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5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跟净土宗关系非常密切,确实这是《无量寿经》的注解,《无量寿经》的细说,懂《华严》你真正懂净土。不懂《华严》,《无量寿经》讲不出味道来,有这个渊源。这是一部大经,怕以后讲的人愈来愈少,希望我留一套录相带给后人做参考,所以我就接受了。确实是不容易,一共九十九卷,我们现在已经利用三千多个小时了。这个经不能中断,天天要讲。也是好事情,愈讲愈欢喜,愈学愈有受用,确实法喜充满,令我们自己离苦得乐,乐而忘忧。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八九卷) 2007/7/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8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门」。我们接著看安稳光,我们还是把经文念一遍:
【又放光明名安隐。此光能照疾病者。令除一切诸苦痛。悉得正定三昧乐。施以良药救众患。妙宝延命香涂体。酥油乳蜜充饮食。以是得成此光明。】
这八句偈在现代这个时代,世尊确实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也是很丰富的启示。现代众生实在是太苦了,疾病也比从前多。得病的原因非常复杂,跟科技的发达有密切的关系,我想这些几乎活在现代的人都有很深的体会。可是治疗的方法却非常困惑,要怎样才能帮助现在这些心理、生理痛苦的众生?我们细心观察,冷静的思惟,现代人活在这个世间,要跟古人相比确实有很大的差距。现在人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换句话说,没有文化的生活。没有文化,就是前面所说的,变成非人的生活,他怎么会不痛苦?天灾人祸,有史以来没有现在这么样的频繁。『良药』,不但是治病的这些药物,现在连我们生活所必需,也就是衣食住行乐育,娱乐跟教育,全都出了问题,都要真正是佛菩萨来救护。佛菩萨怎么来?必须要接受佛菩萨教诲的这些佛门弟子,要发真正的菩提心。只要发真菩提心,就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是救众生的病患,无论哪个行业都要菩萨。
在前几年,我在吉隆坡讲经,住在李金友居士的酒店。很难得,好像我第一次去的时候,他把他酒店的员工,重要的干部,好像有五、六十个人,集合起来,要我跟大家谈谈话。我就劝他们做菩萨。酒店就是道场,在这里面工作的人员都是佛菩萨,住客都是有缘得度的众生。把自己在佛法里面所学到的,为众生服务,做众生的好样子,把佛法介绍给大家。首先你要做出来,人家看到你的服务人员这么好,他们住过很多酒店都没有遇到过,会感到很惊讶,也会很感谢。
由这个例子诸位就能够举一反三,你在家庭,家庭是道场,把佛法落实在自己。从哪里落实?我们常常讲的,你先把三个根扎好,三个根先落实。落实《弟子规》、落实《感应篇》、落实《十善业》,然后你想想,你一家人是不是对你很尊重、很欢喜?由尊重、欢喜、爱戴,他自然就会学习,你就度了一家人。逢年过节假期的时候,你邀请你的亲朋好友到你家里来作客,目的是什么?度化这些人。让亲朋好友到你家,看看你们的家庭,我们讲到「毛光照益」。首先进到你家感受你家庭里面的气氛、磁场,他在其他地方没见过,当然就向你请教。他向你请教,你就可以给他讲解,讲解就是讲经,讲解就是讲开示,你会度很多人。所以家庭是道场。
或者是,香港居住的环境都不大,亲戚朋友们来的时候可以到餐厅,餐厅是道场,一面吃饭,一面就讲经说法。这个讲经说法会非常自由自在,没有讲经这种威仪的限制,非常活泼,庄严肃穆。无论在什么地方,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世尊当年在世,没有一定的道场,一切时一切处无一不是道场,人走到哪里那个地方就是道场。最重要是自己能落实。我们学《华严》,「大方广佛华严」就在脸上、就在身上,《华严经》里面的教诲,是我们的思想,是我们的见解,是我们的言语、行为。我们这一身变成活的《华严经》,活的《地藏经》,活的《无量寿经》,在在处处自行化他,充满智慧,没有烦恼、没有忧虑。众生有苦难向你提出来,你都能有方法去教导他。
