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绝密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人是合作的。他加入了博福特狩猎俱乐部。孟席斯是该俱乐部的领导成员。博福
特俱乐部是对入会采取严格态度的小圈子,它有自己独特的制服,兰色和米黄色而
不是粉红和黑色,它的活动并不局限于猎物。它是英格兰的一个有影响的政治团体。
特雷克声称他出生于拉脱维亚,和一次世界大战当过波兰的枪骑兵。共产党人没收
了他父亲的家产。他说,在全家逃往德国时,他被共产党人打中了咽喉,留下了很
显明的伤疤。他从未透露过他是德国谍报局的成员,尽管村里人议论过他大概是个
德国间谍。后来发现他在英国其它地方还租了昂贵的房产。其中包括伦敦夏延大街
十二号,这是英国政客、报纸编辑和富有的地方阶级成员非常喜爱的地方;还有吉
尔斯巴拉宅院,这是一个小庄园,位于北安普敦郡游猎乡村的中心,主人的房子有
二十一间。在那里,他加入了皮茨雷狩猎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排他作风比博福特
俱乐部稍好一点。1938  年4 月27  日,他悄悄地与施罗特斯女男爵结了婚。
    婚礼在切尔西登记处举行。他向参加婚礼的人说,他四十一岁,是“有工资以
外收入的绅士”。新娘宣布她三十八岁,也有私人收入,自称她叫“比奥莱诺·库
西诺,或者德施罗德斯”。他们的证人是两个朋友,一个叫肯诺·加里根,是爱尔
兰籍的英国运动员;一个叫珀尔·巴尔弗太太,是切尔西史密斯大街的上流社会妇
女。
    很显然,特雷克被派到英国是力求与“蓝色国际”英国支部来往。那是一个组
织严密的政客和商人的贵族集团,掌握着欧洲的实权。由于“蓝色国际”的成员对
骑猎有强烈的爱好,因此,只有在猎场和狩猎后的社交活动中才容易遇到他们。狩
猎,特别是在博福特猎场(猎场主持人是博福特公爵,白金汉宫的马官)狩猎,与
其说是一种运动,倒不如说就是一种政治阴谋活动。尽管希特勒蔑视贵族,但他仍
注意旁听英国上层阶级的意见,因为他们统治着一个世界大帝国。
    特雷克选择腊金顿庄园为他的乡村住宅并不是偶然的。任何看过凯利所著的《
爵位、地主和官吏阶层手册》一书的人都知道星期天早晨在那里会找到孟席斯。但
是,特雷克对孟席斯小集团到底渗入到什么程度却无从知道。
    他们两家之间只隔一道紫极树篱笆。特雷克是否曾冒险到那边去过,孟席斯从
来没有说他去过,这位“上校”最会保守机密。在狩猎场上,当他们的马吼叫着越
过石墙追逐狐狸时,孟席斯就以有些轻蔑的口吻向特里克喊到“德国至高无上!”。
但在私下他们的交易,即使有,也是很谨慎的。人们所知道的,只是在一次狩猎前
的聚会后喝雪利酒里,特雷克曾正式地接近孟席斯,这发生在博福特公爵的巴特敏
顿宫的台阶上。特雷克问孟席斯是否能同他交谈几句,孟席斯同意了,他们俩在高
大的雪松下的草地上漫步了一会。据孟席斯说,特雷克说,卡纳里斯要他同孟席斯
取得联系并“在双方都关心的问题上”起一个联络员的作用。孟席斯后来说,他并
没有拒绝这一倡议。他只是回答说,只要特雷克不做非法的事情,他将不会使特雷
克在英国执行任务时遇到困难。
    特雷克在腊金顿和吉尔斯巴拉一直呆到战争爆发才回到德国。他留下不少财产,
包括一些马匹,克虏伯猎枪,他收藏的德累斯顿的瓷器,一些好酒和一柜猎衣。这
些东西由“敌产管理处”保管,后来拍卖了。卡纳里斯的一个秘密联系渠道断了线。
他在战前和战争期间还建立了其它渠道,然而,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卡纳里
斯是否可靠?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像卡纳里斯和贝克这样有良心的人,早在希特勒发动“长刀之夜”行动时,就
已经醒悟到希特勒及其政权的罪恶了,但是,“黑色乐队”直到1937年底的一次会
议之后,才开始走上叛国的道路。1937  年11  月5 日下午四点半钟,希特勒和第
三帝国中最有权势的一伙人,在威廉街帝国总理府的内阁小会议室的壁炉旁举行了
