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有追求的清穿 作者:子一十四(起点vip2013-3-19完结,种田,家长里短)-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也做,我也做。”唐蜜在那积极举着手,一看就是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唐烨看着雀跃的唐蜜,真希望自己能像她那样单纯的快乐着。

    是啊,唐烨这些日子很不快乐,不仅不快乐。而且还很憋屈,李真的运气是借来了,但是,与唐烨所想的却是南辕北撤。

    期刊已经启动了,唐高林去衙门办了相关手续。在一偏僻的小胡同里租了个小院子,比自己家现在住的院子大,是个方方正正的一进四合院。9间房;

    如今唐高林正和雅朗推荐来的两人一起和印刷厂以及书商谈判,唐氏肥肠店以及附近的四川会馆已经挂出了征稿告示……

    因肥肠店只营业中午时段,所以唐高林两头都给兼了下来。虽然忙了很多。但精神头却是越来越好。

    但是,这一切与唐烨却毫无关系。

    唐烨知道,目前这些谈判沟通工作,在这个时代,她的确不适合干,所以,她很识时务的,非常的审时度势的没张口说自己愿意为前期准备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她只是期望等稿子收上来后,能做个版面设计啊之类的办公室文案工作就好,胖子可不是一口吃成的。

    但是当唐烨某次貌似无意的将这么个小小的期盼冲雅朗流露了一下后。却马上就被雅朗一口否决了,“你好好做的你肥肠吧。”

    难道自己的形象就止步于肥肠妹了?唐烨很不甘心。所以在某天肥肠馆打烊后,唐烨便特意打着去看看自家新产业的旗号,拉着唐蜜去了期刊出版社,期望能就出版社的办公室布局提出些改进意见,以便让大家意识到,自己可是有头脑的,结果却是铁将军锁门。

    后来好容易碰到了雅朗,唐烨便主动咨询起了期刊的定位,然后,为了展示自己的学识和见解,不等雅朗回答,就告诉雅朗这么笼统的征稿,太无的放矢了,不利于期刊的发展。

    雅朗当时还点了头的,说是等稿子收上来再说,至于期刊多久做一期,也视稿子情况而定,反正如今是摸索期嘛,慢慢来吧。

    于是,唐烨便马上提议了,最好是搞成诗歌或散文读物,再不济,就搞成论语新说之类的学术性刊物,千万别议论时事,切记莫谈国事,对于文字狱唐烨可不陌生,金庸的祖上不就遭过嘛,谁知却换来雅朗一句,“妇人之见。”

    唐烨急了,急忙拉住雅朗,开始苦口婆心的告诉他,安全第一。

    雅朗则说:“就算出事也找不到你们家头上去,有爷兜着呢。”

    唐烨此时还只是认为雅朗爱吹牛、听不进不同意见,但是,当唐高林将股权说明书拿回来后,雅朗在唐烨心里一下便面目可憎了。

    唐家最后在出版社只占了10%的股份,连否决权都没有,当然,雅朗没要唐高林出资,用《眼阔天自小》这个品牌折算成的股份,唐高林当时觉得自家占便宜了,脸红的不得了,说什么都不干,雅朗还做了好半天的工作才说服唐高林在股权说明书上签字,临签字的时候,唐高林还在问,“要不就占1%好了?”让耐心早就消失殆尽的雅朗没好气道:“你腻歪不腻歪啊?”

    整件事唐家除了唐烨,所有人都认为是自家占了便宜。

    如果只是表面上这般,唐烨对这样的股权安排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大家一定要看这个但是后面的转折啊,说明书上完全没提雅朗和四阿哥出资多少,只写了雅朗占40%,四阿哥占50%。

    整个创意是唐烨提出来的,出版社借的也是《眼阔天自小》的东风,出版社的法人代表也是唐高林,而前期只拿出了65两银子的四阿哥竟然占了50%,一个只能暂时拿出65两银子的四阿哥能有多少身家?这是不是也太有些欺负人了?

