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古典精华文库mj11-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答道:“约走了五个月,因为山路太多,交通不便之故。
”后来又谈到十日并出的事情,渠搜国王道:“小国当时损害
不小。后来知道是天朝一个神人,将它射下九个,方才平定。
小国君民上下,无不景仰之至,所以寡人此来,一则观光上国,
二则亦想瞻仰瞻仰这位神人,不知现在何处?”这时老将羿正
在第四席中坐着,帝尧就顺手指道 :“就是这位老将。”渠搜
国王一看,忙出席,向老将羿连连稽首,口中不住的叫道:“
哈纳答依希谷六利!哈纳答依希谷六利 !”后来问翻译,才知
道是“佩服之至”的意思。当下老将羿答拜了。帝尧又将老将
的年龄功绩,略述一遍,渠搜国王益发佩服。
酒过两巡,大家随便谈谈,帝尧问起那边的风土情形。他
说 :“那边天气尚好,农桑之事亦兴,居民也有些兼营畜牧的。
”后来问到物产,他说:“国内有一种兽类,名叫(鼠勺)犬,
亦叫露犬,有翼能飞,喜食虎豹 。”大家听了无不称奇。后来
又谈到邻国,他说 :“南邻有一个大夏国,西邻有一个沃民国,
地方都是大的。但是,大夏国君狡诈而贪,寡人之子仁而庸。
寡人死后,不免受大夏国之欺,到那时,天朝天子如能赐予援
助,寡人死且感谢 。”说罢,便再拜稽首。帝尧慌忙答礼,并
加以安慰。宴礼既毕,渠搜国王深深致谢。又住了二十多日,
各处游遍,方才起身归国。他所带来的,是毛皮之类,帝尧回
赠他的,是币帛之类,价值非常之重。又叫和仲送他一程,方
才自去。
… Page 226…
上古秘史 ·480·
第五十二回
述洪水之来源 说黄河之成因
且说帝尧既遭十日并出之灾,又遭地震、火山之患,休息
抚绥,喘息方定,哪知祸事又到了。一日,忽报孟门山大水冲
发,滔滔不断,将人民房屋田畜等,冲没子不少。帝尧大惊!
暗想 :“这时并非夏秋,何来蛟水?”忙命大司农、羲叔等前
往查看。
那孟门山在平阳之西,相距不过二百里。大司农等一路走
去,只见路上已有水流,愈走愈西,那水流愈大。到得山下一
看,只见那山上的水,竟同瀑布一般滚滚而下,四散分流。大
司农至此,知道决不是蛟水了,遂和羲叔商量,到山顶上去察
看。但是水势甚大,不能上去,后来从别处山上绕道过去,千
辛万苦竟达到目的。
只见山的北面,竟化为一个大湖,愈向北方,湖面愈大,
竟有汪洋千里,一望无际的情形。大司农道 :“那面我记得是
阳纡大泽,不要是大泽的水涨溢吗?”羲叔道 :“阳纡大泽,
离此地至少有七八百里,就使涨溢,亦何至于如此之大 。”两
人议论了一会,不得要领,赶快下山,星夜回到平阳,告知帝
尧。帝尧听了,亦无法可施,只得向大司农说道 :“既然如此,
亦只能尽人事,赶快叫附近的百姓,迁徙开去,一面修筑堤防,
将这股水驱向下流低洼之地,如此而已 。”大司农听了,就出
… Page 227…
上古秘史 ·481·
去布置。哪知过了几日,雍州地方的奏报到,说道 :“梁山之
上,大水冲下,淹没民田,伤害人畜不少,现在还是滚滚不住
的在那里流。按着情形看起来,与孟门山之水,正是相类。孟
门山在东,梁山在西,想来这股水是两面分流的。”帝尧与群
臣至此,更觉无法可施,嘴里常常说道 :“这个水从何处来的
呢?这个水从何处来的呢?”
