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争地理学-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咕泳哂幸谰菔导实牡乩砦恢迷诘赝忌险业较嘤ξ恢玫幕炯寄芤酝猓剐枰运墙醒盗罚顾悄芄桓荻缘赝嫉墓鄄饨峁谕纺灾行纬闪岬牡匦瓮枷蟆�
  假情报和宣传
  地图和地形情报可以利用来支援作战任务,同样,它们也可以用来迷惑敌人,或者用来获取民众的支援,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当年,德国地缘政治学学派就擅长把那些第三帝国想征服的国家反画成是对帝国的威胁,一个个进攻箭头表示德国处在受合围的威胁之中。边界线上充满了侵略的味道。1934年出版的地图显示出大部分德国领土都处在由布满捷克边境机场起飞的轰炸机的威胁之下,他们在画波希米亚要塞地区的地形时,故意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画成一个巨大障碍,其海拔与阿尔卑斯山一样,从而夸大了波希米亚要塞的威胁。发表在《地缘政治学杂志》上的这些地图主要是供记者、教师和外国舆论界头面人物看的,而且,这种杂志上的文章通俗易懂,以一般读者为对象,以尽量低的成本出版,并且放到报亭上出售,以便广泛发行。纳粹当权后,即任命《地缘政治学杂志》出版者库尔特·伏温克尔为德国出版家协会的头目,控制第三帝国的出版发行。正如地缘政治学理论家罗伯特·冯·舒玛赫所称,“每一幅政治地图都是一大武器”。早在1933年以前,地缘政治学的影响就已经渗透到学校的地理学之中了。随着希特勒的上台,“爱国地理学”、“防务地理学”等等成了口头禅。地图集中含有日耳曼精神的地图,波及俄国腹地,并用矛头来描绘这种政治上的扩张。当然,当今的《时代》周刊杂志在制图方面,为了强调某种政治观点,也未能摆脱有意识的偏差。
  第二次世界大战间,驻开罗的英国陆军工程兵测绘人员绘制了拥有潜在机动能力的地面状况图,创了运用制图学计谋的范例。他们伪造了这些地图的版本,并有意让德军的非洲军团获得。这种诱骗至少成功了一次,致使一支大规模的德军坦克兵团陷入绝境。1944年,英国人还玩了类似的花招,在公布德国火箭着陆点时,故意将弹着点的位置向东移,结果,德国人瞄准的平均弹着点每星期向东挪动二英里,离开伦敦市心,顺泰晤士河流而下,一直延伸到农村埃西克斯。可见,地理假情报是可以成为有效的防御工具的。
  第三章 后勤
  谨养而勿劳。
  ——  《孙子·九地篇  第十一》
  数学和军事决策
  指挥官在知道了己方的行动方向和敌人的方位后,下一个问题便是能否有效地装备和补充其军队去同敌人交战并战胜之。一支军队行军时要有赖于粮秣和油料,而在作战时弹药的消耗速度是惊人的。往昔,一个指挥员自己亲自制订作战计划,并指定一名给养和军需军官负责供给必需品,这曾经是可能的。随着工业国的兴起和大量装备着复杂的武器、通信和运输工具的征募军队的出现,使大陆冲突成为可能,在对经济生产和军事需求之间进行协调中,计划制订问题突出出来了,其涉及面之广、复杂程度之大,远远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普鲁士军队创建了一个由专家组成的总参谋部,协助指挥官制订详细的作战计划和任务区分决心。其它大国也仿效并建立了这种机构。
  第一次世界大战旷日持久,人员和物质方面消耗巨大,结果造成一些参谋机构在制定作战机构的工作方面须进行分工,而这又导致有关机构必须适应大量的一系列的计划与需求的需要,并使其与总动员情况下的民用经济相协调。
  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大又极为复杂,使军民两方面的计划职能大大加强了。由于空军武器复杂多样,其所需补给的要求非常之高,而且在体制上少有先例,因此,造成空军至高无上的地位,这就为数学规划应用于管理战争机器奠定了基础。1943年,美国空军参谋部建立了一个规划监控机构,负责计算向战场调度部队的恰当方案,计算飞行人员和技师的训练指标,以及计算为实现某项旨在达成某些战争目的的计划所需的补给与维修保养工作。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中的相互作用好比是一个联立方程组,他们的研究工作与解这种联立方程组方面的数学成就和制造能够进行必要计算工作的机器融为一体,这种机器运算速度极快,完全能成为抉择与制定决心的有效辅助手段。
