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现代前期艺术史-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接的影响。立体主义、野兽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流派都受到后印
象主义的启发,甚至成为它们形成的因素。如后印象派画家塞尚就被20世
纪的艺术家们推崇为“现代绘画之父”。
后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一般认为是塞尚、梵高、高更。其中塞尚和高
更是法国人,而梵高是荷兰人。由于梵高主要活跃于法国,所以把他归入法
国绘画史。
①塞尚(1839—1906年)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附近的艾克斯城。塞尚青
年时期学过法律,爱好文学和美术。1862年到巴黎专攻绘画,并结识了毕沙
罗、马奈和雷诺阿等。曾几次参加印象派画展。他承认和尊重印象派在外光
和色彩上所取得的成就,但同时又觉得印象派的观察法和表现法太表面、太
飘浮。他有自己的个性。他不追求外光,而注重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
和内在结构。比之印象派画家,他更加关心实体感与构图,关心均衡与结构,
画面显示出凝重厚实和恒定持久的感觉。塞尚主张绘画摆脱文学性和情节
性,充分发挥绘画语言的表现力。这一主张推动了欧洲的纯绘画观念的流行
的形式主义绘画的发展。他强调主观感觉的重要性。所以,现代派艺术家把
他的理论和实践看作是新艺术的“起点”,称他为“现代绘画之父”。正像
阿纳森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一书中所说:“毋庸置疑,塞尚是20世纪立
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绘画之父。但是,即使在他生命之末,也从未有过任何想
完全脱离现实的愿望。当他说起锥体、圆柱体和球体的时候,没有把这些几
何形状当做最终结果,也不想把风景或静物最后加以抽象,抽象对于他是一
个方法,一个中间站。在这里,他剥去了他所看到的无关紧要的枝节问题,
旨在重建作为独立绘画的自然景致。”
… Page 87…
塞尚在创作中,力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从形、色、节奏、空间等诸方
面去表现体积质感的多样和丰富,探索事物内在的“奥秘”。如《埃斯泰克
的海湾》中,轮廓线就是两个色块的汇合处。画的中景部分是海湾,是一片
强烈浓重的色块,各种各样蓝色,从画布的这一端延伸到另一端。海湾的后
面,是一排蜿蜒起伏的小山,山的上空是淡淡的、柔和的蓝天。里面只加了
一些极淡的玫瑰红、绿的是落日的余晖,海湾的蓝色,甚至比前景的褐色和
红色更强烈地表现自己。塞尚采用色的团块表现物象的主体、深度,他不主
张用线条、明暗来表现物体,而是用色彩对比。他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
暗也不存在,只有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
表现出来的。
塞尚创造了一系列风格特征鲜明的人物画、风景画和静物画,如《肖凯
像》、《玩纸牌者》、《黑色的时钟》、《穿僧侣衣服的多米尼克舅父》、
《读报纸的父亲像》、《苹果篮》、《酒神宴舞》以及《浴女们》等。塞尚
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直到死后第二年才得到巴黎画坛的承认。
②高更 (1848—1903年)生于巴黎。当过海员、店员和交易所经纪人。
35岁时他辞去交易所经纪人的职务而成为职业画家。但是又拒绝按照传统的
方法去学习。他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生活和创作的几年,是他创作生涯当
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他排斥光影在画面上的作用,而从充满神秘的对照
