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美色-第8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斥责,只因为萧布衣毕竟南征北战多年,又是东都之主,若是败在隆科萨手上反倒奇怪了,可是克伦扎又被谁击败?
  西梁军中,还有谁能如此干脆利落的全歼克伦扎的骑兵?
  那可是足足两万突厥骑兵,
  突厥兵略有犹豫哀声道:“听说是……李、靖!”
  李靖?
  李靖到了山西?
  他不是一直在蓝关?
  所有人都着这个疑惑。所有人震惊于李靖这个名字。
  骨础禄虽是百般诋毁这个名字,但不能不承认这些年来,给傲慢的草原人最冷酷一击的人正是李靖。
  英雄自是英雄,何须旁人评说?名将还是名将,一出手又给突厥人当头一棒。
  颉利双腿发软,坐了下来,喃喃重复道:“李靖……他也来到了山西?”他忘记不了大哥始毕对李靖的痛恨,当然也忘记不了李靖只凭三百人就大闹突厥的事情。
  很多事情并非不认就不存在,内心深处,颉利还是对这个未曾见面的李靖心存畏惧。
  厅中寂静,唯余风声。这个冬天,实在有些冷。
  不知沉寂多久,天色渐暗的时候,颉利这才想起了什么,问道:“李靖带了多少人?”
  “听说……有十万兵马。”
  颉利又是一惊,“十万?”
  十万算不上多,可萧布衣不过数万兵马,就抗的住他的近三十万大军。李靖领兵十万,那已经算是个十分恐怖的事情。
  “李靖到底用什么方法,让两万多骑兵全军覆没?”骨础禄忍不住问。
  “听石艾城的人说,清晨时分,骨都候就去攻打西梁军,但大军出征,中了李靖的诱兵之计,导致全军覆没。等李靖攻到石艾的时候,我们的人才知道不好,弃城而走……而根据石艾幸存兵士的消息,才知道克伦扎全军竟然没有一个人回转。”
  “石艾也失守了?”颉利又是一惊。
  突厥兵道:“我们不擅守城,若是被李靖困住,岂不坐以待毙?”
  颉利知道说的是实情,可听在心中总是不舒服。还不等再说什么,又有突厥兵急急赶到,“可汗,李靖大军已近寿阳。”
  颉利霍然而起,“那不是和我们相距不远?”
  他们打了这久才收复了太原郡东部各城,没想到转眼之间,又被李靖打了回来。寿阳和榆次已不过百里遥,寿阳若失,依照李靖在草原的速度,说今晚推进到榆次城下也是大有可能。寒风起,颉利已满头大汗。
  这时候府外又是马蹄急骤,骨都候塔木勒冲进来,大叫道:“可汗,大事不好,”
  颉利心惊肉跳,“又怎么了?”
  “东部有无数败兵涌来,说李靖已经打来,收了盂县、乐平等地,将我们的人从那里赶了出来。”
  颉利大怒道:“李靖又不是神仙,怎么会打的如此之快?一派胡言。”他冒着寒风冲出府邸,登上了城头,见到黑压压的突厥兵惶惶策马,聚在城下,不由大吃一惊。突厥兵完全不受控制,慌做一团,看城下黑压压的一片最少已有数万之众。东方还不停的有骑兵涌来,黄昏下如昏鸦归窠。
  “可汗。我们的兵士思归,再加上又被西梁军接连击败,眼下军心涣散……”
  “还用你废话?”颉利呵斥道:“眼下怎么办?”
