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底线-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肖仲伯在轿子上接过长须,沉思片刻,神态威严:“德奎与阿贵你们都不要解释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我都很清楚,不论谁对谁错,事情都已经发生了,你们也不用多废话,就直接说,想怎么了接?”

“谁先说?”肖仲伯盯着刘德奎与肖福贵道。

“我说。”肖福贵想先入为主,当即咬牙切齿,“刘德奎与我老婆有私情,害得我在垄上村没脸做人,刘俊用军刀刺伤我大腿,恐怕我这条腿就走不了路了,我的要求是刘德奎与刘俊爷俩向我下跪叩三个头,从垄上村迁走,此事就算了结。”

肖福贵很清楚,他兄弟将刘德奎的双腿打折了,他又将刘德奎的男根给砸坏了,刘德奎伤的更重,他与刘德奎是互有损伤,族长的理事风格向来是各打五十大板,赔偿的事就免谈了,关键是要回面子。

刘俊听完肖福贵的陈述,暗自冷笑,肖福贵想让他父子俩向其低头认错,门都没有;至于是不是从垄上村迁走,全看父亲的意愿,这个村里的村民大多冷血,今后就算留在村里也是要与村长作对的,所以迁不迁走也没有什么好留恋的。

“德奎,你说说。”肖仲伯平静地问道。

“老爷子,要说伤害,谁受的伤轻谁受的伤重,都有受伤,我就不多说了。虽然我有错在先,但叩头下跪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刘德奎当即表态,该言不言,懦弱无能,有族长作主,该说的就要说,“男人上跪天,下跪地,中间跪父母,老爷子,你评评理,我能跪么?”

“不跪不行!”肖福贵大叫。

肖仲伯瞪了眼肖福贵,朝刘德奎道:“那迁走,你是否愿意呢?”

刘德奎愣怔了下,咬咬牙:“愿意。”

尽管刘德奎心里有一万分不情愿,但不得不答应村长的要求迁离垄上村,祖辈在垄上村辛苦留下的一亩三份地就这样在他手上丢了,刘德奎的心在滴血。

刘德奎心里也很清楚,既然村长肖福贵在村里容不下他爷俩,也只有迁走一条路了,比起沉塘来,那是天大的幸运了,更主要的是,他的双腿废了,以后或许一辈子坐轮椅无法干农活了,刘俊执意要去城里,家里的田地自然没有人打理了。

“阿花,你呢?有什么想法?”肖仲伯没有忘记被村长殴打过的田秀花。

“老爷子,我与肖福贵没法过了,儿女跟谁由儿女作主。他将德奎哥的双腿打断了,我要终身服侍德奎哥。”田秀花意志很坚决,无论刘德奎何种境地,她就是要和他在一起。

“丑娘们,你……”肖福贵大骂,真想上前撕烂田秀花的嘴巴,田秀花的话太伤人自尊了,居然对一个偷情的男人念念不忘。

“jiān。夫。yín。妇”肖福贵在心里诅骂了一万句。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是没法子的事。秀花你就跟德奎一起过吧。”肖仲伯作出了决定。

肖仲伯阅人无数,心里很清楚,虽说自古有的说法是“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但田秀花与肖福贵已经决裂,强行捆绑不成夫妻,倒不如成全田秀花与刘德奎,田秀花说的没错,刘德奎瘫痪了总得有人照料,这也算是给充满仇恨的刘德奎的儿子刘俊解了后顾之忧,会消除刘俊的仇恨。

“老爷子,秀花给你叩头了,您的大恩大德,永世不忘。”田秀花喜极而泣,在偏远的垄上村,象村长肖福贵这一辈的人没有几个打结婚证的,都是事实婚姻作数,族长的一句话就可以解了田秀花与肖福贵的婚约,以后田秀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和刘德奎生活在一起了,

“老爷子,谢谢您。”刘德奎深情地注视着田秀花,朝肖仲伯道,“老爷子放心,过完这个农忙,我就迁走。”

“那好,事情就这样了结了,你们谁都不能再动手,谁先动手,可别怪我不客气。”肖仲伯快刀斩断麻,对八大金刚说句“起驾”,便坐着四人大轿回村。

有族长发话了,谁也不敢乱动,尽管村长心里诅咒了肖仲伯一千次一万次老不死的老东西,但还是不敢造次,只是恶狠狠地瞪了眼刘俊,叫上肖福仁与肖福权将其搀上大板车回村。

“村长,我先帮你包扎下大腿吧。”胡郎中提着药箱跑上前去。

“哼,你还记得我这个村长啊?刚才干什么去了?”肖福贵对跑过来的胡郎中理都不理,让兄弟俩推着板车回家。

胡郎中讨了个没趣,但还得耐着性子死了脾气跟在板车后面走,他要跟着村长回家后再给村长包扎。

……

“德奎哥,和你在一起,我死也无憾了。”在回家的路上,被哑巴扛在肩上的田秀花心满意足。

听到田秀花说“和你在一起”的话,被刘俊扛在肩上的刘德奎没有应声,只是连连向田秀花使眼色,刘德奎知道儿子刘俊虽然对他与田秀花之间的喜剧般的结局没说什么,但他能感觉到儿子对这样的事很反感,一时半会,儿子是没法接受田秀花进刘家门的。

