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上下五千年5-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嗣昌在重庆得到消息,连忙派使者赶到襄阳,命令襄阳明军严密防
守。哪里知道使者走在半路上,被起义军发现抓了起来。起义军在使者身上
搜到了令牌、文书,上面盖着杨嗣昌行辕的大印。张献忠把他的义子李定国
叫来,叫他打扮为杨嗣昌使者,带了几名“随从”和令牌、文书,混进襄阳
城去。
李定国带了公文、令牌,来到襄阳城边,正是夜色朦胧的时候。他在
城门外向守军喊话,守城明兵听说是杨阁部派来的使者,验过令牌、文书,
也没有怀疑,把李定国和随从兵士放进了城。
当天晚上,混进襄阳的起义军兵士在城里好几处放火,全城的百姓从
睡梦里惊醒,发现到处火光冲天,全城大乱。在混乱中,起义军打开城门,
大队人马赶到,官军要想抵抗也来不及了。
起义军进城以后,一面派人打开监狱,救出被俘的起义兵士和家属;
一面直奔襄王府,活捉了襄王朱翊铭。
张献忠坐在襄王府大堂,派兵士把朱翊铭押上堂来。朱翊铭吓得直打
哆嗦,跪在地上求饶。
张献忠说:“我不要别的,只要借你的头派个用场。”朱翊铭听说要杀
他,吓得捣蒜似地磕头,说:“我宫里有金银宝器,听凭千岁搬用,只求饶
命。”张献忠哈哈大笑,说:“我进了襄阳,你的金银财宝有什么法子叫我不
搬?不过,你不把头借给我,那杨嗣昌还死不了呢!”说着,吆喝一下,把
朱翊铭拉下堂去杀了。
张献忠占了襄阳,缴获了杨嗣昌储存在那里的大批粮饷,兵器,又把
襄王府金库里的十几万两银子分发给当地的饥民,百姓听说处决了罪恶累累
的襄王,高兴劲儿就不用提了。
张献忠攻破襄阳的消息传到了四川,把杨嗣昌惊呆了。他处心积虑布
置的围攻起义军的计划全部破产,特别是张献忠在他眼皮底下,来个突然袭
击,使一个藩王丧了命。怎么向崇祯帝交代?杨嗣昌丧魂落魄地从四川窜到
湖北,刚到沙市,又听到一个消息,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离开商洛山区,重
振旗鼓,趁河南兵力空虚的时候,攻破洛阳,杀死福王朱常洵。这一来,杨
嗣昌更是又惊又害怕,他想来想去,没有出路,只好自杀。
248 李岩和红娘子
李自成离开商洛,到河南的时候,河南正发生一场大旱灾,成千上万
饥民到处流亡。李自成一到河南,饥民听到李闯王出山的消息,纷纷前来投
奔。
有一天,一群饥民拥着一个读书人模样的青年来找闯王。李自成询问
来历,知道那青年名叫李岩(又名李信),刚被大家从河南杞县牢里救出来。
李岩本来是杞县地方一户富户人家的儿子。前几年,当地灾荒闹得凶,
好多农民断了粮。李岩拿出家里的一些粮食,接济断粮的穷人。对于一个富
户子弟来说,这样做是少见的。
所以,穷人们觉得李岩为人不错,称呼他“李公子”。
杞县连年灾荒,穷人已经苦得过不了日子。但是,县官照样派差役向
穷人逼税逼债。李岩怕逼出事来,去见姓宋的县官,劝他暂时停止征税,还
希望他拨出一部分官粮借给饥民。
县官对李岩说:“上司向地方派军饷,催得紧。我不问他们要税要租,
拿什么交帐。再说,官仓里的粮食早就空了,拿什么借给饥民。要借,只有
请你们几家富户人家出粮了。”李岩见县官不答应,回到家,打开自家的粮
仓,把二百多石粮食拿出来让饥民分了。
闹饥荒的百姓见李公子肯捐粮,很高兴。但是受灾的百姓多,光李家
捐粮也不顶事。有人想个主意,聚集几十个人到别的富户人家去请愿,要他
们学李家的样儿。
那些富户人家不但不同意,反而向上门的饥民瞪白眼,说家里根本没
粮。饥民一气之下,闹了起来,冲进一个富户的粮仓,把他家的粮食分了。
富户们发了慌,纷纷向县官哭诉。县官说:“这不是反了吗?”立刻派
了几名差役拿着他的令牌前去制止,还扬言说,如果再聚众要挟,一定要重
