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中产者调查-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有3。6%的人持中性的“一般”态度。可见,合理生育这一非常重要的现代观念在农民群体中也正在鲜明地形成并日益得到巩固。
另外,在个人生活中,平和、开放的心态 对待他人、家庭;在公共生活领域中,中产阶层讲文明、讲 秩序,积极参与有益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社会公共事务,辅助弱势人群,尊重个性选择等等 ,莫不对其他阶层人士发挥着引导性的辐射力。
5中间的缓冲
在西方国家,中产阶级的存在,还表现出它具有社会利益矛盾的缓冲功能。在社会分化加剧 、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社会分层结构中,中间阶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均居于中间状态 ,可以发挥该阶层的“中间价值”,缓解上、下两层的矛盾冲突。这一作用,在我国并不明显 ,因为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我国社会各阶层之间虽然有一些利益分歧,但是这种利益分歧并不明显,更没有形成冲突,因此,总的来说,在社会主义中国,中产阶层的缓冲作用并不重大。
总之,在中国近20多年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中产阶层具有现代化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价值观 及社会规范,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创建,起了巨大的引导作用。
三、 中产阶层的社会作用
2002年3月,在“中产阶层”一度成为人们议论的时尚话题的时候,《北京青年报》采访了我国经济学界的两位权威人士萧灼基和吴敬琏,于是有以下的访谈录:问:未来中等收入阶层数量比例是多少?萧灼基:具体数量我现在还不敢说。
吴敬琏:不好估计。
问:中等收入阶层对社会及经济发展有何作用?萧灼基: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是相当好的。
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有一个刚性,收入稳定,与低收入阶层不同。中等收入阶层由于有积蓄 ,会保持消费水平稳步上升,而且领导市场新潮流的中等收入阶层对保持国内需求的稳定增长、推动产品的更新有着重要的作用。
吴敬琏:如果专业人员不能在社会上得到应有的地位,这个国家将无法实现现代化,因为第一次产业革命后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本,更早是靠劳动,而现代社会发展则靠知识。
问:中等收入阶层的壮大将起到什么作用?萧灼基:如果一个社会中等收入阶层人数比较多,这些人最希望社会稳定,这样可以保证生活水平的稳步增长。如果社会上通货膨胀率高,有其他动荡,对中等收入阶层肯定不利 。
中等收入阶层的思想、要求、观念会反映到方方面面,包括社会舆论上,即要求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
吴敬琏:中等收入阶层比较温和,有利于稳定。
两位经济家简明扼要地把我国中产阶层的社会作用阐述出来了。
1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拉动内需”一直是引导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强大动力。
拉动内需,需要扩大消费。
(1)刺激百姓的有效消费。
刺激百姓的有效消费,是当前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中产阶层的消费对 于百姓扩大消费具有巨大的刺激作用。
据《南方日报》2002年8月9日报道,在广东省2001年省城镇居民消费总额中,居住、汽车、教育三大项所占比重已经达到191%,其增长速度达到7%,比一般消费的平均增速高32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大项消费”虽然目前所占的总量还不大,但对总消费的贡献率却高达339%,而且2002年上半年,这一发展势头还在加速。种种变化表明,在率先富裕起来的广东,10万元级消费的结构升级已经悄然来临,并进入加速成长期。10万元级消费,成为广东扩大内需的“领头羊”。
由于1997金融风暴的影响犹在,2000年美国新经济走入低谷;2001年“9?11”等事件导致全球经济不景气,作为外向型经济明显的广东省首当其冲,省内居民预期消费信心走低,银行存款一路高涨,广东城镇居民一度“惜购”。一般来说社会消费是“买涨不买跌” ,但是,在中产阶层的10万元消费却一扫过去的阴霾,在他们的带动下全省城镇居民持币待 购心理也随 之得到缓解,在银行取款增幅高于存款增幅。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存入储蓄款额同 比增长16 9%,提取银行储蓄款增幅却高达272%,提款增幅高于存款增幅103%;一些城 市消费性支出增幅也大大高于收入增幅,居民大胆花未来钱。据深圳市统计局统计,深圳市居民上半年人均消费性支出达1513元,占到月收入的七成之多,增幅高于收入的增幅7 8个百分点。
第五部分第159节 中产阶层是高消费的一族
这则消息生动地说明中产阶层消费对于拉动市场消费具有巨大意义,能够起到扩大消费,拉 动内需的作用。
(2)中产阶层是高消费的一族。
目前我国不足20%的高收入群体掌握着超过80%的居民储蓄,经济专家指出:扩大内需
要刺 激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即中产阶层的消费。
中产阶层家庭的消费是一种小康消费,带有明显的享受性、发展性,这些小康消费是目前 拉动内需的强大动力。经济专家认为,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对于拉动内需具有以下作用:
一是汽车、住房、教育等“10万元级”消费,可以促使内需迅速增长。
据分析,现在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家庭已有1000万个,他们具备了购车、购房 和巨额教育投资的能力。如果进一步改善汽车消费环境,拉动高收入阶层对汽车的实际消费 ,实行私人购房、购车所得税抵扣政策,鼓励有能力的进行教育投资,必定能够大大刺激消 费。
二是“精神消费”培育壮大,可以推动内需的迅猛增长。
国家城调总队住户处王处长说,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拓宽服务领域,大力发展信息服务 、金融理财服务、社区服务 、家庭个人医疗服务等,是目前拉动内需的主要项目;另外,高品位的、符合中产阶层的文化产品,如音乐会、国际表演比赛等也可以推动内需的发展。在这些消费中,颇有实力的中产阶层是消费的主力军。
