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死了三次的恶人-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胶舛蟠蟮那阈保萜髦械囊┢芬不崛鞒隼础�
“在放置药品的天平下方有另一个盘子,里面是另一种药品。两种药品混合之后,就会冒出火焰。碰到旁边的灯油之后,火焰就会蔓延开来。再加上先前就已经洒在密闭车子里面的灯油的话…… 棒槌学堂·出品
“只要一瞬间,车子就会被烈火吞噬。这样一来在人被烧死时,诡计中所使用的道具也会一起变成灰烬,不会留下任何证据。
“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这是为了要制造不在场证明。”浅井继续加以说明。“点火的瞬间,凶手只要位在远离现场的地方,有确切不在场证明的话,就不用担心会被警方怀疑。如果只是偶发的犯罪,根本不需要耍这种小手段,可是,如果是熟人所为,尤其是有明确动机的人的话,不使用诡计来营造不在场证明就直接犯案,那是很危险的。”
浅井用炽热的语调,滔滔不绝地说着。
“只要警方确认被害人是在现场被烧死的,那握有确切不在场证明的凶手,就等于是安全无虞了。点火的时刻,只要查证一下就可以清楚判别;在那一大清早的时候,卖报纸的会骑机车从旁边经过,这一点或许也在凶手的计算之中吧!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却发生了休克死亡这个现象。由于因火而引起的休克死亡现象非常罕见,因此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应该也是大出凶手的意料之外吧!
“和死后燃烧尸体的情况一样,井关的肺部没有煤烟,万一警方开始怀疑井关在点火之前就已经遭到杀害的话,那么好不容易制造出来的不在场证明就没有用了。凶手知道之后,或许会因此而大感慌张也说不定呢!”
浅井一边露出微笑,一边如此说道。然后他做出了结语:
“对凶手而言,不幸中的大幸是,警方花费一番时间调查死因之后,判断这是烧死无误。至于死者的情况与死后燃烧尸体呈现相同状态,则是因为死者在起火的同时就因休克而呼吸中止。警方因此发表了自杀的见解,这对凶手来说,正是符合他理想中的状况,而这桩完全犯罪也于焉成立了。”
他对市村报以笑容,暗示他的话已经告一段落。摄影机转向市村。
“原来如此,根据这个观点,说是他杀也可以成立呢!”
市村很坦率地展现出惊讶的表情,接着反问说:
“那么,为何会引起休克死亡呢?”
“从井关先生的遗体中,检验出大量的酒精。以前的事姑且不提,但我听说他最近从没有喝得如此烂醉如泥过,所以应该是被凶手一直灌酒,才会陷入沉醉状态之中的。我想,他当时一定睡得很熟吧!”
“点火装置起作用之后,在火势开始蔓延时,他应该会醒来吧?”
“如果真是那样,那时间点也未免太刚好了。我想,恐怕在那之前他就已经醒了。但是,他全身都被绳索捆绑,动弹不得,所以必定会拚命地挣扎才对。”
“就在他挣扎的时候,火点燃了;于是,忽然间被猛烈的火焰包围,他在惊吓之余,心跳也跟着停了。这就是您的推理吧?”
“嗯嗯。因为职业的关系,我从平日就常常锻炼想像力,因此当时的情景,彷佛就像浮现在眼前一般呢!”
睁开眼睛之后不久,火就刚好点燃了,这样的时机还是有点太过巧合了。只要这点一被戳中,浅井推理的基础就会崩溃。再者,所谓的自动点火装置,是否真能运作得如同浅井所说的那般顺畅,就连浅井自己也抱持着疑问。因此,浅井才使用“想像力”这样的说法,巧妙地回避掉这些问题。
“我对一件事情有点在意,就是车子的引擎当时是处于熄火状态;也就是说,那时候车子里并没有开暖气。”
“当然,没错。”
“案件是发生在三月初,而且还是黎明前夕,井关先生不会因为太冷了而无法睡着吗?”
“若是喝醉的话,就算冬天也会睡倒在路上的唷!不过我认为,凶手有准备取暖用具;毕竟,为了争取不在场证明的时间,他必须要花点工夫,让井关先生好好睡着才行。”
“如果从烧毁的车子里,发现取暖用具的残骸的话,会很奇怪吧?”
