媳妇子,说过两天还有十个人过来。
有几个和张桂芳熟的已经在那边帮着搓花眼子纺线了,另外的都坐在一边等着问话呢。
秀瑶让张桂芳把手箱子搬出来,她掏出纸笔,趴在手箱子上写字。
张桂芳按照秀瑶的要求道:“真正发给你们钱的呢,这次可不是我,我也只是给人家帮工,是这位秦小姐。”
那些媳妇子立刻问秦小姐好。
秀瑶不好意思地道:“你们就叫我秀瑶好了,什么秦小姐呀。”她晃了晃手里的纸道:“我把咱们做活的内容以及规矩给大家说说,大家都好好听听,有什么问题,一会儿问。”
说着她就把那合同内容说了一遍,为了让人容易接受,她都是用浅显的话复述的,大家表示都听懂了。
之后秀瑶道:“咱们呢没有多少要求,一个是干得快干得好,我们是计件不是计时,你什么时候织完一副就算一副的钱,不按天数算。另外,最重要的就是你们必须保密,不能把从这里学的回去告诉别人,谁走露了消息,那谁就要负责。冯掌柜已经在县衙备了案,到时候一旦有人泄密,那咱们就拿人,抄家坐牢。”
她知道他们家里也没多少钱,说罚钱的话不好使,只有跟他们说坐牢抄家,他们才会害怕当回事。果然她话一出口,就有人面色一凛。
秀瑶继续道:“咱们这是小本的生意,一副手套给六文钱的工钱,一般来说只要你会的话,两天轻松一副,要是熟练三天也能两副的,就看各人的手脚麻利不麻利了,一天一副也有的。”
秀瑶知道六文钱不算多,如果对比现代的工钱,那就是很低有压榨嫌疑,但是古代不同。古代你空有力气,赚钱的门道却少,你有力气要去给人家干活,人家还不需要呢。所以,就算是工钱低,可女人也能赚钱,再低她们也是乐意来的。
对她们来说,平均一天三文钱,不低了,一个月下来就有九十文呢,何况张桂芳说这个是长久的活儿。冯掌柜已经送了信来,说他当家的已经跟上头谈妥,就算朝廷以后不要,每年他们也会要的。每年至少做三个月,十月农闲开始到腊月十五,然后正月十六到二月十六,差不多三个半月。尤其是那些平日在家里也不织布就做针线活儿的,能赚钱的针线活儿可不常有的,都要看机会。
宣布完了,大家都乐意干,多少的都能给家里添补一下。
张桂芳道:“大家伙儿可都听见了,咱们按了手印,都来发个毒誓,谁要是敢把咱们的这些事儿说出去给别人知道,那就被自己家男人休了,一辈子没个出头日。”
媳妇们神色立刻严肃起来,一个个挨个上前按手印,然后去张桂芳那里对着观音像发毒誓,再去另一边等着。
等她们都按了手印发了誓,张桂芳就领她们过去安排活计。这里要的都是女人,没有男人,这也让女人们在家里扬眉吐气了一把。
很快柳氏就留着秀芹和秀容来,当众教她们如何织手套。
农家的媳妇子,除了特别笨的,一般人针线活儿都过得去,毕竟家里都靠着一双手呢。这织手套,只要简单的反正针,没有要求花型,所以一个个很快就能上手。
秀瑶看冯掌柜连夜让人打制出来的毛线针,粗细正合适,表面还镀了一层其他的金属,不至于会把白色的棉线擦黑,她很满意冯掌柜办事的效率和质量。
秀瑶让这些人先用收上来的线织手套,先拿出一点时间来拐线,按要求将几股线拐在一起,然后再织。为了节省时间,秀瑶就让周强媳妇找另外的人纺线。反正村里那些妇人,年纪大的也纺得很快,冬天她们在家闲着,一两线给两文钱的加工费,就有很多人愿意帮忙。
张桂芳笑道:“这倒是个好办法。”这样一来,就不用她们专门花时间来纺线。
晌饭后梯子的媳妇曹月莲也来了,照例走了那套程序,就跟着大家忙活,她上手快,没一会儿就熟练起来,织得又快又好,让秀瑶都惊讶。
当天秀瑶又把两百斤福豆让冯掌柜的人捎回去,六文钱一斤,一共是一千二百文钱。
一连做了四天,秀瑶发现这些人真是让人惊讶,才这么短的时间,已经没有超过两天完不成一双的了。快的如曹月莲等人几乎一天一夜就能织一副,那速度看得秀瑶都眼花,她怀疑如果不是需要加针减针分叉收针的,她们可能更快。
为了奖励她们,秀瑶决定每五天发一次工钱,所以第二天一早,她就把之前四天已经完成的手套工钱算给她们。大家看竟然四天一结工钱,她们更乐意干,一个个份外卖力,不到三更都不想歇息,第二天五更就跑了来。好在来的基本都是一群人,每天都有男人轮流接送,也不会有安全问题。
有了事情做,大家劲头足,就连秀芹秀容几个都是匆匆吃了饭就往周强家跑,为了以示公平,秀瑶也没让娘和姐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