和辉映效果的平面色块来组成富有装饰效果的壁挂一般的精彩画面。1889年
所创作的《雅各与天使的搏斗》就是这种风格成熟的标志。这幅作品由红、
蓝、黑和白色组合而成,弯曲起伏的线条产生了一种镶嵌画似的效果,表现
了一种宗教的幻想。高更在雅各和天使进行搏斗的地方的色彩运用红色,并
且占画面的绝大部分,他把色彩显然当成表现目的而不是对自然界的某种描
写。高更把绘画的本质看成是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当成记忆中经验
的一种“综合”,而不是印象主义者所认为的那种直接的知觉经验中的东西。
在高更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他抛弃西方传统的习惯势力而力图实现一种
回到史前人类的表达方式来认识真理和认识世界,因此,他的作品具有一种
象征性和表现的原始性。
高更的《我们来自何方?我们是什么?我们走向何方?》就是典型的象
征主义作品。是他自杀未遂后在塔希提岛创作的。他的梦幻的记忆形式,把
读者引入似真非真的时空延续之中,在长达4米半的大幅画面上,从左到右
意味着从生命到死亡的历程,树木、花草、果实,一切植物象征着时间的飞
逝和人的生命的消失。这件作品取材于塔希提人的宗教,在一片葱郁的蓝色
的绿色丛林中,隐约显现出“佛”的慈容,闪烁着橙色光辉的粗犷人体,在
自由地休憩和生息。高更的另一幅作品《两位塔希提妇女》则是另一番情景,
含有很高的趣味性和艺术魅力。在从黄色到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的色彩结构
中,现出了两个妇女的轮廓,象纸浮雕一样出现在背景上,虽说是线造型,
但人物的头部和手臂却是以微妙的明暗变化来表现的。
… Page 88…
高更的作品吸收东方绘画、黑人雕刻、中世纪艺术和民间版画的一些特
点而形成了一种装饰的画风,因此,在他生前,有评论家称他是绘画中象征
派的首领并非没有道理。他的理论与实践也的确影响了一群使用象征语言的
画家,推动了象征艺术的发展。总之,高更对二十世纪的现代派艺术,特别
是超现实主义有重要的影响。
③梵高(1853—1890年)出生于荷兰津德尔特。是一名荷兰画家。但是
他的主要活动和影响都产生在法国,并与高更、塞尚齐名。早期画风受荷兰
传统绘画与法国现实主义画派的影响,注重写实,如 《食土豆者》就是表现
一个穷困的矿工家庭生活情况的现实主义作品。自从结识了西涅克、高更等
人以后,画风开始变化。
梵高大胆地使用鲜明强烈而又充满光彩的深颜色作画,达到了和谐而又
艳丽的色彩力量。他追求线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追求画面的平面感、装饰
性和寓意性。对于1888年8月所作的《向日葵》,梵高解释说:“我想用
一组 ‘向日葵’来装饰画室,我让纯的或混合的铬黄在从淡黄到深青色不一
的背景上迸发出燃烧的火焰。我把他们镶在橙黄色的细画框里,其效果犹如
哥特式教堂中的彩色玻璃画。”他是借秋天阳光下向日葵的形象表现内心激
奋的感情。
有些理论家在评介梵高创作时,错误地认为梵高艺术的表现仅仅来源于
“燃烧着的主观感情”,甚至有人认为由于他神经不正常,他的艺术才含有
“一股不可抑制的力量。”这种见解是没有道理的。梵高早期接触过下层社
会,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他16岁当职员,先后在海牙、布鲁塞尔、伦敦、
巴黎等许多城市工作过,后因失恋和热衷于宗教抛弃经商,在一个煤矿区当
传教士,过着清贫的生活。假如没有早期的生活体验,他是无法创作出像《食
土豆者》那样具有生活气息的作品来的。《囚徒放风》是梵高根据法国著名
版画家古斯塔夫·多雷的版画构图改为油画的。此画的社会意义是深刻的,
与其它画,如《农民》、《邮递员罗林》、《夜间的咖啡店》等一样,都是
梵高的名作。
在作品中表现出对人类强烈的爱和抒发自己强烈的个性,是梵高创作的
一大特色。在梵高的肖像画里也可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1890年梵高自杀前
的几个月里所画的自画像就是一幅深深打动人心的作品。他如实地表现出精
神病人凝视的可怕和紧张的眼神。在不同层次的蓝色里,一些节奏颤动的线
