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禅观正脉研究+南怀瑾-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野剩抻锌植馈薄#ā拔抻锌植馈敝螅霸独氲叩姑蜗耄烤鼓鶚劇薄膊皇强眨�
所以光是“六大无主,身亦无我”,还只见到了空性的一面,还不够,必须再转个身,所谓“悬崖撒手,自肯承当”。透过“无”,在“空”相外,为自己找个安身立命之处,然后才好归家稳坐。
因此释迦牟尼佛接着说:
“但安意坐。设使夜叉来打汝者,欢喜忍受,谛观无我;无我法中,无惊怖想。”
说了半天,这个快速成就的修持捷径——白骨观,可也不简单啊!所以,好好用功,千万不要再敷衍了啊!
“但当正心,结跏趺坐,谛观不净及与夜叉。作一成已,复当作二。如是渐渐乃至无量,一一谛观,皆令分明。”
这“第五薄皮观”到这里介绍完了,释迦牟尼佛一本惯例,又再殷殷叮嘱:“佛告阿难,汝好受持,观薄皮不净法,慎莫忘失。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此想成时,名第五观薄皮竟。”
又有人问白骨观如何观起,这是重复又重复的问题。首先要知道,所谓“观想”,是包含了“观”和“想”两种不同的概念。先“想”,想专一后,自然就“观”出来。
就五阴来说:是先利用“色、受、想、行、识”中第三个“想”阴的功能,想纯熟了,在第六“识”的带质境中呈现出“观”的境界。功力再深,融通于第八“识”之大圆镜智,则就不观而观,观而不观了。
就五遍行来看:先藉“作意、触受、想、思”中的“作意”和“想”,想念专一,达到“心一境性”时,即达“精思入神”的境界,则“观”境现前,意根中的概念,就呈现出影像。
《瑜伽师地论》中曾经对观想和修持方法作了两种归纳:一为“有分别影像”,一为“无分别影像”。譬如密宗的各种观想,以及白骨观的修法,都是先藉意识的“有分别影像”起修,也就是先经过“作意”,和“想”的专一修持,等到“观”想境界现前时,就是“无分别影像”的境界了。
现在以“白骨观”作例子,我们先想象自己大脚指的白骨,或者把自己想成一整幅白骨架子。轻轻松松地想,不要太用心地想把它看出来,不是用眼睛盯着看,而是经过心理的“作意”,“想”象这个白骨的样子。在思想的意境上有了这个模糊的影像后,就让它持续在那里。这当中,还是有许多杂念妄想不断的来来去去。没有关系,不要管它,你只要心理上记着,要一直“想”这个白骨,让这模糊的影像持续下去,也就是把白骨“止”住。慢慢的,杂念越来越少。到后来只剩下白骨一念,其他妄想不起了。这时候,突然之间,白骨的影像就会显现,也就是达到了“止观”的境界。
初步止观效果,白骨可能在身子外面。此时只须稍加“作意”,让白骨回转到自己身上来,很快,“白骨观”就现前了。
厚皮虫聚观
世尊介绍了“第五观薄皮”之后,又再解说第六种观法。
一、专心系念在右脚的大指,把它想成肿胀的样子。从头到脚都污青肿胀、丑陋难堪。
二、身子里长了许多米粒大小的白色蛆虫,每只虫有四个头,爬来爬去、互相追逐,咬食对方。肌肉乃至骨髓里,都长满了虫,所有五脏六腑都被这些虫吃光了。
三、身体只剩下骨头和外面的一层皮。蛆虫把肉吃光了,又蠕动着想爬出皮层。两眼此时又干又痒,因为这一部分蛆虫也想往外钻。身上的九窍(包括了两眼)都是这种状况。
【作其他修持工夫的,气脉变化到了这一步,眼睛也会干涩发痒,甚至会流眼泪。任他变化,对视力及眼机能均有助益。不论老花眼、近视眼或者散光,均可不药而愈。】
四,无以计数的蛆虫穿过皮肤,落到身前的地上,聚成一大堆,互相缠绕咀食。
【一般凡夫的生理感受,以及静坐修行者所谓的气脉觉受,都和我们的肌肉细胞、神经系统息息相关。前面第(2)点提到的骨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五脏六腑则属于自律神经系统。此为人体的两大神经系统。一旦全身肌肉、骨髓乃至五脏六腑等器官都被蛆虫吃光后,感受自然无从生起。
