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起点2012.6.29vip完结,种田,扮猪吃虎)-第8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阿哥听了。不禁愕然。

  这说明皇父不仅疑几个主考,连礼部上下也都疑上了。

  七阿哥跑了一下午,灰头土脸不说,也是半日水米未进。传完旨意后,肚子里已经〃咕咕〃直叫。

  四阿哥见状。道:〃七弟还没用膳?就这这边用吧,刚好我也才忙完。〃

  七阿哥闻言。 刚想说不用客气,自己还是先回府,但是话到嘴边,想起四阿哥上个月祭陵之事,又想到被驳回了请封折子。生生地改口,笑道:〃既是如此。就叨扰四哥了。不过得劳烦四哥先使个人倒点水,容弟弟洗洗这一脸的沙子〃

  次日,曹颙到衙门,就听到堂主事来传话,四阿哥有请。

  等曹颙到四阿哥办公的屋子时,几位侍郎已经到了,正在那里站着,听四阿哥说话。

  曹颙上前。给四阿哥见了礼,退到张伯行下首。

  四阿哥正抬头看曹颙,刚好见到佝偻着身子站着打晃的张伯行,皱眉吩咐道:〃给张大人看座!〃

  边上侍立的堂主事,听了四阿哥的吩咐,端了小凳子,放在张伯行身后。

  张伯行连声道〃不敢〃最后还是在四阿哥的注视中,小心地落座。

  〃两位尚书还没到?使人去催催?〃四阿哥等着不耐烦小吩咐下。

  话音未落。就听见〃蹬蹬〃的脚步声,两位尚书结伴而来。

  张伯行见状。从凳子上起身。四阿哥待两位尚书见过礼,又使人给他们也按了座位。张伯行才跟着又坐下。

  〃本王得了皇上旨意,明日要去礼部磨勘今科会试原卷,估摸要几日功夫,衙门里差事,就暂时劳烦诸个大人。〃四阿哥说道。

  听了这话。几位坐着的堂官都起身,口称:〃不敢!〃

  屋子里的气氛有些古怪,张伯行的神情略显呆滞,其他几个人也都神情各异,只有田从典眼观鼻、鼻观心的,不知想什么。

  所谓磨堪原卷。就是将今科榜上的士子一个一个的查。

  曹颙心里沉甸甸的,不怕别的,是怕堂弟无故受了牵连。不管这科是否真有人〃舞弊〃但走到了这一步,两个皇子亲王、两个大学士出面,总要激出点水花来。

  这个时候命人彻查,固然能暂时安抚举子,给举子一个交代,但也是一种推波助澜。 中试的举子先不说,落第的举人怕是见了朝廷这般安排,越发地认定有〃舞弊〃事端,要闹了。

  四阿哥交代完户部的差事,次日连同三阿哥、还有其他几位圣旨钦点的官员,总共八人,去礼部阅卷。

  曹颙一边安抚住堂弟,让他近日老实在家中,不要出去应酬;一边使人盯着前门外几个举子云集的会馆。

  钱陈群那边。曹颙也专程使小满去说了。钱陈群是淅江人,在士子中有广有才名,认识的亲朋故旧比较多,曹颙怕他牵连进去。

  他的预感没错,三月初十,礼部放榜第七日,群情激奋的举子终于按捺不住,聚集起五十余人,堵在会试副主考礼部侍郎兼左副都御史李纹门前。

  也是这李绫倒霉,四位主考官中,只有他在前门外赁房而居。剩下其他几人。都是康熙器重的老臣,恩典赏了内城的宅第。

  内城有步军都统衙门的人,还有督察院的人,往来巡逻小士子们也不敢去堵着尚书府闹腾。

  毕竟那三位,吏部尚书张鹏丽,手里攥着众人往后的前程,谁敢去得罪。剩下户部尚书田从典,有〃铁面御史〃之称;户部侍卑张伯行,那是众所周知的大清官。

  这柿子挑软的捏,李绫与那三位相比,年纪轻、资历浅小加上他早年做江南乡试正考官时,也有〃科场舞弊〃的传言出来,所以落第举子的无边怒火,就烧到他头上。

  前门,草场十条胡同,李宅。

  一道并不厚实的木大门,将李宅内外搏着两个世界。

  大门外。几十个举子〃碰碰〃地拍打着大门,叫嚣着喊着李绫的名字;大门里。李家的几个管家下人,手中都拿了木棒,死死地盯着大门,生怕外头的举子冲进来。