    为了避免冤枉好人,唐烨特意问了一下唐高林,雅朗有没有提过自家可以额外出资多少占多少股,结果,雅朗压根就没提。

    后世风投资本家将创业者给踢走,好歹人是实打实的投了许多钱的,雅朗和四阿哥这么干,唐烨认为,委实有些过了。

    当然,接下来,唐烨并没跑去质问雅朗,而是花了十天的时间一字一句的推敲这份说明书,在确定雅朗没给自家挖了个陷阱后,才大大的松了口气,然后便拐弯抹角的提醒唐高林防人之心不可无,也不知道唐高林听进去没有。

    后来唐烨还是遇到过一回雅朗。想刺雅朗几句吧,但念在他帮李真减了不少负,…雅朗倒没隔三岔五的来辅导李真,只是给李真传授了一些他完成家庭作业的独门绝技,李真很受用。虽然还是天天被先生贬,但好歹每天写作业的效率至少提高了10%;唐烨忍了,不住的告诉自己。吃亏是福,吃亏是福…

    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唐高林字都签了,这时说这些太晚了。还不利于出版社开展工作…唐烨可是个顾全大局的人。

    期刊事件让唐烨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古代女子,而且是一名没什么背景的、在世人眼里没读过什么书的女子想干一番事业太难了,尤其是在看着挺文化的行业。

    因此,唐烨只好重新回头审视自己目前所从事的餐饮工作。

    这回头一瞧吧,唐烨是给吓了一跳,肥肠店状况也不好啊,而更可怕的是自己一家人却没一点危机意识。

    随着《眼阔天自小》书集的热闹劲一过,肥肠店门庭若市的境况不复存在。而单一的菜品也让在京的四川同胞渐渐不那么推崇了,再喜欢吃辣椒,也不能顿顿肥肠吧?好在当时免费大派送的时候赢得了一群京城顾客。周围人家隔三差五的倒会花5文钱拿着自家的碗到店里买上一份不辣的肥肠土豆打包回去添菜,也幸亏唐王氏舍不得顾客群流失。在第一天对顾客歉意的说没白味的后,第二天就叫唐烨备了些不放辣椒的。

    虽然有新的顾客群加入,但营业额还是非常的差强人意。

    唐烨准备在菜单上多增加几种,天气却冷了下来,寻常人家吃的只剩下大白菜了,大棚蔬菜倒是有,也能买得到,可那价钱和小店形象不符啊,没法用,而再高级的厨师也没法将大白菜做成一桌满汉全席,何况唐烨还只会做点家常菜。

    因蔬菜品种的限制,火锅也没法弄,全烫肉,肥肠店面向的顾客群可承受不起这个价格,何况更关键的是,唐烨还不会做火锅调料,如今可不是买包调料用骨头汤熬就行了,光凭辣椒和花椒,唐烨实在没信心能弄出一锅火锅来。

    也许应该开个稍微高级点的餐馆?这个念头也就这么闪了一下就不见了,唐烨很清楚,高级餐馆的顾客口味那可就有些刁了,自己肯定应付不来。

    因此,唐烨不光是白领梦破灭了,就是蓝领生涯也受到了挑战。

    可唐高林和唐王氏却不以为意,生意本来就有好有坏,顾客天天都排队候位的事上哪儿找啊,人得知足,唐高林还说了:“咱们家虽然得了200多两银子,但是那都是人没来领的稿费,你不要以为赚钱就这么容易,一会儿功夫就会让你得好几百两银子,这种美事千年难得一遇!”

    唐王氏则是说:“咱们店如今每天好歹还能赚六、七十文呢,一个月下来差不多也有二两银子呢,活又不累,其他店还不知道怎么羡慕呢…在兰州的时候,你一天在路上就得跑两个多时辰,还挣不到这么多呢,你这孩子,知足了吧。”

    唐烨很无语,唐烨犹记得自己后世的老妈曾说过,年轻的时候,期盼着工资哪怕涨一块钱也好啊,退休后,有次退休金涨了一百多,老妈说的可是,怎么才涨这么点,同样都是自己的妈,怎么差别这么大呢?好吧,就算称呼有细微的差别,妈是女字旁加个马字,所以老妈知道与时俱进,马嘛,得奔跑嘛,可娘却是女字旁加个良啊,良字和没追求,原地踏步不沾边啊…

    于是,唐烨只能说,得推陈出新,小店才能发扬光大。

    这话唐王氏两口子都赞成,但说出来的话却让唐烨更郁闷,“嗯,多想想,看看肥肠还能做什么菜!”

    谁规定肥肠店就只能卖肥肠了,不能将肥肠定为特色菜或招牌菜啊?唐烨只想问,能改店名不?

