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个31军老侦察员的战地日记 1947年-1950年-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爸爸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快回来呢?当时有几个原因:一是爷爷奶奶,特别是奶奶老是念叨,让爸爸申请回家。二是爸爸受了这么重的伤,当是医院方准备给报三等残废,但爸爸不想要,他怕发给三等残废证,这样他就不能上战场了。所以他要赶回去,要求别给他发残废证。按说,发不发证并不是你本人说怎样就怎样的,但别忘了,那是在战争年月,你不要证想重返战场,他们是求之不得的,因为那是有不少当逃兵的,共产党军队对逃兵也派人去捉,但是与国民党军不同点,共产党军队不抓壮丁。当爸爸回家的第二天,就有军队的人来抓,见了才知搞错了,他们要抓的是同村后来当兵的另一人。看到乡亲们的不理解,爸爸受不了,说什么也要回部队。三是烈士家属闹的,他们一起去参军的16人,如今只活了爸爸一人[当时村人并不知有几人跑去后方医院或跑到了后方兵工厂,爸爸当时又不能说,所以村人都认为这些人也牺牲了。],那些老太太就上门找,哭哭啼啼的,让爸爸很受不了,所以,爸爸说什么也不在家里住了,他要回医院,安心养好伤,再上战场,为伙伴们报仇。但是,这些,在日记里不能写,爸爸怕让人看到。)  
    1948年2月13日    
    由于伤员太多,后方医院照顾不过来,纵队利用在莱阳练兵的时间,纵队医疗队三队逢命,到北海军分区附属医院和胶东7所,接受13纵队的伤病员。今天上午我们由北海军分区附属医院转到了纵队医疗3队休养。因我的伤还较重,把我送在较重的病室里。这个病室有10个伤员,由两个护士护理。这两个护士对伤员都很好。她俩一个姓郑,以个姓王,但不知她们的名字,等以后再问吧。  
    (爸爸说,转院时他与王丽英护士分手了,以后再没见着。爸爸说这话时,长叹说,战争就是这样,你不知明天会怎样。)    
    
  第八章 寻到恩人        
    1948年2月14日    
    今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也是我最幸福的一天,见到了在战场上抢救我的女护士郑国兰同志。
    今天早晨吃了早饭后,两个护士同志到每个伤员床前,查看伤员的伤势和登记名字及伤情。当她们来到了我的床前,将我的名字和伤情登记完了后,那位姓郑的护士看了我一会后,说:“同志,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你是哪个部队的,是在哪里作战负的伤?”我回答:“我是在115团3营8连当兵,在红梁埠出击时负伤的。伤后我就失去了知觉,是一位女卫生员把我抢救下来的。她把我送到了前线收容所,当我醒过来时,那位女卫生员同志早已离开了,她又到前线抢救伤员去了。后来我从看护我的那位女护士同志那里,才知道那位从前线抢救我的卫生员,她的名字叫郑国兰。护士同志,你们是否知道这位郑国兰同志她在那个单位工作?”那位王护士听了我向她们询问后,笑了一声,刚要说话,就被那位郑护士抢了话头,她说,你说的那位我们不熟悉,等我们给你打听一下,她不在这里工作。。。。。。这时,王护士向我使了一下眼色,她们就去捡查登记其它的伤员了。我看到王护士那样的表情,心想有点问题,难道说是这位郑护士?  
    1948年2月15日    
    今天上午看到王护士把一切工作都做完了后,我就把王护士叫到了我的床前,让她坐在铺上(这时,郑护士已出去了),我便说:“王护士同志,那位郑护士同志叫什么名字?请你不要保密。”在我的请求下,王护士才将郑护士的名字说了出来。她说:“她叫郑国兰。”啊!我不自觉地叫了一声。“也就是在战场上抢救你的,和你要找的那个郑国兰!高兴不?”王护士说。天哪!我太高兴了!我终于找到了在战场上不顾自己的安危,奋力抢救了我的女卫生员!他不仅抢救了我,今天又来照顾护理我。她来了我要衷心地向她表示感谢!  中午吃过饭后,伤员们都卧在铺上休息,郑国兰护士来到了我的床前,笑着小声对我说:“小X真对不起你,你找的那位女护士她。。。。。。”我没等她说完,就用两只手紧握住她的手,流着泪说:“郑国兰同志,感谢你!你冒着敌人的枪弹,不顾自己的生命,从战场上抢救了我,我没有礼物赠送你留念,只有好好养伤,伤好后到前方多杀敌人!”  
