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应聘-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电梯,先是拐了一个弯,进入一个长长的走廊。走廊很长,就像大学里放射性实验室的走廊那么长,以至于娄丽琴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搞错了。正当娄丽琴犹豫是不是继续往前走的时候,里面出来一个迎宾小姐,紫红色绒面旗袍,胸前还斜挂一条《智取威虎山》上杨子荣主持百鸡宴时候披的礼带,热情而礼貌地将娄丽琴迎进去。
进来之后才发现里面空间蛮大,而且朝西的整个一面是透明的,采光和视角都不错,只是娄丽琴担心夏天西晒怎么办。
“您是不是找顾先生的?”迎宾小姐边走边问。步伐很轻盈,语调忒亲切。
娄丽琴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她不敢确定接电话的那个人是不是姓顾。
“我是来面试的。”娄丽琴说。
“面试的?”迎宾小姐问。并且问着,脸上本来已经绽放的笑容立刻退下去不少,脚下的步子也像当年日本鬼子的坦克陷进了马莱半岛的泥潭,顿时失去了活力。很快,就彻底停了下来。脸上的热情被霜打了一样。
正在这个时候,前方几步远的地方一个座位上站起一位先生,问:“是不是娄小姐?”
“是。”娄丽琴说。说的声音蛮大,仿佛是等待大赦的犯人终于听见自己的名字,藏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欣慰。
“对不起,这边请。”迎宾小姐说。说着,脸上又春暖花开,阳光四射。
娄丽琴感叹迎宾小姐这碗饭也不是好吃的,单就这十几秒的时间之内来回变化两个季节,没有经过专业的刻苦训练是做不到的。
娄丽琴终于像获得特赦一样地坐下了。
“你就是娄丽琴小姐?”刚才站起来给她解围的那个人问。现在听声音,也就是接电话的那个人。但是,这么短的时间,难道接完电话之后是飞过来的?娄丽琴觉得有点怪怪的,但是没有好意思问。后来在深圳的时间长了,娄丽琴才知道,深圳人一般有两部手机,一部是平常的手机,“13……”开头,还有一部市话通,单向收费,不但收费跟座机一样,号码也跟座机差不多,所以,面试通知上留的电话,或者说刚才娄丽琴打过来的这个电话,其实不是座机,而是市话通。
“对,”娄丽琴说,“您就是顾先生?”
“对对对,我姓顾。”对方说。
这时候,顾先生旁边的几个人微笑着打量娄丽琴,但从他们的表情又看不出是考官还是应聘的。
“是这样,”顾先生说,“老板正在下面跟客户谈点事,过一会儿就上来。这是我们公司的刘总、王总、方总。”
娄丽琴立刻把自己的脸变成洛阳牡丹,按照顾先生的介绍,挨个热情地笑着点头。
“刘总好,王总好,方总好。”
几个被称为“总”的表现是百花齐放。其中有一个在接受娄丽琴问候的时候傲慢地微微点了一下头,其傲慢态度像发达起来的新贵对待乡下来的穷亲戚,仿佛点头的幅度大了穷亲戚就会得寸进尺,所以必须控制点头的幅度。另一个则非常热情,热情得有点过分,像不得志的下岗工程师在校友会上看见已经当上市长的老同学,这时候见娄丽琴主动跟他打招呼,赶紧回礼,回礼的方式是学着娄丽琴的样子,也是点头,也是笑,并且还像接受别人敬酒的时候一样,差一点站起来。最后那个人更绝,简直就是一幅诚惶诚恐的样子,像刘老老见到贾母,情不自禁地搓起手,不知道是过于紧张还是暗示娄丽琴应当把手伸给他。
