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本应该是各个部门汇总的发展计划,竟然被这个‘缅经济发展委员会’给越俎代庖,全包了,就连给他们知会一声都没有。

    实在是不合规矩。

    虽然刚要的内容很不错,非常全面,也有详尽的数据支撑,但是他们还是要听听零怎么说,还有朗蔡的态度,这才是关键,他们想什么并不太重要。

    朗蔡喝了一口茶,开始了‘听证’环节。

    “零副首,这么厚的东西,大家看起来实在不便,你来简单介绍一下吧,让在座的各位有个大概的了解。”朗蔡对零说道。

    “好的。”

    零说完站了起来。

    环顾四周,众人知道,零又准备开始他的脱稿演讲了。

    “诸位,所谓在其位,谋其政,自从我分管了‘缅经济发展委员会’以后,时刻谨记自己的工作,以发展缅的经济为工作之重。

    为了更高的管理这个部门,我特意了解了一下缅国内各行各业的情况。

    说实话,我很心痛,非常的心痛。

    我们这些年都在干什么?玩过家家吗?看看缅现在的经济数据,这样的数据,说实话,我不知道这样下去缅是否还有未来,是否还有希望,是否还有成为强国的机会。

    现在社会,一个国家竟然还抱着农业和以出售自然资源为主要收入来源,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吗?看看我们的邻居华夏,看看东边的泰国,我们有什么?

    什么都没有,难道我们还要给后代留下这样的摊子让他们去解决?让他们再去追赶世界主流的脚步?让缅彻底沦为一个边缘国家?

    这里面的数据都是缅和各个发展中的国家的对比,简直触目惊心啊各位。”零停顿了一会儿,让下面的人消化消化。

    此时下面的人不少都已经脸红到不行了。

    很多心里也是气愤,你一个刚上来的小家伙凭什么质疑我们这么多年的成果,可是看着手中数据对比,那巨大的差距让他们根本无法反驳。

    不说远的。

    就说邻居泰国。

    泰国在世界上的排名都是比较靠后的,可是特么你缅的gdp竟然是泰国的十四分之一,华夏香江的十三分之一,就连越南都是缅的将近五倍。

    这是什么概念?

    这已经差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了。

    甚至缅也就比华夏的澳门的gdp多那么一点点,但也仅仅是那么一点点,稍微努力一下,缅就会被澳门反超,那颗仅仅是一座城市啊。

    这就打脸了。

    不只是打脸。

    简直是刺入灵魂的蔑视,上次零就说过这个问题,说他们给不了未来,为此拒绝了完全移交领地的管理权力。不过这次确实把数据摆在众人面前。

    冰冷的数字。

    让人无法反驳。

    “为此,我便让缅经济发展委员会制作了这份发展纲要,我知道这不符合流程,但是说实话,我是个急性子,实在不想等你们弄个一年半载把这份东西整出来,就越俎代庖了,希望各位原谅。”

    为此零还鞠了一个躬,这个鞠躬,倒是让各位好受了一点,虽然零的性子急了点,但是态度还算让大家面子上过得去。

    站起身,零又继续扎刀说道:

    “这就是这份报告的由来,还请原谅一个想要缅强大的心,这份报告包括了缅各行各业的发展纲要,目的是争取在五年内。。

    让缅的gdp翻两番,突破五百亿美元,甚至更高的程度,同时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善公路、铁路、飞机等运输方式。

    实行更加全面的普及教育,提高缅的国民素质,为缅未来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人才基础和储备,完善基础工业体系建立,完善农业科学规范化种植。。。。”