在下编书,编到此地,不能不先将这个水的来源,大略说
一说明,庶几看书的人,可以明白。据在下的推想,现在的黄
河,在帝尧以前,是没有的。何以见得呢?现在的黄河发源于
青海省巴颜喀喇山噶达素齐老峰之下,东南流折向西北,又折
向东北,入甘肃境,直向东北流,出长城,循贺兰山东麓、阴
山南麓,再折而南,经龙门之峡,直到华山之北,再折而东,
以人河南,经河北、山东两省,以入海,它的流向是如此的。
再将它两岸的山脉一看,北面是祁连山、松山、贺兰山、
阴山,南面是岷山、西倾山、鸟鼠同穴山、六盘山、白于山、
梁山,接着龙门山,东面是管涔山,上面由洪涛山而接阴山,
下面由吕梁山而亦接着龙门山。照这个地形看起来,从龙门以
上,黄河的上源,实已包围于群山之中,无路可通。但是既然
有这许多水,如果不成为盐湖,总须有一个出路,所以古书上
说 :“上古之时,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 。”就
是指帝尧时代之水灾而言了。但是这个地方,就有一个疑问:
如果这个水,是向来出孟门之上的,那么已成为习惯,它的下
流,当然早有了通路,何至于成灾?夏禹又何必去凿它?如果
这个水,到帝尧时代,才出孟门之上,以至成灾的,那么请问
帝尧以前,这个水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如果是个盐湖,向来并
无出口,那么何以到了帝尧时代,忽然要寻出口?这种地方,
都是可以研究之处。
… Page 228…
上古秘史 ·482·
在下的推想,地壳由热而冷,冷到若干度,必须收缩一回。
每遇收缩之时,就是地形大为改变之时,所以从有地球以来到
现在,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万万年。但是人类的历史,却是有限。
印度只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只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埃及亦
只有七千多年的历史,都是世界最古之国了。便是新近发现的
巴比伦古迹,据说在一万年以前已有文化,但是亦不过一万多
年。从地球经过的寿命看来,也不过几万万分之一。难道一万
多年以前,还没有人类吗?难道一万多年以前的人,还没有文
化吗?据在下想来,一定不是如此。既然有人类,既然有文化,
何以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呢?就是为地壳屡经收缩,地形屡经改
变的原故。
地形改变有二种:一种是全部的改变,一种是部分的改变。
部分改变,是因为地心的热力作用。地球表面,虽然冷却,但
是里面,却非常炽热。热力所冲动则涨。热力所不及,则地壳
因之而缩。所以地面的土地,时有升降。有些地方,本在海底,
渐渐能升至地面。有些地方,本在水平线上,渐渐能没入海中。
但是同一土地,到处都有升降,并不限于海边,不过在海边上
有水作标准,容易看得出。若在大陆之中,无论土地已经升到
如何之高,降到如何之低,总不能看出。只有火山、地震之后,
往往发现急激升降,那却是看得出了。或则平地陷成深谷,或
则平地突起高山,或则海中涌现新岛,或则岛屿渐渐沉没。古
人所谓“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就是这种。至于全部的改变,
最为可怕。到那个时候,全球震动,海水横溢,不但所有人民
财产,一概荡尽,就是各大陆形势位置,亦大大改变。或则竟
沉下去,或则新升上来,古人所谓“沧海桑田”,这个才叫最
大的沧海桑田了。所以查考中西各国,以及苗蛮的古史,无不
是从洪水为患而来。这个洪水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地形大改
… Page 229…
上古秘史 ·483·
变而来。地壳陡然之间,大形改变,其中所有极繁盛的人民,
极文明的文化,以及一切种种,无不随洪水而去。幸而有几个
孑遗之人,因为某种机缘,得以不死,于是再慢慢生息起来,
再慢慢创造起来,就是各地人类的初祖,于是又变成一个新世
界。大约从有这个地球到现在,这种的变化,不知经过几次,
所以现在最古的古国,不过几千年。我想起来,或者就是这个
原故。
至于帝尧以前,中国的地形,究竟如何,虽然古书简略,
考它不清,但从各处搜罗起来,约略亦可以得到几点。第一点,
现在蒙古沙漠之地,当时是个大海。第二点,现在绥远、宁夏
二省,当时是阳纡大泽。第三点,现在陕西南部和山西西南部,
当时是个山海。第四点,现在新疆南部,当时亦全是沮洳薮泽,
直通青海和后藏。这四点虽则是在下个人的推想,但是亦有来
源。
第一点,蒙古沙漠,亦叫作翰海。从古书上考起来,是群
鸟解羽之所,所以称为翰。后人在翰字旁加了三点水是错的。
现在北冰洋、南冰洋等处,常有鸟类大集群栖数以千万计,想
起来当时的翰海亦是如此。既然是海,那地势必定很低。现在
蒙古高原,高出海面三千尺至八千尺,必定不是当时的地势了。
这个地势何时升高的呢?海中之水,又是何时渐渐涸去的呢?
