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境鬼医-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同围坐在班普头人家大堂里用早餐的覃芬和梁冰红,听到康宁与国内有关专家的谈话,终于彻底明白了康宁的大公无私与包容博爱,当看到小春的笑脸时,两人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五十六岁的韦尧教授来自广西玉米研究所,由于近几年市场化的影响,缺少资金的研究所早已衰败,大批研究人员通过人事调动,又或者是进入民营性质的所谓高新技术农业企业,毫不犹豫地逃离了这个在改革大潮中风雨飘摇的清水衙门。

  原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研究所,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变得一片凋零、门可罗雀。

  在老韦整天长吁短叹,痛心疾首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广西政府发下来的通知:应老挝琅勃拉邦政府的邀请,由广西大学农学院、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木薯研究所、玉米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所、桑蚕研究所、药物研究所和甘蔗研究所等八个研究机构,抽调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专家学者,组成广西农林畜牧考察团赶赴老挝,进行为期九十天的考察调研。

  老韦细细一看各单位喜获抽调的名单中,大部分人都是像自己一样行将过气地年长研究人员。一辈子都没出过国的老韦几经考虑。终于打定主意出国一趟。

  与十几位同在名单上的老朋友联系之后,发现大家都是几乎抱着一样的想法,其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除了能正常领取三个月地工资之外,政府还将予以每一位考察团成员每天二十四美元的出国补助,每人还能定做一套免费地高档西装。以保持国家的形象。

  就这样,考察团三十八位专家学者。于四月初从兰宁乘飞机到达云南的省会城市昆明,再从昆明乘飞机到达老挝首都万象。

  专家们一下飞机,立刻得到了老挝政府相关部长和主管农业的副总理的亲切接见和国宴宴请,安排之周到,待遇之优厚,都让专家们感动不已。

  这些在兰宁市几乎被人彻底遗忘的研究人员。深深地感受到了心中那份久违地自豪和冲动,几乎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地许下了这样的承诺:不能亏欠了人家!

  在中国考察团地强烈要求下。原定在万象参观游览三天的计划,被缩短成为了两天,第三天一早,专家们就乘坐舒适的豪华大巴,赶往了古都琅勃拉邦。再次受到了当地政府高规格的接待。

  午宴过后休息完毕,专家们在豪华的白象宾馆宽大地会议室里,终于见到了此次考察邀请的主办方负责人:亚洲兄弟药业公司总裁徐家伟。

  精明的徐家伟。并没有提什么实质性地要求,更没有定什么目标,而是先详细介绍了老挝大体的农业状况、老挝华人的分布和就业情况,随后就热情地邀请专家们参观药业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车间,让专家们与工厂的华人、华侨员工任意交流,随后参观设备先进、待遇优越的公司药物研究所,最后再邀请专家们前往合资的友谊医院参观指导。

  只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徐家伟就如愿以偿地引发了专家们心中强烈的震动,专家们所到之处,看到的情景与原先所想象的贫穷落后,生产车间脏乱差、工人在乌烟瘴气的环境中上班根本就不一样,药业公司先进的设备和管理方式、药物研究所里种类齐全的精密仪器和巨大的资金投入,友谊医院优良的建筑设计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以及从业人员优厚的待遇和地位,都让专家们怀疑这里是否还是每年都需要中国进行经济援助的老挝?

  其中,药物研究所的退休专家周逸扬教授还在医院里看到了自己同事的一对儿女——这两个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由于专业不对口而分配无着落的姐弟,原本在兰宁的超市和药店打工,应聘到老挝后,如今成为了友谊医院年轻的中医大夫,深受患者的尊敬和喜爱。

  两姐弟兴奋地向世伯周逸扬介绍:医院聘请了不少国内退休专家来工作,对我们这两百多个来自祖国各地的中医学院毕业生都很关照,年初已经有十个同伴被保送到了新加坡的相关大学和研究机构进修学习,第二批将在九月份前往法国里昂第一大学进修四年,姐姐冯霞也幸运地入选了十六人大名单,目前正在苦读法语。