酒店里面请客不要用房间,为什么?房间有范围,只有你这几个人,其他的听不到,最好用大厅,很多人一起,你一讲旁边人都听到了,普度众生。尽量去找机会,哪里有缘就到哪里去,慢慢邀请你的人也多了,你可以到处去讲。这里头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没有别的,就是你自己有没有做到。我们在讲席里面常说,自己做到,再说给别人听,这是圣人;自己没有做到,说给别人听,别人不相信。看你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外一套,别人会讽刺、会轻视,就带来毁谤。一定先要求自己做到,我们这样才能够真正续佛慧命,为古圣继绝学,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佛以良药救我,我得度之后,我要以良药救众生,这才叫报佛恩。
所以首先度自己,度自己要知道,要常常反省、检点,自己最严重的毛病是什么,从最严重的毛病下手,效果就非常明显。现在社会大家只知道争利,二千五百年前,孟子见梁惠王就说过,「上下交征利,其国危矣」。一家人争利,这个家不和,家不和就不能兴旺,家道就衰了;一个团体争利,这个团体不和,这个团体前途有限;一国争利,这个国家肯定动乱,社会不安定。现在是全世界,哪个国家地区的人不争利?争利好像变成现前社会一种风尚,风气,一般人讲时髦,不争利那你就赶不上时代,你被时代淘汰掉了。
我记得好像是有一次何守信访问我,问了我一句话,也是由这个引起来的。有一句成语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好像人要为自己是天经地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当时就告诉他,这句话是错误的,误导了社会大众,今天社会的动乱,这句话的关系很大。我说释迦牟尼佛一生不为自己,天没有诛他,地也没有灭他;孔夫子一生也不为自己,天也没有诛他,地也没有灭他。这就说明这句话是错误的,不是真的。我这一生学孔子、学释迦,念念没为自己想,起心动念为正法久住,为弘法利生,为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我说天没有诛我,地也没有灭我,我活得很快乐,事实摆在此地。所以,一切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心,要有智慧来辨别一般人的这些言论、导向。他们受一些影响,念头偏差了,行为偏差了,我们要走出一条正当的光明大道,不能受他的影响;希望我们可以影响他,别受他的影响,这样就好。
就近处来看,真的好人吃亏,在这个世间,好人很苦。这些地方,我们就要懂得基本因果的道理。就一般因果来讲,我们活得很苦,真正的原因不是别的,我们过去没修福报!甚至有些作恶的众生,唯利是图的、损人利己的,得大富大贵,我们知道那是他过去生中的福报大,修的福报,不是他这一生当中行业得到的福。而这一生当中的行业是折福,他命中的福报已经打折扣,已经损失一些,还有这么大的福报。我们明了之后就很感叹,他这一生如果是走正道的话,他的福报比现在高出十倍都不止,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福报太大,打了对折,还有这么大,你就想想看。我们用古人的说法,在现在还是一样行得通。最大的福报这是帝王,这个人的福报可以享几百年,子子孙孙可以传几十代,这么大的福报。你看在中国周朝,享国八百年,传几十代,大福报。他今天一世就享尽,几百年的福报变成几十年,几十年甚至变成十几二十年,这样我们就完全明白了。我们今天在生活上遇到困境,很辛苦很辛苦,过去生中没有修福,这是自己要明了。