在下根据这两个疑问,所以假定它是帝尧时候开始改变的,就
算它作为洪水之第一个原因。
第二点,河套之内是阳纤大泽,系根据《周礼职方氏》:
“冀州之薮曰阳纡。”注上说:“阳纡在山陕之交而近北 。”
又《穆天子传》 :“天子西至于阳纡之山,河伯无夷之所都居,
是为河宗氏 。”注云:“河宗在龙门之上流,岚、胜二州之地。
”岚州,在现在山西北部;胜州,在现在绥远鄂尔多斯右翼后
… Page 230…
上古秘史 ·484·
旗之地。照这个地势看起来,现在河套平原,周围千里,在当
时的确定是个大湖了,既是大湖,则那个湖水,又何时涸尽?
又何时变为黄河经过之地?在下亦假定它是地势升高之所致,
作为洪水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点,山海之名,见于《法苑珠林》。现在这种地方,
盐池甚多。山西解州的盐池,尤为有名。假使以前不是内海,
咸质何来?既是内海,那么海水又是何时涸尽?又何以变为黄
河经过之地?黄河流既然经过,则虽有水灾,可遏之使它注入
河中,何至水患如此难治?况以现在地势看起来,冀州、雍州,
地势崇高,但苦旱,不苦水,又何至闹水灾呢?所以在下的推
想,种种地势,都是那时改变的,作为洪水之第三个原因,亦
即是古时没有黄河的一个证据。
第四点,黄河向来有重源之说。现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是
黄河的第一源。现在青海噶达素齐老峰之下所出的,是黄河第
二源。它的解释,是塔里木河注入罗布泊之后,其水潜行地中,
到了青海,再出而为黄河。这个说法奇妙之极,但是亦有三层
可疑之点:第一层,塔里木河长到几千里,两岸汇进去的大川
亦复不少,统统归到罗布泊中去,何以能够满而不溢,且反减
少?第二层,罗布泊并无出口,应该是个盐湖。但是据调查所
得,其水并不甚咸,似乎地下确有去路。第三层,凡川水从山
谷中出来,其色必清。黄河从噶达素齐老峰出来,颜色已黄,
所以叫阿尔坦河,就是蒙古语黄金之义。假使不是潜行地中,
混杂泥沙,何以如此?这三层是主张重源的证据了。不过有些
人驳它,说道 :“罗布泊与噶达素齐老峰,中间相去,何止千
里!又加以重重大山阻隔,怎样会得相通?就使说地层之中,
水有通路,但相去既如此之远,又安见得噶达素齐老峰下所出
之水,一定是从罗布泊来?这种理由,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况
… Page 231…
上古秘史 ·485·
且据人测量罗布泊之地,实较青海高原为低,尤其无逆流相通
之理 。”这两项驳论,可算允当。
不过在下有一种推想,就是说地形是有改变的,不能拿了
现在的地形去判断当时。《尔雅》上说:“河出昆仑墟。”查
古书上所说,昆仑共有四个。一个在海外,《大荒经》上说: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有大山名曰昆仑,其下有弱水之渊环
之,此山与条支大秦相近 。”《禹本纪》上说去嵩高五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