  两姐弟最后表示,这个城市非常美,这民很善良,这里的知识受到尊重,这里的前途很光明就在这里安家了。等取得老国籍之后,就将父母接来这四季如春的地方颐养天年。

  晚上的茶话会上,徐家伟详细地介绍了自己药业公司和其他经济实体的组建、现状和发展等情况,还将自己的药业公司与目前如日中天的中国(广西)南方制药集团之间的业务联系、技术交流等情况向专家们进行了透露,并实实在在地告诉专家们,亚洲兄弟药业公司致力于全方位地发展和提高老挝农业水平,即将在国际粮农组织和世行信贷的援助和支持下,以整个老挝西北地区为试点,投资五亿美元组建九个现代农业企业和加工企业,并真诚地委托专家们选择各自的调研课题,徐家伟个人愿为每个课题提供一到五万美元的奖金。

  一个月后,最先完成课题研究的老韦和木薯研究所的黄山强教授、畜牧研究所的张定寰教授等六人,在得知缅甸金三角地区尚保存着一支完好而又贫穷落后的瑶族群落之后,毫不犹豫地提出愿意前往瑶胞居住地进行考察,无偿为此次考察活动拿出相应的报告。于是,就有了这次与康宁的见面。

  韦尧教授是六人中的长者,因而主要是由他来与康宁交流。

  让专家们非常惊讶的是,眼前这个英俊文雅的年轻人无论粤语、普通话还是广西通用的桂柳话,都说得非常地道,交流顺畅之下,气氛也逐渐转向热烈。

  彼此熟络之后,老韦毫不客气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小康,我看到这里家家户户都在收割罂粟,大家心里都很不安,两天来,我们六个人对这里的气候、土质、植被和环境进行了粗略考察,发现这个地方虽然山多地少、土地贫瘠,但是这里的水量很充沛,山高林深,如果能够综合进行开发的话,完全可以在五年内摆脱贫困。你是瑶苗民众的主心骨,我们的建议你不妨认真考虑一下。”

  康宁郑重地点了点头:“韦教授说得对,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心情更加沉重,非常想立即铲除鸦片,让同胞们不再种植,可深入了解之后我才知道,整个缅北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下的地区都无法实现替代种植,更别说这个平均海拔在两千五百米以上的大山区域了。大家刚才所说的那个三溪汇流的河水不利用实在太可惜了,稍微筑道五十米的水坝,就能安装两台八十千瓦的小型水轮发电机组,这一点我也痛惜不已,但是目前我们没办法啊!前天,我们基金会送来三台五千瓦的柴油发电机和两吨柴油,就整整出动了一百六十多人才用肩挑马驮的方式弄上来,更别说数以千吨的水泥钢筋了。因此,我们眼下只能一步步来,一点点发展高效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业、林业、木材加工业等等。我们的粮食作物种植和养殖业每进一步,罂粟种植就退后一步,直到彻底杜绝罂粟种植。否则一下子砍光罂粟,这里的同胞会饿死的,我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老韦六人稍作分析,全都同意了康宁的的意见。

  老韦指了指身边的木薯研究专家黄山强、畜牧专家张定寰两位同伴说道:“这两天我们初步得出个结论:这里的山水和草木都不错,如果在大力发展养鸡、养猪和养牛的基础上,再利用有限的土地进行优质玉米和木薯、花生的合理套种,就能大大增产增收。五年前,我和黄山强教授曾经在广西的百色和云南的开远地区作过两年的试验推广,那里的海拔也在一千五百米左右,结果连续两年取得玉米亩产六百八十公斤、木薯亩产两千一百公斤的佳绩,这一研究成果目前已经在广西和云南大部分山区全面推广了。玉米品质是我参与研制的桂单22号,生长期只需要九十天,木薯新品种是黄教授参与研究的成果,种子名称为华南号,这两个优质品种再加上耐旱花生的种植,只需人均不到一亩的土地,两年时间内就能初步解决温饱问题,两年后如果能得到张教授小型农业综合养殖技术的支持,基本不需要再买肥料了。这是我们得出的初步结论,我们打算再进行一周到十天的深入考察走访,拿出最后的报告交给你,希望能对这里苦难的瑶族同胞有所帮助。”

    



                  


本文由 4020电子书 “蝶恋红尘”整理收藏
欢迎光临派派小说论坛下载小说
请勿将本文用于商业传播! 