  李佐穿着官服。站在院子里,脸色白得骇人。

  看着大门被拍得〃咯吱〃直响,管家终是忍不住,到李绫面前,低声道:〃老爷,这大门不结实,外头的人越来越多〃老爷还是从后院避一避吧,〃

  李宅赁居的是座三进小院,第三进住的是李家两个未出阁的小姐,所以没有像其他人家那样留后门。

  管家的意思。是请李绫从后院翻墙出去。

  李俊听了,缄默半晌,摇了摇头,沉声道:〃我不走,我无愧。。。。。。。。。。。〃

  胡同口。人影晃动,有马蹄声渐远。

  〃哈哈哈哈!〃九阿哥的笑声肆意,阴郁了数日的心情,终于雨过天睛:〃去。使去告示顾纳那小子,盯着那边,机灵点儿〃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八百九十章 年大将军

  

  李绫算是幸运的,因为他是会试的副主考。

  这些愤怒的举子,即便冲进了李宅大门,也没有李家仆人们担心的事情发生。

  是啊,这些人尊奉孔孟之道,秉承着〃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原则,并没有人敢随意动手。

  但是一句句谩骂,一句句诛心之言,却是入了李绫耳中。

  李纹站在屋檐下的台阶上,沉着脸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平静地看着因众人的推搡倒地的大门。

  这会儿功夫,顺天府的差役已经到了。

  为首的捕快,看见李俊身上的补服,忙跑着上前行礼。

  畅春园内,清溪书屋。

  康熙坐在炕上,看着理藩院送来西蒙古各部请求赈济的折子,眉头紧锁。

  这两年,西北连东大早,大批的牲畜死亡,不仅牧民饿肚子,就是有爵位的蒙古贵族,也有不少日子过得窘迫。吟? 西蒙古连着回疆蒙古,必须得安抚。可是蒙古人就是狼,喂不饱要咬人,喂饱了也不安分。康熙怎么乐意填这个无底洞。

  再说,自打康熙五十二年以后,各地减免赋税。朝廷也不宽裕。

  康熙揉了揉额头,吩咐魏珠,道:〃使人将这折子送到户部四阿哥。

  魏珠俯身接了折子,应声下去,才退到门口,便听到有人道:〃皇上,诚亲王与雍亲王求见!〃

  〃宣!〃康熙在屋子里听见,扬声道。

  这两位手中捧着厚厚的文书,先后进门。

  〃磨堪完了?〃康熙待他们行过礼,扫了眼他们拿进来的文书,开口问道。

  〃是,皇阿玛,三月初六起,至昨日下午,今科中试之一百七十三人接磨堪完毕。其中十二人文章俱劣,这十二应试举人的原卷在此,还请皇阿玛定夺三阿哥俯身回着,将拿来的答卷也双手奉。

  康熙点点头,道:〃呈上!〃

  三阿哥上前几步,将手中的答卷送到康熙手边的桌子上。

  不管这文章内容如何,单说这歪瓜裂枣的字体,就引得康熙皱眉。他拾起其中一卷,从头看了,虽无犯忌之处,但是实算不得好。

  他放下这卷子,随意又拾起两篇,没有什么毛病,八股做得平平,丝毫不出彩。他再翻翻下边的,还有几篇笔迹算是清晰,字体也能入目的,文章做得也将可。

  〃就查出这些,没有其他问题?〃康熙撂下卷子,问道。

  〃回皇阿玛的话,按照规矩,每房两名房官,需二人共同阅卷,商定取舍。这些磨堪中,儿臣等发现数卷只有一人印记的,不知是一人独阅,还是二人同阅。〃三阿哥躬身回道。

  康熙神情稍缓,虽是派两个皇子追查此事,但是像〃科举舞弊。这样给朝廷脸面抹黑之事,自然还是没有最好。

  〃剩下之事,就交给礼部。〃康熙沉吟片刻,道。

  三阿哥小四阿哥齐声应了。康熙摆摆手,刚想叫他们跪安。就见魏珠进来,道:〃启禀皇上,大学士王琰递牌子请见。〃

  不仅康熙听了意外。连三阿哥、四阿哥都有些暗暗思量。

  这王换虽还挂着大学士的职,没有致仕,但是已经年将八旬,许久不在御前听差。今日前来。不知为何事,难道是听到〃举子不稳〃的消息?