这次会议。参加这次秘密会议的有外交部长康斯坦西·充·牛顿特男爵,国防部长
瓦尔纳·冯·勃洛姆堡陆军元帅,德国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将军,陆军总司令、
男爵瓦尔纳·冯·弗里奇将军和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元帅。墙壁上挂着铁血
宰相俾斯麦的油画肖像。这些人刚在大椅子里就坐,希特勒就让他们宣誓保守机密。
接着,他说了一些话,就是这些话给欧洲和德国总参谋部自己招来了恶运。窗外冬
风怒号,柏林笼罩在浓雾之中。
    希特勒这时四十八岁,由于脊柱开始弯曲而身躯略微有些前倾。他宣布了一项
令人吃惊的政策。他说,他决意立刻开始为日耳曼民族夺取生存空间。
    接着,他用了四个小时来谈论他的决定:不管用外交方式还是武力,吞并他的
出生地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等武装部队准备好以后,再最后战胜苏联,
就是引起全面战争也在所不惜。他预言英法等国不会干预,宣布他的决定是不可更
改的,要求他的下属们无条件服从,并且指令这项行动于1938  年开始,于1943  
年结束。
    希特勒穷凶极恶的计划以及他宣布这项计划时的镇静和坚定态度,对大多数与
会者产生了可怕的影响。弗里奇和勃洛姆堡都激动地说,这项建议意味着同英国和
法国发生战争,而在这样一场战争中,德国武装部队是不能获胜的。牛顿特表示抗
议,他提醒希特勒说,他曾向兴登堡保证使德国免于另一场战争。雷德尔宣称,海
军还不具备条件进行这样一场战争,至少十年以后才行。只有戈林的意见是支持希
特勒的。希特勒反驳众人的意见说,英国和法国由于太腐败衰弱而无力反对他,即
使它们反对,他也决不动摇。“日耳曼狂热”就这样开始了。
    这次会议使牛顿特和弗里奇深感不安。他们因而违背了保守秘密的誓言,同贝
克商量如何能阻止希特勒。他们决定去向他说明,他的建议既不实际而又危险。这
三个人以为他们能改变希特勒的主意,但是,他们完全错了。
    希特勒不仅不听,根本就不见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贝克决定,西方国家应该
知道希特勒的意图,便和卡纳里斯商量采取什么办法,卡纳里斯说这不难做到。
    卡纳里斯很可能是想到了弗朗西斯·弗利。此人从1920  年到1939  年9 月英
德两国交战,一直是驻柏林的英国情报局人员,早年曾当过步兵军官。
    据说他有着普通职员的外表,专门办理离婚案件的律师的头脑和萨默塞特牲口
贩子的神情。弗利在英国总领事馆工作,以“英王陛下的护照签发官”(英国大使
馆里的英国情报局官员的幌子)的头衔进行活动。他接连不断地报告第一次世界大
战结束以来左右德国局势的神秘人物和不寻常事件的秘密。可是,卡纳里斯知道他
是干什么的。他被允许呆在德国,毫无疑问是因为卡纳里斯发现他是同英国接触的
有用渠道。这时,英国人将主要通过弗利得悉正在希特勒和德国总参谋部之间展开
的斗争,这场斗争关系到欧洲和全世界的和平。
    希特勒认识到,他的将军都很不愿意发动战争。在他政治生涯中的每一个重要
时刻,都有一名将军起来反对他。在每一个转折点,都有一名穿灰色制服的将军虎
视眈眈,伺机恢复霍亨索伦王朝,或者同苏联人做政治交易。
    现在,他因提出德国现代史上最大胆的设想之一而遭到了反对。他如果要执行
自己的计划,就不得不永远清除总参谋部内反对他的人,而代之以毫无异议地执行
他的命令的人。
    首当其冲的是国防部长勃洛姆堡。1937  年12  月,这个五十九岁的鳏夫,请
求希特勒同意他与一个年方二十六岁的打字员结婚,希特勒祝愿这位陆军元帅幸福
快乐,并且参加了婚礼,当他的征婚人。但是,新娘和新郎刚一动身到卡普里岛去
度蜜月,就有传闻说,新的元帅夫人是一位“风月小姐”,曾被警方认定有卖淫和
轻微诈骗罪。戈林是制造这些流言蜚语的幕后人,他坚决要求勃洛姆堡下台。他从
希姆莱那里得到元帅夫人的卷宗,将它交给了希特勒。它证明这些传闻都是真的,
因此希特勒假装出很苦恼。他立即命令勃洛姆堡停度蜜月,回来见他。当这位陆军