  运输问题
  在这数学与军事决策合成一体的事业中,首当其冲的是,一个具有地理上特点的,也是带根本性的后勤问题。它必须比那些计划的通常问题要解决得早。这就是运输问题。运输问题是一个调度问题,就是通过大规模的车辆运输队,将物资由许多补给品堆集场所运往许许多多的需要点上去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讲,这一问题亦是同样的,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运输工具是油轮,物资补给区是炼油厂,而补给品需求区则是战区。这是基本的后勤问题,在各种规模的军事行动情况下都应不断地予以解决。运输的目标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将任务交给运输工具,要其以最小的代价完成运输任务。民用运输管理和计划人员也无不每日每刻面临着这一同样任务。必须根据各种意外的情况,随着供求地理位置的变化,而予以随时解决。
  概括地说,运输问题波及凭补给区的既定物资量满足一系列补给品需求区的一定需要,而由补给区向补给品需求区运送物资的单位运输费用是已知的,不会随着运输量的大小而变化。其解答将是往返于补给区与需求区两点之间的最佳流量模式,这种模式使运输成本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上。运输成本是根据所运送物资的数量乘以由整个物资流量求出的单位成本而得出来的。这种日常的实际作法可以予以模式化,成为一个数学问题。从上面我们对运输问题进行的概括和数学形式的论述中可看出,我们有可能证明,对这一类的任何一个具体问题来说都存在着一种独特的最佳解决办法。基于这种认识,可以设计出一个通用的方法,确保通过一系列重复运算,求出任何特定情况下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目标与问题的解决方法的限定条件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组线性方程和不等式表示出来。然后,用计算例式(算法)求出未知变量(流量)的值,与此同时也解出了这组算式。用几何术语说,这个方程组可看成是一个多面半球体,一个凸面的多面体,其可能的解位于确定各面的线所通过的交点上。最早的算法利用从一个相交点到另一个相交点的移动来求出最佳的解。到了1950年,用这种方式通过一台计算机来解决大范围运输问题的方法,已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次年,运输算法除了在民用交通运输部门广泛采用外,还推广到解决各种非空间的规划问题,并迅速应用于解决炼油、化学、钢铁和电力生产等方面的工业工程分配和设计问题。
  这样,采用数学家的抽象方式进行后勤安排的实践中学到的见识积累和电子学的出现融为一体,导致一种不断寻求最佳答案的方法的产生,用以解答种类繁多的军事(以及民用的)后勤计划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俄国与集中计划货运业务有关系的数学方面的独立发展成果,已在略为早些时候公之于众。但它没继续进行下去,没有搞出运算法。然而,明显的是,这已是个时机已经成熟可以予以解决的问题了。运输问题广义数模除了用于民用方面,还可应用于空间的、军事问题,诸如军队部署和空中补给线,除此之外,还用于种种非空间问题,诸如合同投标和人事分配。
  实际的运输问题基本上是个运送燃料和弹药的问题,油料和弹药要占一支现代化机械化军队所需后勤支援吨数的90%以上。粮秣、医药用品、零部件等等只占所运输物资总量的一小部分。后勤上主要的难题是如何前送柴油、汽油和炮弹。燃料和弹药间的比例在不断变化。阵地战、防御战使用的弹药较燃料多得多,而一次扩大战果的进攻,诸如巴顿在法国北部的进攻或沙龙在苏伊士运河东岸的进攻,消耗的燃料吨数要远比弹药多。