    零这个脱稿演讲再一次震撼了在座的每一个人,包括昆顿,之前他只以为零就运气好,没见过,可是这第一次见,就让他起了爱才之心。

    是真牛。

    昆顿服了。

    其他人早就服了。

    整整一个半小时。

    零用快速地把他他们本来要看一天的东西说了一遍,在座的人听得如痴如醉,要是真的达到了预期目标,缅在东南亚的地位将会不可同日而语。

    被零笃定的语气感染。

    他们觉得这份报告的可行性很高。

    可是其中的关键不是他们同意、不同意的问题。

    也不是朗蔡同意不同意的问题,而是去背后所牵扯到的金钱,他们知道华夏就喜欢用这种发展规划的形式,可是那需要的是举国之力,还有大量的钱。

    可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行的。

    “。。。谢谢,我的陈述完了。”零终于说完了,喝了一口水。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想反驳的已经不敢开口了,就零的口才,三两句就能怼得你哑口无言,还是不要上去找不自在了,纷纷看向了朗蔡,看朗蔡怎么说,反正他们也没有决定权。

    坎亲一脸激动,想要支持,但是又有点踟蹰,因为朗蔡还没表态,零这份计划简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去了,作为实干家,早就想这么做了,可是他势单力薄,一个钱字就能难死他。

    但是现在有了零站出来,他好像找到了队友一样,因为零不会无的放矢,绝对是有所解决办法,才敢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上拿出这份报告。

    想到这。

    坎亲看向零的眼中满是希冀。

    被大家盯着,朗蔡压力不小,苦笑了一声,会议之前他也和零谈过这事,虽然不符合规矩,但是这份报告里描述的未来太诱人了。

    他也想缅强大。

    里面的数据对比在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他沉默了整整半小时,最后毅然决定提出这份报告,在退休前,也许该做点什么事情了。

    事实证明,自己的保守发展方针已经落伍了,他的方向是错误的,而手中的数据就是代价,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十年来竟然没有什么提高。

    “嘶。。。。呼。。。。”

    朗蔡深吸了一口气。

    “刚才零副首说的我想大家都认真听了,对于其中描绘的未来,说实话,我很向往,真的,我这个当家的这些年当得不称职啊,四面的邻居一个个把我们远远超过,如今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的责任不小。”朗蔡是真的自责。

    “不,是我们的错。”

    “您已经尽力了。”

    “。。。”

    七嘴八舌的声音响起,朗蔡的态度让他们心头一惊,看来这份报告真的很得朗蔡的心。

    朗蔡一抬手,下面立即嘘声,他转头对零说道:“不用安慰我,我自己知道,零副首,你应该知道要是做下来要多少钱吧。”

    这句话其实是废话,因为报告后面就有整个的投入资金数量,这也是他们头疼的根源,因为这对缅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三百七十亿美元。

    整个规划总花费折合成给美元就是这么多,是整个缅目前一年gdp的将近三倍,何止是疯狂,简直是梦幻一样的数字。

    里面还有详细的清单。

    每一项都有迹可循。

    其中光是基建的投资就占到了三分之一还多,说实话,这么一大笔钱,缅根本拿不出来,就连三分之一都拿不出来,开动印钞机都没用。

    “我知道这份报告里的钱是个大问题,缅不可能立即疯狂开动印钞机,那会在国内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人民持有的货币大幅度贬值。

    所以我的计划是和华夏相似,第一,开放市场,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解决一部分资金和技术问题,第二,我们可以贷款,第三,有限度地启动城镇化,吸收农业劳动人口转型为工业人口,提高经济规模。”零说道。

    这就是唐青准备给缅开的‘药方’。

    循序渐进。

    第一个,外资和技术,可以解决就业岗位的问题,有了就业岗位,就有了吸引人的待遇,就能说服缅在那之后开动印钞机。

    第二个,贷款,自然是潜藏在暗地里的雷。

    第三个,也是为说服缅开动印钞机服务的。

    这样的大规模计划想要完成,缅就必须开动印钞机,这是绝对的,不可能全部用贷款和外资。

    一旦开动了印钞机。

    缅元贬值、缅国内的通货膨胀将会是避免不了的,而解决办法就是通过工、农剪刀差,提高转型的工人收入,让他们的收入反补农村,平衡由此带来的严重通胀。

    这也是华夏当年的操作方法之一。

    民以食为天。

    粮食和农产价格绝对不能动,那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础,但是国家想要发展非农经济,就必须大量印钱,而工业的高收入就是为了平衡农业的低收入。