三是民间投资启动,也可以促进和拉动内需。
温州福泰烟具公司老板杨孝民说:“投资是最好的消费。”事实上,中产阶层是最大的储蓄群体,他们的资金流向决定着内需的扩大与否,引导中产阶层的民间资金进行投资,可以活跃市场,是带动内需的办法之一。
中国在经历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体制改革后,社会成员的职业分化和收入差距扩大,中产阶级浮出水面,引起世人的关注。1996年12月24日,美国《商业日报》发表题为《中国变化10年》的文章,指出:“年轻的专业人员、官员、企业家、双职工家庭,正在组成新的中产阶层。”中产阶层作为一个颇有实力的群体阶层正引起人们的关注,它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2001中国企业高峰会上,经济界、企业界人士认为,中产阶级群体的壮大,对社会整体的消费会有更大的刺激,市场的需求将得到更大的提高,这样不仅相应地提高了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并且生产、消费市场也会由此带动起来,最终促使国民生产总值不言而喻地提高 。
中产阶级对房子、汽车、移动电话、电脑、教育等的消费需求,将会是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泉源。
2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小康路上的领头羊
良好的素质,是现代城市文明的灵魂。
作为个体而言,精神的素质存在于知识之中。有位哲人说:只有多读书,学习先进的文化和知识,精神素质才能升华为精神上的文明,从而使一个人能够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精神境界。事实上,很难想像在现时代,一个没 有受过教育的人有着和现代社会相吻合的文明素养,也难以想像一个饥寒交迫、吃不饱的人能够去讲究太多的“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句古话一语道破了文明生活与经济收入之间的关系。
目前,迈入中产之列的人群,一般都是高学历,高收入的,相对来说,较高的知识素养和较好的生活水准,使他们的生活方式比一般百姓更科学,更文明,更有时代性。因为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已经超越了温饱而追求更高品位的生活质量。作为一个为目前其他阶层追逐或者向往的群体,中产阶层无疑在生活方式上引导着社会的发展方向,也带动普通人们迈向文明。
3保守和包容:社会稳定的最主要力量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中产阶级不发达是政治不稳定的根源 ,当中产阶级弱小无力并且组织很差时,国家就会分裂为穷人和富人两派,由于穷人和富人是天然的敌人,两者之间在政治上往往互相排斥,很难妥协,这就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对于亚氏的这一哲语,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强认为,形成庞大的中间人群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中产阶层是社会 稳定的最主要力量。
这一看法无疑有一定道理。
(1)中产阶层是既存秩序新的社会基础。
中产阶层是和“高收入”、“财富”紧紧相连的。一般来说,中产阶层的形成是得益于现存 秩序,或者说,他们是国家现行政策的最大受益群体和得利者。
由于中产阶层相对富有,享有较高水准的生活质量,拥有较为轻松良好的工作环境,这往往使他们对现实生活与现存秩序相对比较满意,这样,他们对社会主流价值与现存秩序有着较强的认同感,是现行统治的支持者,因此,如许多社会学家所说,中产阶层常常是“既存秩序的新的社会基础”。当社会矛盾激化的时候,由于大量中产阶级的存在,这一阶层往往能够对社会对立与社会矛盾起到缓解作用。
有事实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多数西方发达国家能够长期稳定,其中产者的人数占总人口的40%以上,是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原因。
第五部分第160节 保守和稳定
(2)保守和稳定——中产阶级的特征。
总体上来看,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与其他阶层相比,中产阶层有两个特征:保守和稳定。
这两个特征,社会学家指出来源于他们的稳定收入和行业平衡发展。在美国,中产阶级
的 崛起开始于二战结束至里根时代,这正是美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行业差别很小,生活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是宽松的。这使他们在消费、文化等领域都形成了一种认同。我国中产阶层形成于改革开放的几十年,其财富的积聚大多数人是靠在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中不懈奋斗而获得的,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经历过“文革”的动乱年代,这些不安定的经历,甚至偶尔的身体不适,也让他们体会到“安定”、“稳定”、“平安”等字眼对于财富获取与否的深刻 的意义,因此,中产阶层最担心的是政策的变化、环境的不稳。所以,在内心里,他们在认同现存政策的同时,对于剧烈的社会变革,更多的表现出一种保守和求稳的心理,并且表现出 一种较强烈的包容心态。在早几年私营业主中流行的“不怕自己不行,就怕政策不稳 ”,就是中产者这一心态的体现。
因此,有人说,所谓“中产”是涵盖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梦想、共同的文明的内涵 ,其精神实质包括追求社会安定、宗教包容、家庭完整等。这些都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品质。
(3)反对“动乱”。
“动乱,会影响生活,我是一个家庭完美主义者,我不愿我的家庭因为什么不稳定因素受到影响。”在一次20世纪历程反思回顾的研讨会上,谈到“文革”时候,58岁的某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女士说,“如果说再来一次什么文革,我是一个彻底的反对派。”在我国目前的中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