  “城中还有三万兵马,加上城外的这些,我们暂时可召集十万之众,若是和李靖一战,鹿死谁手犹未可知。”骨础禄打气道。
  颉利皱起眉头,“你方才说的主不错。”
  “什么主意?”骨础禄一时不解。
  “退到天池暂看动向。”颉利下了决定,“眼下李靖、萧布衣加上十多万西梁军,我们就算取胜,也是要付出不小的代价。”他这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心中已知道,只凭个萧布衣就让他疲于奔命,李靖若参与进来,再不逃,只怕死无葬身之地。
  骨础禄早就心中忐忑,知道形势恶化,顾不得嘴硬,赞同道:“可汗此言大善。”
  榆次一边的城墙早被萧布衣的破城弩轰烂,突厥兵虽占领,也不会去重建,这样的城池,怎么能守?再说就算城门不烂,他们也根本没什么守城的经验,大军压境,估计也只能弃城而逃。见突厥兵越聚越多,越多越乱,颉利可汗也忍不住心慌起来,总觉得李靖的大军随时会杀到。当下下令,先退到太原城西再说。
  命令一下,突厥兵如出圈的牛羊一样,乱哄哄的向西而走。
  夜凉如水,风寒若刀,聚集近十万的突厥兵轰然向西撤退,也算是气势惊人。一路上又有旁的突厥兵听闻消息,连夜拔寨跟上,疾驰了一晚,不到天明就已到太原。
  太原亦是大乱。李仲文见突厥兵滚滚而来,也是大惊,等听明白一切后,不由又惊又气,连劝颉利不用紧张,说不定对手是虚张声势而已。东方渐白的时候,众突厥兵见西梁军并没有杀到,心中稍安。又累又困,当下都涌到太原城中休息,太原城又遭一次洗劫,百姓怨声载道。李仲文颇感忧心,想这半年来百姓已难堪重负,突厥兵若走,只怕太原百姓就要反了,可事到如今,根本无半点主意。
  萧布衣听闻突厥兵一路败退的时候,心中大喜,早早披衣而起,和尉迟恭商议下一步打击突厥的策略。这时候有兵士前来禀告,“李靖李将军求见。”
  萧布衣大喜,和尉迟恭出帐相迎,见李靖立在帐外,身边跟着大将张亮。
  四人相见,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李将军果然威风,只凭个旗号,就让突厥兵闻风而逃。”萧布衣大笑道。
  见到萧布衣,李靖虽还脸色如铁,但眼中已有暖暖之意,“不是我威风,是西梁王和尉迟将军这半年来打的实在太好。”
  “进帐再说。”几人入帐,均是席地而坐。萧布衣知机会难得,开门见山道:“我已听说李将军在蒙山斩杀突厥兵两万有余,具体情形还不清楚。”
  李靖道:“过去的,不足一道。”他说的平淡,毫不以大胜为喜。尉迟恭对李靖素来佩服,见其荣辱不惊,回想当年一番谈话,更是感慨万千,说道:“我和西梁王联手出击,这些天杀敌不过两万,如果李将军的战绩不足一道,那我们真的无地自容了。”
  众人均笑。张亮道:“其实李将军是利用突厥兵的骄敌心理,一路用兵引他们深入腹地。那些突厥人真为自己不差,一路狂追,却不知道李将军早分兵绕道断其后路,等他们发觉不对的时候,已对他们四面围困。我们一面是盾牌手、长枪手死死顶住,一面是投石机和连弩大肆轰杀,一面是大山拦路,另外一是李将军领军坐镇,试问突厥兵有何能耐突围?”
  萧布衣对李靖的大胜已见多不怪,尉迟恭悠然神往,叹道:“李将军就是李将军,果然名不虚传。”
  李靖道:“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我兵力远胜突厥,再不能胜,那真的愧对西梁王的信任。尉迟将军,你和西梁王以少胜多,歼灭对手万余,才是值得骄傲事情。”
  尉迟恭见靖为人宽厚,不居功自傲,更增钦佩。
  李靖又道:“现在我们彼此恭维完毕,谈正事了。”众人笑,发现李靖骨子里面绝非个刻板的人。
  萧布衣道:“依我之见,眼下突厥兵人心惶惶,军心不稳,再加上久战疲倦,可求决战,一口气将他们赶回草原,尽取太原以北的楼烦、马邑、雁门等地。”
  尉迟恭赞同道:“我也是这般想法。趁李将军大军赶到,对突厥兵施压,然后穷追猛打将他们打回老家去。”
  李靖沉吟道:“我……有些意见……”
  萧布衣微怔,已知道李靖有不的看法,“李将军,不妨说来听听,”
  李靖道:“眼下的形势和我们预期的大致相符,但有一点出乎我的意料,那就是突厥兵败的实在太快。”
  “李将军怕他们有埋伏?”尉迟恭问。
  “若真的有埋伏,反倒好了。”李靖道。见众人都满是错愕,李靖解释道:“他们若有埋伏,反倒说明准备和我们决一死战。眼下南下的突厥兵均是草原精锐之兵,若这一战折损,草原必定元气大伤,数年难以恢复。”
  尉迟恭试探问,“将军的本意是全歼此次南下的突厥兵?”