娄丽琴并没有把手伸给他。她觉得不对劲,当老板的没有文化不足为奇,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第一代老板大多数都没有什么文化,但是既然能够熬到今天,没有文化也有文凭了,没有文凭也有见识了,不可能这么没有自信。可转念一想,如今称“总”的未必是老板,刚才顾先生已经说了,老板在下面跟客户谈事情,既然如此,那么这几个就不是老板,没有自信很正常。于是也就不打算多想了,还是等见到老板再说吧。
在等待老板的过程中,这几个“总”的眼睛一直盯着娄丽琴。刘总的脸有点向后仰,仍然是傲慢地看着娄丽琴。王总一如既往地热情,热情地笑着,这时候已经由校友聚会变成相亲,而娄丽琴就是相亲的对象。至于那个方总,还是在搓手,仿佛那手是出口转内销的,但是并没有出的很远,只是出口到了深圳河的对岸,所以回来的时候就得了香港手。
此时,娄丽琴的信心恢复不少,因为看着所谓的国际投资公司的高级职员素质也不过如此,所以,笑的也就矜持了一些。并且,根据她已经面试过两家公司的实战经验,这个所谓的宇寰国际投资公司也不会是什么大公司,如果是大公司,比如像王子塑胶厂那么大的公司,那么就不会等着老板亲自来面试了,眼前的这个顾先生和这几个“总”也应该就能决定的。
自信恢复了之后,思维也就恢复了。
“我们公司在这里办公吗?”娄丽琴问。娄丽琴是问顾先生的,因为这里面只有顾先生跟娄丽琴算是“熟人”,毕竟还通过电话,刚才还说了两句话。
“不是,”顾先生说,“正好在这里办事,你又正好在附近,所以就在这里见面。”
娄丽琴一想,还真算有点缘分,要不然刚才打电话的时候一抬头,怎么正好看见格兰德大酒店。
“其实我们招聘工作已经结束了,”顾先生说,“但是既然你打电话来了,而且正好就在旁边,我就跟老板说了一下,老板答应见面谈谈。”
“那就是说只是谈谈?反正也没有希望?”娄丽琴问。
顾先生笑笑,说:“既然叫你来谈谈,那么就是有希望。其实我们是私人企业,很灵活的,平常不招聘的时候,如果遇上合适的人才,也随时欢迎加盟的。”
娄丽琴发现,这个顾先生比那几个“总”还清醒一些。
正在这时候,顾先生的手机响了。
“不好意思,”顾先生说,“我接个电话。”
娄丽琴点点头。
顾先生打开电话,立刻像汉奸接受日本鬼子指令,把头点得像鸡啄米,一边啄米一边说:“好,好,好。马上下来,马上就下来。”
第二章你行
7
郑大宽一上午几乎就守着电话机,一心等着自己的面试通知,也等待着娄丽琴的面试结果。最后,自己要等的电话一个也没有等来,却临时充当了老板娘的义务接线员,帮着接了不少电话。
郑大宽是个负责任的人,接到电话后,每次都认真记录,然后抄写在走廊的黑板上。这样,老板娘就有点感激郑大宽,于是,一边打扫卫生,一边还跟郑大宽聊聊天。
老板娘告诉郑大宽,她原来也是一个应聘的,也住十元店,但是自己长的不漂亮,所以就成了老应聘,自然,也就成了这十元店的老顾客,最后,应聘没有成功,却意外的成了十元店的小老板。
“你行。”老板娘说。
“什么行?”郑大宽问。
“做人行。”老板娘说,“从你往黑板上抄电话记录看你就行。”
“这算什么,”郑大宽说,“这不是举手之劳嘛。”
“话是这么说,”老板娘说,“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这么想。现在的年轻人呀,生怕吃亏,举手之劳的事情也是不情愿做的。”
“其实你这也是为大家嘛。”郑大宽说。
“你这话说的对,”老板娘说,“是为大家呀,都不容易,住十元店的人更不容易,凭良心也不能耽误人家面试的事情。但是有些人不这样想,太自私,接到电话之后,见不是自己的,就草草打发,不是说没有这个人就是说人家走了。他怎么不想想,如果是他的电话,其他人也这样对待他呢?”