    1948年2月20日    
    吃过早饭后,护士郑国兰同志把各种工作做完后,就来到我的床前,问我:“小X,你的伤怎么样了,今天下午要换药了。”我见郑国兰护士来了,忙坐起来让她坐下。我用恳求的口吻说:“敬爱的国兰大姐同志,请你把战场上抢救我的经过介绍一下好吗?”其他的伤员听到要郑护士介绍抢救我的经过,也都异口同声地说:“郑国兰,介绍一下!”  郑国兰同志在同志们的要求下答应了。她说:“去年12月19日下午,我随着出击的部队(也就是小X的那个连)冲进了敌群,把敌人赶出了我们的阵地,并向前推进了很远。由于伤员多,我带的一个担架班都抬着伤员走了。我没有走,留在阵地。敌人被我打退后,不甘心失败,拼命的反扑。由于敌人兵力比我们多,我们占领的阵地有一部份被敌人反扑突破。部队接到了后撤的命令。就在部队向后撤的前几分钟,我发现在雪地里倒着一个人一动也不动。我马上想,可能是我们牺牲的同志。我就马上跑了过去,准备拿走他的枪,捡查一下他身上有没有文件。当我一摸,这个人还有气息,就是棉衣棉裤都被血浸透了,冻硬了。这时敌人的反扑很紧,战斗更加激烈,部队已在后退,敌人已注意到我了,子弹在我周围打起的积雪,扬了我一身雪。我知道敌人是在封锁我,不让我把伤员抢走。心想:不能把伤员丢了,这时身上也不知那里来了那么大的劲,背起来就向后面跑。这时部队已撤退了,敌人见我是个女的,还背着个人,也许认为重要,便一边打枪一边追来。我见敌人追了来,急了,扔下伤员[请原谅我扔下你。],从伤员身上拿出手榴弹便扔。趁手榴弹爆炸,我背起伤员又跑。敌人又追,我再扔。大约扔了第三颗手榴弹后,咱们的部队发现了,机枪响了,我趁机脱离了危险。就这样,我背着一个失去了知觉的人跑了400多公尺,一见到接我的担架,我也就晕了过去。。。。。。抢小X的经过就是这样,这是我们医务人员应尽的责任。”  是的,是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敬爱的郑国兰大姐同志,您还有不能讲的,我也没法说的,是王丽英护士告诉我的,您不仅从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把我枪救了下来,而且您为了保护我的双脚,把自己的怀解开,用您的少女的乳胸的热力,来暖我的冰一样的双脚,不让它冻坏。只有解放军的医务人员和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姑娘才能这样!才有这样的阶级友爱。  为了感谢郑国兰同志,我盼望着能早日重返战场!    
    1948年3月10日    
    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解放全中国,敬爱的郑国兰大姐同志,随着部队西下,去解放潍县城。郑国兰同志,我永远想着您!    
  第九章 有幸被    
    1948年4月12日    
    伤口好了,今天搬在一家老百姓家里去住。这家老百姓共4口人,40岁的夫妻一对,有一个12岁的小男孩,一个19岁的儿媳妇。这个19岁的年轻姑娘是那个12岁的小男孩的老婆。这个媳妇各方面都很好。多么好的一个姑娘啊!可是在封建制度下,这样的姑娘是很多的,她们的青春是多么可悲啊!  我们几个伤员背着她的公公婆婆,给她出主意,叫她提出离婚,另找个对象。我们这种作法,是违反群众纪律的。如果让她公婆知道后,影响会多么恶劣。如果告到地方政府,多么给部队丢脸啊!过后想想出了一身冷汗,但当时什么也不顾了,就想让那姑娘逃出火坑。多不成熟啊!  好在这位姑娘心底善良,她感激我们,没有告诉她的公婆,也没照我们说的去做。她怕父母,怕人家笑话。但是我相信,我们做的工作绝没有白费,这个不幸的姑娘是一定会跳出火坑的,另找个让她自己如意的丈夫。我们队伍里有些女战士就是这样走出来的。现在社会上这种夫大妻小或妻小夫大的不合理的婚姻制度,需要改变它,消灭它!
