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室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名著 >> 民国时期的土尔扈特部落第五节经济的复苏
 

民国时期的土尔扈特部落第五节经济的复苏

当前状态:全本
书籍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20-09-10
运行平台:MP3/MP4/PSP/手机/电脑IOS
关注次数:3        文件大小:12K
小说格式:TXT格式  下载  阅读  评论 收藏

 内容简介

民国时期的土尔扈特部落第五节经济的复苏封面
民国初年,新疆的省长杨增新上台伊始,经济困难,他意识到开渠垦荒,发展农业之利。民国七年(1918年),他和旧土尔扈特南路盟汗王布彦蒙库遗孀色尔济布吉特、生钦五世活佛商量:“准旧土尔扈特蒙部于北大渠之北开一新渠分水,新渠以北归蒙部放牧,渠南归县招垦,垦荒两万亩。”渠北旧土尔扈特蒙部子弟千余人垦荒两千余亩,从根盖拉吾龙王爷的苏木内,抽出35户牧民愿意习农者灌水播种,次年收粮3000石。民国十四年(1925年),生钦五世活佛采取盟旗现有土地继续以伙种的方法,分做三部分,一部分租给汉族农民播种,以利安置内地农民;一部分继续租给原包地户维吾尔族农民耕种;一部分让各旗原种地的蒙部子弟耕种,并将三部分农民各抽一半人员参加修浚疏导原来修建的北大渠、开来渠、大巴伦渠、小巴伦渠、盖干渠。当年部落的收粮自给有余。民国十五年(1926年),焉耆粮农大丰收,当时焉耆人口很少,而当时杨增新采取减少人民负担的弱兵政策,“全新疆军队不及两万人(曾问吾著《中国经营西域史》第669页,新疆地方志总编室编,1986年版),”加之新疆交通不便,卖往外地粮价不及运费,一时谷贱伤农。生钦活佛及时调整了农牧业生产结构,将蒙部半农半牧者,全部改为从事牧业,只留蒙部纯农户从事农耕;土地采取轮耕和休耕制。民国十六年(1927年),生钦活佛与苏联签订技术合同,由苏联工程师总体设计,以甘肃清末举人李福禄为监工(此人上过新学堂,甚懂数理知识和土木技术),以河南获嘉泥木匠张志成为施工负责人,(他维修过承德避暑山庄,获嘉泥瓦匠历代闻名全国),在和靖蒙王府的采邑修建面粉厂一座,1927年10月1日一举试车成功。面粉加工厂建筑大体是苏俄式的
 

 评论留言

(共有 0 条评论)

热门推荐