道家、密宗讲究修气、修脉以转化色身,冀能“即身成就”。其实,不论三脉四轮的运转,或者大周天、小周夭,及至九转还丹等气脉工夫,都是凭借色身起修,也都未能脱离神经系统的觉受范围。如今,作此观想工夫,色身上下都让虫子吃光,主管感受作用的神经系统也不复存在,则不必观空,不必求空,自然达于“受即是空”的境界,五蕴中的受阴也自然解脱。
至此地步,则如老子所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其他四阴——色、想、行、识也就随之而转。
不论白骨观,或者不净观,都是依此原则,超脱气脉觉受,而直达修气修脉之终极目标——“忘身”。此可谓“心能转物”之高超妙用。】
五、把观想念头放在一只虫子上,让它把所有虫子都吃掉,最后只剩下它一只,变成象狗那么大,身体困顿,鼻曲如角,来到座前嗅气,同时瞪着好象烧铁丸的两只红眼。
观想到此,内心生起很大的恐惧。于是反躬自问,这个身体为什么生了一大堆蛆虫,同时互相咀食。现在剩下这最后一只,穷凶极恶的样子,实在恐怖。
【如前所说,这些蛆虫和夜叉一样,为前身毁犯禁戒的诸恶根本,也是心理结使显现化“物”的一面。
各种各样的心理结使虽然同属心行的阴暗罪恶面,但未必协调一致。譬如“争名夺利”的贪欲和“好逸恶劳”的怠情,就往往相互冲突、矛盾。所谓“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要想争名,要想夺利,往往也需付出相当的努力和代价。因此,心理结使之间常有冲突争斗的现象。这种微妙状况表现在蛆虫身上,就互相啖食了。】
继续观想身上出来的这些虫子,“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如此不净从心想生,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既不是我所本有,也不是另有他力加诸于我。
【从前面的“色阴”“受阴”讲到这里的“想阴”。所有心理结使也是“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因缘和合而有,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要解脱这步心理问题时,不再靠任何影像的观想了,直接拔出慧剑,以般若慧观,照见“想蕴为空”。】
同理,“如此身者,六大和合,因缘成之”,六大一旦坏散,身体也就随着无常而去。前面观想出的那些蛆虫,也是“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我们这个身子是蛆虫组合而成,又那里有个实体,所以“虫亦无主,我亦无我”。
如此“思惟”后,蛆虫渐渐缩小,而归于空寂。
【禅宗之“禅”为梵文译音,若译义则为“思惟修”。此处文字用“思惟”,有别于前之“观”“想”。此用语之不同,大需参究,莫草草略过。】
修为至此光景,身心和悦,恬然安乐,倍胜于前。
以上所说,就是第六“厚皮虫聚观”。
极赤淤泥浊水洗皮杂想观
世尊复对阿难说,再当“住意系念一处”。从右脚大拇指开始谛观,一节一节从足到头,内照形躯,仔细清楚分明。但当使全身皮肉都自脱落,五脏六腑,也都解脱委地,化为乌有。唯有筋骨相连,赤色残膜着骨,犹如烂泥,或如浊水涂糊全身骨架。跟着观想一泓浊水,用来洗涤全身骨架残膜,从头到足,犹如药师,以药水洗涤一般。
当自身作此观想成就,同时扩而充之,分心观想现前地上另一人身,是赤色残膜所裹骨架,再由一人到十人。由十人到满屋,遍极整个虚空上下,乃至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如此赤色残膜骨人,或如烂泥,或如浊水,但都用浊水洗涤赤膜所裹骨身。
“佛告阿难,汝今谛观此赤色相,慎莫忘失。”这便是第七极赤淤泥浊水洗皮杂想观法。
【问:修不净观想法时,已曾剖析人体内部五脏六腑诸多不净,已经生起厌离心了,何以到此又反复观想皮肉腑脏脱落之后,再观极赤残膜的不净,外用浊水洗皮呢?修此观法又有何用?是否必须要修?