办。饥民们正在气头上,哪怕你县官硬压。他们揪住差役,把令牌扔在地上,
砸得粉碎,还拥到县衙门前,嚷嚷说:“我们没有粮,早晚得饿死,不如跟
你们拼了吧。”县官一听饥民要暴动,吓得躲在县衙里不敢出来。他一想,
还是李岩跟饥民有点来往,就赶快派人把李岩找来,请他想个办法。
李岩说:“你要不出乱子,只有赶快停止逼债,劝富户人家捐粮。”县
官没办法,只好勉强答应。聚集在县衙外的饥民听说李岩已经说服县官捐粮,
才平息了气愤。有人说:“大伙先回去吧。要是过几天再不见他们拿出粮来,
再找他们算账!”哪料饥民一散,县令就翻悔了。他想,不向饥民逼税,虽
然解了眼前的急,可上司催起来怎么办,自己的乌纱帽还保得住?他左思右
想,就恨起李岩来,认为现在饥民闹得这样凶,全是那姓李的惹出来的。他
立刻叫个办案的师爷写了一份公文给上司,诬告李岩收买民心,想要造反。
这消息泄漏了出来,人们都替李岩担心。附近林子里,有一支农民起
义队伍,带头的青年女子,是江湖上卖艺的,人们叫她红娘子。红娘子平时
听到李岩捐粮救灾的事,十分钦佩,现在听说李岩有遭害的危险,就到李岩
家里,把李岩带到林子里躲避。
李岩开始并没弄清红娘子的本意,后来一听红娘子要把他留下,参加
起义队伍,就不愿意。没多久,从红娘子那里偷偷地跑了回来。
李岩一回家,那如狼似虎的差役早就带着脚镣手铐等着他,一见李岩,
就七手八脚把他铐了起来,带回县衙审问。
杞县的百姓听到李岩被捕,说:“李公子坐牢,咱们难道能眼睁睁看他
受苦不去救他?”红娘子听到消息,也带着队伍来了。一大群饥民跟着她,
拿刀的拿刀,使棒的使棒,一起攻打县衙门。
县官和差役一看起义队伍人多势大,料想抵挡不住,都溜走了。红娘
子和饥民一起,打开牢监,把李岩救了出来。
到了这步田地,李岩觉得回家也没有出路,才听从红娘子的劝告,跟
起义的饥民一起投奔李闯王。
李自成弄清了李岩的情况,知道李岩虽然是富户人家出身的读书人,
也是个受迫害的;再说,起义军正需要找个谋士,就把李岩留在营里。李岩
也早就知道李自成是个很有抱负的英雄,也就一心一意帮李自成推翻明王
朝。
起义军队伍壮大以后,李自成着手整顿部队,严肃纪律,还接受李岩
的建议,提出“均田免赋”(“赋”就是税收)的口号。李岩派出一批起义兵
士打扮成商人模样,混进官军占领的城里,逢人就宣传:“李闯王带的队伍
是挺讲纪律的,不杀人也不抢东西。”人们对官军的杀人抢劫,早就恨透了。
现在听说李闯王的队伍纪律严明,自然向着李闯王了。当地的农民还传唱着
一些歌谣,也是李岩编的:
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朝求升,暮求合(一升的十分之一),近来贫汉难求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家都欢悦。
李自成的起义军受到人民的支持,在杀死福王朱常洵之后,又在河南
接连打了几个大胜仗。公元1643年,李自成攻破潼关,打死明朝督师、
兵部尚书孙传庭,没多久就占领了西安。
249 吴三桂借清兵
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立了政权,国号大顺。接着,
李自成率领一百万起义将士,渡过黄河,分两路进攻北京。两路大军势如破
竹,到了这年三月,就在北京城下会师。城外驻守的明军最精锐的三大营全
部投降。
起义军猛攻北京城。第二天晚上,崇祯帝登上煤山(在皇宫的后面,
今北京景山)上往四周一望,只见火光映天,知道形势危急,跑回宫里,拼
命敲钟,想召集官员们来保护他。
等了好久,连个人影儿都没有。这时候,他才知道末日到来,又回到
煤山,在寿皇亭边一棵槐树下上吊自杀。统治中国二百七十七年的明王朝,
宣告灭亡。