  燃料和弹药的运送日益采用“尽量不拆包”的方法进行,例如,在越南战争中,司机和卡车往往直接从停泊在西贡港的船上往自己的车上装105毫米榴弹炮弹。尔后驻西贡的第一后勤司令部命令该司机把这些炮弹直接送往越南某地的炮兵连。补给站和中转站全部撤消。这种作法的好处是,极大地减少了前送弹药所需的人员,因为省出了中途补给品堆集所的卸装工作。这就使军队提高了其作战部队与后勤部队的比例。如这样做,须极度重视提高计算能力。后勤开始变得要极大地依靠计算机控制的分配、调度系统和可靠的交通通信联络,灵活性的取得,靠的是更多的运算和情报。美军作战条令目前要求,军和战区两级的后勤司令部要拥有年度备用计算机容量。
  系统分析
  自从后勤方面用上计算机以后,把燃料、弹药车、粮秣、人员等送到所需地方,这样的许多日常作战问题,不再是凭推测办事了。如今,调度员往昔那种凭手工操作和靠经验估计的方法已被精确的解算方法所取代了。同样的思想方式和种种方法应用于解决有关总参谋部各机构进行战争计划的各种业务问题,都是直接指向战略问题本身的。随着核弹、远程轰炸机和导弹时代的到来,评价各种全球战略和设计洲际武器系统的这种需要也到来了。假定技术问题已解决,那末余下的首要问题又是地理方面的问题了。涉及到一种武器系统的诸组成部分为了达成某一个地理上的特定任务而必须实现的总体布势和局部配置。有关这种分析方式用于军事决策的实例,不妨看一下五十年代美国空军选择和修建战略空军基地的情况。当时的问题是,将这一支针对苏联的远程轰炸机部队配置在什么地方,怎样配置,以及如何在所选定基地的协同下使用这部队。
  造成上述设计问题的技术环境,部分是由于科学上的突破所引起,部分是为了适应地缘政治学概念发展的需要。美国空军寻求往大洋彼岸投射炸弹的手段,可追溯至1941年4月法国陷落和德国巩固了其对西欧的占领。据认为,英国陷落只是时间问题。为了确保B…36型轰炸机有效,这种轰炸机被要求能续航10,000英里,可投送10,000磅高爆炸弹。轰炸航空兵基地的设置、可能的打击目标、巡航速度和最大速度要求,以及在有敌人设防情况下的最大飞行高度等,这一切问题在设计、计划时都要予以一一考虑。所有一切都是在不知道已经在研制原子弹的情况下进行的,直到1945年4月原子弹投到广岛了人们才知道  '  校对者注:原文如此,似日期有误,原子弹轰炸广岛应为1945年8月6日。  '  。在制造B…36型轰炸机样机期间,战略局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到1943年年中,局势已经明朗,英国能坚持住,不会陷落,但一场太平洋战争正在发展着。在对日战争中,由于当时并不清楚收复太平洋上诸岛的过渡性战役会取胜,人们以为洲际轰炸机可能要在该地区发挥作用。随着日本侵略者逐渐被驱回,欧洲战争也接近尾声,需要B…36轰炸机这种紧迫感也就开始慢慢消失了。然而,美国空军已在开始从以俄国为作战对象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角度考虑问题了。由于获取海外基地前途莫测,意味着要向目标半径延伸基地,B…36型轰炸机因此像是一个好赌注。在那个时候,用高爆炸弹实施战略轰炸仅仅是战争的起码组成部分。随着原子弹杀伤破坏威力的展现,研制一种能够由大洋彼岸对俄国进行毁灭性打击的轰炸机及其辅助系统,便由战略的次要问题上升为战略的核心问题了。
  时至1947年,还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角度来考虑战略轰炸问题。轰炸航空兵的任务,首先是突入敌人防御体系;其次,抵近并发现自标,尔后摧毁之;最后,返回基地。飞抵目标区和由目标区返回,其伤亡大小取决于对敌破坏的效果如何。喷气式截击机和防空导弹的改进,使轰炸航空兵飞抵目标区并返回更加困难了。与此同时,核炸弹大大提高了破坏能力。当时认为,建设一支能摧毁俄国工业和行政中心的力量,乃是避免常规战争消耗代价的一个途径。B…36轰炸机航程远但速度慢,其替代方案是将速度较快的B…29型轰炸机与空中加油机结合起来,以提高突破喷气式战斗机防御的能力。
  到1950年,战略空军司令部已拥有了一支由B…29、B…36和B…50轰炸机组成的轰炸机力量,据认为,在美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