第四百二十章 火种
                  




   了老韦的意见,康宁心动之余,不由感激地向三位善家点头致谢,随后以开玩笑的方式说道:“可惜这里的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否则我要是能常把你们请来做技术指导该多好啊?要是能得到你们的支持,可是我们的瑶胞苗族同胞的福气!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能摆脱饥饿的威胁,脱贫致富了。可惜啊,如今我就算一个月给你们每人一万元人民币的工资,也得你们愿意留下来才行啊!”

  老韦几个人听完康宁的话,心里一动。

  心机活泛的张定寰教授扶了扶眼镜,也是哈哈一笑:“这里的条件艰苦吗?我可不觉得,真要比较,这里可要比七、八十年代我们到山区工作那会儿好多了。几十年来,我们生命里几乎一半的时间,我们大都是在这样条件艰苦的基层度过的,哪像现在的年轻人搞科研这么舒服?何况,我们这些老家伙在国内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如今采用的全都是什么所谓的欧美高新技术,无论是种子还是化肥,全都使用进口技术了。我们这些老家伙尽管忧心忡忡,向上面提了不少的意见,可现在各级政府都摆出一副急功近利的样子,哪儿管什么农林畜牧渔等自主产业和食品安全隐患?唉,看来这次回去后,我们都得退下来,回家抱孙子喽!”

  康宁眼前一亮,身子往前一探,满脸热忱地建议道:“既然这样,那晚辈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说吧!各位长辈。如果你们愿意,我立刻向徐家伟总裁提出要求,以刚成立的老挝西北农业技术公司的名义聘请你们。你们平时的工作,大多数在老挝琅勃拉邦等西北地区,搞搞专业研究和实地调研。有精力再指导一下具体地工作和带带徒弟,只要在关键季节抽出时间前来这个地方指导一段时间就行了。我给你们的待遇是:不含奖金。每月支付的薪水不低于一万五千人民币,不知各位愿不愿意屈就?”

  六人一听,大吃了一惊,谁也没想到,康宁竟然会提出如此诱人的建议,给予如此优厚的待遇。

  六人略作商议便取得了共识。老韦转向康宁,半信半疑地问道:“小康。条件这么好,你不会是没事拿咱们几个老家伙开玩笑吧?”

  康宁一脸真诚地笑着道:“这当然不是玩笑话!实际上,我和徐家伟先生地儿子在缅甸成立了一家投资基金公司,在大力捐助和扶持贫困华人华侨的基础上,也进行相应地营利性投资。农业经济也是我们发展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的意见通常他会采纳的。我只想问一问。如果这个薪酬敲定了,几位长辈愿不愿意就此过来?如果愿意,大家回到琅勃拉邦就可以签订正式的工作合同,我们也好以学术研究的名义,尽快替各位办理相关地手续。”

  老韦六人见康宁直率坦诚的样子,知道动真格地了,于是又再次聚在一起商量,最后除了一位年纪相对较为年轻的专家之外,其余五人当即表态愿意签订工作合同。

  只见康宁从边上的小包里拿出一部样式十分怪异的手机,不一会儿就拨通了电话:“徐哥,咱们成立农林畜牧等相关产业综合研究所的时机应该已经成熟了,到我这儿来地韦教授等老前辈可都是宝贝啊!他们是希望的火种,是成千上万贫困人民的希望所在啊……哈哈!没错……好地,徐哥你稍等……”

  老韦接过康宁递来的卫星电话,听到话筒里传来徐家伟热情的问候,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好哆哆嗦嗦地将话机交给了边上的张定寰教授。

  老张兴奋地接过话机,与徐家伟大致就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交谈,并详细听取了徐家伟的计划介绍。

  二十多分钟过去了,张定寰将话机递给了康宁,转向老韦和几个同伴,一脸激动地说道:“徐总裁说,公司会立即着手组建最好的产业研究机构,所需的科研设备和材料等我们回到琅勃拉邦后由我们列表,交由公司统一采购,并且愿意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