  (爸爸说,伤兵是最不好管理的,从这件事和后面发生的偷桃子事来看,当时部队的伤兵管理还是很严的,但是还是让这种事时有发生。还好,没出大的乱子。)
    1948年6月7日    
    39师在部队打潍县的时候,担任打由青岛出来增援的敌人。在前面的117团的一个营和师侦察连,担任前哨任务,遇到敌人3个旅的包围,战斗打了一天,伤亡惨重,突击出来只有数十人。由于这种情况,师确定到医院接受一批伤好了的同志,加强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师派了一名干部今天到了纵队留守队。当我听到要上前线的消息后,非常高兴。  好啊!要结束医院的生活,回到前线了,能不高兴?当知道了这个消息,我第一个向医院领导提出了出院回前线的要求,等待批准。    
    1948年6月15日    
    要求出院得到了批准,虽然医生说还得养一养,但前方需要,加上我积极争取。今天,全留守队原39师的伤员300余人,早晨出发了,重返前线,要为人民再去打反动派,我也随着队伍兴奋地向前!  
    1948年6月21日    
    行军走了已经几天了,每日行军80里。昨天夜里行军真好笑,我差一点掉在火车路的桥下面。没掉下去的原因,主要是前面张洪玉同志他掉下去了,警告了我,否则我也要掉下去的。因为我是和他一样的走法,走着路睡觉,不看前面的路标。张洪玉同志掉进约10公尺的桥下,而没有跌伤,其原因主要是睡着了,不注意的情况下来不及慌张。不慌张是不容易受伤的。  
    1948年6月23日    
    长途行军到了博山住下休息。今天上午我拿衣服到河里去洗,把白色的衣服洗成了土黄色。原来博山这里河里不能洗衣服,这是没有地方常识造成的。
    1948年7月5日    
    我第一次随部队来到了益都城,我们住在一个大庙里。昨天晚上,2排的同志到果园里偷桃子吃,结果让人家向华东局告了。由于这是违反纪律的行为,华东局领导叫我们检讨。所以部队留下住了几天。  昨天晚上在益都县府演电影,给随军工作团看,我们也去了。电影是攻克柏林,是无声电影,这是我第二次看电影。    
    1948年8月3日    
    昨天我们行军最后到达了目的地:师司令部。今天下午由三科长把我们300人集合起来,从中挑选了13人,到师侦察连当侦察兵。我也被挑选上了。上级分配我当侦察兵我很高兴,因为侦察兵必须是个勇敢的战士才能干的。下午,上级带我们到了莱芜破草瓦,那里是师侦察连的驻地。我被分编到一排二班当兵。  
    (爸爸告诉我,他所以能被挑选上,有这么几个因素:一是战斗履历,多次死里逃生。二是能喝酒,高粱酒能一次喝好几斤不醉。三是能游泳,过大沽河那次是例证。而且在挑选时试过,他游的最远。还有是有一定文化,那时完小生在部队并不多见;另外是他的年轻。但是,当上侦察兵,预示着更大的危险性。)  
    1948年8月5日    
    今天请了一天的假,到115团3营8连去探望战友。到达后只见到了8个战友,其余的都阵亡或负伤了(这8个战友都当干部了?)战争是多么残酷无情啊!这都是蒋介石这个小子搞的。  
    1948年8月15日    
    今天我穿上了当地老百姓的衣服,化装成了一个担架员,到莱芜城去侦察。这是我第一次干侦察工作。虽然有老侦察员带领,但这是侦察自己部队的情况,不是真侦察而是训练。既便这样,心里还是有点发慌,怕被发现,任务完不成。由于部队都在进行攻城训练,警惕性不高,我们圆满地完成了侦察团通信枢纽部的位置。    
  第十章 血沃济南    
    1948年9月19日    
    济南战役已经打了几天了,我们今天上午到了济南以南,我们2班前出部队,前面侦察。在城南,我们发现了约一个连的敌兵力,正在一个集团房外面集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