  萧布衣也是忍不住的震惊。他眼下大敌是李唐,其实就想给突厥个教训,驱逐他们回草原,,先灭李唐再攻突厥,哪里想到李靖居然有如此磅礴的野心。
  李靖点头道:“我既然出兵,就准备给他们致命一击,让他们几年内无能力南下。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安心的消灭李唐后,休养生息,等几年后一口气铲除突厥。但西梁王、尉迟将军一战突厥人胆寒,我一出兵,再灭突厥兵数万。我本以为突厥人会和我再拼,我可围困歼之,但眼下看来,他们已成惊弓之鸟。我这一路行来,他们根本无心应战,纷纷弃城而逃,突厥马快,我们想追杀他们,绝非那么简单的事情。”
  萧布衣道:“那李军眼下有何建议?”
  “和突厥兵议和。”李靖毫不犹豫道。
  萧布衣沉默下来,想了良久,眼眼一亮,“李将军想通过议和拖住他们北归的步伐?”
  李靖点头道:“不错。突厥人贪婪,若见我们议和,多半会观望战机,以图利益,他们肯定也希望我们和唐军对决,他们渔翁得利。我们可暂派使臣和他们议和,务必要拖住他们,然后才能调兵北上,再求重创对手。”
  “突厥兵残忍无比,绝非像我们这么好讲道理。”萧布衣担心道:“使者若去,必有生命危险,这人又要能言善辩,不知道派谁前去最好呢?”
  张亮本来一直沉默,听到这里,起身施礼道:“若西梁王、李将军不嫌,末将愿往议和。”
  张亮本是瓦岗降将,一直追随李靖,做事稳妥,颇得李靖赏识。见张亮请缨,萧布衣凝望他良久,这才道:“张副将,此行事关重大,九死一生,你可想清楚了?”
  张亮沉声道:“末将前来之时,已想的一清二楚。末将本待罪之身,西梁王、李将军信任,无以为报,这次当鞠躬尽瘁,死而无憾。”
  萧布衣叹道:“视死如归真英雄也!好,本王就派你前往。”
  李靖却道:“张副将,你此行不能抱着必死的念头,而要想着如何拖住对手。活着回来!”
  “末将明白,”张亮重重点头,“不知道是否马上启程?”
  “不急,”李靖道:“如今突厥兵还在太原,你此刻若去,有李仲文在,必死无疑。等我出兵太原,颉利北返,分开唐军和突厥兵后你再出使。”
  张亮点头,李靖望向萧布衣道:“西梁王,虽说李唐一直没有动静,但还请你和尉迟将军围攻太原,同时提防唐军北上援助,至于攻打突厥一事,还请让末将全力调度。”
  萧布衣应允道:“合该如此,本王当全力以赴协助李将军。”二人相视一笑,不由想起当年草原所言。那时候萧布衣竭力为李靖争取机会,不想时势难逆,终难得偿心愿,今日当求一展雄风,大破突厥。
  颉利一夜噩梦,等梦中惊醒时,骨础禄急急到了他的床榻前,低声道:“可汗,大事不好。”
  颉利很是郁闷,这段时间,最常听的就是这“大事不好”四个字。每次听到,都意味着又有极坏的事情发生,问道:“西梁军打过来了?”
  “可汗料事如神,属下……那个……”
  骨础禄本想说可汗料事如神,属下佩服。但见颉利脸比锅底还黑,只怕马屁拍到马蹄子之上,住口不言。
  颉利只听到鼓声远远传来,不由心惊。他在太原城中,这鼓声都传的过来,那不是说明西梁军已到了太原?
  急急出府,见李仲文已在门外等候,不耻下问道:“李仲文,现在战况如何?”李仲文也是急的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明白为何几次向西京请兵,河东就是不派兵,难道说圣上已放弃了太原?见颉利惶恐,想起他平日的嚣张,心中竟然有些快意。
  “城外有数千西梁军击鼓扰民,并无大军赶来,想西梁军在山西不过数万兵力,虚张声势,我等不用害怕。”
  “我怕之何来?”利听明情况,心中大安,
  李仲文眼珠一转,道:“城外西梁军兵少,何堪可汗一击?我斗胆请可汗出兵击之,给他们个教训,”
  颉利有些犹豫,暗想你当老子是傻的?西梁军这招叫做诱敌深入,数次用在老子身上,老子如还不长记性,那可真蠢到家了。西梁军派人诱敌,不远处肯定大军埋伏,老子无论如何,这次都不会上当了。正想着如何推辞又不伤自己面子时候,有唐军急急赶到,大声道:“太谷公,大事不好。”
  李仲文脸色一变,“何事?”
  唐兵道:“不太太谷公所料,西军果然是诱敌之计,见我等不出兵,大兵源源不绝的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