    唐烨想起这些事,头又疼了,眉头不由微微皱了起来,却听唐王氏道:“楞在那干嘛,将肉拿进厨房啊,你最近是不是太闲得慌了,怎么老跑神啊?赶紧的,将肉拿进厨房就出来学怎么做腊肉,你以为抹盐简单啊…”

    瞧吧,自己为了未来活得更好脑细胞都不知道死了多少了,而这个娘竟然还会认为自己闲得慌,唉,谁还能比自己更冤啊…唐烨叹了口气,接过那块不知抹了多少盐的肉条,道:“是,这么多盐,要抹匀了也不容易…”

    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两分钟,唉

    叹完气后继续求订阅,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

    这是双更,昨天的(未完待续)

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十九章 钱挣来就是花的

    唐烨算是知道了,只要在中国,不管是哪个时空,读书的孩子都是最可怜的,若真要分出个上下来,唐烨窃以为,古代的中国学生更可怜些,因为他们一年四季就没什么假。

    唐烨经过一翻仔细观察,外加细密的分析,发现,除了过年,学生想偷得一日闲,就只能期盼先生突然生病了,这还得是私塾的学生,官学的怕没这待遇,人应该找得到代课老师。

    也许有人会问,先生家有喜事也应该会放假啊,比如生辰、来客,娶媳妇嫁闺女等等,为什么非要诅咒先生生病啊?心肠也稍微坏了点吧?

    真不是唐烨歹毒,而是先生家有喜事的话,先生是会放假的,但是却会给学生留下一大堆的家庭作业,学生美其名曰放假了,结果,连大门都没法出,没时间啊。

    只有先生生病了,而且还得是突然卧床不起,学生们才会真正的赢来一两天的假期,赶在先生没精力顾忌学生学业前放松那么片刻…

    而李真这个衰孩子竟然遇到了个身体倍棒的先生,从入学到现在,一场病也没得过。

    因此,直到大年除夕了,李真才终于不用去学堂了,一早起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在院子里挥舞着大扫帚扫雪,笑得象个笑罗汉似的。

    “真娃子,你将扫帚放下,好容易休息两天,就在家好生耍。”唐王氏也心疼李真读书辛苦,“叶子,你在旁边干站到干嘛?还不快接过真娃子手中的扫帚…”

    “娘,这么冷的天就得动起来才暖和…”唐烨在那一边冲双手哈气。一边跺脚。

    “就是,就是,不动就冷。”李真笑呵呵的附和着唐烨。

    唐王氏毕竟是唐烨的亲妈,又不是婆婆,因此。姿态摆够了也就不再多管了,当然,进厨房前还不忘瞪一眼唐烨。摆姿态嘛…

    今天肥肠店就放假了,不是唐家不想做生意,而是今天家家户户都在家弄大餐。饭馆就是开着也没几个人上门。

    因此。唐烨便打算和李真以及唐蜜去逛街,本地人开的杂货铺还是会开半天门的。

    其实家里的年货早就备齐了,鸡鸭鱼肉样样不缺,唐王氏是每归整一样年货就会感叹一句,“做梦也想不到咱家过年会买这个…”

    唐烨今儿逛街一嘛是想让李真好好认识认识京城的繁华,可怜的李真来京城这么久了,还没好好逛过京城呢,起初没读书的时候。家里是客栈—九王爷府—客栈这么三点一线,后来读书了,李真则是家里…=冯翰林府邸—家里。连肥肠店都只去过两次,一次是开张前。唐高林领李真去看过,还有一次就是唐家张贴告示…可怜的李真啊;二嘛,唐烨想去买些护肤品。

    唐王氏节俭惯了,如今还是买的那最便宜的,依旧舍不得用稍微好些的擦脸霜,唐烨反抗几次都被镇压了,“你不光抹脸还抹手,连脚都在抹,我还没说你呢,你还敢嫌弃这东西便宜?”

    唐烨真不是为自己争取福利,自己如今还小,皮肤对护肤品不挑剔,只要抹上去保证皮肤不开裂就行了,而且这时真用得太高档了,日后脸上开始长皱纹了,那可就没得用了,唐烨其实是在为唐王氏考虑的。

    唐王氏的皮肤有些偏油,加之在北方待得久了,又有些缺水,又油又缺水的皮肤在后世那可是最难打理的。

    而唐王氏因出生农家,对化妆之类的是一巧不通,说白了就是本身就不怎么讲究,也不会讲究。如今能有擦脸的朝脸上抹,唐王氏便觉得万事OK了,压根不管她额头上时不时的冒点小逗逗,至于眼角的细纹,更是没管过。

    唐王氏虽然以前在老家操劳得厉害,但到兰州后,倒还没风里来雨里去的,所以比她这个年龄的农家妇看着要显得年轻些,可是,如今唐家一家人进城了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