另外一个,释迦牟尼佛的福很大,为什么他要过那个苦日子?是为真正发心修道人做个榜样,如果一个人不能吃苦、不能忍辱,道业不容易成就,佛陀大慈大悲为我们做示范。我们想想,我们现前物质生活比释迦牟尼佛要强多了,至少我们不要辛辛苦苦每天出去托钵,我们也没有一天晚上住在野外,风吹雨打,没有。我们今天所享的福,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三餐饭不要去托钵,比释迦牟尼佛的享受超出太多了。我们付出多少?释迦牟尼佛付出多少?这样一比较,我们的惭愧心就生起来,感恩的心就生出来。
佛可以给大众做这样的示范,我们在今天这个时代应不应该?今天的社会大众普遍迷失了方向、迷失了目标,我们做一个引导。他们念念当中追求名利,无论是得到得不到,都是很辛苦。我们今天示现一个样子是贫而乐,我们生活得很快乐。这个形象就是好样子,就是典型、就是模范,就是良药。每天能吃得饱,衣服能穿得暖,足够了,就很快乐。天天读圣贤书,跟圣贤人做朋友,跟佛菩萨做朋友,这里面的乐趣现在世间人想不到。如果我们有缘,帮助众生,帮助众生没有别的,要给众生做样子,他才会看出来。你没有榜样,只是说,他不相信,他听了也点头、也赞叹,他说这个做不到,这是理想。做出来!从自己身上做起,从自己家庭做起。
有力量,有这个缘分,我开个小店做起。小店,做饮食店很好,小店就是道场,到这个地方来喝茶、来吃点心的都是与你有缘的人。你在这个地方可以度众生,不必要搞道场。如果有殊胜的缘分,像我在前面讲的,我们开一个旅馆,或者把旅馆变成安老院。最理想的是一半,一半的安老院,一半的旅馆,譬如旅馆盖个十层楼,五层是安老院,五层是旅馆,安老院是长期住在旅馆里面。这个旅馆房间,房间都有电视,二十四小时讲经、教学,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课程,客人喜欢听什么他自己会去选择。旅馆是道场,旅馆是学校,旅馆是多元文化中心,这里面不但是居住、饮食卫生、安全,更有最丰富的精神生活。
旅馆里面的服务人员都能够百分之百的落实儒释道的三个根,无论在哪个地方,言谈举止他看到了,那是教他。所用的员工都要受过传统文化的训练,告诉他人人是菩萨,每个员工都是菩萨,这个旅馆是菩萨旅馆。从总经理到底下的员工,所有员工个个都是菩萨,我相信他的生意一定兴隆,他们家的房间可能没有一天一个房间是空著的。要来住,大概总得一个星期之前,一个月之前来订房间,临时订不到。菩萨事业、圣贤事业,这旅馆是学校,旅馆是教堂,得用这些方法帮助现前苦难众生,解除他的忧患。
『妙宝延命香涂体』,这里面最现实的,人人所希求的,健康长寿。「香」是什么香?戒定真香。《弟子规》落实是一分香,加上《感应篇》是二分香,再有《十善业》,三分香,圆满的香。佛法再提升就是五分法身香,五分法身香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首先落实在自己身上,具足五分法身香、具足六波罗蜜香、具足四摄、四悉檀香,不为自己,为众生,那就「妙宝延命」了。自己的命运是业力主宰的,我们讲命里注定的,为续佛慧命,为苦难众生,这就不是自己命里注定的。真正发这个心,寿命就延长。
我们在《了凡四训》里面看,了凡先生寿命五十三岁,他并没有求长寿,只知道断恶修善,一家人行善,舍己为人,他活到七十四岁,延寿二十年。这个例子太多了。我们并不是想迷恋在这个世间,不是,不是在世间求享受的,不是的。愿意在这个世间受苦,帮助苦难的人,你不必求寿命,自然延长。为什么?许许多多苦难人需要你,佛菩萨、圣贤人也需要你,需要你为往圣继绝学,需要你延续正法。不但需要你,我相信佛菩萨、古往的这些圣贤都还感激你,为什么?你为道辛苦,你不是享福的。你在这个地方为众生,为苦难众生,帮助他们破迷开悟,帮助他们离苦得乐,受尽了辛苦。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怎么会不感激?继绝学、开太平、续慧命、度众生,都是佛菩萨、圣贤的事业,你肯发心去做,自然得到加持。
这个加持里面,不会给你富裕的生活,不会给你,为什么?那不是个好样子,对社会一般人看那是负面的。我们从古圣先贤一直看下来,然后再看历代祖师大德,哪个人一生是享福的?你看释迦牟尼佛他享福吗?你看孔子享福吗?你看我们历代这些祖师大德们,哪个是享福的?近代为中国佛门,无论哪一个宗派,无论是出家在家,大家所最敬佩的印光大师,净宗第十三代的祖师,他一生享过福吗?禅宗的泰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