答:人体的构造,大致来说,皮、肉、筋、膜、骨,各各有不同的组织,也各自成一系统。上面所说不净观,只是指五脏、六腑等血肉模糊的粗相。现在所讲极赤淤泥浊水观,是专指附在骨架上面极赤残膜的一层,与人身血分有密切的关系。观想浊水洗涤赤血残膜,能化朽腐为神奇,如污泥中方生清净妙莲。此乃佛说秘法中的深密。修此观法,可祛血分诸病,且是转修成就报身的根基。如要踏实修行,循序渐进,不可略过。】
新死想观
由第七极赤淤泥浊水洗皮杂想观起,再进一层深入修白骨观,不净观。而由第十一白骨流光观,进入观四大与九十八结使境界,便是解脱成就法门的根基。须特别注意学习。
世尊又说:“复当更教系心住意,观左脚大指,从足至头,如新死人。其色(先由)萎黄。当观己身,亦复如是。见萎黄已,当令黄色变成青赤。”
自身修此如新死的观想成就,便见现前有一新死人,其色黄赤。如此渐渐由一而多,观见遍三千大千世界,新死人充满其间。此一观想成就,心意自然淡泊无争,贪欲等念,渐渐转薄。
“佛告阿难,汝好谛观是新死想,慎莫忘失。”这便是第八新死想观法。
具身想观
到此,“系念(念身)住意(内照形躯)”“使心不散”,开始谛观左脚大拇指,渐渐观想上到头部,照见自身每个骨节,一一分明,节节自相支拄,连接支持而无破绽,毛发爪齿,都是具足完整,晶莹白净,皎如自雪。仔细反观内照,得见自身,白骨净相之后,再度反复循环,仔细观照,愈使洁白净化无暇。
然后观想自身以外的他身,由一到十。扩而充之,观见一室以及百千万幢室内,及至三千大千世界中,都是毛发爪齿具足完整的白骨人,“白如坷雪”,晶莹白净。
修得此一观想成就的时候,心意自然恬静安详,欢喜无比。
“佛告阿难,汝好(自)谛观具身骨想,慎莫忘失。”这便是第九具身想观法。
节节解脱观
再次进修,“系心(专注禅悦的喜心)住意”,开始谛观右足大拇指两骨节间,作意而不散乱,“令心专住”,先观右足大拇指两骨节,相离脱节,只有骨节的未端处互相支拄连接而已。
照此观想成就之后,再从足指起,一节一节渐渐上升到达头部,共有三百六十三骨节,都是节节解脱中空,只有骨节未端互相支拄相连。一节一节仔细谛观,都使各各自行解脱。如果有一环节仍旧连结并未解脱,必然“安心谛观”,使其各自解脱。
得到自身骨节解脱观想成就,再观他人之身,也是如此。然后扩大心量,观无量数的白骨人,也是各各节节脱开,只有每节未端互相支拄连接。再进而外观四方上下,大众骨人,都是如此节节支解。
修此观想成就的时候,自然而然,见到诸白骨人之外的虚空,“犹如大海,恬静澄清。其心明利,见种种杂色光,围绕四边。”
“见此事已,心意自然安稳快乐。身心清净,无忧喜想。”
“佛告阿难:汝好(自)谛观此节节解想,慎莫忘失。”这便是第十节节解脱观法。
白骨流光观
再次进修,更当“系念(念身)住意。开始谛观右脚大拇指两节之间,拉长距离如三指(三个指头并拢,横量,古称一寸三分)许。观想这三指许骨节距离之间,光光互相衔接支拄,连成一体。
如在白天禅修此观想法时,应当作如日光(太阳光)的光明观想。如在夜间禅修之时,应当作如月光(月亮光)的光明观想。
但须切记,全身骨节从脚到头,三百六十三的骨节间,都使其有三指许的间隔距离。都由光光凝结连接,“莫令解散”。只因白光连接支拄,“不令散落。昼日坐时,以日光持。若夜坐时,以月光持。观诸节间,皆令有白光(透)出。”
修此观想成就晚“当自然于日光中,见一丈六(金色)佛(像),圆光一寻。左右上下,光明亦各一寻。躯体金色,举身光明,焰赤端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悉炳然。一一相好,光明得见,如佛在世,等无有异。”
但当此观见佛身的境界现前时,“慎莫作(顶)礼。”一有迷误,便着邪见。须要切实仔细谛观,参究佛所说法。
佛说:“诸法无来无去,一切性相,皆亦空寂。诸佛如来,是解脱身。解脱身者,则是真如。真如法中,无见无得。作此想时,自然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