“自绳索开始,凡是会留下痕迹的小道具,凶手应该都不会使用吧!就算是取暖用具,如果用的是像抛弃式的暖暖包这种东西的话,市面上要多少有多少。这东西只要有铁粉、水、木屑、活性碳、盐类等材料就做得出来,碰到火也会烧得一干二净。”
“即便如此,只要将灰烬详加分析,不就可以找出线索了吗?”
“那可不是普通的火力而已唷!就连井关先生的打火机,在他的父亲向警方询问之后,得到的回答都是‘大概已经烧成灰了吧!’连金属制品都会得到这种说法,可见当时的火势有多猛烈。不过,警方在烧毁的车子里进行绵密的调查,但却连半点打火机的残骸都没发现,这恐怕才是最后正确的答案吧!”
“听您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
“话说回来。假设验出了变成灰的携带式取暖用具的成份,倒也不足为奇啦!他们应该改会将它断定为井关先生徒步外出时所用的物品,不见得会与犯罪产生联想。”
市村转身面向摄影机说:
“虽然我并不是刻意要对警方的搜查结果抱持异议,不过透过推理作家的视野所见,这样的解释方式也是行得通的。关于这一点,我想各位观众都已经相当清楚了才对。”
镜头拉远,将两人并肩而坐的身影映在了画面上。把想说的话全都一吐为快的浅井,流露出满足的微笑,朝摄影机点了点头。画面转换到摄影棚的一角,进入商业广告的直播时间。
4
——回忆到这里,浅井的意识猛然回到了现实之中。
当反覆阅读着摊开放在写作用的桌子上,有关当时取材的笔记、案件资料,以及电视台的节目脚本等文件时,四年前的记忆也跟着生动地复苏了起来。被牵引着回到过去的浅井,忘却了时间的流转,沉浸在重现的真实感当中。
(在那之后已经过了四年,而我也成长了不少哪……)
忽然间,他又陷入了另外的一股思绪当中。当时自己才当上职业作家两年,对工作可说是充满着炽烈燃烧的热切干劲,不过现在回头看来,自己在很多方面,其实都还不够成熟。
(没有能够看透媒体本质的能力。“轻薄”这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四年前的我,或许再适合也不过了……)
电视节目播出后,出现了意外的发展,让他后悔在节目里说出那种半吊子的推理。之后,他变得更为慎重,心中也坚定地下了决心,再也不上电视了。光是体悟到这点,在个性上也可算是有所成长了吧!这是经过四年之后,浅井现在由衷的想法。
一阵电话铃声,将浅井从追忆与思考的世界中唤了回来。从贴在耳边的话筒深处,流泄出甜美的女性声音:
“是我唷!你的工作告一段落了吗?”
那是相原君子的声音。一听到这声音,浅井原本紧绷的神经顿时放松下来,彷佛被这通电话所拯救似地,整个人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只不过是听到君子的声音而已,平常那种熟悉的轻松感,就不自觉地油然而生。
“嗯。刚写完一本书呢!” 棒槌学堂·出品
“太好了。这两天里,我一直忍着不打电话,因为,我想说不要打扰你工作……”
君子相当熟悉浅井的工作进度表;当两人偶尔讨论起一同渡过的时间时,她便敏感地将这点牢记在心里。“只要是跟浅井你有关,不管什么事我都想知道,这是我的希望。”君子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你想太多了啦!不过,就算是处在工作繁忙之中,我也老是想着,要是你能够打电话来,那不知该有多好呢!”
“事实上,这次我打电话来是有特别的事情唷;你看过报纸了吗?”
冷不防地被这么一问,浅井对于君子话中的含意,感觉有点摸不着头绪。君子紧接着又继续说:“在群马的藤冈,发现了一具被杀的尸体。那个案子,其实跟你有一点点关系唷!”
“喔,你说的是那个啊!我刚才在报上看到时,也吓了一跳呢!在新闻之后,电视台也有要再找我去,但被我拒绝了。不过,不管怎样,我还是跑回去认真读了读四年前的记录就是了。”
“那个被杀害的人,是叫做栉田芳郎对吧!我一看到电视新闻,立刻就想起来了。虽然很想马上就打电话给你,不过我知道你正在赶稿,所以就忍住了这样的冲动……”
“谢谢你这么为我着想。要是我那时就知道这件事,大概会受到冲击而写不下去吧!”