条,映衬出美丽的雕塑般的头部和具有结实造型感的躯干。画面的一切都呈
蓝色或蓝绿色,深色衬衣和带红胡子的头部除外,似乎我们从画上看出了一
种惊恐中的渴望。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绘画
英国从18世纪起,才有了自己的真正画派。因为在此之前,影响英国
… Page 89…
画坛的都是外国的画家。英国的绘画与英国的文学和戏剧相比,远远落后于
文学和戏剧。
19世纪7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印象主义,波及到整个欧洲,成为欧洲
的主要文艺思潮。这个思潮通过惠斯勒传到了英国。
惠斯勒(1834—1903年)生于美国,后加入法国印象派画家的行列。1863
年的落选沙龙中,惠斯勒的《穿白衣的少女》和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遭
到同样的命运。1863年惠斯勒定居伦敦。他反对拉斐尔前派,而且反对整个
维多利亚王朝的画风,其创作活动的确给英国带来了新的气氛。比如,在他
描绘的泰晤士河与威尼斯景色的风景画中,以大胆的构图表达了自然界光和
空间的复杂变化。
把绘画感受和音乐联系在一起,也是惠斯勒的一大创举。他在自己的讲
演《十点钟》里写道:“大自然中固然包含着一切图画的色彩和形式的因素,
就象琴键包含着音乐的全部音符。但是一个艺术家生来就是要科学地取舍和
组织这些因素,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美好的,就象音乐家组织他的音符,形
成和声,从浑沌中创造出动人的和谐”。因此,他的画常常用音乐术语来命
名,如《交响曲》、《夜曲》等。
惠勒斯认为音乐的目的是悦耳,绘画的目的是悦目。在反对关心主题思
想的艺术观点上与印象主义者是一致的。
惠勒斯曾于1886年被推为皇家不列颠艺术家协会会长。1896年当选为
国际艺术协会首任主席。惠勒斯的绘画使得英国艺术与欧洲大陆同时期的艺
术第一次互通声气,其历史作用举世公认。他本人也被誉为19世纪末叶欧
洲最杰出的画家之一。
受惠勒斯影响的英国画家有西克特(1860—1942年)、斯蒂尔 (1860
—1942年)等。西克特是德加的信徒。当西克特初露头角时,印象派在英国
还没有得到公众的拥护。于是,他与斯蒂尔等人创立了“新英国艺术俱乐
部”,致力于印象主义的英国化。他们把较为浓重的印象派画风输入了英国。
斯蒂尔的很多作品受法国影响,那种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于光与色的注意,几
乎与法国印象派完全一样。不仅如此,斯蒂尔还用英国画家所擅长的水彩画
来体现印象主义的精神。西克特善于运用德加的方法进行创作。但是,印象
派在英国所起的作用的影响较小,无法与印象派在法国相比。
20世纪初,成立于伦敦卡姆登镇的卡姆登集团也是英国绘画史上的一个
著名画派。这一画派主要受高更、梵高的启迪和影响,在艺术表现上,想把
强烈的装饰色彩与现实主义风格结合起来。这种理论与“新英国艺术俱乐
部”致力于印象主义英国化的理论发生了矛盾。实际上,卡姆登集团已开始
了向后印象主义的过渡。不过在英国绘画史上,弗赖伊被认为是后印象主义
的代表。
弗赖伊(1866—1934年)曾在伦敦和巴黎学画,后来转向艺术评论。1906
年第一次接触塞尚的作品,成为法国画派的热烈拥护者,并通过展览会把后
… Page 90…
印象主义介绍到英国来。说他是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主要是在艺术评论和宣
传组织方向。因为作为画家他从来没有获得较大的成功。1910年他为格拉夫
顿画廓组织了第1次后印象主义展览。他在《马奈与后印象主义》一文中的
观点也引起了美学界的论争,直到1927年和1930年,他还先后写了关于塞
尚和马蒂斯的专著。
3。德国绘画
(1)德国现实主义的两位杰出代表
对19世纪后半叶德国绘画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人物是柏林画派的阿
道尔夫·门采尔。
①阿道尔夫·门采尔(18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