郑大宽点头称是,并且认为这个老板娘人还不错。
突然,郑大宽想到一个问题:会不会我的面试通知已经来过,但是正好遇上一个自私的人接电话,给草草打发了?比如说没有我这个人,或者说我已经走了,不住这里了。这种情况也完全有可能的,并且越是这么想,郑大宽就越觉得就是这么回事。但是,现在有办法弥补吗?郑大宽想了一想,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你说我的通知会不会也是没有收到?”郑大宽问。
“是不是也就是这个样了。”老板娘说。
“有没有什么补救措施?”郑大宽又问。
“你现在不就是在补救嘛,”老板娘说,“但是估计作用不大。”
“是吗?”郑大宽问,“他们会不会再通知一次?”
郑大宽这样问,就好像确实是有单位通知他面试了,并且他的面试通知确实是被哪个不负责任的小子给草草打发掉了一样。
老板娘愣了一下,说:“不会的。”
“为什么不会?”郑大宽问。
老板娘又愣了一下,这次发愣的原因仿佛是考虑该不该跟他实话实说。
“一般不会的,”老板娘说,“一般通知面试的人数比录用人数多,除了二次挑选之外,就是考虑各种各样的情况,包括像这样没有通知到的情况。”
“假如招聘单位没有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会不会再打一次电话给我呢?”郑大宽问。
“还是不会。”老板娘说。
“怎么不会?”郑大宽问。问的声音比较大,仿佛是别人要给他发第二次通知,就是老板娘拦住不给人家发,所以他现在在跟老板娘论理一样。
老板娘是个敏感的人,这时候听郑大宽这样说,好像也不高兴了,说:“你不要看我是现在这个模样,我也是大学生。当然,不是全日制大学,是夜大学毕业。但是我们那时候大学生少,所以那时候夜大学毕业的也不一定比现在全日制大学生差。”
“我不是这个意思。”郑大宽说。说的声音马上小下来。
“这些年我开这个十元店,”老板娘说,“别的本事没有,对于应聘这一套肯定比你知道的多。”
“那是,那是。”郑大宽说。
“应聘不是考大学,”老板娘说,“没有固定的分数线,通知面试的人肯定是多于录用的人,比如从十个里面选五个,就算是矮子里面拔将军,怎么也能拔出来五个人,哪里还有‘补充’的问题?再说,即便真要‘补充’,那么也是在通知面试的时候补充,而不是在面试之后补充。”
“什么意思?”郑大宽问。但同样是问,这次的语气明显是求教性的。
老板娘见郑大宽是真心求教了,她的语气也缓和很多。
老板娘说:“假如真的有单位通知你,而没有通知到,那么,他们马上就赶快再通知一个人补上来,反正他们手中的表格多的是,怎么也好凑上十个人,面试的时候还是十个里面选五个,不会耽误事情。”
郑大宽一想,是这个道理。
这时候,郑大宽就觉得自己刚才的态度不好,有点对不起老板娘,就想弥补,但是又不好说对不起之类的话,因为如果那样一说,就等于把本来不明显的错误明显化了,反而不好。于是,决定没话找话,说些其他的东西来冲淡刚才的不礼貌。
“您以前应聘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郑大宽问。
“多呢。”老板娘说。
“那您看我这次应聘行么?”郑大宽问。郑大宽这样问不是客套,比如不是故意谦虚,而是真想问问。说实话,郑大宽早上出去吃早点的时候,路上碰见一个坐地算命的,差点就准备算命了。现在这个老板娘,既然是老应聘的,并且这么多年目睹过这么多人应聘的成功与失败,怎么说也比街上算命的强。既然郑大宽都打算向算命的请教了,那么还不如请老板娘给指点指点。
“你是说这次万人招聘会?”老板娘问。
“是的。”郑大宽说。
“难,”老板娘说,“如果说是这次万人招聘会,估计希望不大了。”
“为什么?”郑大宽问。问的又有点急了,仿佛这老板娘就是招聘单位的考官,现在这个考官一点情面也不讲,直接就对他说不行一样。
“我说你可不要生气。”
“不生气,不生气。”
“这不是明摆着的嘛,”老板娘说,“如果有,面试通知早就来了。到现在还没来,基本上就不会来了。”
“万一没招满呢?”郑大宽问。问的意思还是不死心。
“即便确实没有招满,”老板娘说,“他们也不会从你们这些表格当中挑选,而是去人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