“……坦白跟你说,我啊,有件事情一直瞒着你呢。虽然一直好想说好想说,但是直到今天都没能说出口。因此,藉着栉田先生死亡这件事,我想将它一口气说出来。”
“怎么了,突然间说出这种话?”
君子的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浅井一点都猜不透。对于那名藤冈的被害者,君子一开始提到他时,用的是彷佛陌生人一般的称呼方式,但到后面却叫得很熟,甚至还加上了“先生”这种亲近的称谓,这点也让他十分在意。
“在电话里说不清楚,我等一下到你那里去,可以吗?”
“当然没问题。”
浅井用力地回答道。虽然部分原因是为了谈话的内容,不过他也很想见君子。那种终于结束了全神贯注工作之后的解放感,正在频频呼唤着君子。
再者,对于自己心中不断涌现,关于四年前案子的种种情绪,要找寻吐露对象的话,君子也可说是再适合不过的人选了。
至于君子那一边,果然也是有和火烧车命案相关的事情,想要坦白对自己诉说吧!她所说的话,实在让人无法置若罔闻。
“我现在在家里,不过得要稍微梳妆打扮一下,再加上路上可能会有点塞车,所以,就大约一个小时之后见面吧!”
“我会等你的,早点过来吧!”
当浅井挂断电话的时候,告知访客到来的铃声响了。一如他所预料,那是骑着机车,前来收取原稿并交给出版社的快递小弟。浅井将完成的作品交给他,然后从厨房的冰箱里,拿出一罐冰果汁来到客厅。
坐在沙发上,浅井叹了一口气。他的思绪再次飞回到四年前;这次,占满浅井回忆的,是他与君子相识的经过。
*
面对电视台的摄影机,那天的浅井毫不畏惧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节目结束之后,杉本导播笑颜逐开地慰勉着浅井的辛劳说:
“表现得相当不错唷!只是一五一十地照单转述警方的发言,那是平庸节目才会干的事。您揭露了与警方相左的推理观点,同时也提出了某种应该要加以思索的问题,这就显得相当有意义了!”
受到导播如此称赞,浅井感觉自己的心情相当好。
“其实我并不是搜查专家,只是以蒐集所得的情报为基础,将之组合成一篇类似推理小说的东西罢了,并不是什么很了不起的见解啦!”
嘴上说起来虽然似乎一副谦虚的样子,但浅井的内心却是得意得很。此时,从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那里,浅井得知有观众打电过来。
在副调整室的角落,他拿起了话筒。电话的另一端是位女性。
“我在电视上听到您的发言,觉得相当敬佩。那个案子,即使从他杀的角度来看也毫不奇怪呢!”
“嗯。我不管怎么看,都不像是自杀的样子。”
“那么,为什么警方断定是自杀,并停止搜查了呢?”
被对方这么一问,浅井一时间难以回答。
警方所发表的,是将庞大的案件调查资料,透过简洁整理之后所产生的结果。浅井则是针对其中的要点,来建构自己的反论。且不说浅井不可能将警方蒐集而来的所有资料全部看过,大体上来说,像他这样的一般民众,想要看到含有强烈隐密性的调查资料,基本上也是不太可能的。
警方既然敢赌上自己的威望与责任,发表出“自杀”这样的结论,那就代表他们一定在浅井所无法得知的范围领域内,掌握了能让他们如此断言的确切证据。因此,如果浅井是认真要追究警方误判的责任的话,那他就必须展示出能够让人全都心服口服的证据才行;但在今天的节目里,他并没有表现出这种令人服膺的告发精神。
严格说起来,浅井的演出只是把近似推理游戏的娱乐要素,融入节目的内容当中。他相信,观众们应该也都是抱持着相同的看法才对,所以他并不认为自己在节目里对自杀说大唱反调,会引起警方多大的反弹。浅井的目的不是唤起舆论,而是让观众明白推理的乐趣。当然,电视台的想法也是一样的吧!
让浅井感到不知所措的是,电话那头传来的女子声音,听起来是那么认真。如果回答她说,自己只是为了娱乐性质而做出这样的推理,总觉得会遭到对方的责难,批评自己是个不认真的人。但是,话又说回来,他根本从头到尾,都没有打算要主张警方有过失……
“警方之所以会这样说,必然是有根据的吧!”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