将父亲与田秀花安置到家里后,刘俊留下了哑巴肖力,两人一起煮了一大锅稀饭,端给刘德奎与田秀花吃。

刘德奎的双腿断了,目前只能坐着或躺着,所幸村长砸向刘德奎卵蛋的那一棒槌砸偏了些,尽管男人那玩意儿不中用了,还好能正常尿尿,省却了诸多的麻烦。

田秀花下。体受伤,现在还不能下地走路,养些日子就能恢复正常了。

有族长肖仲伯断案了断了村长与刘德奎两家恩怨,对于田秀花偷人的事也就没有谁再非议了,田秀花名义上成为了刘德奎的老婆,刘俊的后妈。

知道刘德奎一家不久后就要迁走,村民们也不忍心背后说些闲话,两个男女受了那么大的折磨,最终能走到一起很不容易啊,但就是不好评论刘德奎与田秀花的事算不算“有情人终成眷属”?!

……

哑巴在坟山鱼塘前的表现,极大的忤逆了村长的意志,第二天村长便派人将鱼塘边哑巴住的草棚给拆了,说是那鱼塘有邪气,村里人不宜驻守。

哑巴没法只得住在刘德奎家,正好遂了哑巴的心愿,可以天天和救命恩人阿俊在一起。

刘俊每天坚持做饭,有了哑巴肖力的帮忙,倒是轻松了不少。每次炒好菜烧好饭他总是端给父亲先吃,而哑巴却是端给田秀花,阿俊最多不得已时见到田秀花喊一句“姨”,田秀花笑呵呵地也乐意接受。

田秀花知道,想让阿俊喊一声“妈”,那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但田秀花心里却将刘俊当成了亲生儿子。

刘俊知道垄上村的日子呆不长久了,除了一日三餐服侍父亲与田秀花外,刘俊便会叫上哑巴一起去村外的野塘小溪钓甲鱼、摸黄鳝。

由于县城太远,也不可能捉上几斤甲鱼、黄鳝就进城去卖,刘俊便和哑巴一起在家附近比较隐密的地方挖了个小水坑,将每天捉到的甲鱼、黄鳝等水产放进坑里养着,为了省路费,到时候去城里一次性卖掉。

刘俊带着哑巴捉甲鱼的事瞒住了父亲与田秀花,也没有告诉村里任何人,刘俊他憋着一股子气,一定要赚到进城做小本生意的本钱,现在父亲废了,还又多出个女人要养,谁都指望不上了,只有靠自己了,这个家的担子,刘俊必须要挑起来,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嘛!

本来就穷的刘德奎家,一下子多了两个大人,很快收入上就捉襟见肘了,生活变得拮据起来。

先前刘德奎艰难的时候,暗中还有村长的老婆接济点,现在田秀花与村长没了夫妻关系,村长断绝了田秀花的一切生活来源,一分钱都没分给田秀花,这人呀,没钱,活着就是难。

作为一家之主,瘫痪在床的刘德奎犯愁了,现在没钱买油打米了,一家四口喝西北风么,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啊!

 第008章 乡巴佬进城

刘德奎为生计犯愁,更为即将离开世代祖居的垄上村而伤心,就因为与田秀花的事东窗事发,被村长逼得要离开故土,四处漂泊,那种滋味很不好受。

都说故土难离,人老总得叶落归根,而今根都没有了,刘德奎伤心之极,不到一月的时间,头发便愁白了许多。

田秀花则是裸。身进刘家的,东窗事发的当晚赤条条地过门到了刘德圭家,真是一根纱都没戴,半点金银也没有。

虽然田秀花租了村委会的一楼做小卖部,几年来也赚了些钱,没有一万,少说也有八。九千,但田秀花是个要强的女人,自进刘德奎家后,硬是没有踏进村长家一步,别说没向村长前夫讨要一分钱,连一件女人的衣服与首饰都不曾拿回一件,身上穿着的却是刘德奎宽大的男人衣服,从某种意义上说,田秀花还真是干干净净赤赤条条地“嫁”与刘德奎做老婆。

