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笑傲职场-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功者的肖像——第八章 永远不要当“受害者”“受害者”的心态

“受害者”的心态    

某个做旅游与会展的老板,投资成立了一个网络公司。由于对网络完全陌生,以前的一切业务还要照常运转,老板经常出差,所以请小王代管。老板说:“公司需要一个办公室主任来处理公司的日常事务,现在公司是把你作为副总在培养。”小王很兴奋,这是26岁的他第一次走上管理岗位,很想大展身手,为公司、为自己打开一片天地。     

公司最重要部门之一是网络中心,网络中心的经理以前自已开过一家网络公司,倒闭后投奔过来,在方案策划、网站开发上具有较强的能力。小王后来发现,此人在原公司的业务一直没有丢开,有时借用公司的资源干自己的活。同时,他还挑拨业务员之间的关系,使其谈判破裂,从中钻空子获得私利。    

作为办公室主任和未来的副总,小王有心为公司尽力,他将网络中心经理的种种行为向老板投诉,但老板却没有采取措施。网络中心经理还一如既往地利用公司资源获取自身利益。小王发觉自己既不能处罚他,又不能开除他,只好睁只眼闭只眼算了。    

公司运营既然管不了,小王从内务开始抓起,他颁布了一个公司卫生制度。但由于涉及到网络中心经理手下的人,经理便去老板那里诉苦,说网络中心技术人员工作时间宝贵,卫生不应由他们亲手做。老板觉得有理,说:“是啊,他们要专心搞技术开发啊。”于是,施行了半个月的卫生制度就此夭折。从此,小王对整个公司的卫生环境一概不管,他想:脏也不只脏我一个……但办公室要管内务,板子总是打到小王的身上,又让他委屈不已。    

支撑了半年,小王心里的挫折与委屈感越来越深,他认为老板一是外行,二不懂管理,网络中心经理又非常会在老板面前装乖巧,而自己现在经验还不足,很多时候只凭一颗忠心,以为反正是替公司着想,却着了网络中心经理的弯弯道儿。既然做什么也白搭,只会辛苦受气,于是小王辞职而去,后在新公司做了一名文员。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且不说里面的是非、管理、沟通、授权、公司战略等诸多问题,我们来一起研究小王的心态、想法和反应。    

很明显,小王不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从受到打击、退缩、又受打击、再退缩,到最终辞职,他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被环境和他人的行为控制自己的心情与想法,从而做出错误的反应。从一个跃跃欲试的办公室主任,到什么也不管,最终郁郁而去,于已于人,又有什么益处?到底是谁在逼迫他呢,最大的元凶是他自己。    

如果小王仍以这种心态去做事做人,他或许永远都不会在职场有出头的一天。我把他的心态,称之为“受害者心态”。因为他自始至终,都觉得自己做的是正确的,永远都是黑暗的职场政治和龌龊的同僚,利用自己的善良与经验不足,用卑鄙的手段“整”自己。这个故事里,小王感到自己没有管理经验,而在更多的职场故事中,主人公觉得自己不仅忠心可鉴、积极向上,而且才华与潜力并具,只是环境太差、同事太差、老板太差、上级太差、英雄末路、虎落平阳、感觉加倍凄苦。但我要说,不是别人和环境在迫害他们,是他们心中那种被动消极的“受害者心态”在迫害他们。这种心态,是职业生涯的最大敌人之一。    

拥有“受害者心态”的人,往往会摆错了自己的位置。这类人总认为自己的出发点是对的,便往往站在所谓“善良”、“道德”或“原则”的制高点,向下俯视众生。在他们眼里,自己美好的愿望无法实现,都是社会不公、环境不公、他人卑鄙无耻。“受害者心态”严重的人,记住的往往都是自己的好和别人的错。    