大顺起义军攻破北京,大将刘宗敏首先率领队伍进城,接着,大顺王
李自成头戴笠帽,身穿青布衣,跨着骏马,缓缓地进了紫禁城。北京的百姓
像过节一样,张灯结彩欢迎起义军。
大顺政权一面出榜安民,叫大家安居乐业;一面严惩明王朝的皇亲国
戚、贪官污吏。李自成派刘宗敏和李过,勒令那些权贵交出平时从百姓身上
搜刮来的赃款,充当起义军的军饷,拒绝交付的处重刑。少数民愤大的皇亲
国戚被起义军抓起来杀头。
有个大官僚吴襄,也被刘宗敏抄了家产,并且逮捕起来追赃。有人告
诉李自成说,吴襄的儿子吴三挂是明朝的山海关总兵,手下还有几十万大军。
如果把吴三桂招降了,岂不是解除了大顺政权一个威胁。
李自成觉得这个主意很有道理,就叫吴襄给他儿子写信,劝说他向起
义军投降。
吴三桂原来是明朝派到关外抗清的,驻扎在宁远一带防守。起义军逼
近北京的时候,崇祯帝接连下命令要吴三桂带兵进关,对付起义军。吴三桂
赶到山海关,北京已被起义军攻破。过了几天,吴三桂收到吴襄的劝降信,
倒犹豫起来。向起义军投降吧,当然是他不愿意的;要不投降吧,起义军勇
猛善战,兵力强大,自己不是他们的对手。再说,北京还有他的家属财产,
也舍不得丢掉。既然李自成来招降,不如到北京去看看情况再说。
吴三桂带兵到了滦州,离北京越来越近,就遇到一些从北京逃出来的
人。吴三桂找来一问,开始,听说他父亲吴襄被抓,家产被抄,已经恨得咬
牙切齿;接着,又听说他最宠爱的歌姬陈圆圆也被起义军抓走,更是怒气冲
天,立刻下令退回山海关,并且要将士们一律换上白盔白甲,说是要给死去
的崇祯帝报仇。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拒绝投降,决定亲自带二十多万大军,进攻山海关。
吴三桂本来就害怕农民军,听到这消息,吓得灵魂出窍。他也顾不了什么民
族气节,写了一封信,派人飞马出关,请求清朝帮助他镇压起义军。
清朝辅政的亲王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求救信,觉得机会来到,立刻回
信同意。接着,他亲自带着十几万清兵,日夜不停地向山海关进兵。
清军到了山海关下,吴三桂已经迫不及待地带着五百个亲兵出关迎接
多尔衮。他见了多尔衮,卑躬屈膝地哀求多尔衮帮他报仇。多尔衮自然顺水
推舟地答应。吴三桂把多尔衮请进关里,大摆酒宴,杀了白马乌牛,祭拜天
地,订立了同盟。
李自成大军从南面开到山海关边。二十多万起义军,依山靠海,摆开
浩浩荡荡的一字阵,一眼望不到边。老奸巨猾的多尔衮从城头望见起义军阵
容坚强,料想不容易对付,就让吴三桂打先锋,叫清军埋伏起来,自己和几
名清将远远躲在后面的山头观战。
战斗开始了,李自成骑着马登上西出指挥作战。吴三桂带兵一出城,
起义军的左右两翼合围包抄,把吴三桂和他的队伍团团围住。明兵东窜西突,
冲不出重围;起义军个个血战,喊杀声震天动地。
正在双方激烈战斗的时候,不料海边一阵狂风,把地面上的尘沙刮起,
一霎时,天昏地黑,对面见不到人。多尔衮看准时机,命令埋伏在阵后的几
万清兵一起出动,向起义军突然袭击。起义军毫无防备,也弄不清是哪儿来
的敌人,心里一慌张,阵势也就乱了。直到风定下来,天色转晴,才看清楚
对手是留着辫子的清兵。
李自成在西山上发现清兵已经进关,想稳住阵脚,指挥抵抗,已经来
不及了,只好传令后撤。多尔衮和吴三桂的队伍里外夹击,起义军遭到惨重
失败。
李自成带领将士边战边退。吴三桂仗着清兵的势,在后面紧紧追赶。
起义军回到北京,兵力已经大大削弱。
李自成回北京后,在皇宫大殿里举行即位典礼,接受官员的朝见。第
二天一清早就率领起义军,离开北京,向西安撤退。
李自成离开北京的第三天,多尔衮带领清兵,耀武扬威地开进北京城。
公元1644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