元帅拒绝同他的妻子离婚时,希特勒解除了他的指挥权。
    谁来接替勃洛姆堡的职务呢?按理说应该是弗里奇。但是,垂涎国防部长职务
的戈林有王牌把弗里奇从候选人名单上除掉。他把保安局的弗里奇秘密档案放到了
希特勒的桌子上。档案里揭露了令人难堪的事情:一个叫奥托·施密特的人(这个
人当时在警察手里)密告弗里奇同一个叫“巴伐利亚·乔氏”的一名男妓在万湖火
车站的阴间处干过鸡奸勾当。当弗里奇听到这项指控时,他要求希特勒亲自听他辩
解。希特勒同意了,但是他背着弗里奇,安排奥托·施密特参加这次会晤,施密特
重复了他的控告,虽然弗里奇否认有这种事,但是,希特勒仍然宣布,他必须考虑
辞去他的一切职务。
    除了奥托·施密特的可疑的证词之外,没有任何东西能证明弗里奇的罪行。这
是戈林、希姆莱和海德里希为了损害一个无辜的军官的名声而策划的阴谋。虽然盖
世太保的人员迅速赶到德国各个地区和东普鲁士的军界去调查,但没有一个人愿意
证明弗里奇有同性恋。尽管如此,还是起草了审判文件;另一方面,希特勒在计划
重建国防军,其方式是迫使总参谋部毫无异议地执行他的战争政策。
    威廉·凯特尔是个举止生硬、戴着单片眼镜的家伙,也是唯一被认为忠实于希
特勒的将军。在他的协助下,希特勒建立了德军最高统帅部。包括总参谋部在内的
一切人员都将听命于最高统帅部,希特勒本人将是最高统帅,凯德尔将担任他的参
谋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将担任作战部长。希特勒本想以弗朗茨·哈尔德代替贝
克,可是他一想到哈尔德是巴伐利亚人,又是天主教徒,就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
以前还从来没有巴伐利亚人或天主教徒担任过总参谋长。希特勒就像讨厌普鲁士新
教徒那样不喜欢他的将军是巴伐利亚人和天主教徒。因此,他保留了贝克的职务。
到1938  年1 月30  日,他已经做好计划,并且列出了他的清洗对象。2 月4 日,
他像发动一次政变一样,准备采取行动了。
    那天早晨,“电台监察人”在全国各地挨门挨户地检查,使同胞们都守在国家
制造的收音机旁收听广播。到一点钟,广播里播出贝多芬第三交响乐时,二千三百
万户和四千万成年人大部分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消息播出来了,一个接一个的知
名人士倒台了。全国感到震惊,欧洲人听了则惴湍不安。
    国防部长和陆军总司令以健康原因退休了,一个接一个的将军退休或被降职,
总共有三十五名著名的将军被解职了。乔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取代牛顿特任外交
部长。瓦尔特·冯·布劳希契接替弗里奇任陆军总司令。戈林成了元帅。驻罗马和
东京的大使也都换了人。希特勒本人则取代勃洛姆堡而担任国防部长。驻德外交使
团和新闻记者都立即向国内发报,消息倾刻间便传遍了全球。当天晚上,希特勒将
三百名将军(1923  年只有二十三名)召集到总理府,听他的关于弗里奇和勃洛姆
堡所犯错误的说法。将军们静静地听着,听完就走了。希特勒事后说,他曾担心将
军们可能会集体辞职,或者逮捕他。
    但是,这些将军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那天晚上,希特勒和他的党内亲信才松了
一口气。他说他这时才发现,这些将军不是胆小鬼,就是笨蛋。
    审判弗里奇的日子到了。一个叫做吕迪格尔·康特·冯·德·戈尔茨的很有胆
量的人,在审讯弗里奇的军事法庭及其庭长新任元帅戈林面前,把盖世太保提供的
罪证材料撕得粉碎。他证明,有一个陷害弗里奇司令的阴谋,施密特就是在阴谋者
的诱惑下做出伪证的。这使戈林无法判处他的受害者,只好将他无罪开释。直判结
果是:男爵冯·弗里奇上将无罪,弗里奇以自由人身份走出法庭。他的名誉得到了
恢复,但是,他的前途却是无法挽救的。
    施密特被枪毙了,希姆莱和海德里希则在国内遥远的地方处理军务机要去了:
因为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