小张就是这样一个人,老总吩咐他加班写了一个文案,提交以前得经过经理审核。中午,他看到经理正在写东西,便问了一句:“经理,你现在有空吗?”经理回了一句:“没空。”对面的一个同事听见,笑了起来,还重复了一遍。小张立刻觉得受到羞辱,虽然经理马上解释说正忙于写一个文档,一会儿帮他做。但小张觉得真是很没面子,心里很受伤。他愤愤地想:“头都不抬说没空,又说一会帮我做,整个是在耍我嘛。我还是加班写的文案,做人真是不能太好心了,会让自己很难做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受害者心态”者又一次“受害”的场面,但到底是谁的错呢?平心而论,经理在忙着写东西,小张明明看见了还去问有没有空,经理或许思路被打断而不快,答复比较生硬,但毕竟马上意识到态度生硬而改口承诺。同事的笑也未必一定是嘲讽意味。但到了小张心里,就变成辛苦没好报,被人耍被人笑,进而自以为是地推论“做人不能太好心,会让自己很难做的”,从一个“受害者”进化为“愤世嫉俗者”。这样的人,职场在他眼里就是“弱肉强食”的动物丛林,而自己的定位,则是一只可怜无辜的小白兔。    

“受害者心态”的人,往往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世界。他们看见除自己之外,别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动机都是可疑的,隐藏着他所鄙视而又无法解释的自私自利或愚蠢可笑。就像上面那位小张,经理的前后反应,在他灰色的眼镜折射下,就变成是“耍我”。轻度“受害症”患者,时而慨叹羡慕别人的幸福,时而自怜自艾。重度的“受害症”患者,比成语中那个丢了斧头的人更甚,他怀疑每一个人都是偷斧者,怀疑别人的一切幸福与成就都来自于不正当手段。由于如此强烈地缺乏安全感,以致于千里之外与他无关的新闻,也会让他觉得自己生在黑暗的时代,跟着受害了。    

对于“受害者心态”的人,刚开始会有人表示同情,有人劝解几句。然而表示同情的人,往往根本没有能力帮忙。劝解的话,只会让他更相信自己的无辜清白,受害的感觉与受伤的程度更深,抱怨与愤懑越多。久而久之,也不会再有人真正同情,甚至不会有人愿意与他说话,谁会真正同情见人就说“阿毛丢了“的祥林嫂呢,谁会同情一个心境灰暗歪曲现实的人呢。“受害者”本人便觉得大家全都在孤立他,在背后说他坏话,从而走向“愤世嫉俗”的重度“受害者”。一旦突破心理防线,有时会做出令公众无法理解和接受的举动。所谓“反社会型”的凶犯,往往会认为自己才是社会不公的“受害者”,便是极端的例证。    

职场上,遇到“受害者心态”的人,如果无法帮助他走出心理阴影,那么请远离他。一定不要出于面子、出于感情、随声附和,你的上下级和同事,会因此把你也归入那一类人。即使你已经有了良好的公众形象,这样的随声附和,对你的潜在伤害也会大到无法估量。如果你自己不幸就是一位“受害症”患者,请检查自己的心理,运用良知、想像力、独立意志、自我意识,去磨炼自己的心态。否则,一副受害者模样,你的下属会追随你吗?你的老板会看重你、支持你吗?人性都是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正如股市里大家都会去寻找抢购强势股,没人会去接破位下跌的飞刀。或许我把“受害者心态”的人,描绘得过于可怕,但这种人既缺乏体谅,也缺乏勇气,不仅是自己的职场杀手,也是别人的职场杀手。


成功者的肖像——第九章 成功者的气质积极的表达方式

当年红军被打得那么惨,林彪看见革命只剩下星星点点小红苗,问红旗到底能抗多久,毛泽东是怎么回答他的?毛泽东心里也许在打鼓,但嘴上可不能服软,所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出来了。无论他当时是否已经预料到未来,但在当时情况下,没有退路,不硬挺不行。红军处境艰难,但毛泽东的反应却好像胜券在握。他一定是微笑着,甚至大笑着对衣衫不整的部属这样宣布:“革命如初生的婴儿,胜利是属于我们的!”这就是成功者的气质。职场中,类似红军过草地的事并非没有,无论处境多么困难,多么糟糕,都要有信心,哪怕知道明天你就会被解雇,今天你即使装,也得微笑着似乎胸有成竹,一切尽在预料掌握之中。    