田秀花来刘德奎家也有上个月了,身子恢复得差不多,刘德奎除了双腿不能走路只能坐或躺着外,吃喝拉撒倒也正常,见刘德奎私下常有叹气,头发也花白了,人也显得苍老了许多,雄风不再,田秀花心疼的不行。

“奎哥,马上要走了,看你整天愁眉苦脸的,还有什么放不下心的吗?”田秀花蹲下身子给刘德奎洗脚,装着很随意地与刘德奎拉家常。

“唉,阿花,我对不起列祖列宗啊。”田德奎叹了口气。

“奎哥,没啥对不起列祖列宗的啊,一辈子窝在这穷山村还真没有什么盼头。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我看阿俊那娃勤快能干,哑巴也有力气,咱一家四口子去城里讨生活,不定比谁都活得好,咱村里不是一大半的年轻人都到城里务工去了嘛。”

“说是这样说,就这样舍了老祖宗的基业,心里有愧啊。”顶多还有大半个月的农忙“双抢”过后,刘家就要背井离乡了,刘德奎终有不舍。

“奎哥,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啊?祖宗的牌位咱带着就是了。我看阿俊那娃有胆子又有文化早晚会有出息的,外面的天更大,娃儿得走出这村子到外面闯一闯,就会有更大的出息的。”田秀花宽慰着刘德奎,她知道,只要一提到阿俊,刘德奎就会来精神。

田德奎所说什么老祖宗的基业?不就是一亩三分地吗?不就是破房子一间吗?有啥好留恋的,想她田秀花在穷山村里开个小卖部都能赚个上万元,到遍地黄金的城里去赚个十万八万的也不是什么难事。但这话田秀花不能当着刘德奎的面说,怕伤刘德奎的心。

“阿俊倒是铁了心要去城里的,只是,往后苦了你了。”刘德奎见田秀花说的也有理,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叹气也没用,唯有面对现实。

“奎哥,只要和你在一起,我乐意啊,我没什么苦不苦的。”刘德奎能这么关心她,田秀花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唉,阿花,家里也快没米了,村里小卖部就不用去了,你就先到邻居大叔家借点吧。chūn季水稻收上来也卖不了几块钱,家里就那点钱了,还得留作路费。我想了一夜,到时离开垄上村,我们也没地方去,所幸我妹妹在省城,就先去妹妹家落下脚再说,你看行不?”刘德奎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大事还得他拿主意。

“奎哥,行,家里你作主,我听你的,你说到哪就到哪。”田秀花总算摸清了刘德奎的心事,全村就村委会的小卖部里有米卖,田秀花也不会去那里买米。

人穷志短呢,不就借点米嘛,这事难不倒田秀花,她到邻居大叔家三言两语便说服了大叔借到了大半月的口粮,许诺从自家田亩的收成里还双倍的稻谷给邻居大叔就是了。

……

刘俊与哑巴白天忙于捉王八、鳝鱼,晚上有时还得象他父亲以前那样通宵给水稻放水,整日很辛苦,倒也充实。

日子过得很快,刘俊得趁农忙“双抢”前将甲鱼、鳝鱼卖掉换些钱出来,所谓“双抢”,是农村的一个术语,也就是chūn季水稻收割的同时也将秋季的水稻播种下去。

田秀花的身子恢复得能走动能照料双腿残废的父亲的衣食住行时,刘俊编了个谎话说是以后再也不会回来了,要带哑巴肖力同去古和县城与老师同学拜别下,大概要几天的时间,刘德奎二话没说给了二百块钱作路费。

刘俊与哑巴趁夜将放养隐蔽在小水坑里的甲鱼也就是王八、黄鳝等起水,王八用两只竹篓装着,足足有七八十只,每只一两斤,满满两竹篓上百多斤。

几百条黄鳝则盛放进两只陶瓷大水缸里,满满两大水缸的鳝鱼则有两百多斤重。

装有王八的竹篓与装有鳝鱼的大水缸用挑禾绳绑结实,并用透气的旧纱布遮严实,遮严实的目的是不让村民发现,为什么要这样做?刘俊才不想让当村长的肖福贵知道发财致富的秘方,也不太想帮村民发家致富,因为这个村里的人很冷血,在父亲与田秀花要沉塘时,村民除了瞧热闹幸灾乐祸外,竟然没有人上前阻拦。

刘俊与哑巴带了准备好的干粮,刘俊用挑禾的扁担担竹篓,哑巴力大些就用扁担担水缸,两人在鸡啼头遍天还未亮之时,便担着王八与鳝鱼走了二十几里路来到梧桐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