  康熙开口传召,少一时,就将王琰晃晃悠悠地随着魏珠进来,对着炕的位置,就要跪下叩拜。

  〃赶紧扶了〃。康熙顾惜老臣,忙对一旁侍立的三阿哥、四阿哥吩咐道。

  两人听了,赶紧上前,将王琰扶住。

  康熙又使魏珠给其看座。方道:〃朕年前赐的人参,用了没有?朕观你气色勉强,还当好生调理。〃

  王琰闻言,已经从凳子上起身伏地,哽咽道:〃君恩深重。愧杀老臣矣!〃

  王琰早年曾为太子复立之事,与康熙君臣关系日渐生疏。

  如今见他这样激动,康熙还以为他为早年之事的缘故,摆摆手:〃陈年往事,爱卿不必放在心上。朕不是昏君,晓得老爱卿心怀社稷,并无存私之心。爱卿好生调理,朕还等着你身子好了,回到御前,七十岁君、八十岁臣,也是一段佳话。〃

  老臣相继凋零,康熙也心有戚戚然,看着王琰神情越发温和。

  康熙这边缅怀过去的峥嵘岁月,四阿哥看着王琰跪得笔直,却是晓得要糟。

  这王攒不是〃太子党〃。但是却是奉承儒家正统,将嫡庶之分看得极重的。

  二废太子后,他数次上折子,请复立太子,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因此获罪,原因就是康熙所说的,他并非因私心拥立二阿哥,只是奉承儒家正统。

  果不其然,王琰开口道:〃皇上,臣伏见宋仁宗为一代贤君,而晚年立储犹豫,其时名臣如范镇、包拯等,皆交章切谏,须发为白。臣愚,信书太笃,妄思效法古人小,

  不待他说完,康熙已是勃然大怒,喝道:〃既知恩深,这就是的你对朕的回报?王琰,朕不愿提此事。还不退下!〃

  〃臣万死。恳请皇上,为社稷计,早释二阿哥!〃王琰俯身在地,顿首恳求道。

  康熙的脸憋得通红。气的浑身止不住的颤抖。

  屋子里静寂无声,只剩下康熙的喘息声。

  三阿哥低着头,用眼神狠狠地盯着王琰的背影,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录。身为皇子,尤其是排行靠前,储位有望,他盼着有人提立储之事,但是那个人绝不能是王琰。

  王谈眼中,只有嫡出的二阿哥才是名正言顺的储君人选,其他皇子阿哥都是臣,或者是有异心的乱臣贼子。

  〃老而不死,老匹夫!〃三阿哥在心底咒骂道。

  四阿哥的心里也一颤一颤的,他怕的不是王琰执意立储,而是皇父捉摸不定的心思。

  正月里点他祭陵,前几日又下旨,让他在万寿节之日祭太庙,这背后到底是真心〃还是画饼〃着实令人费劲〃

  户部衙门,本堂。

  接过蒋坚递过来的条子。确认上边并无曹钪茱J长吁了口。

  他问过曹钤诔∩系降状鸬萌绾巍2茴也知道皇上使人磨堪会试原卷之事,如实作答。

  因压力过大,曹钕鲁∏昂贸ひ欢问奔涠际摺O鲁『螅奈恼乱沧龅闷狡剑共蝗缙剿乩锏乃呈郑运呕嵋晕约褐付涞凇�

  他这样说,曹颙这个做哥哥的,少不得为他操心,寻人打了招呼,先一步得到磨堪进展的消息。

  如今,知道有十二人的卷子出了问题,没有堂弟的名字,看来这下终于可以安心。

  回到府中,曹颙使人唤来堂弟,将这个好消息告之。

  会试过后,还有殿室。一甲、二甲、三甲分列,前程各异。如今曹钐颂眯值幕埃沼诓辉凫鲜悼荚け傅钍浴�

  次日,就有御史因举子聚众之事,弹劾今科会试副主考礼部侍郎兼督察院左副都御使李绫。

  李绫本身兼着左副督御史的职,倒叫属下弹劾了,引得六部官员幸灾乐祸。

  大家背后说起来,都道:〃小狗咬大狗,狂吠一通,忒是热闹!〃

  曹颙听了,却晓得,科举案要了了,这个李绫要替皇帝背'黑锅'总要有个人出来,为三月初四那日的〃黄沙蔽日〃负责,好堵天下悠悠之口。

  几日后,康熙就有旨意下来,将李俊贬到永定河以工效力。

  六部里的低声窃语,又有了新的内容。

  十二位御史联名,请求复立太子之事,举朝哗然。康熙震怒,这十二名御史没有〃因言问罪〃大学士王琰却是因有〃结党。之嫌被拘拿。

  同别人的蠢蠢欲动相比,曹颙心里镇定许多,随便他们怎么折腾,这二阿哥走出不来的。他将预备好的万寿节献礼,送至内务府,而后就等着万寿节庆典。

  康熙口口声声说,不举行庆典,但是御宇六十年,可谓古往今来第一人,他心中未尝不是洋洋自得。

  所以,礼部朕合内务府,该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