     

积极的表达方式    

一个积极心态的人,才可能是真正和持久的成功者,他们不会说“我无能为力”,而是说“尽力尝试有无其他可能性”;他们不会说“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而是说“我可以选择不同的作风”;他们不会说“他使我怒不可遏”,而是说“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不会说“他们不会接受的”,而是说“我可以想出有效的表达方式”;他们不会说“我被迫……”,而是说“我能选择恰当的回应”;他们不会说“我不能”,而是说“我选择”;他们不会说“我必须,我不得不”,而是说“我情愿”;他们不会说“如果”,而是说“我打算……”。不要小看这些简单的语言,这不仅仅是表达方式的不同,在别人的眼里,它们代表着你是哪一类人,代表着你的心态与思维方式,甚至你的个性。使用积极的表达方式,就代表着你是一个主动积极、勇于负责的人。许多人的晋升,并不完全由于能力,更多是因为良好成熟的心态与心胸。    

一位员工在工作时间向上司请假,因为他想去与朋友聚会,但公司正在进行培训,希望员工能有所收获。主管问他:“不去有什么后果吗?”员工说:“老同学们会把我‘开除’。”主管说:“可是缺席培训有什么后果你知道吗?”员工想了想,说:“你不会开除我吧。”主管摇摇头,员工又想了想,说:“我失去了一次学习的机会。”主管问他:“那你还要去参加同学聚会吗?”员工说:“我真的没有办法不去,都是多年没见的老同学,来一次不容易。”主管说:“不错,所以你必须做个决定。我知道,如果是我,也会选择与老同学见面,但你绝不要说你是被迫去的,不能不去。”    

2000年3月中日足球对抗赛之前,李响担心中国队打不过日渐成熟的日本队,就在国家队离开的头天晚上,神情紧张地问米卢中国队能不能赢球,米卢纠正了她的话:“你应该说预祝中国队打出一场漂亮的比赛。”米卢是对的,能不能赢球谁也说不谁,但没有积极的心态,想赢球不是更困难吗?积极的公众形像,就从积极的心态和语言方式开始展现。每次各类大赛,看到韩国、日本等队自信满满,令人未战先寒,而反观2004年一场赛事,中国队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某些足坛领导还要积极辟谣,矢口否认说过中国队一定能夺冠的话,真不知是何心态。    

 


成功者的肖像——第九章 成功者的气质成功与失败者的气质差别

成功与失败者的气质差别    

成功者与失败者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他们之间的差别,甚至要小于两者与平庸之辈间的差别。事实上,在职场中,甚至在商界,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直到一个庞然大物倒下,人们才惊呼又一个气泡破灭。一些颇为聪明的领导者,也一再被失败者所蒙骗,原因是什么?因为有些失败者披上了成功者的外衣,表现得像成功者,因此他们获得了成功者应有的待遇。    

在一次企业的季度会议上,营销经理说:“最近销售形势不太好,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原因是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产品,所以我们很不好做,研发部门要认真总结总结。”研发部门经理说:“我们最近推出的新产品是少一些,但是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关键原因是我们的预算很少,就是少的可怜的预算,也被财务削减了!“财务经理说:“是,我是削减了你的预算,但是你要知道,公司的成本在上升,我们当然没有多少钱。”这时,采购经理跳起来:“我们的采购成本是上升了10%,为什么,你们知道吗?俄罗斯的一个生产铬的矿山爆炸了,导致不锈钢价格上升。”前三位经理说:“哦,原来如此,如此严重的困难下,我们还达到现在的成果,值得庆贺,哈哈哈哈!”于是一群失败者摇身一变为成功者。    

小李对小王诉苦:“在公司我做了很多的事,但是都让同事拿去邀功,更过分地是,竟然还有同事公然在老板和我面前指责我如何没做好工作。事实上,工作上我觉得我比他们强。那些同事总是围着领导转,有时候真可气,领导不在的时候工作都是我做的,领导来了,他们就唧唧喳喳地表功,把我往一边挤,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因为这个,老板瞧不起我,认为我没有什么能力和经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