    城镇化就是创造非农的高收入。

    以此来部分消除大量印钱导致的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后遗症。

    不能说绝对消除,但是也能维持经济不崩。

第六百二十八章 惊呆了() 
    这一剂组合‘药方’要说熟悉,在座的也都很熟悉。

    因为邻国华夏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通过引进外资、技术、以及城镇化来完成整个国家经济、工业发展的布局,这可谓是一剂良方,但是想要平稳发展,想要有后劲。

    还得有个前提。

    那就是有效劳动力。

    也可以说是人口红利。

    华夏以庞大的人口基数,大量的低端劳动力,不断培养的高端人才,以及市场开放等等措施,才强行维持住了这种发展模式的稳定运转

    创造出了一个奇迹。

    很多国家想要学,但是目前却没人学得会。

    决心和力度是其中的关键,这不是单一的钱的问题,也不是开放市场的问题,而是方方面面,从上到下的各种措施共同维护起来的。

    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座的也都很清楚其中的难度。

    “零副首,你应该知道我们国家主要是农业人口,工业人口少,受教育水平低,基础设施和工业都很薄弱,短时间内想要引进外资你觉得现实吗?”

    朗蔡皱着眉头问出了其中地关键,这也是一直以来推不动缅国内经济的原因,‘药方’听着是好,但是如果无法操作或者时间太长,那就没有办法了。

    说白了。

    就是嫌麻烦。

    这是他们这些缅的上层普遍的态度,没有一个鉴定的为了这个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信念,没有一个长远规划的执行能力,总希望一剂药方就能救命。

    还得立竿见影。

    但也是正因为这样,才会有操作空间,都理性选择的话,亚元上位的路就不好铺了。

    零开口解释道:“我认为可以,首先我们不缺人,仅仅是缺各种工厂和熟练的工人,好好的定向培养就是,缅亚经济特区您也知道,通过单一设备的定向培养,已经有相应的基础工业体系。

    我们可以以缅亚经济特区为榜样,在缅境内建立几个工业城市,增加国内商品的自给自足率,缅亚经济特区可以牵线搭桥提供贷款或者技术,向国外商人拉投资,进行统一的投资项目招标。”

    虽然缅亚经济特区的内部的项目招标被冻结,但是缅国内的零却是管不了。

    零的意思很明显。

    要是你自己去拉投资,绝壁没人鸟你,还很麻烦。

    但是由缅亚经济特区作为类似于股票的承销商一样,对缅的项目进行全面包装,然后进行招商,甚至提供亚元贷款,那就会是不一样的结果。

    仔细想了想。

    朗蔡觉得这个办法还是可行的。

    这样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减少很多时间,不需要自己跑去累死累活求人,而且缅亚经济特区还能提供贷款,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最重要的是。

    这次亚元贷款还能保证缅的银行的‘他项贷款’余额,不然,若是钱都被外资贷去了,会影响他们的很多原有计划的。

    “零副首,招商引资的问题我们先放一边,你说的对外贷款问题,如何解决?”朗蔡微笑着说道,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的也是镜花水月。

    零解释道:“朗蔡总统,向‘世界银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是不可能的,他们流程复杂,还不一定会贷给我们,要求还多。

    而且由于我们的偿债能力并不被西方国家所认可,因此我的想法是可以使用缅周边国家的贷款,比如我们的邻居………华夏。”

    “华夏?”朗蔡嘴里喃喃道。

    “是的,道路、桥梁、铁路、机场这些项目华夏有着丰富的修建,特别是也只有他们国内能提供如此规模的原材量供应。

    只要这笔贷款,全部用于购买华夏国内的各种材料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